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孫正聿:學術研究要用心于“真”

2013年09月18日09:14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學術研究要用心于“真”

開欄的話

為加大國家社科基金宣傳力度,充分反映學界心聲,從本期起,“國家社科基金”?瘮M開設“學人隨筆”專欄,邀請專家學者撰文,或對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重大問題、熱點現(xiàn)象進行評說,或交流研究心得、治學感悟,或對改進社科規(guī)劃管理建言獻策,等等,凡利于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之言,均可入文。歡迎廣大專家學者踴躍賜稿,文章不求長,千字足矣,但求真知灼見,給人啟發(fā),言簡意深,令人回味。

在學術研究中,我強調四個“真”字:一是真誠,要有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實,要有滴水穿石的積累;三是真切,要有舉重若輕的洞見;四是真理,要有抽絲剝繭的論證。

學術研究首先要有真誠的態(tài)度。從事學術研究,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化的存在方式,而且是一種賦有特殊意義并因而提出特殊要求的職業(yè)化的存在方式。傳承和創(chuàng)新人類文明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敏銳的問題意識,應當是對從事學術研究的人的特殊要求,它要求學者具有傳承和創(chuàng)新人類文明的“抑制不住的渴望”。

真誠是學術研究的態(tài)度,真實是學術研究的過程。學術研究的“真實”,首先是要有真實的積累過程。我自己的體會是,學術研究要注重三個積累:一是文獻積累,得道于心;二是思想積累,發(fā)明于心;三是生活積累,活化于心。這三個積累既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沒有真實的文獻積累,不能系統(tǒng)地掌握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失去了列寧所說的認識的“階梯”和“支撐點”,就會把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研究變成“無本之木”的重復性工作;沒有真實的思想積累,不能在文獻積累中發(fā)現(xiàn)真正的學術問題,不能形成自己有根據的獨到見解,就會把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工作變成“鉆故紙堆”的技術性工作;沒有真實的生活積累,不能以真實的生活體驗活化已有的文獻積累和思想積累,就會把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研究變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的表面文章。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個學者,自己有多少“文獻積累”,有多少“思想積累”,有多少“生活積累”,自己是最清楚的。學界強調理論創(chuàng)新,然而理論創(chuàng)新既不是一個口號,也不是一句套話,它既不能隨手拈來,也不能刻意為之,而是在厚重的文獻積累、深沉的思想積累和切實的生活積累的基礎上,使人的思想在瞬間達到意想不到的境界,形成真切的、舉重若輕的洞見!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學術研究有所發(fā)現(xiàn)的真切寫照。

學術研究不僅要形成獨到的見解,而且要“以理服人”。對學者來說,多寫才是硬道理,論證才是真功夫。一些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之所以讀不出人家的好處,之所以悟不出自家的道理,關鍵在于寫不出自己的文章。許多書籍之所以不能稱之為專著,而只能稱之為編著,就在于它沒有自家的道理,更沒有對自家的道理作出邏輯化和系統(tǒng)化的論證。哲人黑格爾說,真理是“全體的自由性”與“環(huán)節(jié)的必然性”的統(tǒng)一。以抑制不住的渴望探尋真理,以滴水穿石的積累趨向真理,以舉重若輕的洞見發(fā)現(xiàn)真理,以抽絲剝繭的論證闡述真理,這就是“用心于真”的學術研究。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資本論》哲學思想的當代闡釋”首席專家、吉林大學教授)

(責編:張湘憶、秦華)
平定县| 桓台县| 芒康县| 贵州省| 绥中县| 旬阳县| 剑阁县| 平泉县| 永春县| 常德市| 始兴县| 即墨市| 灵川县| 湖北省| 中牟县| 历史| 龙游县| 澜沧| 新民市| 含山县| 庐江县| 河北区| 黔西县| 高青县| 石泉县| 湛江市| 仙游县| 天祝| 静安区| 孟连| 贵溪市| 双流县| 永福县| 苍溪县| 曲阜市| 旺苍县| 新晃| 安泽县| 无锡市|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