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新疆鄯善洋海墓地

2013年04月22日14:55

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洋海墓地位于新疆鄯善縣吐峪溝鄉(xiāng)洋海夏村、吐魯番盆地火焰山南麓的荒漠戈壁地帶,北距吐峪溝鄉(xiāng)政府4公里,東南距洋海夏村四組2公里。地理坐標北緯42°48',東徑89。39'(圖—)。墓地主要分布在相對獨立并毗鄰的三塊略高出周圍地面的臺地上,臺地表面為戈壁砂石層,下面為第四紀黃土地層,黃土純凈,結(jié)構(gòu)緊密。有9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坎兒井從三處墓地穿過,每個墓地都有坎兒井的豎井——地面上圓形封土堆,中間凹陷處有長方形的豎井口。墓地南部是起伏不平的沙丘、土梁。這一帶常刮暴風(fēng),地面風(fēng)蝕嚴重(圖二)。

2003年初春,墓地又被盜掘①,新疆文物局會同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決定,在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的同時,發(fā)掘一部分墓葬以了解墓地的基本文化內(nèi)涵,再根據(jù)情況確定保護級別。2003年3月,由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組建考古隊,對洋海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工作于2003年3月2日開始,5月11日結(jié)束田野工作。共在Ⅰ號墓地發(fā)掘墓葬218座,編號為2003SAYⅠM1—M218;Ⅱ號墓地223座,編號ⅡM1—M223;Ⅲ號墓地80座,編號ⅢM1—M80。上述墓地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一、墓地布局和墓葬類型

Ⅰ號墓地位于最西部,依自然地形略呈不規(guī)則長條狀,東北—西南走向,北偏角35度。南部略寬,最寬處68米。從南向北逐漸變窄,中部寬45米,北部寬22米,南北長350米,面積1.575萬平方米。發(fā)掘證明,臺地上面均布滿墓葬,局部地點墓葬一直分布到臺地邊緣的低凹沙地處,沙下地層為臺地黃土層的延伸。墓葬平均間隔3—4米,每座墓葬平均占地面積15平方米,計有墓葬1千余座(圖三)。Ⅱ號墓地位于Ⅰ號墓地之東,最近處僅相距38米。也是東北—西南走向,東偏角32度。西端略尖,臺地雖呈不規(guī)則形,但是墓葬分布區(qū)總體看來略呈長方形,最寬處100米,最窄處也有80米,長300米,面積2.58萬平方米。依據(jù)中部探方發(fā)掘所得數(shù)據(jù),墓葬平均間隔4—5米,每座墓葬平均占地面積17平方米,計有墓葬1500余座(圖四)。Ⅲ號墓地位于Ⅱ號墓地之南,相距最近處126米。臺地正南北走向,同樣是不規(guī)則形,但可規(guī)劃成長方形計算面積,即東西寬100米,南北長150米,面積1.5萬平方米。依中部墓葬間距5—6米計算,每座墓葬占地面積接近30平方米,至少有500座墓葬(圖五)。三處墓地的墓葬分布密集程度略有差別,Ⅰ號墓地最為密集,Ⅱ號次之,Ⅲ號墓地間距最大。整個臺地上都布滿了墓葬,分布均勻,布局疏密相宜,井然有序。

洋海墓地盡管可分力三處相對獨立的墓地,但相互毗鄰,年代上又緊密銜接,把三個墓地的墓葬進行統(tǒng)一分類才好整體把握。從整個情形看,共有4種類型的墓葬。各墓地遺存在類型、數(shù)量上差別都較大。一號墓地有A、B、C三型;二號墓地為B、C、D三型:三號墓地同二號墓地一樣也有相同的三型,但二號墓地C型墓占大多數(shù),B、D型很少。三號墓地B型墓僅一座,C型墓很少,D型墓葬占大多數(shù)。

A型,橢圓形豎穴二層臺墓。主要分布在Ⅰ號墓地南部和中南部的西面較突出的2片地點。后者常常在距墓口一定深度處的南北兩壁上各掏挖出2個圓洞,安放2根橫木梁,用于承擔墓口放置蓬蓋物的重量。豎穴二層臺也是為了用于蓬蓋,但所使用的是木棍,顯然比前面所說木梁要細一些,排放緊密。

B型,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主要分布在Ⅰ號墓地中、南部。這種型制的墓葬都比較規(guī)矩,在長方形豎穴的一邊、二邊、三邊或四個邊上設(shè)二層臺,都為蓬蓋方便。

C型,長方形豎穴墓。該型墓葬數(shù)量最多,在三個墓地中都有分布,但以Ⅱ號墓地為主。

D型,豎穴側(cè)室墓,是Ⅲ號墓地的主要墓型,Ⅱ號墓地東北角也有分布。以前稱為豎穴偏室墓。

二、葬具和葬式

在葬具中,用圓木做的木床最具特點,還有編織精美的草席、草編簾墊、毛氈和地毯。

墓葬類型不同,所用葬具也有差別。A、B、C型墓葬最流行的葬具是四足木床。木床四角各有一只粗短腿,直徑10余厘米,長30余厘米。在四只床腿中部同樣高度鑿出卯眼,用四根較細的圓木兩頭都刻出榫頭,與卯眼接合成長方形床框,床框中間等距安裝兩根橫橕,也用榫頭卯眼接合,上面鋪排細木棍或柳樹條,再用牛皮條綁緊。有些木床一長邊的2只床腿加高,在頂頭安裝一根橫橕,有點類似長椅上的靠背。有的床上還安放一個與其同樣大小的長方形拱券頂床罩○2,床罩是用牛皮條和細柳枝捆扎而成,罩上再覆蓋毛氈。但有些墓葬僅僅在墓底鋪細沙和植物莖桿。

草席,作為葬具主要用于無木床的墓葬,早晚期都使用。是用粗壯的蘆葦莖桿一分為二,壓成片后壓二提二編制,折邊用三三結(jié)合,再捆以草繩。草席的面積都較大,大于一般墓葬的底面積,很多墓葬中放置的草席都四邊向上翹起。

毛氈用作葬具主要是鋪在木床上,只有很少的例子只用來包裹尸骨。有些墓葬還用羊的毛皮鋪在木床上。草編簾墊,厚10厘米左右,除了用于封蓋墓口外,也用作身下的鋪墊。

皮枕也是常用的葬具之一。用羊皮縫制,長條形,類似于現(xiàn)在用的枕蕊,但個體要小得多,里面裝填碎皮塊,表面多畫有花紋圖案。

洋海墓地的葬式大致可分為以下4種。仰身屈肢葬、側(cè)身屈肢葬、仰身直肢葬、二次葬,前3種為一次葬。

第一類,一次葬,這類墓葬的人骨一般都未經(jīng)擾動或成為干尸狀態(tài)保存下來,能夠清楚看出其葬式。有些例外是頭骨被挪動,分析其原因,最大可能是墓室進水所致。因為墓地的原生土層土質(zhì)細膩,結(jié)構(gòu)緊密,每一座墓都是一個封蔽的土坑,上面的蓬蓋物不可能阻擋流水。每當暴雨落下,雨水在低洼的墓口上積聚,然后流進墓室,使己經(jīng)成為空殼的頭骨飄浮起來,經(jīng)過長時間的下滲,頭骨隨時停留在墓底的另一個地方。又分為3種:

1、仰身屈肢葬,這類葬式的墓葬數(shù)量最多,Ⅰ、Ⅱ號墓地多采用這種葬式。有單人葬、雙人葬和多人合葬。雙人葬絕大多數(shù)是夫妻合葬。單人葬有男也有女。未成年人,尤其是嬰幼兒有可能是袝葬。

2、側(cè)身屈肢葬,數(shù)量少,時代早。主要為單人葬,有些還缺少頭顱,原因不明。

3、仰身直肢葬,Ⅲ號墓地多采用這種葬式,Ⅰ、Ⅱ號墓地極少。有單人葬也有合葬。單人葬有男也有女,雙人葬絕大多數(shù)是夫妻合葬。多人合葬墓中埋葬的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成員。

第二類,二次葬,數(shù)量多,情況復(fù)雜。

1、人的骨骼被包裹在毛氈中或堆放在一起,骨骼齊全,這種情形應(yīng)視為典型的二次葬。

2、許多二次葬為人的骨骼不全,部分骨骼好像是有意拋撒似的,特別散亂。有些是部分骨骼完好,如椎骨和盆骨,其他骨骼破碎、缺失或散亂,能夠看出仰身的葬式。

3、被盜擾的墓葬,骨骼散亂,缺失較多,顯然有人為翻動的痕跡。根本不可能看出葬式,也不清楚原來是二次葬還是一次葬,所以都作二次葬對待。這種情況的墓葬數(shù)量也比較多。

三、墓葬結(jié)構(gòu)、埋葬習(xí)俗和隨葬品綜述

各型墓葬都是先挖出豎穴,然后修出二層臺,在墓室口都有蓬蓋物。

埋葬反映的是宗教信仰,長時以往,就成為風(fēng)俗習(xí)慣。洋海三處墓地墓葬排列井然有序,疏密相宜,延續(xù)使用時間長,而且墓與墓之間沒有打破被打破、早晚互相疊壓的關(guān)系,顯然事先是經(jīng)過了周密規(guī)劃。發(fā)掘時我們看到,在有些墓葬的蓋頂上放置一根用檉柳棍削制的木橛,好像是隨意扔進去的。木橛粗頭有擊打痕,細頭扁尖,顯然原來釘在什么地方?赡苁悄乖徇x址時所用的標記樁,當埋葬結(jié)束,其功能已經(jīng)完成,就順手放于墓頂上。

所有的墓葬既是死者的安身之處,又是其理想的居所。陶器、木器、毛、皮服飾是最常用的隨葬品,幾乎每座墓都有隨葬。青銅工具和武器、弓箭等是男人用來生產(chǎn)和戰(zhàn)斗的利器。羊頭(山羊和綿羊)也是基本隨葬品,還有整羊、羊排骨或羊腿,牛頭、整馬、馬距骨、馬下頜和馬肩胛骨、狗等③。相對而言,用植物食品隨葬的較少,發(fā)現(xiàn)的有小麥、青稞、粟和糜子④。

裝飾品也很豐富。有的墓主頭戴一圈用貝殼裝飾的彩色毛編織帶,皮靴上有銅扣裝飾,小腿上也系有銅鈴、銅管裝飾。還發(fā)現(xiàn)顱骨鉆孔和在手背上文身的習(xí)俗。

墓葬中出土了豐富的隨葬器物,有陶、木、銅、石、鐵、骨、金、銀、角器以及海貝、草編器、皮革制品、氈制品、毛織物和服飾等。

陶器種類有釜、罐、杯、壺、缽、盆、豆、雙聯(lián)罐、花押等。器形和紋樣都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特征。彩陶紋樣最早出現(xiàn)的是網(wǎng)格紋、三角紋、鋸齒紋、豎條紋、其后有渦紋、波紋、同心圓紋、羽狀紋等。彩陶絕大多數(shù)為紅地黑彩,也有在一件器物上用黑、白、黃三色繪成復(fù)合彩的。還有兩件帶柄陶器,柄端塑成盤羊和綿羊頭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木器豐富,主要有桶、撐板、紡輪、旋鏢、豎琴、手杖、鉆木取火器、碗、缽、盤、冠飾、耳杯、鞭、鑣、梳、紓、俑和一些器件。大部分木桶的口、底外沿都陰刻連續(xù)的三角紋,有些木桶的口外沿還粘貼白果紫草籽粒,用來顯示三角紋。在木桶外壁,陰刻、線刻出成組的動物形象,種類有北山羊、馬、狼、虎、狗、駱駝、野豬、馬鹿、鳥等。有些木缽、盆、器柄雕刻有山羊、狼、怪獸等形象。復(fù)合弓形式各樣,做工考究。

銅器以環(huán)首刀、長銎斧(戚)和直銎斧最具時代特征。此外還有馬銜、直柄刀以及裝飾在馬轡頭上的銅扣、銅仿貝(黃寶螺)⑤、銅節(jié)約等。

石器有磨盤、杵、球等。鐵器有刀、錐、馬銜。金、銀器很少,主要作裝飾品,有耳環(huán)和箔片。骨、角器較多,有杯、馬銜、鏃、排尿管、小觽等。黃寶螺海貝有較多出土。草編器、皮革制品、氈制品、毛織物和服飾等也較多。

馬鞍除了兩片式的外,還有 “十字形”鞍(韉),用小長方形皮塊疊縫串聯(lián)而成。還有泥質(zhì)吹風(fēng)管、泥塑人頭像、葡萄藤等。

從隨葬品的擺放位置上來說,日常生活用品中的陶器和木容器,一般是放在墓主頭部附近,少有在身邊和腳下;大件木器一般順放在身邊,如弓箭;小件器物大多出土于隨身攜帶位置,如耳環(huán)、礪石、所有的服飾。根據(jù)出土位置還可推定物品的名稱的用途。

四、名詞解釋

墓葬中出土了較多木質(zhì)器具,許多都是首次見到,很難確定其名稱和用途。即使以前偶有發(fā)現(xiàn)也多定名有誤。為行文方便、準確把握,對我們已經(jīng)弄清但難以理解的器物名稱和用途在此作一解釋。

鉆木取火器是新疆史前考古中常見的器物之一,多作為成年男性的隨葬品。是比較細小的木器,由于埋藏條件的差異,往往不能全部保存下來。按常理,要鉆出火來,必需四件物品,圓形的鉆木取火棒、扁而長的鉆木取火板、火絨、帶皮條的木弓;鸾q難以保存,即使有也不易發(fā)現(xiàn)并辨認出來。帶皮條的木弓用于加速度,形狀與木馬鞭難以區(qū)分。目前發(fā)現(xiàn)的只有鉆木取火棒和鉆木取火板了,這兩件器物同時出土稱為鉆木取火器,單獨出現(xiàn)稱為取火棒和取火板,有時,取火板以圓形的棍狀出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就稱為取火棍。取火棒和取火板(棍)多用毛茛科鐵線蓮屬木質(zhì)藤本植物藤蔓制作,該種植物原產(chǎn)地在我國,西北地區(qū)野生品種較多,它依附于灌木攀爬,多生長于低山區(qū)的灌木叢中。別名山木通,莖綜色,木質(zhì)松軟粗糙,有縱紋和隙孔,易燃。

弓,分為單體弓和復(fù)合弓2種。單體弓用繡線菊木制作,復(fù)合弓所用材質(zhì)和工序都很復(fù)雜,尤其是全套的弓箭裝備,無法給一個帶質(zhì)地的名稱。洋海墓地出土的弓,大多是雙曲反彎的復(fù)合弓,單木質(zhì)的弓很少。復(fù)合弓用桿、角、筋、膠合成。弓桿用韌性強的繡線菊(俗稱免兒條)木,火烤彎曲成型。牛角用來支撐弓體,粘貼在弓桿的內(nèi)側(cè)。筋是增加強度的,鋪在弓桿的外側(cè)。弓弰制成三角形,呈倒鉤狀,烘烤弓體給弓定型。通體再反復(fù)纏牛筋、刷膠。弓弦用牛筋合成,反向掛在弓上。箭是弓箭這一器具的另一部分,用木質(zhì)細膩,輕且直,有韌性。箭桿、箭扣(尾槽)和箭頭分開來加工,做成后再組裝插粘在一起,打磨光潔后在接頭處用腸衣線系緊。箭羽用鳥翎的毛,三片同樣大小,均分平行的粘在尾部。弓袋箭囊、射韝和扳指。弓袋一般都是依弓的樣式用軟革縫制,上寬下窄,長90厘米左右,外附三個直筒狀的箭囊,大袋受弓,小袋受箭。在弓袋箭囊上安裝木制撐板,用皮條固定在皮弓箭袋一側(cè),便于弓箭裝取,其上安裝皮革帶,便于背挎在肩上或系在腰間。撐板上往往有精美的雕花,多鳥翅形連續(xù)螺旋紋,皮弓箭袋上有時也畫上成排的渦紋。射韝主要用來保護手臂,以防放箭時被弓弦擦傷。當射箭成為游牧民主業(yè)時,常將射韝縫在衣服袖口處,是清朝官服馬蹄袖的前身。因為東西方傳統(tǒng)搭箭手勢不同,所用護具有東方的骨質(zhì)地(玉)扳指、西方的皮質(zhì)護指之分⑥,兩種護具在這里都有出土。

木旋鏢,用整根彎曲的圓木削制。新疆哈密五堡墓地曾出土過1件,叫“飛去來器”,與其相類似的工具且末縣扎滾魯克墓地出土過1件,叫做“鞣皮刮刀”,均不確⑦。在澳大利亞土著人中確實有叫做“飛去來器”者,但指的是飛旋鏢,是澳大利亞土著居民最有名的狩獵工具之一。該器用木頭加工成微彎的、扁扁的形狀,通體磨光,兩頭圓潤的木制投擲棒。由于棒的一側(cè)扁平另一側(cè)圓,使投擲出的飛旋鏢所走路線是曲回的。這種武器飛出去后,如果碰不上障礙物就會自行飛旋回到投擲的起始點。當歐洲人到達澳洲以后,他們有機會看到當?shù)赝林用竦尼鳙C活動,并留下了大量文字和攝影資料,其中就有獵人在有稀疏灌木叢的草地上一手持飛旋鏢、另一只手握旋鏢,全神貫注觀察前方動靜的照片。旋鏢用來狩獵體形較大的動物,質(zhì)量較重,投擲出去無法像飛旋鏢那樣依靠慣性返回,這也是與后者最大的區(qū)別。早期鐵器時代的洋海墓地東南方一帶,草地上到處生長著苦豆子、小獐毛、稗子、小花紫草、虎尾草等雜草和多刺植物黑果枸杞等灌木叢,濕地中生長著蘆葦和香蒲,河邊長著茂密的柳樹,草地外圍的沙漠中生長著胡楊、檉柳和駱駝刺,其間穿行奔跑的小動物主要有刺猬和兔子。木旋鏢飛出擊打面大,是“摟草打兔子”的用具。在中亞巖畫中,就有獵人手揚旋鏢,前面躺著被擊倒兔子的圖像。

