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教育50年暨首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上,“中華民國新聞史”課題組宣布將編纂我國首部《中華民國新聞史》。消息傳出,立刻引起新聞界和史學界的強烈關注。專家稱,這將填補我國斷代新聞史系列的空白,從而形成完整的中國斷代新聞史成果鏈條,這無論是對于新聞史研究還是民國史研究,都是一件大事。
《中華民國新聞史》的編纂進程如何?編纂民國新聞史有何意義?民國新聞事業(yè)對當今新聞發(fā)展有何啟示?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中華民國新聞史”首席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倪延年。
為新聞史補白
“中華民國新聞史”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課題組是由南京師范大學牽頭,聯(lián)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和新華通訊社等國內近十所高校和機構組建的。倪延年說,中國新聞史的研究可以劃分為不同的角度,其中最主要的是通史角度和斷代史角度,就斷代史而言,我國已出版了先秦、唐、宋、明、清等不同朝代的斷代新聞史專著,卻沒有元朝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史的專門著作。“在女真人的統(tǒng)治下,元朝的史書大多是用蒙古族文字寫的,留下的文獻甚少。相對而言,民國時期的豐富文獻,是新聞史研究的富礦。”民國新聞史的時間劃分是從1912年到1949年,其年代跨度雖然不長,卻是新聞史研究的重要一環(huán)。
在首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上,課題組收到了62篇論文,經過篩選,課題組將其中46篇編纂成集,于5月初出版了35萬字集刊《民國新聞史研究(2014)》。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方漢奇教授稱:“這是國內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第一次集體亮相!卑凑沼媱,課題組將在2016年底出版10本中華民國新聞專題史,并在此基礎上,在2018年前,出版國內首部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
在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程曼麗看來,研究中華民國新聞史還應注意這幾個問題:首先,要具備宏觀視野,將斷代史與前、后或其他相關歷史建立聯(lián)系;其次,民國新聞發(fā)展線索復雜多變,所以在記述這段歷史尤其是涉及業(yè)務層面、技術層面問題的時候,要思考如何把這種歷史的復雜性反映出來。
始終遵循規(guī)律
“通過梳理民國新聞史,我們可以從中找出新聞事業(yè)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對當今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很有借鑒意義,新聞必須適應社會需要、符合公眾利益就是其中之一!蹦哐幽暾f。
通過研究民國新聞史,不難發(fā)現,“群眾性”一直是中共中央堅持的辦報原則。例如,20世紀40年代中共中央在延安創(chuàng)辦的《解放日報》從一開始就自覺地踐行“群眾性”原則,把群眾當作教育的對象、反映的對象和學習的對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潤澤通過研究認為,群眾性原則的運用,使得黨報的傳播效果大為提升。在邊區(qū),隨著中共對教育的普及和文盲的減少,當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登上報紙,以及遍布各地區(qū)的通訊員文稿登上報紙時,這種輻射效應是生動和直接的,其傳播也是積極和深入的。有這樣一段記錄,“每天下午四點到五點,從中央到各基層單位都派出通訊員到清涼山下的一個石窯去領報紙,五六點鐘,領報的通訊員們便帶回泛著油墨香的報紙,一時間,他們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守住真實的底線
研究民國新聞史,對當今新聞發(fā)展有何借鑒意義?
在這個問題上,倪延年反復強調的是“新聞的真實性”。他進一步指出,新聞是一個產品,其真實性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守住新聞真實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在這方面,民國初年的名記者,已樹立了榜樣:
被譽為“報界奇才”的黃遠生,認為新聞職業(yè)事關重大,從業(yè)者需具有相應資格才能勝任。他提出記者應具備“四能”的素質:腦筋能想,腿腳能奔走,耳能聽,手能寫。意思是說,腦子要活,要快;要勤于跑動,沒有實踐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還要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同時文章要具有耐讀性才可以吸引受眾。黃遠生是這樣提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廣泛接觸社會,深入調查采訪,客觀公正寫作,其新聞文章被稱為“民國初年政治斗爭的實錄”“將來有人要研究民國初年的政治、歷史,恐怕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材料了”。這是對一個忠于職守的新聞記者的極高贊譽。
“新聞記者應該說真話,不說假話。”這既可以說是衡量新聞記者是否合格的最低標準,也可以說是最高標準。1911年任《漢民日報》主筆的邵飄萍看穿了袁世凱“共和其名,專政其實”的本質,常發(fā)評論提醒國人。后雖幾經被當局逮捕入獄,仍不改辦報初心,其自辦的新聞編譯社,以“消息最靈,記載最確,信用昭著”譽滿京城。
還有范長江等一大批記者,他們以真實報道事實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不但以記者的眼光看待新聞事實,而且以歷史學家的目光審視新聞事實,他們的新聞報道不再是易碎品,而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獻,在歷史長河中永放光彩,這一點值得今天的新聞工作者反思借鑒。無論是傳統(tǒng)媒體還是新媒體,都必須維護社會利益,遵循新聞規(guī)律,實事求是地報道,努力反映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反映歷史運動的深刻變革。(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