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研究

——《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40

  大連大學王善軍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世家大族與遼代社會》(批準號為05CZS007),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關樹東、魏剛、于寶航。

  在遼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中,世家大族具有重要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影響。該成果根據遼朝境內的主要民族構成情況,一方面研究遼朝契丹、奚、渤海、漢人等民族的主要世家大族有哪些,它們的發(fā)展道路都有些什么特點,它們與其本民族在遼朝的地位有何關系等等問題。另一方面,又側重研究了在不同社會制度下,各民族世家大族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方面如何發(fā)展,如何對社會產生影響等問題。

  一、以皇族和后族為代表的契丹世家大族。契丹世家大族與部落聯盟時期的家族分化密切相關;首濉⒑笞寮斑b輦氏家族等均為傳統貴族,它們是遼朝世家大族的核心。建國后仍然世代擔任部落酋長和由基層崛起的世家大族,雖是契丹世家大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地位一般無法與前者相比。

  二、以奚王族為代表的奚人世家大族。奚王家族及原五部的酋長家族,均保存了傳統的仕宦特權,成為遼王朝的世家大族。在部落聯盟時期擔任聯盟高級公職的顯貴家族,入遼以后也多發(fā)展為世家大族。在由被俘奚戶所創(chuàng)置的部落中,亦有一些因取得突出軍功而上升為世家大族的家族。

  三、以渤海王族和右姓為代表的渤海世家大族。原渤海國的王族由于具有較強的社會勢力,契丹統治者以聯姻、任官等方式對之加以拉攏、利用,使之成為新王朝的世家大族,以利于對這個龐大的被征服民族的統治。渤海右姓入遼后各自沿著不同的道路發(fā)展,是遼代渤海世家大族的一個重要來源。由于渤海人受到契丹統治者的猜忌和防范較重,普通家族上升為世家大族的情況不多。在遼朝民族不平等政策的作用下,渤海人家族社會地位的上升,是十分困難的。契丹統治者的遷徙渤海豪右政策,是對渤海傳統世家大族防范和制約的表現。

  四、以韓、劉、馬、趙為代表的漢人世家大族。遼朝統治下的漢人,家族勢力得到了維持和發(fā)展,社會關系、階級關系雖有一定程度的變動,但原有的社會結構基本得以維持。元人所說的“燕四大族”,是指韓知古家族、劉景家族、馬人望家族、趙思溫家族,它們多跨遼金兩代而興盛不衰。遼朝前期,主要是中原地區(qū)的降附官僚家族依靠武功或文治獲得契丹統治者的信任,家族勢力得以維持或迅速發(fā)展,形成世家大族。同時,亦有部分幽云地區(qū)的原地方大族,隨著它們的易主和與契丹統治者的合作,而成為新王朝統治下的世家大族。遼朝中期以后,大批依靠文化優(yōu)勢或經濟勢力而逐漸躋身于中上層統治者行列的家族,也陸續(xù)發(fā)展成為新興世家大族。

  五、世家大族的經濟勢力及其代表的經濟關系。通過侵占氏族公產、戰(zhàn)爭掠奪、獲得賞賜、領取俸祿、非法收入、經營家產等途徑,世家大族具有很強的經濟勢力。與遼代統治區(qū)域內的不同經濟類型和不同經濟制度相適應,世家大族經濟勢力的表現形式也各有特點。契丹、奚人世家大族對財富的占有主要表現在奴隸、牲畜、牧地及其他錢物等方面,而漢人、渤海世家大族對財富的占有則主要表現在田園、宅舍、糧食及其他錢物等方面。然而,不同之中有相同之處,那就是通過各種經濟來源渠道,遼代各族世家大族均逐漸發(fā)展起來較強的經濟勢力,并且這種經濟勢力同其政治地位基本上是成正比例的。世家大族所代表的經濟關系,主要表現在它所采取的剝削方式上。而在這一點上,各民族的世家大族又不能不受到傳統經濟類型和經濟制度的影響。因而,遼代世家大族所代表的經濟關系,也明顯表現出了其民族和地區(qū)的差別。

  六、世家大族的仕宦與政治地位。依靠世選、蔭補、科舉、軍功補遷等制度,世家大族世代仕宦。世選制度是契丹和奚人入仕和維護世家大族地位的主要手段。在契丹王朝的政治體制中,具有世選特權的世家大族是核心力量。蔭補、科舉則對漢人和渤海世家大族具有重要意義。蔭補是漢人和渤海世家大族子弟入仕的主要渠道,科舉則為中小地主家族的上升提供了重要手段,對遼朝中期以后新興世家大族的形成起了較大作用。同時,以非科舉手段形成的世家大族,也逐漸將科舉看作鞏固家族地位的手段。作為以武立國的王朝政權,軍職對世家大族具有重要意義。世家大族獲得或升遷軍職,主要取決于私兵勢力和軍功大小。從總體上說,遼代世家大族的政治地位是較為穩(wěn)定的。但至道宗時期,上層政治框架已有一定程度的松動。這種松動,可從耶律乙辛集團的擅權反映出來。