木盤,還有一些木容器的加工制作,如盆、豆、臼、杯、桶、勺等。這些器物都是用胡楊樹的圓木加工成,盤較淺,盆較深,豆深腹有柄。都經(jīng)過了切、削、挖、刻的工序和過程。有些木盤底部陰刻著怪獸或北山羊的圖像。臼的個體都較大而壁厚,外沿都有成對分布的四個大方鋬,用于系牛皮帶加固臼體和口部。由于經(jīng)長期使用的緣故,所見木臼底部都已磨得很薄。木杯和木桶都是深腹器物,所以全部掏成筒狀后再安裝圓平底。木盤的底部都較平,往往都密布刀剁痕,如同砧板,翻過來盛裝肉食。

發(fā)辨,和人的骨骼一樣,為人類學(xué)標本。還有馬尾,是動物標本。因為其中都夾帶了人工制品,有毛線、毛編織帶,也有銅片,這些人工制品不便取下,所以都作為器物進行介紹。

木釘、木釬和木橛,形態(tài)有點相近,但個體大小差異很大。木釘可用多種木質(zhì),有檉柳、胡楊等,長10厘米左右,除少部分出土?xí)r還釘在墓壁上之外,大多見于墓壁下,它們原來也被釘在壁上。還有一些被用來穿別奶肚口,或用來穿別衣物,這時其作用類似別針。木釬都較細,檉柳枝削制,長40厘米左右,用作穿羊排燒烤。木橛多用檉柳而及少用胡楊,較粗壯,長55—70厘米,一座墓葬僅有1根,有些還放在墓頂上。木橛一頭尖銳,另一端有砸擊痕。想來是作墓葬選址的標記樁。

小觽,出土不多,但都很精致。用鹿角磨制,上面打孔穿皮條結(jié)扣。據(jù)《說文》稱:“尖端甚銳,用以解結(jié),以象骨或獸角制成者!庇傇谛率鲿r代就已出現(xiàn),至漢代,已漸失去解結(jié)的功能,而轉(zhuǎn)化為童子的佩飾,多佩帶于身體一側(cè),有“左佩小觽,右佩大觽”之說。在考古資料中比較少見,以前發(fā)表的考古報告中有將石化妝棒稱作小觽者,不妥。

馬鞭,均木制,與中原出土的東周青銅鞭桿在長短、粗細上相近。鞭桿用結(jié)實有韌性的繡線菊、檉柳棍制成,兩端刻槽,拴系牛皮鞭繩和扣繩。由于保存條件的差異,大多數(shù)皮條不存。其中有一些相同的木棍上,一根皮條系在兩端,可能是用來給取火棒加速度的“木弓”,因難以確定,在器物分類時仍歸屬木鞭桿。

性別和年齡,依韓康信先生人類學(xué)報告為準。性別分男、女、未成年,年齡分5級段,即未成年(≤14歲)、青年(15—23歲)、壯年(24—35歲)、中年(36—55歲)、老年(≥56歲)。能夠確知年齡段者就記述年歲,如6—7歲或45—50歲等。

射韝,是用熟制獸皮制成的臂套,著在左臂,亦稱護臂或臂衣。《詩經(jīng)?車攻》中載:“決拾既佽,弓矢既調(diào),射夫既同,助我舉柴。”即是:扳指射韝便利,弓箭全都相配。弓箭手們會攏,獵獲禽獸成堆。查文獻,射韝很有特點,以紅色獸皮制成,套在左小臂上。洋海墓地出土的射韝,形式多樣,都用熟制的牛皮制作,有些表面還壓出多道斜線,或綴銅扣。

海貝,即貝殼,洋海墓地多有出土。從保存了原使用位置的幾座墓葬看,多縫綴在毛編織帶上作頭飾。個別還握在手中。洋海墓地出土的海貝都屬于一個相同的品種,為腹足綱寶螺超科寶螺科的黃寶螺種。黃寶螺是貝殼中形狀變化最多的一種,因此很難做出廣泛的描述。大致是:殼厚,微扁平,有棱角。殼口窄,唇齒不多,但短而強。殼表底色為淡黃色,殼緣殼底和齒為白色。分布于熱帶印度洋、太平洋沿岸,棲息于珊瑚礁附近,以海藻為食。曾經(jīng)在世界上許多地區(qū)作為貨幣⑧。

木攪拌器,形狀與紡輪有些相近。區(qū)別在于紡輪都是圓形,攪拌器決無圓形,多用彎曲的木棍或方形木板;紡輪的線軸短、直、打磨光滑,攪拌器的桿長、有時彎曲、粗糙。攪拌器用于肚裝乳制品的攪拌,使其充分發(fā)酵成為酸奶。

木直角尺形器,目前還不能確知其用途,故名。該器物呈直角尺形狀,從拐角處向兩邊伸出部分略呈方形,后漸收尖,一邊略長些,通體磨光。該器形狀類似,用途也應(yīng)該相同,遺址和墓葬都有出土。1985年首次發(fā)現(xiàn)在蘇貝希墓地,報告中稱為“鞣皮子工具”⑨,以后又多有出土。尼雅遺址和墓地發(fā)現(xiàn)更多,一般都稱其為“木鑰匙”。1995年發(fā)掘尼雅95墓地時,在4號墓箱式木棺的蓋板上放著1件,在一起的還有1把木锨,兩件器物上都粘滿了干黃泥。而就是這個箱式木棺,四邊擋板和蓋板的木板縫隙處都用一樣的黃泥勾了縫?梢,其作用就是“泥抹子”。

五、典型墓葬舉例

A型,橢圓形豎穴二層臺墓

ⅠM21

位于墓地南部,東鄰ⅠM20,西鄰ⅠM18。方向130度。A型,橢圓形豎穴周邊二層臺墓。地表為平垣的砂質(zhì)戈壁,表土層下為相間的砂層和堅硬而純凈的黃土層。墓口開在表土層下,橢圓形,墓口距地表深0.19米,墓口長徑1.63、短徑1.54米。二層臺寬0.14-0.36、深1.12米。1層在地表深0.6米處,埋葬兩具尸骨,均為屈肢葬,1具為A,壯年女性,頭向東南,年齡約25歲,骨架保存較差,頭骨破碎;另一具為B,未成年的兒童,頭向西,身穿皮衣,腳穿皮靴,耳戴金耳環(huán),尸骨保存較好,可能為下面墓葬的附葬。2層向下清理距地表1.30米處,發(fā)現(xiàn)一排圓木搭建的棚木,其結(jié)構(gòu)是先在墓口用直徑0.12米的圓木搭成井字形木架作梁,在木架上很整齊的再擺放一層直徑約0.07米的木棍,其上覆蓋一層蘆葦草。揭取蘆葦草、木棍和圓木架后露出墓室,墓室口也呈橢圓形,長徑1.31米,短徑0.93米,墓底深1.6米。墓室內(nèi)充滿細沙,為埋葬后長期滲漏下去的。墓底還葬有1人C,已成干尸狀,男性中年,40歲左右,頭向東南,面向右上,上肢曲向腹部,雙下肢疊向右側(cè)屈。頭戴羊皮帽,額頭上系彩色毛絳帶,在絳帶上綴有三、兩成組的海貝。左耳戴銅耳環(huán),右耳戴金耳環(huán),金耳環(huán)用細金條彎成圓形,半圈重合,兩件大小一樣。頸部戴一串瑪瑙、綠松石珠項鏈。內(nèi)穿翻領(lǐng)毛布衣,這件上衣用多色毛線織出復(fù)雜的花紋,尤其是領(lǐng)口、襟邊和下擺部分,織成連續(xù)的大三角內(nèi)套重疊的小三角,色彩斑爛。衣邊還綴有成串的纓絡(luò)。左手腕套紅色皮質(zhì)射韝,上面綴一排三枚銅扣。腳穿皮靴,靴面上綴銅扣,靴幫上捆綁毛絳帶,上系銅鈴。該男子右手握著在短木棍上纏裹了銅片的木馬鞭,左手懷抱短木柄青銅斧。手臂旁放置一件帶鋬的木缽,腰間掛有兩個皮袋,分別裝有弧背環(huán)首銅刀和木柄銅錐。頭部前方立一根帶杈的木棍,木棍上掛一副馬轡頭,轡頭皮質(zhì),其上串滿環(huán)狀、貝狀銅扣和銅片,并帶著木質(zhì)的馬鑣。腳下還隨葬了一副羊頭骨。該墓主已經(jīng)成為干尸,皮肉毛發(fā)尚存(圖六)。

隨葬品

共出土陶、木、皮、銅、金、石、海貝和毛織物23件。

1.皮轡頭,殘,圓柱木馬鑣,馬籠頭為圓柱狀皮革,籠頭皮革上套有桃形銅飾。殘長90、繩徑1.0、鑣長10.7厘米(圖七,17)。

2.海貝,呈橢圓形,中空,中縫呈鋸齒狀。直徑1.3-1.8厘米(圖七,16)。

3.銅錐,呈四棱錐體,圓柱狀木柄。通長16.2、錐長4.3、柄長11.8、柄徑0.9厘米(圖七,15)。

4.銅刀,鑄制,環(huán)首,穹背,柄頂有乳突,弧刃銳利。通長19.1、柄寬1.4、刃寬2.1厘米(圖七,23)。

5.銅耳環(huán),用細銅絲彎曲成1圈半的圓形。直徑5.6、絲徑0.2厘米(圖七,9)。

6.銅斧,帶木柄,木柄截面呈橢圓形,長49.8、直徑1.6—2.8厘米。斧身呈長方形,斧背有近三角形突起,前端有圓形穿,斧身和斧銎連接處有一排三角紋,斧身長9.5、寬3.2、弧刃。銎長11.6、內(nèi)徑2.8厘米。斧銎兩端外緣有凸棱,斧銎與斧身的夾角呈78度。通高13.7、刃寬3.2、通長50.4厘米(圖七,24)。

7.銅扣,共5枚,大小形狀相似,圓形凸頂,背有通鈕。①.直徑1.6厘米(圖七,12);②.直徑2.1、厚0.3厘米(圖七,13)。

8.皮射韝,紅牛皮縫制,筒狀。上綴2枚銅扣,出土?xí)r戴在墓主人左臂上。長12.6、徑9.5厘米(圖七,11)。

9.金耳環(huán),用細金條彎曲成圓環(huán)狀,兩頭部分重疊。耳環(huán)直徑4.65、細金條直徑0.25厘米(圖七,8)。

10.木鞭桿,直木棍頂端刻槽,上纏繞銅片。長30.4、直徑1.5厘米(圖四七,22)。

11.金耳環(huán),圓柱狀細金絲彎曲成不規(guī)則環(huán)狀,兩端不閉合。耳環(huán)徑1.7、絲徑0.16厘米(圖七,7)。

12.珠飾,出土?xí)r在頸部戴飾著,大小不一。①.串珠,一串,由細繩穿聯(lián),殘長4.53厘米(圖七,1);②.石珠,圓柱狀,內(nèi)穿孔,高1.4、徑0.46、孔徑0.2厘米(圖七,2);③.石珠,圓柱狀,內(nèi)穿孔,高1.2、徑0.6、孔徑0.1厘米(圖七,3);④.玻璃珠,圓柱狀,內(nèi)穿孔,高0.7、徑0.5、孔徑0.2厘米(圖七,4);⑤.松石,圓柱狀,內(nèi)穿孔,高0.6、徑1.3、孔徑0.5厘米(圖七,5);⑥.瑪瑙珠,圓柱狀,內(nèi)穿孔,高0.8、徑1.3、孔徑0.36厘米(圖七,6)。

13.銅扣,2件,相同。圓形,正面有一圈花邊,背面有通鈕。直徑2.9、厚0.4厘米(圖七,14)。

14.毛編織帶和銅扣,毛編織帶圍繞頭一圈扣扎,綜地藍色菱格紋顯花。長59厘米,寬5.6厘米。銅扣飾4枚,大小形狀相似,圓形,背面有通鈕。直徑4、厚0.3厘米(圖七,18)。

15.木缽,圓木挖削成,有鈕,敞口,近放行口,淺腹,橫圜底?陂L16.2、寬13、高5.7厘米(圖七,21)。

16.銅鈴,鑄造,內(nèi)穿毛繩,上柱有五道凹弦紋,下面三個長圓形穿孔,其中兩孔間有乳釘。長2.8、大徑1.4厘米(圖七,10)。

17.皮靴,靴底和靴面用牛皮,靴筒用羊皮革縫制。①.長18.9、高20.4厘米(圖七,19)。②.長17.7、高19.5厘米(圖七,20)。

18.毛穗,一束,頂端有線繩捆扎提領(lǐng)。通長40厘米。

19.毛編織帶,黃棕色,腰帶,由黃、棕兩色毛線編織成在棕色地上,通體菱格紋,兩端有毛穗。殘長196、寬5.8厘米。

20.毛編織帶,斷為兩截。用毛線編成,兩頭有橢圓形毛球各6枚,共殘存10枚(紅色)。通長90、帶寬1.8厘米。

21.毛穗,毛線團成纓絡(luò)狀,用紫色和黃色毛線系成。殘長16厘米。

22.法衣,棕地紅色菱格紋緙毛織物,衣長110、寬66厘米。由兩幅緙毛織物縫綴而成:前身一幅上端緙織出二方連續(xù)的三角形圖案,下端緙織一排由三角形組成的變體山形紋飾,山的上方加飾折線紋?椢锼闹,即上、下端和兩側(cè)均縫綴紅色編織絳。后身的一幅僅長22厘米,四周也縫綴紅色編織絳。前、后兩幅僅在兩肩處各縫連約9厘米,中央留30厘米的領(lǐng)口(套頭處),兩側(cè)垂至上臂。后身織物的下端兩側(cè)各縫綴一根短繩,可與前身掖下的小繩相系結(jié)。這件衣服是用緙毛織物縫綴的。棕色經(jīng)線與棕、紅色緯線以2/2加強斜紋基礎(chǔ)組織,并以通經(jīng)斷緯法,在棕色地上,緙織出紅色菱形格圖案。菱格由似三瓣狀的葉形組成,每邊5個;菱格中央又以同樣的葉紋分隔成4個小菱格。

23.長褲,棕地黃色幾何紋緙毛織物,褲腰寬52、臀圍68厘米;左腿長102、寬24.5~21厘米;右腿長93、寬22~20厘米。這條褲子的腰圍至臀圍間由四幅毛織物縫制,前后兩片各用兩幅,兩端縫綴系結(jié)的毛繩。前后兩片的中央縫入另外織成的“階梯”式褲襠;再將褲襠左側(cè)和右側(cè)的前后兩幅合并,織制成左右兩條褲腿,從內(nèi)側(cè)縫合成筒狀褲腿。其襠呈“階梯”狀,呈四層階梯式。

24.毛編織帶,綁腿殘斷,由黃、棕兩色毛線編織成在棕色地上,通體菱格紋,殘長16厘米,寬3.5厘米。

ⅠM150

位于墓地中部,南鄰ⅠM158,東鄰ⅠM155。方向105度。A型,橢圓形豎穴土坑,地表四周較高,中部稍低,表層為戈壁砂礫層,厚0.11米。墓口開于該層下。墓口長徑1.33、短徑0.82米。墓口被盜掘者挖開,但未盜到墓底。內(nèi)填黃沙土,并夾有土坯、草、駱駝刺等。在距墓口深0.23米處有一層用細圓木條搭建的棚木,棚木下有兩根粗圓木作橫梁,在南北兩壁上掏洞,將橫梁兩端插入洞中,保存完好。墓底也呈橢圓形,長徑1.33、短徑0.82、墓底距墓口深1.12米。墓底有一具壯年男性尸骨,年齡20—25歲,頭東腳西,側(cè)身屈肢,外穿毛皮大衣(已朽),內(nèi)穿毛織衣褲,腳穿高靿皮靴,無葬具。隨葬的木缽在中部,銅斧、皮弓箭袋、帶銅鏃的箭、木器柄、木棍、木橛都位于東北角,皮射鞲佩戴在左小臂上(圖八)。

隨葬品

隨葬木、銅、皮質(zhì)器物11件。

1.木缽,圓木刻挖制作,口沿呈橢圓形,敞口,深腹,沿下有一小圓孔,通體素面。口徑18—23.2、高8.8厘米(圖九,5)。

2.銅斧,平面略呈梯形,弧形刃,橢圓形銎,木柄呈拐角形。斧正面靠近銎處有小鈕,有皮條與木柄系結(jié)。斧長8、刃寬4.4、 銎徑2.2—3.2、柄長42厘米(圖九,3)。

