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網絡與社會交往

——《網絡社會對交往行為的影響》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36

  南京大學童星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絡社會對交往行為的影響》(批準號為01BSH010),最終成果為專著《網絡與社會交往》。課題組成員有:魯興虎、嚴新明、羅軍、曹俊。

  該成果的立意基礎在于認為網絡社會是一種“全新的現(xiàn)實的社會”。針對當前社會各界(包括學術界)流行的網絡社會是“虛擬社會”的觀點,提出網絡社會不是“虛擬社會”而是“現(xiàn)實社會”,它只不過有別于原先的現(xiàn)實社會即日常社會。網絡社會與日常社會是相對的。網絡社會是信息社會的一部分,而虛擬社會僅是網絡社會的一部分。

  該成果概述了網絡社會交往的形成、動因、方式、類型、特征、過程與發(fā)展趨勢,探討了情感性交往、商務性交往和公共信息交往等三種基本網絡社會交往,剖析了網絡社會交往主體的構成及其行為和心理特征,對網絡社會交往同日常社會交往的異同之處進行了比較,構建了關于網絡社會交往的理論和解釋模型,分析了網絡社會交往對日常社會交往的沖擊。

  一、關于網絡社會交往的理論探索

  1.社會化和社會角色。網絡社會的出現(xiàn)對傳統(tǒng)的經典社會學理論發(fā)起了根本性挑戰(zhàn),涉及個人與社會、行動與結構、主觀與客觀、微觀與宏觀等社會學中一系列相關聯(lián)的基本問題,根源于對人與人性、社會與組織、互動與關系等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而社會化和角色理論正處于矛盾的焦點和前沿。微觀社會學理論的主線是個體的社會化,然而恰恰在這方面,網絡社會不同于日常社會。“概化他人”的概念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在指導個體的行為中“主我”排斥了“客我”,社會客觀期望不起作用,角色的表演性可能趨于消除,角色沖突一般也不會發(fā)生。但人們仍要在網絡社會和日常社會之間“穿行”,這就引出了人們在“穿行”時能否順利地進行角色轉換和行為調適,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的社會化與人格的形成是否會因網絡社會的存在或人們經常進入網絡社會而出現(xiàn)斷裂等新的問題。宏觀社會學理論都強調“社會優(yōu)先于個人”,個人的存在依賴于一定的社會組織結構。但在網絡社會,個人對組織的依賴幾乎消失,個人與社會同等重要;“上層”、“中層”、“底層”以及“垂直流動”等等含有等級意義的概念已不適用,而要按散點狀結構來重建宏觀理論體系;經典理論中“經濟人”假設和“理性主義”基礎的有效性受到動搖,“情感人”理所當然地成了假設前提和邏輯起點。網絡社會交往的出現(xiàn)使我們不禁想起50年前社會學史上發(fā)生的衣阿華學派(庫恩)與芝加哥學派(布魯默)之爭:庫恩和布魯默都強調人類有使用符號,進行思考、標識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但布魯默認為行動者并不是被社會和心理力量所推動的,其行為中總是潛藏著自發(fā)性和不確定性,互動具有創(chuàng)造性、構成性和可變性,庫恩則強調人們通過社會化而形成的“核心自我”將影響和限制人們的行為方式,互動是被釋放而非構成的,F(xiàn)在看來,即使認為庫恩的觀點比較適用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也不得不承認它在網絡社會交往中更管用,因為在網絡社會交往中,人們的行為更加隨心所欲,更加富于創(chuàng)造性,而較少受到“核心自我”和群體情境的制約。

  2.群體與社會。網絡社會交往打破了原先社會學關于首屬群體和次屬群體劃分的定論,出現(xiàn)了已經完成社會化、頭腦和心靈已不是“白板”的人依賴情感而組成的首屬群體,因而首屬群體與次屬群體的區(qū)分已沒有什么意義,而要讓位于強紐帶聯(lián)系與弱紐帶聯(lián)系的區(qū)分;打破了原先社會學關于社區(qū)和社會劃分的定論,網絡社區(qū)成員之間已沒有面對面的直接交往,因而缺乏強烈的共同價值觀和認同感;突破了原先社會學關于社會地位的理論觀點,提出了日常社會地位和網絡社會地位的關系問題,顯示出重建“在線”身份等級的過程中所依賴的資源和采取的方式與“離線”情況下的區(qū)別。所有這些都將對社會學理論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3.信任與沖突。傳統(tǒng)社會中,信任源于血緣與地緣關系,呈現(xiàn)出從熟人到陌生人的遞減狀態(tài),陌生人之間的信任則基于宗教和民族認同,調解沖突靠的是鄉(xiāng)規(guī)民約和帶有宗教與民族背景的社團。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交往圈子越來越大,與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陌生人的交往越來越多,人們依靠互惠規(guī)范和公平規(guī)范相互進行交換,信任建立在對交換的成本與報酬的理性計算基礎上,法律成了人們之間信任的外部保障。網絡社會交往中的信任與沖突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商務性交往即電子商務活動中,目前網上交易經營風險過大,要增進電子商務中的信任度,除了提高網絡技術水平,建立電子商務法以外,還要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同時注意非商務性網絡交往中的信任與沖突問題。