  七、世家大族的教育與文化成就。作為遼朝統治階級中的核心階層,世家大族在發(fā)展過程中重視對家族成員的教育,主要表現為注重圖書收藏、對家族子弟進行知識教育和注重家風建設等方面。世家大族還進行了大量文化活動,并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成就。這些文化成就的取得,其主要原因是最高統治者的政策引導、適應選官制度的需要以及有利于世家大族保守門閥和社會影響的擴大。盡管這些成就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并非十分突出,但卻體現出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諸多特點,這是由當時特定條件下的社會需要促成的,值得后人珍視。

  八、世家大族的社會生活。遼代世家大族的物質生活,既有不同民族之間的差異,又有各民族相互影響的成份,但更主要的卻是表現出明顯的階級性特色。物質生活與經濟勢力具有密切的聯系。既然其經濟勢力為其他社會階層所無法比擬,因而,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其物質生活均更多地表現出奢侈性的特點。精神生活則建立在物質生活的基礎上,盡管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但也集中體現了這一社會群體的精神情操特點,突出了其社會地位。

  九、世家大族社會地位的維護與衰落。遼代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相對于同時期的中原王朝來說,更為穩(wěn)定一些。世家大族為自身利益所使用的各種手段,主要有建功立業(yè)、爭取寵遇、婚姻聯盟、經營家產以及教育子弟等,在維護社會地位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而,有遼一代的社會流動并不十分明顯。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雖然從整體上說,遼代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是較為穩(wěn)定的,但具體到各民族世家大族的具體情況,尤其是具體到單個家族本身的情況,則衰敗不但是必然的,而且是隨時可見的。其衰敗的表現,往往是由貴而賤,或由富而貧,或既表現為由貴而賤,又表現為由富而貧。其衰敗的方式,大多通過兩種方式完成:或驟然垮塌,或后繼乏人。

  十、世家大族的歷史地位。由于遼朝專制政治體制為世家大族提供了政治上世代仕宦的特權和便利條件,以奴隸制和農奴制為主的經濟制度又促成了世家大族經濟上的雄厚優(yōu)勢,再加上世家大族軍事和文化方面所形成的特色,諸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是世家大族社會地位比較穩(wěn)定,社會流動相當微弱。所以,家族勢力興起后能夠長期維持不敗,是遼代社會較為普遍的現象。世家大族的衰敗,除受政治事件打擊者外,亦有一些因家族本身缺乏發(fā)展實力而衰敗者。遼朝的社會制度,并不能確保世家大族的地位不受任何沖擊。這一點,遼朝同純粹的世襲社會是有所區(qū)別的。遼代世家大族不但在有遼一代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對遼朝滅亡以后的歷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但表現為遼代世家大族在朝代更替后家族勢力的延續(xù)和發(fā)展,而且表現為在金元王朝的社會制度中顯示出痕跡,在中華民族的融合過程中留下了烙印。

  概括而言,該成果的主要學術觀點是:遼朝作為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在多民族融合過程中,表現出了諸多自身特點,并由此決定了遼朝政治格局不但表現為各民族世家大族的聯合統治,而且也表現出各民族世家大族社會地位的區(qū)別和特色。遼朝家族勢力的興盛和社會制度的綜合作用,使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比較穩(wěn)定,社會流動相當微弱。但社會變遷和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使世家大族的地位難以不受任何沖擊。這一點,遼朝同純粹的世襲社會又有所區(qū)別。該研究成果具有的重要學術價值,主要是充實了遼代家族史研究的內容,填補了其中的某些空白;通過對遼代各民族世家大族的深入分析,使遼代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發(fā)展狀況得到了有力的說明;對深入認識遼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陳葉軍)
肥城市| 开鲁县| 南涧| 磐石市| 六枝特区| 桦甸市| 朝阳市| 东乡| 长汀县| 兴化市| 桦南县| 宁德市| 方正县| 巧家县| 汝南县| 冀州市| 江津市| 灌南县| 灵宝市| 平定县| 桦南县| 乐山市| 富蕴县| 穆棱市| 青神县| 合山市| 韶山市| 南岸区| 新昌县| 喀喇沁旗| 达尔| 高安市| 民勤县| 潞城市| 长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宁海县| 禄劝| 荃湾区|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