3.木箭,共8支,均圓木削制,圓鋌桿后端有掛弦凹槽。① 箭頭呈三棱錐狀,脊線鋒利,尖銳,兩翼位于兩側(cè),前后錯位,長56、桿徑0.7、頭長6.3厘米(圖九,9);② 箭頭呈三棱錐狀,脊線分明,三翼,箭桿彎曲,長57、桿徑0.6、頭長6厘米(圖九,10);③ 箭頭呈圓錐狀,較短,鋌桿后端彎曲,長54.8、鋌徑0.8、頭長2厘米(圖九,3)。

4.木橛,檉柳樹桿制作,一端帶有樹根,另端削扁尖,未剔皮。長58厘米(圖九,2)。

5. 箭,銅鏃安裝在木箭桿上,銅鏃青銅質(zhì)地,呈柳葉形,兩面起脊。箭桿圓木削成。桿長37.6、徑0.7厘米,銅鏃長4.4、寬1.5厘米(圖九,8)。

6.木棍,未剔皮的樹枝桿,彎曲,采集C14標本。長120、徑3.6厘米(圖九,1)。

7. 皮射韝,整塊紅色牛皮革縫制,呈筒狀,一面壓印出三組凹弦紋。長18.25、直徑9.6厘米(圖九,12)。

8.木鉤,銅鏃裝在木鉤上,木鉤帶杈的樹枝削成。銅鏃青銅質(zhì)地,呈柳葉形,兩面起脊。帶鉤木器長26.6、直徑1.1,銅鏃長3.6、寬1.2厘米(圖九,4)。

9.木弓、箭,弓為單體,弦和一束箭桿,木制,圓木削成,弓弦牛皮條制成。箭桿為芨芨草桿。弓長61.8、寬1.3、厚0.56厘米(圖九,6、7)。

10.皮弓箭袋,用鞣制過的羊皮革縫制,平面呈三角形。長18.8、寬9.3厘米(圖九,13)。

11.皮靴,用鞣制過的牛皮革縫制,底和幫部較厚,平底,靴尖微上翹。右腳長26、高30厘米(圖九,14、15)。

B型,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

ⅠM5

位于墓地西南部,東北鄰ⅠM16,東南鄰ⅠM130。方向110度。B型III式,長方形豎穴土坑,四邊有二層臺。墓口距地表深0.16米,墓口長1.9、寬1.6米。二層臺深0.15米,寬0.05-0.2米。墓底長1.66、寬1.2、深1.45米。原封蓋墓口的葦桿、駱駝刺等已腐朽,坍塌到墓室中,和填土混雜在一起,還有土坯塊,都不完整,面一有壓出的窩紋(圖版三十九,1、2)。墓底有木構(gòu)的尸床,圓木作四足,方木作床架,腿與床架榫卯連接,床面用細長木棍鋪成,木棍上鋪氈(已朽)。木床長1.3、寬0.65、高0.3米,床腿嵌入墓底土坑中。兩具人骨已移位到木床兩側(cè),散亂疊壓堆放,兩個人頭骨位于床下西南角,A為青年男性,年齡18—22歲;B為壯年男性,年齡20—30歲。隨葬的10件器物散亂放置在木床兩側(cè)的人骨中。木撐板、木箭順放在木床北側(cè),2枚木釘分置墓西兩角,帶扣和礪石在北側(cè),銅刀在東壁邊,銅馬銜和骨馬鑣在南部,骨管在床的東北角,陶單耳罐處于墓葬的北壁中部(圖一〇)。

隨葬品

共出土陶、木、石、骨、銅鐵復(fù)合器物10件。

1.木撐板,胡楊樹的枝條加工而成,將圓形木棍一側(cè)削成一平面,兩端削成四棱狀并分別鉆有孔洞。長60、寬3.2厘米(圖一一,12)。

2.木箭,一束,共15支,大多殘。圓箭桿尾部刻有掛弦的凹形槽,深0.6厘米,桿體圓滑;箭頭殘佚,箭前端分兩種,①圓錐狀,長52.3、直徑0.8厘米(圖一一,10)。②三角分叉形,長52.4、直徑0.9厘米(圖一一,11)。

3.木釘,共2件,均用柳樹的枝條削制,其中一件為扁錐體,一件為圓錐體,尖銳。①長11.5、直徑0.9厘米(圖一一,6); ②長14.8、寬1.8、厚0.8厘米(圖一一,5)。

4.帶扣,為銅鐵復(fù)合帶扣,鐵制弓形體軸圓狀,兩端安裝圓球形銅帽,中間套兩個銅箍。通長9.8、直徑0.9厘米(圖一一,2)。

5.礪石,砂巖,呈長條形,后端有一圓形穿孔。長8.8、寬2.4、厚1.2厘米(圖一一,9)。

6.銅刀,青銅,平頂,穹背。通長17.1、柄寬1.2、刃長8.8、寬1.3厘米(圖一一,3)。

7.銅馬銜,青銅鑄制,中間兩圓環(huán)相套咬合,兩端環(huán)呈長圓形,其中一個較長。通長19.7厘米(圖一一,1)。

8.骨馬鑣,2件。動物角制作,鑣面鉆3個等距圓孔。長10.3、寬2.4、厚0.7厘米(圖一一,4)。

9.骨管,殘,動物肢骨制作,鉆圓孔,通體光滑。殘長22.5、徑1.2厘米(圖一一,7)。

10.陶單耳罐,泥質(zhì)紅陶,尖唇,敞口,垂腹,圜底,長條帶狀單耳。口內(nèi)沿飾細密的小鋸齒紋,陶器表面繪有二條豎式鋸齒紋為一組的連續(xù)鋸齒紋,耳面上亦繪豎向鋸齒紋?趶8.8、高11.6厘米(圖一一,8)。

ⅠM20

位于墓地南部,西鄰ⅠM21。東南鄰ⅠM155,方向110度。B型II式,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兩長邊有二層臺,墓口長2.24、寬1.52、墓口距地表深0.19米。二層臺寬0.16、深0.29米,二層臺上殘留封蓋墓室的葦草。墓底長2.24、寬1.2、深1.48米。墓底安放四腿木尸床,床長1.8、寬0.88、高0.31米,床腿嵌墓底地面下,床面鋪細紅柳棍。人骨散亂,殘缺不全,發(fā)現(xiàn)人頭骨3個,均棄于床下。A,壯年女性,20—30歲;B,未成年男性,年齡13—14歲;C,未成年男性,10—13歲。隨葬的木盤倒扣于尸床西北邊沿,復(fù)合弓位于床上,箭18支位于床下西北部。東北角放一陶單耳罐,東南角置一陶單耳壺、海貝、珠飾位于床下B頭骨頂部(圖一二)。

隨葬品

共出土陶、木、貝、石器7件。

1.木盤,木板刻挖制作,呈長方體,盤壁有鼻鈕,方沿,敞口,淺腹,平底,盤扭曲變形?陂L徑45.6、短徑21.2、高5.2厘米(圖一三,11)。

2.復(fù)合弓,三曲,弓中間夾約0.8厘米的韌木片,內(nèi)、外兩側(cè)粘牛角片,纏扎牛筋繩,弓鞘兩端削亞腰形系弦槽。長106.8厘米(圖一三,12)。

3.木箭,一束,共18支,箭頭和箭桿一體,大多殘,圓箭桿后端有“U”型掛弦凹槽(栝);三羽,箭頭大多呈三棱錐狀,脊線分明,尖銳,依翼的位置可分三種:兩翼前后分布,箭頭三棱錐體,箭頭長 4、箭桿長57.4厘米(圖一三,8)。②無翼,箭頭長4.5、箭桿長56.4厘米(圖一三,9)。③雙翼前后分布,箭頭呈四棱錐體,箭頭長5、箭桿長57.8厘米(圖一三,10)。

4.陶單耳罐,尖唇,敞口,鼓腹,圜底,口沿下有單耳。口沿內(nèi)飾鋸齒紋,器表飾5組交叉斜線紋?趶9.6、高9.6厘米(圖一三,6)。

5.陶單耳壺,夾砂紅陶,尖唇,細長口,垂腹,小平底,頸間有一單耳。口沿內(nèi)飾鋸齒紋,器表繪細長鋸齒紋組合的復(fù)合紋,耳面飾網(wǎng)格紋。口徑5.2、底徑6.8、腹徑15.2、高20.2厘米(圖一三,7)。

6.海貝,呈橢圓體,中空,背縫呈鋸齒狀。長2、寬1.5厘米(圖一三,5)。

7.珠飾,19顆:①棕色,橢圓形,高0.8、徑0.7、孔徑0.2厘米(圖一三,1);②綠珠,圓形,高0.2、徑0.45、孔徑0.2厘米(圖一三,2);③綠珠,圓形管狀,高0.5、徑0.6、孔徑0.16厘米(圖一三,3);④藍珠,管狀,高0.7、徑0.55、孔徑0.2厘米(圖一三,4)。

ⅠM90

位于墓地中南部,東南鄰ⅠM89,西北鄰ⅠM97。方向103度。B型II式,長方形豎穴兩長邊有二層臺。地表為戈壁砂礫層,厚0.15米,墓口開在表土層下打破生土層。墓口近長方形,長2.2、寬1.6-1.78米。二層臺寬0.15-0.2、深0.7米。墓底長方形,長2.2、寬1.4、深2.09米。墓內(nèi)填土為黃色細砂質(zhì)土,夾有毛織物殘片、蘆葦、草屑等。墓底中部安放一只四足木床,尸床木制,床足用四根等長的圓木,高0.3米。雙幫、四撐,和床足之間均用榫卯接合,上面豎向排鋪細木棍。木床長1.78、寬0.8米。木床的四根短足放置在四個挖出的小圓洞內(nèi),床上有一具中年男性骨架A,年齡在45—55歲,仰身,直肢,下肢部分缺失,原因不明。身下原鋪氈片大部分腐爛,腿部存2根短草繩。墓底西南角另有一具人骨架B,壯年女性,大于30歲,骨骼堆放,好像不在生理解剖位置,疑為二次葬。但從有的骨骼如脛、腓骨在一起的情況,不排除有坐姿埋葬的可能。隨葬品比較豐富,主要放置于木床兩側(cè)和西部墓底。陶器2件,其中1件陶單耳罐放在尸床上頭骨右側(cè);陶單耳罐和木釘在東北角。皮編草蔞內(nèi)盛滿大麻籽葉,與馬轡頭、皮帶、木箭和皮弓箭袋置東南角。木盆位于西南角;另1件皮轡頭、皮扳指、木鞭、木箭在西北角;豎琴順放在尸床北側(cè)。還有木釘、皮衣殘片、毛織物、羊的頭骨、盆骨在床上或或西壁邊(圖一四)。

隨葬品

該墓隨葬品豐富,共出土陶、木、骨、角、皮、毛等各類器物31件。

1.陶單耳罐,夾砂紅陶,敞口,鼓腹,圜底,耳殘。外沿飾菱形網(wǎng)格紋。高6、口徑5.8、最大腹徑6.8厘米(圖一五,11)。

2.皮袋,整塊羊皮縫制,原呈直筒狀,束腰捆扎,現(xiàn)平面呈葫蘆形,口小底大。長14、口寬4.7、底7.2厘米(圖一六,1)。

3.陶單耳罐,泥質(zhì)紅陶,小圓唇,廣口,深腹,圜底,近底部有一小乳突?趦(nèi)沿飾細密的鋸齒紋。器表通體繪折線三角紋?趶13.2-14.8、高14厘米(圖一五,12)。

4.木釘,共10支,均為圓樹枝條削制,一端削尖,呈圓錐狀。長18.2、徑1.8厘米(圖一五,9)。

5.木鞭,2件,鞭桿為圓樹枝條制作,將折合縫制皮鞭稍打結(jié)纏捆在鞭桿上部,在桿頂端鉆孔穿皮條,阻擋鞭稍脫落,根部削扁平,鉆孔,鞭桿磨光。鞭桿長47.2、徑1.6、鞭稍長57厘米(圖一五,8)。

6.皮轡頭,3件,均殘。①為窄皮帶挽制,銜殘佚,木質(zhì)馬鑣,為弧形串珠狀,每個鑣上有三孔,中間孔與馬銜連接,余兩孔與籠頭韁繩連接,帶寬0.8厘米; ②為寬皮帶挽制,形狀與上略同銜、鑣均殘,帶寬3.2、馬鑣長17、寬1.5厘米;③馬籠頭上構(gòu)件,圓餅形皮件套扣三支柱狀皮革,每個皮柱頂端套有骨環(huán)。柄徑5、柱長5、徑1.2厘米(圖一六,6)。

7.角錐(小觽),羚羊角加工磨制而成,柄雕馬頭形,并穿孔系有帶活扣的皮繩,角較銳,通體光滑,出土?xí)r扣在皮弓箭袋上,俗稱解結(jié)錐。長17.8、寬1.5厘米(圖一五,4)。

8. 皮編草簍,中間夾芨芨草,用細皮條編織而成,通體涂黑色,呈近筒狀,平底,提梁殘斷。出土?xí)r簍內(nèi)盛滿綠色大麻葉片和籽種。最大直徑23.6、高23.2厘米(圖一六,10)。

9.木箭,共5支,均為圓木削制,箭桿呈圓形,鋌后端有0.5厘米“U”型的掛弦槽,箭頭呈三棱形,脊線分明,鋒利。①前端長5厘米未剔皮,并用寬1.4厘米羊皮粘固,插箭頭孔呈圓形,桿長38、直徑0.6、深3厘米,徑0.7—1.2厘米(圖一五,7)。②三翼前后錯位分布,通長56、桿徑0.7、箭頭長5.8厘米(圖一五,5)。③三翼前后并列,箭頭和鋌前端麻絲線纏扎。通長57.2、桿徑0.6、箭頭長3.1厘米(圖一五,6)。

10.木盆,斂口,方唇,圜底,器表烏黑發(fā)亮。用圓木刻挖成,呈半球形體,大而厚重。外腹有一大一小兩個成一組的四組鋬,小鋬用來固定用于加固木盆的牛皮帶扣,大鋬則為了加固盆體。木盆曾經(jīng)長期使用,底部己明顯變簿,有一道裂紋。上纏扎有一周牛皮條。出土?xí)r里面還裝有搗碎的大麻籽葉?梢娫瓉硎亲骶适褂玫。高22.4、口徑38厘米(圖一五,14)。

11.木橛,共3根, 將柳樹枝條一端削成錐尖狀,棒體粗細均勻,未加工,保留原樹皮,制作簡單。長30.8、徑1厘米(圖一五,10)。

12.豎琴,用整塊胡楊木刻挖成,基本完整,似經(jīng)打磨拋光。由音箱、頸、弦桿、弦組成,音箱和頸連為一體,音箱上口平面長圓形,底部正中有三角形發(fā)音孔?诓棵裳蚱ぃ善ふ胸Q向穿一根加工好的檉柳棍,再用5個小枝等距分別穿在豎棍下,枝、棍交叉呈“十”字形露出蒙皮,再分別引一根用羊腸衣做的琴弦到弦軸上。琴弦僅存一根,但弦軸上有5道系弦磨痕。由音箱、頸、弦桿和弦組成,音箱與頸連為一體,用整塊胡楊木刻挖而成,音箱上口平面長圓形,口蒙羊皮,一周粘著在音箱外沿上,蒙皮正中豎向穿著一根加工好的檉柳棍,再用5個小檉柳枝等距離支撐在棍下,枝棍交叉呈“十”字形,音箱底正中有三角形發(fā)音孔,頸呈圓柱形,頸首為圓角長方體,其上穿圓柱狀弦桿。通長61.8厘米;音箱長30.6、寬9.9、深3.5厘米;弦桿高24.8、直徑2.4厘米;頸長22.7、頸首長8.5厘米(圖一五,1)。

13.皮袋,整塊羊皮縫制,口小,底大,用皮條束腰捆扎,呈葫蘆形。長8、現(xiàn)口徑2、底徑5厘米(圖一六,2)。

14.木釘,樹枝桿削制,一端削尖,呈扁錐狀。長14、徑0.6—0.8厘米(圖一五,2)。

15.毛編織帶,殘,用兩股毛線捻成的毛繩交錯編織成,呈土黃色。殘長37、寬2.8厘米。

16.皮扳指,整塊羊皮仿人手指制作,板指背面用麻線,皮條作系扣繩。長5.3、寬3厘米(圖一六,3)。

17.皮弓箭袋,用鞣制過的羊皮縫成,一個大袋外附一個小袋,邊上由木撐板并在其上安裝有牛皮帶。長68.8、寬28.4厘米(圖一六,7)。

18.陶器殘片,為夾砂紅陶,從器形可辨有缸、罐等腹部殘片。無法修復(fù),復(fù)原(圖一五,13)。

19.毛編織帶,紅底上帶連續(xù)的橫折線紋。殘長76、寬6.4厘米。

20.毛編織帶,殘段,紅地,藍色連續(xù)橫折線紋。殘長30、寬2厘米。

21.毛編織帶,2段,紅地,藍色連續(xù)橫折線紋。①.殘長30、寬7厘米,②.殘長25、寬7厘米。

22.毛編織帶,褐色底藍色斜線紋,殘損嚴重,現(xiàn)存7段共145厘米。以一上一下的平紋編織法,在褐色地紋上顯現(xiàn)出斜向的藍色斜線紋飾形如“W”狀。