  4.規(guī)范與控制。網絡社會及其交往的出現(xiàn)對社會規(guī)范與控制問題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改變了日常社會中少數(shù)人制定規(guī)范、大多數(shù)人遵守的局面,而是由參與者自己制定規(guī)范,并從中不斷凸顯自身的主體性;網絡交往的匿名性使得交往主體可以盡情地破壞剛剛建立、原本基礎就不牢固的既有規(guī)范,選擇越軌行為,“自古英雄出少年”,大有打破一切約束之勢;技術上的TCP/IP通訊協(xié)議成為人們共同遵循的惟一規(guī)范,網絡禮儀、網絡倫理被視同兒戲。所有這些說明人們必須對網絡社會實施控制。這種控制的實質是日常社會對網絡社會的控制,即日常社會及其成員對網絡社會這一人類共享“資源”的控制?刂苾热莅▋蓚方面:一是保障網絡、網絡社會運行條件和環(huán)境的安全(技術控制、信息源控制),人們正在探索法律的、技術的方法和手段,但面臨的挑戰(zhàn)在于,實施“控制”的要求與網絡社會賴以生存的開放性和公眾參與性原則之間似乎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二是對人與人在網絡社會中的相互關系和需要(包含虛擬的需要)的控制,又不能簡單地搬用日常社會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徑,需要從四個維度加強建設——網絡道德(自我控制)、網絡法規(guī)(強制控制)、程序設計(直接控制)、人本教化(終極控制)。此外,控制的“主體”是誰,更是一個大難題。然而,過去當人類由于活動領域擴大到公海甚至外層空間時,不同國家的人們在上述場所展開社會交往,最終有了規(guī)范和控制人們行為的關于公海和外層空間的國際公約;與此相似,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積累,人類最終也會對互聯(lián)網形成有效的規(guī)范和實施合理的控制。

  二、關于網絡社會交往解釋模型的建構

  提出了以下五個模型:一是關于網絡社會交往前提的人性假設模型,主張網絡交往主體是“政治人”、“經濟人”、“情感人”的綜合。二是關于網絡社會交往過程的“開放與吸引”模型,其根源于人的平等性、趨利性及對孤獨的恐懼。三是關于網絡社會交往結構的“散點式互聯(lián)”模型,其實質是弱紐帶關系,功能是推進全球化。四是關于網絡社會交往規(guī)則的“自主參與和后把關人時代”模型,導致對交往控制變得非常困難。五是關于網絡社會交往結果的“中斷—延續(xù)—轉化”模型。

  三、關于網絡社會交往對日常社會交往沖擊的思考

  網絡社會與日常社會并存與互滲,兩種社會交往也并存與互滲,于是網絡社會交往極大地影響著公眾輿論。在“上網者”與“未上網者”之間、網絡“高手”與“新手”之間造成新的社會分化,即“數(shù)字鴻溝”;對網民個性的改變具有“雙刃劍”作用,會產生“信息綜合癥”、道德失范癥、人格障礙癥、心理脆弱依賴癥、認知惰怠癥、感情自我迷失癥;網絡犯罪、網絡色情、網絡黑客以及侵犯隱私、情感騷擾和性侵害等失范行為會嚴重影響日常社會交往的正常進行。
(責編:陳葉軍)
郴州市| 泗阳县| 黄大仙区| 栾城县| 寿宁县| 林口县| 奇台县| 北京市| 乌拉特后旗| 大化| 天等县| 象州县| 万源市| 江陵县| 洮南市| 岳阳县| 嘉峪关市| 波密县| 建宁县| 平凉市| 司法| 满洲里市| 新乐市| 阿图什市| 丹凤县| 兴安县| 巴东县| 门源| 肥西县| 美姑县| 清水县| 尼玛县| 台东市| 玉门市| 内江市| 准格尔旗| 玉门市| 和顺县| 邵武市|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