23.毛紡織物,殘片,有幅邊,紅、藍方格紋。殘長22、寬12厘米。

24.木釘,錐形,用木棍削成。長10.3、直徑1.2厘米(圖一五,3)。

25.皮轡頭,牛皮革縫制,兩端有死扣。長90、直徑0.7厘米(圖一六,5)。

26.皮轡頭,其中的一部分,牛皮革雙層縫制,邊緣有截出的曲線和骨卯釘,連接一個有三爪的皮塊,爪用骨鉚釘和骨扣可與其它皮帶扣連。長98、寬3.5厘米(圖一六,8)。

27.皮轡頭,牛皮革縫制,兩端有扣結(jié)。長124.8、寬1厘米(圖一六,4)。

28. 皮轡頭,牛皮革制,上有扣環(huán)。長100.8、寬1.2厘米(圖一六,9)。

29.長衣,藍色褐飾緋藍色緙毛開襟長衣殘片。已殘為3片,①長95、寬82厘米;②長70、寬64厘米;③長20、寬35厘米。殘存前襟部分,用藍色平紋毛織物縫制。細而致密的藍色緯線覆蓋了經(jīng)線,織物表面呈現(xiàn)藍色。幅寬42厘米。在肩部縫綴一塊長30、寬約15厘米、以一上一下平紋為基礎(chǔ)組織,運用通經(jīng)斷緯技法緙織成藍、緋色相間的菱格形圖案的緙毛織物。

30.毛編織帶,紅地藍色方格紋編織帶。比較完整,通長93厘米,寬8厘米。分別在兩端編織出三個纓穗。

31.栽絨毯殘片,長30、寬20厘米。以平紋為基礎(chǔ)組織,將紅、藍兩色絨緯,以馬蹄扣法拴結(jié)在經(jīng)線上,平均每10厘米有10排絨頭。

32.毛編織帶,用本色羊毛捻線做經(jīng)線,用紅色、藍色、黃色緙織出折線和三角紋飾,殘長25厘米,寬5厘米。

33.毛編織帶,①黃棕色地黃色條紋編織帶殘長80厘米,寬5厘米,②長15厘米,寬5厘米,用褐色和橘黃色毛線編織成,為編織帶收尾部分,將毛編織帶分成三股,每股以編辮手法編制,在末端用毛本色線縫合成球形,多余部分呈穗狀。

ⅠM157

位于墓地中部,東北鄰ⅠM151,南鄰ⅠM149。方向98度。B型,橢圓形豎穴土坑。地表為戈壁砂礫層。墓口己經(jīng)露出地表。墓口長1.52、寬1.06米。墓壁地層多砂石,局部用土坯補砌。在距墓口深1.75米處有一層棚木,兩根圓木南北向作橫梁,兩端插入墓壁中,木梁上東西向鋪木棍,木棍上再鋪葦席和草屑,然后用黃砂土覆蓋填平。墓底呈圓角長方形,長徑1.52、短徑1.08、距地表深2.64米。四足木尸床上葬一中年男性,年齡40歲左右,頭東腳西,側(cè)身屈肢,雙手置于胸前,面朝北。身上著皮衣,毛褲、腳穿皮靴,上綴飾銅扣。頭戴冠飾和綴有海貝的彩色毛編織帶和假發(fā)辨,頸系石串珠,左手臂戴皮射鞲,東南角有木鞭桿、木器柄、木橛、殘弓、皮弓箭袋、毛織物和草編飾,胸前有皮囊和木盤,馬尾纓絡(luò)在脛骨處。西北角有綿羊頭。墓葬西邊有一兒童祔葬坑,近長方形,長0.84、寬0.64米,直壁平底,深0.6米。內(nèi)葬1—2歲兒童1人,側(cè)身屈肢,頭向東(圖一七)。

隨葬品

隨葬木、皮、毛、銅器及毛織物17件。

1.木冠飾,用一根細檉柳棍彎曲成型后插入芨芨草束中,外包裹黑色細毛氈,然后,下半部用鬃繩、上半部用毛線繩(單股,直達稍端)纏緊定型。使稍微前曲,微殘斷。殘高41、下面直徑3.3厘米(圖一八,1)。

2.毛編織帶,為了保存原形態(tài),連頭骨在一起,完整的絳帶。紅、黃、藍三色毛線編織成,上面綴三、兩成組的海貝,現(xiàn)存為出土?xí)r戴在一男性額頭上的情形。長54.6、寬5厘米(圖一八,10)。

3.皮射韝,紅色牛皮制,圓筒形,有系帶用于捆扎,一面有壓出的三排成組的斜平行線。長18、直徑7.2厘米(圖一八,14)。

4.皮囊,羊皮縫制,呈橢圓形,束口,底部紅色寬線畫成十字紋。直徑8.6、厚5.2厘米(圖一八,16)。

5.皮靴,一雙,其中一只殘,有底、幫、面各一塊牛皮革縫制。筒用羊皮,尖頭,無后跟,尖面上綴有銅扣。長26.5、高26厘米(圖一八,18、19)。

6.馬尾纓絡(luò),原為馬尾上的裝飾,直接從馬身上割下,還殘存一截馬的尾骨。馬尾上纏有毛絳帶,帶稍有各色纓絡(luò),絳帶外又纏銅片條帶。馬尾長26.8厘米(圖一八,15)。

7.木鞭桿,為樹枝條削制,桿兩端削槽,系皮帶,圓桿體上有黑彩線段,與皮帶纏繞的軌跡相同。長36.8、直徑1.3厘米(圖一八,8)。

8.皮弓箭袋,羊皮革縫制,一邊帶有木撐板。長51.2、寬18厘米(圖一八,19)。

9.木橛,檉柳棍一端削四棱尖狀,棍體略彎曲。長55.4、徑2.4-3.6厘米(圖一八,9)。

10.銅扣,鑄造,中間凸出,圓形,一周有花邊,背有鈕。直徑1.9、厚0.6厘米(圖一八,1)。

11.復(fù)合弓,僅存一截弓稍和弓弦,上面纏皮條。弓木骨角質(zhì)。弓弦殘長21.2厘米(圖一八,11)。

12.木盤,圓木削刻挖制作,呈長方形,敞口,淺腹,圜底,反扣底為俎,邊壁有一小圓孔?趶17—23.9、高4厘米(圖一八,6)。

13.珠飾,共6個,均呈管狀:①綠松石一件,呈橢圓形管狀。高1、徑0.4—0.78厘米(圖一八,4)。②月白色三件,呈圓管狀。高0.35、徑0.7厘米(圖一八,2)。③綠松石兩件,呈圓管狀。高0.48、徑0.45厘米(圖一八,3)。

14.長褲,藍地紅黃格紋斜褐,殘存一條褲腿,殘長126、寬70厘米?p制此褲的毛織物是由相間排列的黃、棕色經(jīng)線與黃色緯線相交成褲子的臀部和褲腳。褲腿部分使用相同的經(jīng)線,與藍色緯線交織成深淺不同的方格,再橫向織入黃色和紅色緯線形成藍地黃紅格紋;然后,縫綴黃地棕色條紋的“十”字形褲襠。褲腳下端縫飾藍色編織帶。

15.毛編織帶,殘,用紅、藍色多股毛線辮成,作發(fā)辮裝飾。長21.2、寬2.5厘米。

16.木器柄,為樹枝條削制,鉤尖削制,銳利。長27、直徑0.7厘米(一八,7)。

17.草編飾,金黃色,手編呈多棱體形。高1.7、寬1.1厘米(圖一八,5)。

18.毛穗,4條,用雙色毛線編結(jié)成(紅色和藍色)。用于衣邊和毛絳帶上。最長的一根長26厘米。

C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

ⅠM169

位于墓地中部偏東,西北鄰ⅠM168,南鄰ⅠM166。方向90度。C型,長方形豎穴土坑,直壁。墓口距地表深0.12米,墓長1.4、寬0.8、深1.09米。墓底鋪葦草,內(nèi)葬中年男性1人,40-50歲,頭東腳西,仰身,下肢上屈,右腿旁有羊頭1個。人骨右側(cè)放置陶碗、陶圈足盤各1件,左肩部出土木扣1件(圖一九)。

隨葬品

隨葬陶、木器3件。

1.陶碗,夾砂紅陶,敞口,上腹微鼓,下腹斜收,小平底,肩部有橫耳。內(nèi)外沿均飾鋸齒紋.口徑13.2、腹徑13.6、底徑5.7、高7.5厘米(圖二〇,2)。

2.陶圈足盤,夾砂紅陶,圓唇,折腹,喇叭形圈足,沿腹間有寬帶耳?趦(nèi)沿飾鋸齒紋,器表繪細長倒三角豎條紋,豎條間隔飾“×”紋,耳面繪“×”紋。高13.6、口徑19.7、足徑13.8厘米(圖二〇,3)。

3.木扣,圓木削制,呈亞腰圓柱形。長7、直徑1.6— 2.2厘米(圖二〇,1)。

ⅠM189

位于墓地中北部西緣,南鄰ⅠM183,東鄰ⅠM182。方向113度。C型,圓角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口距地表深0.12米,墓口長1.58、寬0.98米。直壁深1.09米。墓被盜擾,墓底有兩具凌亂的人骨架,兩個人頭顱分別位于墓底南北壁下,骨骼殘失缺多,北面為A,中年男性,40—50歲;南面為B,成年男性。葬式不明,無葬具。隨葬的木盤、木碗、木箭之一位于西北部,木弓、木箭、弓弦、骨馬鑣、皮具、皮轡頭位于南部;木釘、木器具、木橛、木鞭桿、銅環(huán)飾、栽絨毛毯等位于東南部,銅馬銜在中間(圖二一)。

隨葬品

隨葬木、銅、骨、皮質(zhì)和毛紡織器物17件,和人骨分散在墓底。

1.木箭,2件,①圓木削制,圓鋌桿后端殘,箭頭呈四棱錐體,單翼,殘長18.3、頭長3.6厘米(圖二二,6);②箭頭,骨質(zhì),鋌殘,箭頭呈扁錐狀,一側(cè)脊線鋒利,單翼.殘長5.3、頭長2.9厘米(圖二二,7)。

2.木盤,平面呈長條形,兩端起弧,敞口,斜腹,平底,邊壁有小圓孔?陂L徑35.8、短徑13.8、高5.7厘米(圖二二,10)。

3.木箭,共5支,兩支殘,圓箭桿后端有掛弦凹槽,箭桿通體光滑;箭頭形制可分Ⅰ、Ⅱ兩式:①Ⅰ式,呈小錐狀,較短,長62、桿徑0.7、頭長1.3厘米(圖二二,18)。②Ⅱ式兩件,頭呈四棱錐體,較短,單翼,頭、翼間纏細皮繩長62、桿徑0.6、頭長7厘米(圖二二,19)。

4.復(fù)合弓,殘節(jié),截面半圓形,弓梢較細。殘長62.8、徑0.8—1.6厘米(圖二二,16)。

5.木釘,一端削尖,為樹枝條削制。長14、徑1厘米(圖二二,17)。

6.木碗,圓木刻挖削制,敞口,小平底,口沿有小鋬,小鋬下鉆一小圓孔,制作粗糙?趶12.6-14、高9.6厘米(圖二二,1)。

7.骨馬鑣,2件,動物角磨制。①呈規(guī)整的四棱體,鉆三孔,鑣面陰刻卷云紋,長16.6、寬2、厚1.1厘米(圖二二,2); ②呈四棱角錐形,鉆三孔,素面,長16、寬1.4、厚1.2厘米(圖二二,3)。

8.皮轡頭,馬具,窄皮帶套栓寬皮帶,寬帶后端殘,前端呈三角形。窄帶長43.5、寬0.6厘米;寬帶殘長11.8、寬3厘米(圖二二,14)。

9.木橛,檉柳枝條一端剔皮削尖,橛彎曲,截面呈不規(guī)則的三棱狀。長36.8、徑1.6—2.6厘米(圖二二,15)。

10.銅馬銜,雙環(huán)相套接,外端近梯形孔。通長20、寬2.7厘米(圖二二,9)。

11.皮轡頭,用牛皮條綁接成,殘,有些用結(jié)扣做裝飾。皮條寬0.3-0.9厘米(圖二二,5)。

12.弓弦,用牛筋擰成,端頭有環(huán),可掛在弓鞘上。殘斷。殘長9.7、直徑0.4厘米(圖二二,4)。

13.銅環(huán)飾,鍛打成,薄片環(huán)球形,橢圓。長徑2.3、厚0.1厘米(圖二二,8)。

14.木鞭桿,樹枝條削制、剔皮,兩端削斜槽。長40.2、徑1.2厘米(圖二二,11)。

15.木器具,為檉柳枝條削制,剔皮、兩端有樹節(jié)結(jié),體呈紫紅色,長41.2、徑0.8厘米(圖二二,12)。

16.木橛,檉柳樹枝削制而成,一端削尖錐狀。長35.8、徑0.9厘米(圖二二,13)。

17.栽絨毛毯,兩塊,紅藍色變體水波紋栽絨毯,①長53、寬49.5厘米;②長20.2、寬15.3厘米原白色經(jīng)線以Z向加捻,雙股合并;地緯為單股,S向加捻。紅、藍、黃、綠色絨頭,以馬蹄扣法拴結(jié)在經(jīng)線上,在紅地上顯出藍、綠、黃色變體水波紋紋樣。

ⅠM195

位于墓地最北端,東南鄰ⅠM194和ⅠM190。方向123度。C型,長方形豎穴土坑,直壁。地表呈西高東低的斜坡狀,表層為戈壁砂礫層。墓口距地表深0.18-0.25米,墓口長1.62、寬1米。填土中含有干草、駱駝刺、蘆葦桿、土塊及碎陶片等。墓底長1.55、寬1、深1-1.09米。墓底人骨凌亂,在人的股骨旁出土兩個人頭顱,東面為A男性,西面B為女性,均為壯年,骨骼缺失多,葬式不明。墓底有干草屑。陶單耳壺、木盤、皮靴在西頭,另有礪石、銅刀、皮弓箭袋、陶器耳位于東南部,皮衣袖和皮射鞲在東北部(圖二三)。

隨葬品

隨葬陶、石、銅、木、皮質(zhì)器物12件。

1.陶單耳壺,夾砂紅陶,方唇,敞口,長頸,鼓腹,頸肩有單耳。內(nèi)沿飾垂帳紋,外沿飾鋸齒紋,頸部繪一周線紋,腹部飾折線紋,耳面繪兩族斜線紋。口徑10.2、腹徑20.3、高24.4厘米(圖二四,9)。

2.木盤,圓木刻挖削制,平面呈橢圓形,敞口,淺腹,平底。 邊壁有一小圓孔,底反扣為俎,有剁痕,保存完整。口徑29.5—41.5、高6.4厘米(圖二四,3)。

3.皮靴,牛皮革縫制,靴底有補丁。底長29厘米(圖二四,2)。

4.礪石,黑砂石,呈長方形,一面由于研磨,凹陷,通體光滑。長13.2、寬8、厚2厘米(圖二四,12)。

5.礪石,黑砂石,略呈楔形,通體光滑。長14.2、寬7、厚3.3厘米(圖二四,11)。

6.銅刀,長條形,直柄直刃微弧,圓首,有穿。長20.7、寬1.6厘米(圖二四,4)。

7.礪石,呈長方形,后端鉆一圓孔,石質(zhì)細膩。長12.1、寬2.7、厚1厘米(圖二四,6)。

8.陶器耳,夾砂紅陶,僅存耳部殘片,寬帶狀耳。高20、寬20、厚0.8厘米(圖二四,10)。

9.皮弓箭袋,羊皮革縫制,一邊綁有圓木棍制作的支撐木,上系牛皮帶。長64.2、寬16厘米(圖二四,8)。

10.皮弓箭袋,僅存盛弓的部分,缺箭袋和撐板。羊皮革縫制,下尖上寬,近三角形。長59.2、寬25.2厘米(圖二四,7)。

11.皮衣袖,羊皮縫制,筒形,為一件皮大衣的部分。長39、直徑8.3厘米(圖二四,5)。

12.皮射鞲,用牛的皮革制成,整塊對折縫合。長15.2、寬7厘米(圖二四,1)。

ⅡM14

位于墓地中部探方內(nèi),西鄰ⅡM178,北鄰ⅡM10。方向115度。C型,長方形圓角豎穴土坑,直壁。墓口長1.63、寬0.9、深1.2米。墓內(nèi)填土中夾有蘆葦。墓被盜掘,墓底有木尸床,床僅存框架,床面已殘朽無存,木床長1.18、寬0.49、高0.2米。單人葬,人骨架落于床下,顱骨在床外東北角,面向下,中年男性,40—50歲。北部有取火板、銅馬銜、骨馬鑣2件、木扣,復(fù)合弓在床中間;木撐板在東頭;木箭和木取火棍在南邊(圖二五)。

隨葬品

共出土木器、骨器、銅器10件。

1.木取火板,木取火板呈圓角長方形,一端殘,現(xiàn)存鉆火孔7個,圓形,孔內(nèi)有黑色碳跡,板殘長27.6、寬2.8厘米(圖二六,7)。

2.銅馬銜,由兩部分組成,接處為圓環(huán)套接,另一端為扁狀呈馬鐙形,中有圓形鏤孔。殘長20.1、徑1.6厘米(圖二六,4)。

3.骨馬鑣,角形,一端截面為方形,一端截面為圓形,有尖,鉆有三孔,上穿有牛筋繩,表面磨光。長14、徑1.6厘米(圖二六,8)。

4.木扣,2件,①木條削刻而成,一件縱截面呈“工”字形(圖二六,2),②一件呈“凹”字形。長5.3-5.5、徑0.7-1.2厘米(圖二六,3)。

5.復(fù)合弓,殘。中間為韌木片,上下貼以骨膠片,外面包有牛筋片,再纏以牛筋繩,其外又包有牛筋片。長70.4、寬2.4、厚1.6厘米(圖二六,10)。

6.木撐板,長方弧脊形,一頭寬一頭窄,上有鉆孔14個,呈折線狀分布。長48.8、寬2.2、厚0.8厘米(圖二六,9)。

7.箭,木桿,骨箭頭,用線捆綁后刷膠。鏃三棱形,略顯尾翼,上面涂抹有黑色物質(zhì)。殘長32、直徑0.7、箭頭長3.4厘米(圖二六,5)。

8.骨馬鑣,圓柱體形,兩端亦弧。鉆有3孔。通體光滑。長10、直徑1.5厘米(圖二六,1)。

9.木取火棍,木取火桿截面為圓形,兩端呈圓弧狀,上有碳跡。桿長30.8、徑0.6厘米(圖二六,6)。

ⅡM60

位于墓地中南部,西南鄰ⅡM61,東北鄰M62。方向103度。C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口距地深0.16米。墓長1.52、寬0.84、深1.33米。墓內(nèi)填滿黃砂土,內(nèi)含土坯塊和草屑。墓底有人骨一具,頭東腳西,仰身,下肢上屈,雙手置于腹部,外披毛皮大衣(10),內(nèi)穿紅色毛布衣,平紋、線細、稀而薄。壯年男性,年齡25—35歲,單人葬。東南角木盤(7)內(nèi)盛有羊的頭骨和脊椎骨。腳下西北角有一個羊頭。墓南面從東向西依次有陶雙耳罐、皮具、木釘,陶單耳罐、毛織物和毛編織帶在中間,陶圈足罐、陶單耳罐、木梳、木紡輪在墓的北壁邊(圖二七)。

隨葬品

隨葬陶、木、皮、毛質(zhì)器物共9件。

1.陶雙耳罐,夾砂紅陶,方唇,敞口,腹微豉,大平底,上腹部有兩個對稱的寬帶耳。內(nèi)口沿飾鋸齒紋,外沿飾水波紋,腹部飾大三角紋,三角內(nèi)填菱形格紋。口徑12.4、底徑9.8、高16.2厘米(圖二八,10)。

2.陶單耳罐,夾砂紅陶,口部有單耳的一面部分殘,圓唇,敞口,頸微束,鼓腹,圜底。口沿內(nèi)飾鋸齒紋,口沿外飾橫向條紋。頸下部飾窄帶一周,向下連接正反相間的變形渦紋(扭曲三角紋)?趶8.8、腹徑11.6、高12.2厘米(圖二八,7)。

3.陶圈足罐,夾砂紅陶,方唇,口微敞,球形腹,喇叭狀矮圈足。腹部有對稱肓鼻,單橫耳已殘。內(nèi)、外沿飾鋸齒紋,腹部飾平行線紋,中間填水波紋?趶8.8、腹徑10.8、足徑7.4、高9.9厘米(圖二八,5)。

4.陶單耳罐,夾砂紅陶,圓唇,敞口,圓鼓腹,平底,沿至下腹有一帶狀耳,器表一側(cè)有煙炱?趶6.8、底徑4.8、高8厘米(圖二八,9)。

5.木梳,梳背為圓棍狀,一側(cè)鑿嵌齒凹槽,齒均殘失。殘長1.2、寬9.5、厚1.3厘米(圖二八,2)。

6.木紡輪,木線軸殘存部分呈錐狀,輪呈半球形。線軸殘長11.9、徑0.6厘米,輪徑3.6、厚1.4厘米(圖二八,3)。

7.木盤,圓木刻、削制作,口略呈橢圓形,方沿,淺腹,圜底,沿下一個橫鋬,上有一豎孔,孔內(nèi)存少許皮帶,當木盤倒扣下時,外底作砧板使用,有刀剁痕?陂L徑40、短徑36.4、高9.2厘米(圖二八,8)。

8.皮具,殘,用寬牛皮帶對折縫制,呈扁棱狀,應(yīng)為馬具。殘長15、寬2厘米(圖二八,1)。

9.木釘,呈多棱錐狀,尖較鈍。長15、徑0.8-1.2厘米(圖二八,4)。

10.皮衣袖,用鞣制過的羊皮縫制,存2只,其中右袖口前端縫合封住,在一側(cè)面開一圓形口,上加縫長10厘米的側(cè)袖(用于防寒)。其一殘長98厘米(圖二八,6)。

11.毛紡織物,紅色褐殘片,平紋組織。匹染為紅色。長19、寬29厘米。

12.毛編織帶,黃棕色,殘為3段,2/2斜編法,表面呈黃、棕斜向條紋相錯排列。連接起來長45、寬2.5厘米。

ⅡM86

位于墓地西北部邊沿,南鄰ⅡM53,東鄰ⅡM97。方向105度。C型,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口呈東寬西窄的圓角梯形。墓口距地表深0.3米,墓口長1.8、西寬0.7、東寬0.89米。底長1.76、寬0.88、深1.21米。墓底放置四足木尸床,床面用細木棍鋪成,床長1.43、寬0.59、高0.17米。床北沿中部有一人顱骨,下頜骨脫落,位于頭骨東側(cè),床上及周圍散見人肢骨和其它骨骼殘塊,單人葬,中年男性,35-40歲。床下西邊有殘朽的皮靴,除陶釜出土于西北角外,還有木盤、礪石、骨梳和骨錐均位于床西部(圖二九)。

隨葬品

共出土木、骨、陶、石器5件。

1.木盤,平面呈長橢圓形,短邊沿角厚,底背面有刀剁痕?陂L徑45.2、短徑15.2、高5厘米(圖三〇,5)。

2.骨梳,牛角刻制,呈縱長方形,齒殘斷嚴重。長5.4、寬4.5、厚0.8、齒長2.4厘米(圖三〇,2)。

3.陶釜,夾砂灰陶,方唇,敞口,圓腹較深,矮小的假圈足,肩部有一橫耳,由于橫耳對稱的一邊殘,是否有耳不詳,素面?趶23.2、腹徑27.2、底徑7.2、高29厘米(圖三〇,4)。

4.礪石,砂巖質(zhì),呈橢圓扁體,后端鉆有穿系孔。長8.1、寬4.2、厚2厘米(圖三〇,1)。

5.骨錐,呈扁錐體,后端鉆有小圓孔,尖較鈍,通體光滑。長9.1、直徑0.5-0.7厘米(圖三〇,3)。

ⅡM154

位于墓地西部南邊沿,北鄰ⅡM155。方向105度。C型,豎穴土坑,近直壁口底略有差別。墓口長1.65、寬1.21、距地表深0.13-0.18米。填土中夾有碎石塊、土坯殘塊等。墓底長1.61、寬1.2、深1.33米。墓內(nèi)有兩層人骨架,上層骨架A位于距墓口深0.6米處,單人葬,頭東腳西,仰身屈肢,雙手置于腹部,中年女性,35-40歲,無隨葬品;下層骨架位于墓底,共有3人,其中2個人骨架疊壓放置,B.頭向東,仰身屈肢,成年女性;C.顱骨和部分長骨在墓中間,二次葬,未成年女性,14-16歲;D.頭西腳東,仰身上屈下肢,成年男性。該墓上下兩層,共埋葬4人,一男三女,有二次葬,無葬具。C顱骨旁有串珠和木盤,其余的隨葬品都在北面,從東向西依次為陶單耳壺、陶圈足盤、陶碗、木紡輪、木盤、陶單耳壺、陶單耳杯、陶單耳杯、陶帶流杯(圖三一)。

隨葬品

上下兩層骨架隨葬陶、石、木器共11件,陶器均為夾砂紅陶。

1.串珠,由354顆大小不等的琉璃、瑪瑙珠串連而成。分別有紫色、綠色、黃色、藍色和橙色等。出土?xí)r孔中毛繩殘朽。長54厘米(圖三二,3)。

2.陶碗,手工捏制,個體較小,圓唇,敞口,深腹,平底,素面。高3.5、口徑6.7、底徑3.8厘米(圖三二,5)。

3.陶圈足盤,方唇,折沿,圓淺腹,內(nèi)圜底,高圈足,單耳。沿下飾鋸齒紋,腹部飾渦紋,內(nèi)填斜平行線紋,圈足下部飾一周三角紋?趶21.6、足徑13.7、高23.1厘米(圖三二,10)。

4.陶單耳壺,方唇,直口,細頸較長,垂腹,小平底,寬帶狀耳,腹部另一側(cè)有月牙形鋬?趦(nèi)沿飾鋸齒紋,外沿飾網(wǎng)紋,三角紋下有一圈粗橫線;上腹飾連續(xù)三角平行線紋;下腹飾連續(xù)的圓環(huán)圖案,圓環(huán)內(nèi)填飾平行線;耳面兩側(cè)繪鋸齒紋。口徑9.6、最大腹徑19、底徑8.2、高21.6厘米(圖三二,11)。

5.木紡輪,紡輪為圓餅狀,一面平,一面呈弧形;線軸一端削尖。線軸長42、徑0.6-1.1、輪徑5.3、厚1.76厘米(圖三二,1)。

6.木盤,平面近長方形,長邊較直,短邊起拱。敞口,短邊沿寬,淺腹,平底。底有刀剁痕。高4、長30.2、寬15.5厘米(圖三二,2)。

7.陶單耳壺,夾砂紅陶,侈口,長頸微束,圓腹,器底略內(nèi)凹,單寬耳由頸部翻至腹部。素面?趶7.5、底徑4.4、高13.6(圖三二,9)。

8.陶單耳罐,圓唇,敞口,長頸微束,垂腹,圜底。單耳由口沿翻至腹部,最大徑在腹部?趶8、高11.1厘米(圖三二,8)。

9.陶單耳杯,圓唇,侈口,圓腹,圜底,單寬耳由沿翻至腹部。口徑5.6、高7.5厘米(圖三二,4)。

10.陶帶流杯,圓唇,敞口,束頸,圓腹,小平底,口內(nèi)側(cè)呈90度角有一寬流,單耳由沿翻至上腹部?趶5.2、底徑3.6、流寬3.2、高9.9厘米(圖三二,7)。

11.木盤,平面呈長方形,短邊,沿較寬,壁較厚,方唇,淺腹,平底。制作粗糙?陂L40.6、寬18、高5.1厘米(圖三二,6)。

ⅡM202

位于墓地東南部,北鄰ⅡM201,西南鄰ⅡM70。方向102度。C型,長方形豎穴土坑,直壁。墓口距地表深0.2米。墓長1.61、寬0.9-1.03米,深1.21米。填土中夾有土坯塊。墓底有人骨1具,頭東腳西,仰身屈肢,面上,雙臂彎曲,雙手置于胸部,左腿上屈倒靠在墓南壁上,右腿向內(nèi)拳曲。中年男性,年齡50歲左右。無葬具。顱骨左側(cè)墓東南角放置木盆1件,盆內(nèi)盛有羊椎骨,木盆西側(cè)放有陶單耳罐1件,右腿膝部放陶釜,陶釜旁陶單耳杯、陶雙耳杯,石杵位于人右股骨北側(cè)(圖三三)。

隨葬品

共出土陶、木、石器6件,陶器均為夾砂紅陶。

1.陶釜,圓唇,廣口,深圓腹,小平底。頸肩處有一周附加堆鋸齒紋,最大腹部有對稱的兩個小耳,器表有煙炱?趶23、底徑10.88、高37.2厘米(圖三四,6)。

2.陶單耳杯,圓唇,直口,鼓腹,圜底,單耳由口沿下翻至腹部?谘厣嫌心室恢埽鞅硗w飾縱向窄條紋,較密集,耳部飾兩條縱向窄條紋?趶8.5、高11厘米(圖三四,4)。

3.陶雙系罐,方唇,口微斂,垂腹,圜底,近平?谘叵掠袑ΨQ雙耳?趶3.9、高4.6厘米(圖三四,1)。

4.木盆,圓木掏挖刻削而成,平面近圓形,平沿直口,深腹,圜底,口沿下原有把手,已殘,惟見插柄的槽痕?趶27.4-27.6、高10.8厘米(圖三四,5)。

5.陶單耳罐,方唇,直口,短頸,鼓腹,小平底,單耳由口沿下翻至腹部。口徑7.6、高9.4、通高10厘米(圖三四,2)。

6.石杵,一面較平,上有紅色染料遺留。長12.8、寬5.6、厚4.2厘米(圖三四,3)。

D型,偏室墓葬

ⅢM1

位于墓地北部,東鄰ⅢM49,北為坎兒井。方向93度。D型,豎穴偏室。墓口距地表深0.2米,豎穴墓道呈長方形,直壁,長2.2、寬1、深1.61米。墓道底北壁掏挖偏室,進深0.68米,弧形頂,平面呈東寬西窄的不規(guī)則梯形,長2.22、寬0.45-1.07、頂高0.62、深1.81米,墓室底比墓道底深,形成生土臺,高0.2米。在墓口下0.6米深處發(fā)現(xiàn)一具馬的骨架,骨架已被擾動,較亂,原來應(yīng)是一具完整的馬骨,但缺顱骨。偏室內(nèi)有兩具人骨架,靠墓口A骨架保存較完整,仰身直肢,頭東腳西,面向上,為青年男性,18-22歲。內(nèi)側(cè)骨架B殘缺不全,頭骨移位,頭西,面向上,青年女性,14-18歲。墓室填土中夾有駱駝刺,小石塊,沙粒等。隨葬器物均在偏室內(nèi)人骨架周圍,骨馬鑣、鐵馬銜、骨扣、珠飾在西部A骨架腳下,銅扣和皮帶、木箭、木盤、復(fù)合弓、木撐板在B骨架所處位置,木單耳杯、毛發(fā)罩、毛編織帶在A骨架旁顱骨前,A骨架腰間有1件皮扣。(圖七三五)。

隨葬品

共出土銅、鐵、骨、木、石質(zhì)器物和皮制品、毛織物計14件。

1.鐵馬銜,鐵質(zhì),相似的2件中間由兩個小環(huán)套接,中間連桿為圓柱狀,兩端為較大的橢圓形環(huán),與骨馬鑣、轡頭連接。單個長10.2、通長19.8、大環(huán)直徑3.1、小環(huán)直徑1.9厘米(圖七九三,12)。

2.骨馬鑣,一對,均為獸骨制作,形狀相似,扁圓長條形微曲,每只鑣面上有兩個長圓形孔。長14.2、寬1.9、厚0.8厘米(圖三六,7)。

3.珠飾,共40顆,原用毛線串連在一起,現(xiàn)串線殘斷。珠飾均為石質(zhì),其形狀有管狀和圓珠兩種,顏色有翠綠、深綠、灰、白等。①:直徑0.66、高0.56厘米(圖三六,4);②:直徑0.73、高0.4厘米(圖三六,5)。

4.木箭,圓木箭桿后端有“U”形掛弦的凹槽,木箭頭呈三棱錐狀,尖較鈍。通長81.3、桿直徑0.8、箭頭長3.7厘米(圖三六,20)。

5.木單耳罐,圓木挖、削制作,圓唇,直口,球形腹,圜底。腹部有環(huán)狀單耳,素面?趶8.9、腹徑11.9、高10.5厘米(圖三六,15)。

6.木盤,圓木削、挖制作,平面略呈長方形,短邊起拱,方沿,敞口,淺腹,底略呈弧形(短邊)。長邊壁中部有圓孔,內(nèi)穿皮條,素面。長25.1、寬17、高4.5厘米(圖三六,17)。

7.皮扣,皮質(zhì),2件。呈上圓下方的長條形,上方刻橫向橢圓形孔,下端刻長方形孔,孔內(nèi)穿細皮帶并與寬皮帶相連接,扣面涂黑色,并鉆有多孔,與扣背面寬皮帶相串聯(lián)。①長11.6、寬5.7、厚0.6(圖三六,8)。②長13.9、寬5、厚0.7厘米(圖三六,9)。

8.復(fù)合弓,殘段,用復(fù)合材料制成,中間用繡線菊木片,內(nèi)貼牛角片,外纏牛筋繩。呈拱弧形。殘長24.5、寬1.9、厚0.6厘米(圖三六,18)。

9.木撐板,胡楊木質(zhì),呈長條形,一邊抹棱,一邊鉆有間距相等的11個小圓孔,一端有倒棱,呈半弧狀,另一端殘。殘長46.3、寬2.3、厚0.6厘米(圖三六,19)。

10.銅扣,2件,均呈長方形薄銅片,其中一件一端刻橫向長方形孔,另端鉆小圓孔;另一件,兩端各鉆一小圓孔。①長6、寬4.6、厚0.2(圖三六,10)。②長5.9、寬4.7、厚0.2厘米(圖三六,11)。

11.骨扣,動物骨骼加工制作,串聯(lián)在一起。按性質(zhì)可分Ⅲ式:Ⅰ式;2件,弧形環(huán)狀,有兩個橢圓形孔,長6.6,寬1.4—3.5厘米(圖三六,6);Ⅱ式,8件,圓珠形,高1.2、徑1.8厘米(圖三六,1、2);Ⅲ式,1件,雞心形,高2.4、寬1.7、厚1厘米(圖三六,3)。

12.皮帶,殘段,牛皮制,長條形,上殘留4孔。殘長24.8、寬2.8厘米(圖三六,14)。

13.毛發(fā)罩,用黑色毛線編織成大菱格狀,罩在頭發(fā)上,僅殘存一部分(圖三六,16)。

14毛編織帶,用多股毛線編織成。有結(jié)扣綁在一起,上面連有皮條。寬1.3厘米(圖三六,13)。

ⅢM18

位于墓地東北部,南鄰ⅢM22。方向26度。D型,豎穴偏室。墓口距地表深0.21米,豎穴墓道呈長方形,四壁直,長1.76、寬0.56、深0.99米。墓道底西壁掏挖偏室,進深0.92米,弧形頂,平面呈近長方形,長1.83、寬1.38、頂高0.52米、底深1.28米。墓室底比墓道底深,形成生土臺高0.39米。墓室口用9根木棒斜立封堵,外覆葦席,再填沙土。墓室內(nèi)并排陳置3具人骨架,均仰身直肢,保存較完整,靠墓室口為男性約45歲,中間為男性約25歲,內(nèi)側(cè)為女性,年齡約12-15歲。中間男性頭頂有木冠飾,內(nèi)插木棍,棍一端繞纏毛線,頭枕皮枕,身著皮衣,腳穿皮靴,均已朽殘;另一男性左側(cè)置弓、箭、取火器;女性旁有木盤、皮盒、陶杯等(圖三七)。

隨葬品

墓室內(nèi)出土木、陶、石飾、金器、皮制品和毛織物共計24件。

1.木盤,圓木刻挖削制,呈圓角長方形,兩端起弧,敞口,淺腹,平底。底反扣為俎,有刀剁痕?谘嘏で冃危叩筒黄。口徑19.9—49.6、高6厘米(圖三八,16)。

2.陶缽,夾砂紅陶,斂口,斜沿微外折,弧腹,圜底。 口徑16.1、高6.9厘米(圖三八,15)。

3.陶單耳杯,夾砂褐陶,近直口,圓腹,小平底,單耳殘,素面,器表有煙跡?趶7.2、底徑5、高7.2厘米(圖三八,13)。

4.皮弓箭袋,殘,羊皮縫制,帶木撐板,撐板較長,上有穿孔系帶,與皮囊連結(jié)。該撐板頂端有一排10個取火鉆孔,所用木料與取火板相同。袋寬11.8、撐板長81.4、寬4.2厘米(圖三八,17)。

5.木箭,圓木箭桿光滑,后端有“U”形掛線凹槽,頭呈四棱錐狀,尖較純。通長83.7、徑0.84、頭長6.4厘米(圖三八,18)。

6.復(fù)合弓,五曲,中間為厚1厘米左右的韌木片,兩邊夾粘牛角片,外包一層牛筋片,再纏扎牛筋繩。三角形弓梢呈倒鉤狀,背部有凹槽,以固弦。弓弦用牛筋合成,兩端有扣,以利掛在弓梢上。長117.4、寬2.6厘米(圖三八,19)。

7.木取火板,薄木板制作,彎曲成鉤形,一邊沿有6個刻槽,其中4個使用成圓孔狀。長8.1、寬1.8、厚1.8厘米(圖三八,9)。

8.皮弓箭袋,殘,袋體用野羊皮縫制,袋底用牛皮,上面扎出成排的三角孔。殘長37.5、底寬14.9厘米(圖三八,14)。

9.石杵,灰砂巖,呈圓角長方形,下端呈刃狀。長14.4、寬7.4、厚4.4厘米(圖三八,8)。

10.皮枕,長條扁平狀,用羊皮縫制,內(nèi)裝碎皮條。長24、寬7.5厘米(圖三八,10)。

11.陶單耳杯,侈口,尖圓唇,鼓腹,圜底,單耳由沿上揚翻至腹部,通體施紅衣?趶5.8、腹徑7、高5.6厘米(圖三八,12)。

12.木盒,方木挖削制作,有蓋,呈長方體。抹棱沿,木蓋為長方形木板,一側(cè)鉆兩孔穿兩條皮繩與盒體連結(jié),為上翻蓋。盒體直口,平沿,直腹,平底。盒底內(nèi)鋪墊兩片毛織品。長9.3、寬5.8、高3.7厘米(圖三八,3)。

13.皮刀鞘,整塊鞣制牛皮裁剪,用牛筋線縫制,一邊呈連弧狀,上端口部穿羊皮系帶,系帶套一圓鐵環(huán)。長25.5、寬4厘米(圖三八,5)。

14.毛布袋,紅色絨面毛布縫制。近長方形,長10.2、寬4.6厘米(圖三八,4)。

15.綠松石飾,綠松石,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器上方鉆一小圓孔。長2.3、寬2、厚0.6厘米(圖三八,6)。

16.木冠飾,薄木板粘合而成,尖錐形體。底部近方形,內(nèi)空,一面平,余面呈半圓形,上有對稱二圓孔。半圓面上方鑲裝有三角形翼,薄木片制,通體黑色,尖頂殘留紡織物。出土?xí)r底部內(nèi)插一根方木條,木條頂纏毛線繩,內(nèi)有人的毛發(fā),另一端亦纏有線繩。底口邊長5.2、通高61.6、木條邊長1.2、通長26厘米(圖三八,2)。

17.皮靴,單只,連褲腿,靴面和底為牛皮,筒部用羊皮縫制。通長98、靴長27.9厘米(圖三八,7)。

18.石杵,選天然礫石使用,略呈長方體。長11.6、寬7、厚4.5厘米(圖三八,8)。

19.石磨盤,選扁平的天然礫石磨成,背面微凸,正面平,有磨痕。殘長13.4、寬11.2、厚2.8厘米(圖三八,10)。

20.金飾件,金箔卷制,呈管狀,有小孔。似圓桿狀器物外包金飾件。高3.2、徑1厘米(圖三八,1)。

21.腰帶,黃地方格紋編織帶,現(xiàn)存2段,一端縫有棕色褐邊,上系結(jié)皮扣,距此不遠處亦有一系扣皮扣;另一端縫綴一小段辮式帶,其中②另一端縫綴長35.5厘米的棕色褐布。1/1繞編法。①長45.5、寬5.2;②長45.5、寬5.2厘米。

22.長衣,棕色套頭褐衣殘片,衣殘片為平紋組織,領(lǐng)口、袖口縫綴有寬1.5厘米的紅色編織帶,在肩部、袖頭和前身正中處壓綴有寬0.5厘米的紅色編織帶,殘片上面保存幅邊和幅寬。長72、寬51厘米。

23.長衣,棕色褐殘衣片,平紋組織,由4片豎向不規(guī)則縫合而成。長60、寬49厘米。

24.長裙,紅黃色接裙殘,裙殘為平紋原組織的匹染布,該裙現(xiàn)由4塊布橫向接縫而成順序為紅色、黃色、紅色、黃色,其中,第四塊黃色殘存較少,表中只按從上而下的次序列了3組。長138、寬118厘米。

ⅢM39

位于墓地北部,南鄰坎兒井,西南鄰ⅢM01,東北鄰ⅢM49。方向80度。D型,豎穴偏室。墓口距地表深0.11米,豎穴墓道呈長方形,直壁,長2.1、寬0.69、深1.2米。墓道底北壁開挖偏室,進深0.52米,弧頂,呈長方形,長2.1、寬0.73、頂高0.46、底深1.4米。墓室底比墓道底深,形成生土臺高0.2米。偏室內(nèi)放置人骨一具,仰身,頭東,面北,下肢骨斜置于盆骨上,仰身屈肢葬,青年,15-17歲。填土中夾有駱駝刺,砂石等(圖三九)。

隨葬品

墓室內(nèi)出土陶器、木器共計10件,除弓位于人左側(cè),撐板在腿骨位置外,余均位于人頭頂部。

1.木勺,圓木挖削而成,方唇,直口,圓腹,圜底,呈半球形體,腹中部有一曲柄,柄中部有穿孔,一側(cè)口沿磨損嚴重。口徑11.9、柄長5.8、高7.3厘米(圖四〇,5)。

2.陶單耳杯,夾砂紅陶,圓唇,直口,垂腹,圜底。沿下腹部有單耳。口徑7.1、高8.6厘米(圖四〇,4)。

3.陶單耳杯,泥質(zhì)紅陶,圓唇,敞口,高領(lǐng),垂腹,腹部有一單耳。口徑7.2、高13.3厘米(圖四〇,6)。

4.陶缽,夾砂紅陶,尖圓唇,寬沿,微斜折,斂口,圓腹,圜底近平。通體施紅陶衣,器形規(guī)整。口徑18、高6.5厘米(圖四〇,7)。

5.陶單耳杯,夾砂紅陶,圓唇,斂口,弧腹,平底,口沿下有橫鋬,上有穿孔。口徑7.9、底徑6.4、高6厘米(圖四〇,1)。

6.木盤,圓木刻挖削制,呈橢圓形,敞口,淺直腹,平底,一側(cè)邊壁有穿繩小孔,底反扣為俎,有刀剁痕。長27、寬19.7、高5.8厘米(圖四〇,8)。

7.復(fù)合弓,殘,弓中部為繡線菊木片,兩邊夾粘牛角,外用牛筋線纏扎,再用皮帶纏裹,弓稍兩側(cè)夾粘牛角,現(xiàn)殘狀為二曲。殘長75、寬3.2、厚1.8厘米(圖四〇,9)。

8.皮囊,用整塊羊皮縫制,呈扁長體。囊表面上半部線繡卷云紋,下半部縫制動物皮毛作裝飾。寬7、高7.2厘米(圖四〇,2)。

9.鐵刀,呈長方形,尖頭,直柄,柄較寬,柄首有長方形孔,弧刃,刃尖銳利。出土?xí)r裝在皮囊里。長12.3、寬1.6、厚0.4厘米(圖四〇,3)。

10.木撐板,呈長條形,一端切齊,另端呈弧刃形。板上有穿孔28個,個別孔內(nèi)還穿有牛皮繩。長85、寬2.8厘米(圖四〇,10)。

六、墓葬分期、文化性質(zhì)和年代

(一)、墓葬的類型、演變規(guī)律和在墓地的分布區(qū)域

洋海三處墓地雖然相對獨立,但在文化性質(zhì)上是一致的。這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墓地都分布在山前戈壁地帶的黃土梁上,互相鄰近。

2、墓地的墓葬布局相似,各墓地墓與墓的間距相差甚微。

3、隨葬品及隨葬品所反映的生產(chǎn)方式、文化習(xí)俗相同。

4、三處墓地都使用帶紋樣的土坯。二、三號墓地都有形狀相同的“坎土曼”狀土塊。

5、從已經(jīng)發(fā)掘過的墓葬情況分析,洋海三處墓地的墓葬結(jié)構(gòu)可分成5種類型,即為A型,橢圓形豎穴二層臺墓。B型,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C型,豎穴墓,包括口和底大小相當?shù)闹北谀,口大底小的敞口墓和口小底大的袋狀墓。D型,豎穴偏室墓。包括豎穴單偏室和雙偏室墓。三處墓地都有B、C、D型墓,而且各型墓在墓地的分布位置也一致。Ⅰ號墓地有A型墓,另兩處墓地未發(fā)現(xiàn)。Ⅰ號墓地B型墓葬比較多,Ⅱ號墓地C型墓葬特別多,Ⅲ號墓地D型墓多。Ⅱ、Ⅲ號墓地B型墓葬數(shù)量很少。

6、同型墓的葬俗、葬式、隨葬器物相似或相近。

首先從墓葬類型入手作分期研究。上述三處大型墓地文化性質(zhì)的一致加上有連貫性而無缺環(huán),在墓葬分期和綜合分析研究中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這4種類型的墓葬按結(jié)構(gòu)可以排出邏輯發(fā)展序列(按字母的順序,當然,這個邏輯序列也可能是反方向的),即A→B→C→D。

A型墓中很少有陶器出土,更缺乏彩陶,而銅器相對要多一些。尤其是管銎銅斧和弧背環(huán)首銅刀,僅在A型墓中存在。這2種銅器在北方草原文化中多見,同類型者都將時代定在商末周初,也即公元前12—11世紀。

B型墓中出土較多的骨制馬鑣,其中有個體較長者,三個等距的孔偏向一邊,另一邊細而長,頂端多雕出馬首形或略呈圓雕的動物首形,在歐亞草原地帶,被認為是典型的前斯基泰器物,絕對年代為公元前10—8世紀。B型墓中還出土雙環(huán)式銅馬銜,與之相同者在中亞多見,時代為公元前8世紀前后。

至于C型豎穴墓的時代,因為在吐魯番盆地發(fā)掘了許多地點,早已被證明,其時代略早于D型豎穴單偏室墓,時代上拉的比較長。

D型墓葬的時代當在兩漢或稍早,因為在D型墓中出土有少數(shù)的漢式器物,如帶弦紋的陶罐、木耳杯等。

因此,上面的系列成立。

A型墓葬大多數(shù)都分布在Ⅰ號墓地西南部邊緣,B型墓主要分布在Ⅰ號墓地中南部。C型墓葬數(shù)量特別大,墓葬總數(shù)占全部發(fā)掘墓葬的三分之二還要強。宏觀上看,它與B型墓葬和D型墓葬都共存過一段時間,Ⅱ號墓地的大多數(shù)墓葬都為該型,同時還分布在Ⅰ號墓地北部和Ⅲ號墓地南部。D型墓主要集中分布在Ⅲ號墓地北部。大體上說,Ⅰ號墓地主要是A、B型墓,為青銅時代;Ⅱ號墓地主要是C型墓,為早期鐵器時代;Ⅲ號墓地主要是D型墓,為漢代。而且還證明了,三處墓地都是從南部開始使用,到最北部終止。

(二)、器物組合與分期

1、器物組合

洋海墓地的器物組合十分復(fù)雜,不但有大量陶器,而且還有許多其它質(zhì)地的器物,比如木器,其總數(shù)甚至超過了陶器。又如墓地延續(xù)使用年代長,當然器物變化也就比較大。在成人墓中,單人男性墓的隨葬器物和單人女性墓的隨葬器物有很大差別,這主要是由于男女勞動分工的差別所造成,具體反映的是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的異同。

隨葬器物沒有固定的組合形式。其中三人以上的合葬墓和雙人合葬、單人墓是不可比的,單人葬也有男女之分,隨葬器物也有很大區(qū)別。雙人合葬多為男女合葬,這種墓葬應(yīng)為夫妻合葬,即使是這種墓葬,隨葬器物的差異也是顯而易見。我們考查了所有的成年男女雙人合葬墓,隨葬器物的組合沒有完全相同或相似者。因此可以證明,在隨葬器物組合上,有很大的隨意性,但相同時代的隨葬品,由于制造材料和技術(shù)相同,器物造型比較一致,紋飾也比較一致。如早期的鋸齒紋陶單耳罐和中期的渦紋陶單耳罐都有大量遺存。

同型墓葬出土器物相似。

2、典型器物型式的演變

依據(jù)墓葬形式的發(fā)展變化,來分析典型器物型式的演變。

刀,前三期為青銅質(zhì),四期鐵質(zhì)。無格,均為模制。出土數(shù)量不多,總數(shù)不足20件,但從早到晚都有遺存。只是前三期為銅刀,而第四期的形式與相鄰前一期相似,但質(zhì)地發(fā)生了變化,成為鐵質(zhì)的刀,分五式。Ⅰ式,銅質(zhì),弧背,寬體,多為大環(huán)首,有些在柄端還有瘤結(jié),扁而簿的柄上往往鑄有簡單的紋樣,如斜平行線紋。Ⅱ式,銅質(zhì),弧背,窄體,頂端無孔。Ⅲ式,銅質(zhì),直柄直背,有穿孔。Ⅳ式,銅質(zhì),長條形,直柄直背。Ⅴ式,鐵質(zhì),直背直柄多有小穿孔,似乎是仿制Ⅳ式銅刀的造型。

馬銜,分五式。A型墓中沒有出土,但有一種牛角質(zhì)的單體馬銜,中間為微曲的圓棍,兩端環(huán)下垂,其使用時間最早,為Ⅰ式。從第二期開始往后,馬銜都用金屬制作,每件都有相似的兩部分組成,中間由圓環(huán)相套。Ⅰ—Ⅲ式(二、三期)的用銅制作,四期為鐵質(zhì),Ⅱ式,兩端為弧腰梯形單孔,二孔形差別較大。其中一個中環(huán)呈不規(guī)則形,銜桿向內(nèi)環(huán)延伸出乳狀突。Ⅲ式,兩端均呈馬鐙形,雙孔。小圓孔在內(nèi),外有較大的“凹”字形孔半包圍小圓孔。Ⅳ式,較細長,中環(huán)橢圓形,兩端環(huán)單孔,無內(nèi)小孔。Ⅴ式,鐵質(zhì),內(nèi)桃形小環(huán)相套,兩端大單環(huán)也呈桃形。

銅斧、銅脛鈴、銅鏃、銅扣時代特點明確,均為早期器物,三期消失。

陶壺,個體較大,長頸,小口,大鼓腹,平底,單耳。分四式:Ⅰ式,從最大腹處向上漸收成小口,到器口處最瘦小,器耳位置高也較小,整體呈蒜頭形,器表往往飾成組的鋸齒紋或網(wǎng)狀紋。Ⅱ式,口略大,微敞,最大腹在中間部位,器表往往飾折線紋和菱形格紋。Ⅲ式,口更敞一些,略呈喇叭狀,垂腹,紋飾組合明顯分為上、下兩部分,外沿網(wǎng)狀紋,腹部多裝飾扭曲三角紋和渦紋。Ⅳ式,直口垂腹,頸、口輪廓呈筒形。

陶盆、大敞口,淺腹,平底。單鋬、雙鋬、無鋬者均有。分五式:Ⅰ式,方唇,腹微鼓,壁呈微弧形,相比之下器腹更深一些,似仿木器的器型。Ⅱ式,直腹,近口處略有內(nèi)收。多彩陶,且往往有內(nèi)彩。Ⅲ式,圓唇,直壁,腹深淺中等。彩陶器比例較大。Ⅳ式,直壁,淺腹,大平底。Ⅴ式,小折沿,淺腹。

陶橫耳杯、橫式單耳,個體都較小,是洋海墓地特有的器類,器耳不像其它器物的豎向安裝,好像專門為了懸掛方便而設(shè)計,而且只有B、C型墓中出土,Ⅲ號墓地1件也不見?煞秩剑孩袷,淺腹,器耳較平。Ⅱ式,器腹深度中等,器耳挺起中等。Ⅲ式,深腹,器耳上舉。

陶立耳杯、站立在器物口沿上的單耳,個體都較小,是洋海墓地特有的器類,器耳不像其它器物的豎向安裝在器腹,好像專門為了懸掛方便而設(shè)計,而且只有B、C型墓中出土,Ⅲ號墓地1件也不見?煞秩剑孩袷剑瑪靠,鼓腹,圓拱形耳。Ⅱ式,器腹微鼓,口微斂,等腰三角形器耳,兩斜邊呈階梯狀。Ⅲ式,敞口,腹較直,梯形耳,兩斜邊呈階梯狀。

陶豎耳杯(陶單耳杯、陶杯)、只所以取此名稱,完全是為了與立耳杯和橫耳杯并列,實際上就是很普通的陶杯。鼓腹,平底,單耳。分五式:Ⅰ式,敞口,淺腹,均素面。Ⅱ式,腹略深,斂口,多彩陶。Ⅲ式,最大腹偏高,腹深中等。Ⅳ式,腹較深。Ⅴ式,深腹,腹下垂,均素面。

陶釜、器形較大,深腹,平底,有雙耳。出土?xí)r外有煙炱,內(nèi)裝羊骨肉。分三式:Ⅰ式,雙耳位置高,大敞口,最大腹位置高,小凸平底。Ⅱ式,雙耳位置下移,直口,口大小中等,底略大,頸肩處往往裝飾一圈附加堆壓印紋。Ⅲ式,雙耳位置下移至腹部,斂口,口小,大平底,外沿處往往裝飾一圈附加堆壓印紋。

陶單耳罐、鼓腹,圜底,個體不大,器形變化也很微妙,但數(shù)量特別多,尤其是彩陶的紋樣,代表了洋海陶器裝飾紋樣的一般演變趨勢。分五式:Ⅰ式,淺腹下垂,單鼻形耳,內(nèi)外沿有簡單的紋樣。Ⅱ式,深腹下垂,微圜底,折腹(無明顯的腹部),大而長的寬帶形耳從沿上翻下至近底部,多裝飾成組的鋸齒形紋、豎條紋和網(wǎng)狀紋。Ⅲ式,有頸,耳稍短,多裝飾網(wǎng)狀紋和勾連紋。Ⅳ式,器形略胖,耳更短,裝飾紋樣明顯的分為上、下兩部分,而且以裝飾扭曲三角紋和渦紋為主。Ⅴ式,長頸,平底,器形瘦高,無彩陶。

陶圈足盤(豆)、盤都比較淺,圈足從低到高,最后成實足,因此也就成為豆了。分四式:Ⅰ式,敞口,淺盤,矮圈足。Ⅱ式,斂口,盤中等深,圈足中等高。Ⅲ式,深鼓腹,直口,高圈足。Ⅳ式,深腹,斂口,實足成柄。

馬鑣、一般都成對出土,有角質(zhì)、骨質(zhì)和木質(zhì)。分五式:Ⅰ式,短圓棍狀,等距刻出三道凹槽。Ⅱ式,扁平狀,微曲,三孔,一端長出,往往長出部分圓雕馬頭形或其它動物頭形飾。Ⅲ式,直棍狀,上有三孔。Ⅳ式,仿照動物角的形狀,二根相同,有三孔。Ⅴ式,大多用一對動物角制成,又往往將其中一根截短,使2根不盡相同。

木梳、不規(guī)則薄片狀,有比較稀疏的尖齒。分四式:Ⅰ式,長條形,柄頂有小圓柱,梳柄有亞腰。齒長而少。Ⅱ式,近長方形,柄兩側(cè)有肩,齒數(shù)量中等。Ⅲ式,近方形,柄兩側(cè)有斜坡,齒數(shù)量中等。Ⅳ式,寬而短,拱弧形柄,齒數(shù)多。

木桶、截適當長度的圓木,將中間掏空,頂上刻出對稱的小立耳,下面安裝圓形底。其形狀依原木而定,器形早晚少有變化。依雕刻圖案的技法分五式:Ⅰ式,素面。Ⅱ式,線刻簡單的動物圖形。Ⅲ式,陰刻動物圖形。Ⅳ式,淺浮雕復(fù)雜的動物圖形。Ⅴ式,各種技法結(jié)合起來雕刻復(fù)雜的動物和裝飾圖案。

木缽、用圓木刻挖成,形狀各異,但基本形態(tài)都是敞口圜底。分三式:Ⅰ式,個體較小,口呈橢圓形,深腹,壁厚且不均勻。Ⅱ式,個體中等,口呈橢圓形,腹比較淺,壁較薄且厚度稍有不均勻。Ⅲ式,個體較大,口圓形,淺腹,壁薄而勻。

弓、均以繡線菊木為主要材料,配以皮膠、牛角和牛筋。分四式:Ⅰ式,單體式。弓體較短,微曲,弰部雙面槽。Ⅱ式,復(fù)合式。長而略有曲折,弰部雙面槽。Ⅲ式,復(fù)合式反曲。三連弧形,弰部掛鉤形。Ⅳ式,復(fù)合式反曲。十分規(guī)整的三連弧蛇形,弰部掛鉤形。

木撐板、多用胡楊木制,少數(shù)用繡線菊木。用細皮條系扎在皮弓箭袋一長邊上。分三式:Ⅰ式,圓棍形,常常呈竹節(jié)狀,有多個凹槽或凸棱。Ⅱ式,平板形,上端寬而圓,漸窄至下端。單面往往雕刻有連續(xù)的羽狀渦紋。單長邊有稀疏的一排穿孔。Ⅲ式,等寬的窄長條形,兩端圓潤,單長邊有密集的一排穿孔。

皮弓箭袋、多用鞣制過的羊皮革縫制,大袋受弓,外附小袋受箭。分三式:Ⅰ式,等寬的窄長條形,附1個小袋。Ⅱ式,略呈長方形,附2-3個小袋。Ⅲ式,上寬下窄,裝木撐板的一邊平直,另一邊呈三分之二弓長的形狀。

皮射韝、紅色牛皮革制。分三式:Ⅰ式,略呈菱形,在相對的兩銳角系繩結(jié)束。Ⅱ式,直筒形,一頭口略小并微有亞腰,多壓邊并在中部壓出三道斜線。Ⅲ式,不壓邊,沒有任何裝飾的圓筒形。

皮靴(男)、靴底和靴幫用牛皮、靴筒(靿)用羊皮縫制。分四式:Ⅰ式,靴幫用多塊牛皮縫接,前端為小方頭。Ⅱ式,二塊皮革前后對接成靴幫,靴筒(靿)用多塊長方形羊皮塊縫制。Ⅲ式,二塊皮革前后對接成靴幫,靴筒(靿)用一塊長方形羊皮塊縫制。Ⅳ式,高靿至大腿根,類似褲腿。頂點扣皮條與皮腰帶相連。

冠飾(男)、用毛氈或木材制成。分三式:Ⅰ式,用微曲的木條束作骨架,外面纏繞馬鬃繩。Ⅱ式,搟成氈,呈底大頂小的筒狀,內(nèi)有木棍作骨架。Ⅲ式,簿木板粘接拼合成上尖下方的筒狀物,內(nèi)插帶孔的木片。

3、墓葬、器物分期與諸墓地相對年代

從墓葬型制的演變、器物共存關(guān)系和典型器物型式的演變關(guān)系,作墓葬分期與諸墓地相對年代的考察。

首先必須重申,在洋海墓地的4種型制的墓葬中,橢圓形二層臺墓的年代最早,接著是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雙偏室墓的年代最晚,這種大的發(fā)展趨勢是清晰明確的。但是,從大量典型器物的共存關(guān)系同樣可清晰明確的看到,豎穴墓和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共存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共存時段的豎穴墓和長方形豎穴二層臺墓的墓口長寬比基本是相同的,一般都小于1:1.5,豎穴墓葬繼續(xù)經(jīng)歷了獨立存在的時間后,又與單偏室墓共存,這時的豎穴墓上口已經(jīng)和單偏室墓的上口相似,其長寬比一般都大于1:2。這里還必須說明,洋海墓地的單偏室墓和其它一些同時期的偏室墓一樣,比如蘇貝希Ⅰ號墓地,墓道上口窄長、墓道較深、墓底平或有很低的二層臺,封堵墓室口不用土坯。與更晚的、晉唐時期的偏室墓不同,這時的偏室墓墓道上口寬短、墓道較淺、墓底都有較高的二層臺,用土坯封堵墓室口。況且這種偏室墓中的出土器物多與斜坡墓道洞室墓的相同而不乏中原文化的影響。

要之,我們在分期時,不是絕對按照墓葬的型式,而是結(jié)合出土器物的型式、而且必須參照器物的型式進行劃分。這樣一來,數(shù)量特別大的豎穴墓中,一部分將屬于第二期,如Ⅰ號墓地中、南部的豎穴墓,另一部分將屬于第四期,如Ⅲ號墓地北部的豎穴墓。

一期:大多數(shù)A型墓葬。隨葬的典型器物為Ⅰ式銅刀,Ⅰ式馬銜,有銅斧、銅鈴,較多的寶螺,Ⅰ式陶豎耳杯,Ⅰ式陶罐,Ⅰ式陶盆,Ⅰ式馬鑣,Ⅰ式木梳,Ⅰ式木缽,Ⅰ式木桶,Ⅰ式木弓,Ⅰ式木撐板和皮弓箭袋,Ⅰ式皮射韝,Ⅰ式皮靴,服飾紋樣有簡短的云雷紋、折線紋、鋸齒紋、凸字形紋、三角形紋、W字母形紋等。

二期:B型墓和C型墓的一部分。隨葬的典型器物為Ⅱ式銅刀,Ⅱ式馬銜,Ⅰ式陶壺、Ⅰ式陶橫耳杯,Ⅰ式陶立耳杯,Ⅱ式陶豎耳杯,Ⅱ式陶罐,Ⅰ式陶圈足盤,Ⅱ式陶盆,Ⅱ式馬鑣,Ⅱ式木梳,Ⅱ式木缽,Ⅱ式木桶,Ⅱ式木弓,Ⅱ式木撐板和皮弓箭袋,Ⅱ式皮射韝,Ⅱ式皮靴,Ⅰ式男女冠飾,服飾紋樣有繁復(fù)的云雷紋、網(wǎng)狀紋、折線紋等。

三期:大多數(shù)的C型墓。隨葬的典型器物為Ⅲ式、Ⅳ式銅刀,Ⅲ式、Ⅳ式馬銜,Ⅱ式、Ⅲ式陶壺,Ⅱ式、Ⅲ式陶橫耳杯,Ⅱ式、Ⅲ式陶立耳杯,Ⅲ式、Ⅳ式陶豎耳杯,Ⅰ式、Ⅱ式陶釜,Ⅲ式、Ⅳ式陶罐,Ⅱ式、Ⅲ式陶圈足盤(豆),Ⅲ式陶盆,Ⅲ式馬鑣,Ⅲ式木梳,Ⅲ式木缽,Ⅲ式木桶,Ⅲ式式木弓,Ⅲ式木撐板和皮弓箭袋,Ⅲ式皮射韝,Ⅲ式、Ⅳ式皮靴,Ⅱ式男、女冠飾,服飾紋樣有曲折紋和窄橫條紋。

四期:D型墓和C型墓的一部分。隨葬的典型器物為Ⅴ式銅刀,Ⅴ式馬銜,Ⅳ式陶壺、Ⅴ式陶豎耳杯,Ⅴ式陶罐,Ⅳ式陶豆(圈足盤),Ⅴ式陶盆,Ⅳ式馬鑣,Ⅳ式木梳,Ⅳ式木缽,Ⅳ式木桶,Ⅳ式木弓,Ⅲ式木撐板和皮弓箭袋,Ⅳ式皮射韝,Ⅳ式皮靴,Ⅲ式男、女冠飾,服飾紋樣為寬橫條紋。

綜合考察墓葬型制、器物類型、碳定年數(shù)值,可將一期的絕對年代確定為公元前13-11世紀,二期的絕對年代確定為公元前10-8世紀,三期的絕對年代確定為公元前7-4世紀,四期的絕對年代確定為公元前3-公元2世紀。也就是說,一、二期為青銅時代,三期為早期鐵器時代,四期為漢代(考慮到文化的連續(xù)性和不見漢式器物的情況,四期也應(yīng)屬早期鐵器時代)。

七、文化性質(zhì)

1、文化特征。

洋海墓地有幾處相毗鄰的公共墓地,墓地的墓葬布局嚴謹有序。墓葬型制主要是豎穴二層臺墓,豎穴墓和豎穴偏室墓,地面無標識物。

隨葬器物以陶器和木器為主,其次是皮具、毛紡織物、銅器、骨角器、鐵器等。尤以精美的彩陶器、華麗而奇特的服飾、狩獵工具、馬具、青銅兵器和動物紋最具特征。還發(fā)現(xiàn)一些希有的器物,有豎琴、旋鏢、泥俑、吹風(fēng)管、皮馬鞍、鞍毯、皮射韝、小觽、法衣、長衣等。同時也出土了大量的人類和動、植物標本,時間跨度達1500年,為研究當時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生態(tài)學(xué)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陶器中的立耳杯、橫耳杯、壺、圈足盤(罐)、盆和單耳罐都很有特色。帶動物紋的木桶、木盆、木器具和馬鑣是難能可貴的發(fā)光點,皮射韝、木冠飾、皮靴、成套的弓箭、毛織服裝也都有很出彩。

這里的彩陶紋飾多樣,在內(nèi)、外口沿裝飾連續(xù)的三角紋(鋸齒狀紋)最具特征。以三角紋為母體構(gòu)成多種變化了的圖案,結(jié)構(gòu)嚴密、富于變化,且常見耳上的彩繪紋樣。三角紋飾不但在陶器中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在木器、服飾上也屢見不鮮。

最初的彩陶圖案母體來自于毛織物的圖案,尤其是毛布的幅邊紋樣,幾乎全部復(fù)制到了彩陶器的口沿之上,之后有所發(fā)展和演變。

青銅時代到早期鐵器時代,有馬具、青銅兵器和動物紋,這些被稱作“斯基泰三要素”(也叫做“斯基泰三聯(lián)合”)的器物。

作為食物的動物肢體的隨葬,主要是羊頭、整羊、羊排或羊腿等,牛頭、馬下頜和馬肩胛骨、馬脛骨等。帶裝飾的馬尾、狗的隨葬只有很少的個例,作為交通工具的整個馬匹的隨葬只是到了晚期才出現(xiàn)。

用植物類食品隨葬的例子也比較常見,而且全部都盛放于陶器中。

洋海人顱骨形態(tài)的綜合特征明顯傾向于高加索人種系列,其中三分之二近于古歐洲類型,三分之一近于地中海類型。前三期的居民沒有大的變化,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群體。四期雖有蒙古人種因素的明顯增加,但不足以改變基本的綜合體。

存在顱骨穿孔和文身的習(xí)俗。

2、生產(chǎn)、生活方式和社會結(jié)構(gòu)

從遺存非常豐富的毛紡(編)織物、動物紋,成套的騎射、狩獵用具等,反映了當時的生產(chǎn)方式是以畜牧和狩獵為主,洋海人牧養(yǎng)山羊、綿羊、牛和馬,同時在灌溉的田地里也小面積種植麥類(小麥、大麥和青棵)和谷類(栗、糜子)、蔬菜和葡萄等農(nóng)作物⑩。

從古老的時代起,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就不同,在以畜牧和狩獵而聚居的群落里,男人是牧人和獵手,他們會或短或長時間地離開居住地。洋海人也是這樣,當春風(fēng)吹曖大地,青壯年會攜帶弓箭和鉆木取火器,趕著畜群(隨畜逐水草)到北部的山區(qū)甚至天山北坡游牧和射獵。獵捕野生動物是為了保護畜群、獲取肉食和毛皮,或許只是為了健身和娛樂(天堂一詞就出自波斯的一個狩獵場的名字)。同時,在洋海一帶有永久居留地,大多數(shù)婦女和老弱會留下來繼續(xù)生活在居留地,采集野生食物,從事紡織、制陶、木器加工、用所獵殺的動物的獸皮做衣裳。還要照顧孩子,養(yǎng)育嬰幼,準備和儲存食品。

在古代文明中,用圖案和色彩裝飾物品、衣服是一個重要習(xí)俗。將羊毛用紡輪做成紗線,在織機上織成布,用天然染料—植物和礦物染色。每一種文明都產(chǎn)生了自己獨特的裝飾風(fēng)格,有時能夠據(jù)此確定物品的年代和產(chǎn)地。由于有機材料腐爛得很快,古代文明的衣服和織物幾乎沒有多少存留下來,但洋海墓地的情況不是這樣,而且穿戴的高雅冠飾和華麗長衣都有保存下來。洋海墓地出土的毛織物從類別上分為上衣(披風(fēng)、長衣和法衣)、褲子、裙子、披巾。從毛紡織技藝的特點分有織制而成的毛織物(包括平紋組織織物、緙毛織物、斜紋原組織織物及其變化組織織物)和毛編織帶(包括絳子)。還有最早出現(xiàn)的栽絨毯。毛紡織物的圖案紋樣十分復(fù)雜,常常用簡單的變化組織,使織物表面顯現(xiàn)出紋樣,如山形斜紋和破斜紋。使用最多的圖案是條帶紋和方格紋,在長衣的下擺、袖口,或褲子的褲腳處裝飾一周圖案,這種圖案往往是將織制衣料的經(jīng)線部分兩股合并,再與緯線相交織,且要變換基礎(chǔ)組織法,以使紋樣更加突出。在下擺和袖口處緙織一列變體三角形圖案,將原長衣的黃、棕色經(jīng)線,兩根合并,與藍、白色緯線以經(jīng)重平組織為基礎(chǔ)組織,采用通經(jīng)斷緯法,緙織出一排藍、白色相錯三角形圖案。從出土的這些毛織衣服和毛織物看,洋海人已掌握了紅、黃、藍基本色(三原色)的染法,此外,棕色使用的也較多。但對二次混合色的運用還不夠穩(wěn)定和熟練,因而,我們常常為辨別藍、綠色而爭論不休。目前,我們對這些毛織品的染料,還未作科學(xué)的檢驗。用肉眼來觀察,這些織物使用的染料中,有植物染料,如紅色織物褪色后呈緋色或黃色,其原料可能是茜草等類。

洋海墓地發(fā)現(xiàn)出土了數(shù)以千計的木器,種類也很多,涵蓋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方方面面。采用了砍削、雕刻、鉆孔、粘合、拋光等技藝。所見木容器有盤、盆、豆、臼、杯、桶、勺等。這些器物都是用胡楊樹的圓木加工成,盤較淺,盆較深,豆深腹有柄。都經(jīng)過了挖、刻、切、削的工序和過程。有些木盤底部陰刻出怪獸或北山羊的圖像。木杯和木桶都是深腹器物,所以全部掏成筒狀后再安裝圓平底,并且不惜功夫在器表雕刻精美的紋樣,有成群結(jié)隊的山區(qū)、草原和沙漠動物圖形,如北山羊、馬、狼、虎、狗、鹿、駱駝、野豬等,雕刻技法相同,而且神似。小件木器有釘、橛、紡輪、梳、鉆木取火器、杖、鞭桿、鑣、扣、器柄、直角器、俑等。還有弓、箭和弓箭袋撐板,豎琴,旋鏢,冠飾。木器與洋海人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這時生活在洋海的人群雖然還處在原始社會后期,但婚姻和家庭形態(tài)已進入文明社會,這可能是以游牧經(jīng)濟為主導(dǎo)的社會形態(tài)所獨有的形式,甚至完全有可能根本就沒有族外婚這種形式而是一夫一妻制。主要生產(chǎn)資料如畜群和草場由氏族公有,而一般生活資料如墓葬中常見的那些隨葬品為小家庭所有。

他們敬奉神靈,信仰薩滿教,有巫師階層。

3、文化聯(lián)系和交流

吐魯番盆地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地理單元,多年來在這一區(qū)域內(nèi)做了大量的考古調(diào)查和發(fā)掘工作,經(jīng)過正式發(fā)掘的有艾丁湖○11、三個橋○12、蘇貝!13、喀格恰克○14、阿拉溝、交河故城溝北○15和溝西○16等墓地,在英亞依拉克、恰什塔格、喬拉克坎兒、克爾間、東巴扎、伙什江扎、墩買來、三坎克日、吐格曼博依、奇格曼、勝金口、阿斯塔那等遺址和墓地也采集到一些陶片○17,就墓葬型式和隨葬器物而言都應(yīng)屬蘇貝希文化○18,其主要特征是豎穴墓和偏室墓,裝飾三角紋、扭曲三角紋、渦紋的罐和壺。拿這個標準去衡量周邊鄰近地區(qū)的柴窩堡○19、烏拉泊水庫,以及天山北麓的木壘○20、奇臺○21、吉木薩爾○22等許多地點都非常接近,并且已形成共識。洋海墓地理應(yīng)融入其中。但上述所有地點都缺少二層臺墓、慢圜底陶器、“斯基泰三要素”的器物,因而上述所有墓地和遺址在時間上應(yīng)與洋海的三、四期相當。

洋海墓地分為四期,即4個漸進的階段:起源、發(fā)展、繁榮、衰落。體現(xiàn)在起源階段,有屬高加索人種的一小群人展轉(zhuǎn)遷居至此(可能來自南西伯利亞),經(jīng)過休養(yǎng)生息,增強與周邊地區(qū)的文化聯(lián)系和交流,文化得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繁榮。由于匈奴的興起,引起民族大遷徒,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增長,文化開始衰落。與此同時,居住在河西走廊西部的族群就有人不斷向西遷移,這種浪潮從青銅時代早期就沒有停止過。誕生在河西走廊的四壩文化在哈密盆地落腳后又向西發(fā)展演變?yōu)檠刹焕宋幕,盡管仍保留著某些來自東方的文化因素,但區(qū)域特色逐漸形成,洋海墓地也有類似的情況。

到目前為止,在吐魯番盆地及其文化波及地域,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與洋海墓地A、B型墓相同型制的墓葬。而在焉不拉克墓地,這種型制的墓葬有與洋海墓地相同比例的遺存○23,這應(yīng)該被看作是宗教信仰反映在埋葬習(xí)俗上的復(fù)制。察吾呼墓地主要是豎穴石室墓,先挖出橢圓形豎穴,從底部開始沿周邊徹石,用以形成二層臺,其作用應(yīng)該與洋海墓地的二層臺墓相同,便于蓬蓋物封蔽墓室口○24。只因為察吾呼墓地的原生地層是純凈的砂石結(jié)構(gòu),一點兒黃土也沒有,不砌石塊就會塌邊。焉不拉克墓地有一部分墓葬處于沙石層中,用土坯砌二層臺的原因也在于此。而洋海墓地的生土層是純凈的黃土,三千年前修筑的墓室至今不變樣,連原來挖掘的工具痕跡尚一清二楚。

區(qū)內(nèi)的文化聯(lián)系和交流是顯而易見的。東面的哈密焉不拉克文化中,天山北路墓地年代最早,其陶器器型和彩陶紋樣多來自河西的齊家文化和四壩文化。天山北路墓地和焉不拉克、五堡、南灣等墓地的雙耳罐,在洋海墓地都能找到其后續(xù)形式。特別是馬鞍口雙耳罐,具有寺洼文化所特有的典型器的造型,其來源清晰。彩陶中的三角紋和扭曲三角紋,也是受河西唐汪式彩陶影響的產(chǎn)物。

和西面的察吾呼文化比較,其生產(chǎn)、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有許多相同之處:以畜牧業(yè)為主,經(jīng)營園圃式農(nóng)業(yè),過半游牧的生活,處在原始社會后期等。在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方面也有交流,最典型的是銅節(jié)約、銅馬銜、骨馬鑣等馬具,還有直柄的銅刀。木器也有許多相同點。到了晚期,陶器器型和彩陶紋樣也有交流,尤其是吐魯番盆地特有的扭曲三角紋單耳壺,在察吾呼文化的哈布其罕○25和老巴侖墓地都有發(fā)現(xiàn)。

且末扎洪魯克文化各墓地所反映的經(jīng)濟形態(tài)也比較一致,也為定居或半定居的畜牧文化。那里的木旋鏢、木桶及其上的紋樣、木梳與洋海的器物比較,仿佛出于同一人之手。另外,也只有這兩地發(fā)現(xiàn)了豎琴,它們應(yīng)該是一個來源,小亞細亞或美索不達米亞。

洋海墓地的出土物十分豐富,與周邊的文化聯(lián)系是多方面的,涉及的問題也比較多。銅器中的環(huán)首刀和管銎斧在中國北方草原文化中發(fā)現(xiàn)較多,與其相近者有哈密焉不拉克墓地發(fā)現(xiàn)的穹背銅刀。察吾乎文化的哈布其罕墓地、伊犁河流域的鞏留、特克斯也有發(fā)現(xiàn)。雙環(huán)式的銅馬銜分布地域非常廣,七河地發(fā)現(xiàn)最多,伊犁、塔城也有發(fā)現(xiàn)。這種馬銜在察吾呼文化墓葬中曾有多件出土,和洋海墓地發(fā)現(xiàn)的一樣,其式別的演變規(guī)律適用于整個中央亞地區(qū),但洋海墓地成為其分布的最東界。因為東鄰的哈密地區(qū)處于相同時期的墓地中,如焉不拉克、五堡、南灣墓地,都未曾發(fā)現(xiàn)過這種樣式的銅馬銜。

新疆彩陶分布在沿天山一帶的四個大區(qū),它們分屬四個不同的考古文化,從東向西為焉不拉克文化、蘇貝希文化、察吾呼文化和伊犁河流域文化。自成體系,各區(qū)都經(jīng)歷了發(fā)生、發(fā)展和衰亡的全過程,但經(jīng)歷的時間并不相同。新疆彩陶有來自東方的影響,也有來自西方的因素,而少有南、北方的文化影響。洋海墓地的彩陶融合了東來因素后有所發(fā)展,并繼續(xù)向西影響了察吾呼文化的彩陶器。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洋海墓地的服飾紋樣與本身的彩陶紋樣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更加明顯的是察吾呼墓地的彩陶,那些帶流杯上的頸帶彩、腹斜帶彩和通體彩的局部紋樣,仿佛是從洋海早期服飾上臨摹下來的一樣。在薩滿巫術(shù)思惟的感召下,寄希望于陶器象毛織物一樣不易破碎和耐用。

在毛織物中,緙毛織物最精美,其圖案有條紋、折線、方格、鋸齒、三角、菱格、渦旋、階梯紋等。在圖案的邊緣處,兩種不同顏色的緯線總是斜向顯花。因而,這些緙毛織物的圖案多呈菱格、鋸齒、回紋和斜線構(gòu)成的變體渦旋紋等。另外,用各種小型圖案組成的菱格形渦旋紋,以四方連續(xù)的方式布滿毛織物表面的顯花法也獨具特色。有如彩陶器上口內(nèi)外的鋸齒紋,彩陶外壁的三角、菱格紋等,菱格形渦旋紋是彩陶上水波紋的變體,這種紋樣運用在紡織上,在當時的技術(shù)條件下,只能以幾何形式表現(xiàn)。在棕色地上緙織一圈倒置的黃色階梯狀圖案。與單耳杯上“帶階梯狀裝飾的三角形立耳”相同,體現(xiàn)了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洋海以西出土的毛織物“Z”向加捻,我國中原地區(qū)則多以“S”向加捻。在洋海毛織物中,這兩種加捻法都有,洋海毛紡織物顯現(xiàn)出雙向交流的特點。另外也可以看出,在服飾方面與邁埃米爾文化(巴澤雷克期)及扎洪魯克文化的聯(lián)系。

黃寶螺產(chǎn)自印度洋和太平洋。但洋海墓地早期出土的黃寶螺可能來自印度洋,因為向西方向所見極多,反方向極少。

在發(fā)現(xiàn)的植物種類中,粟和糜子來自東方,葡萄、大麻、小花紫草來源于西方。而胡楊、檉柳、松樹、繡線菊、鐵線蓮、蘆葦、小獐毛、黑果枸杞……,都為本地生長的植物。動物的品種也很多,有人們牧養(yǎng)和飼養(yǎng)的綿羊、山羊、牛、馬、狗、駱駝,也有野生的狼、北山羊、鹿、野豬。

在新疆乃至整個中央亞區(qū)域,有許多考古文化都從青銅時代延續(xù)到早期鐵器時代,西面有楚斯特文化、古爾布留克文化,東面河西的卡窯文化。以前曾認為蘇貝希文化是早期鐵器時代文化,但洋海墓地的發(fā)掘收獲使我們清晰地看到,蘇貝希文化的早期階段應(yīng)為青銅時代,更為重要的是,這與焉不拉克文化、察吾呼文化產(chǎn)生了共鳴,并可進行廣泛的比較研究。

注釋:

○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鄯善古墓被盜案”中部分文物之介紹》,《新疆文物》1989年4期。

○2 吐魯番地區(qū)文物局:《吐魯番勝金店墓地發(fā)掘簡報》。待刊,內(nèi)有保存完整的木床罩。

○3 由德國考古研究院動物學(xué)家Norbert Benecke鑒定:《洋海動物骨骼研究》,發(fā)掘報告附錄3。

○4、○10蔣洪恩: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新疆吐魯番若干重要遺址植物考古學(xué)研究》2008年。

○5、○8S?彼得?丹斯《貝殼》,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5年1月。

○6 鋒暉《中華弓箭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7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且末縣文物管理所:《新疆且末扎滾魯克一號墓地發(fā)掘報告》,《考古學(xué)報》2003年1期。

○9 吐魯番文管所:《新疆鄯善蘇巴什古墓葬》,《考古》1984年1期。

○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吐魯番地區(qū)文管所:《新疆吐魯番艾丁湖古墓葬》,《考古》1982年4期。

○1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大學(xué)歷史系考古專業(yè)1988級、吐魯番地區(qū)博物館、鄯善縣文化局:《新疆鄯善縣三個橋古墓葬的掄救清理發(fā)掘》,《新疆文物》1997年2期。

○13 吐魯番文管所:《新疆鄯善縣蘇巴什古墓群的新發(fā)現(xiàn)》,《考古》1988年6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魯番地區(qū)博物館:《鄯善蘇貝希墓群一號墓地發(fā)掘簡報》,《新疆文物》1993年4期!钝飞铺K貝希墓群三號墓地》,《新疆文物》1994年2期。

○14 吐魯番地區(qū)文管所:《新疆托克遜縣喀格恰克古墓葬》,《考古》1987年7期。

○15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中國代表處、新疆文物事業(yè)管理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交河故城—1993、1994年度考古發(fā)掘報告》,東方出版社,1998年。

○16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1996年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溝西墓地漢晉墓葬發(fā)掘簡報》,《考古》1997年9期。

○17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普查辦公室、吐魯番地區(qū)文物普查隊:《吐魯番地區(qū)文物普查資料》,《新疆文物》1988年3期。

○18 呂恩國:《蘇貝希發(fā)掘的主要收獲》,載解耀華主編《交河故城的保護與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陳戈:《新疆史前時期又一種考古學(xué)文化—蘇貝希文化試析》,《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xué)》,科學(xué)出版,2001年。

○19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烏魯木齊柴窩堡古墓葬發(fā)掘報告》,《新疆文物》1998年1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烏魯木齊柴窩堡林場Ⅱ號點墓葬》,《新疆文物》1999年3、4期合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烏魯木齊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烏魯木齊柴窩堡林場Ⅰ、Ⅲ、Ⅳ號點墓葬發(fā)掘》,《新疆文物》2000年1、2期合刊。

○20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管會:《新疆木壘四道溝遺址》,《考古》1982年2期。

○2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考古隊:《新疆奇臺縣半截溝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81年6期。奇臺縣文化館:《新疆奇臺縣發(fā)現(xiàn)的石器時代遺址和古墓》,《考古學(xué)集刊》第2集,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2年。

○2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普查辦公室、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隊:《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普查資料》,《新疆文物》1989年3期。

○2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化廳文物處等:《新疆哈密焉不拉克古墓地》,《考古學(xué)報》1989年3期。

○24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吾呼—大型氏族墓地發(fā)掘報告》,東方出版社,1999年。

○25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靜縣民族博物館:《和靜哈布其罕Ⅰ號墓地發(fā)掘簡報》,《新疆文物》1999年1期。

繪圖:

攝影:

執(zhí)筆: 

(責(zé)編:秦華)
大兴区| 通江县| 海淀区| 富平县| 安乡县| 黄浦区| 万山特区| 获嘉县| 象山县| 扬州市| 长岭县| 正镶白旗| 通河县| 昌宁县| 抚州市| 夏河县| 惠来县| 阿坝县| 金塔县| 固原市| 高清| 八宿县| 京山县| 临湘市| 西平县| 卓尼县| 新邵县| 海晏县| 宁远县| 庆城县| 河西区| 濉溪县| 磐石市| 伽师县| 华蓥市| 阳山县| 永年县| 大洼县| 辽中县|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