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楊安華:隋煬帝與中國古代自然災害防治

楊安華2014年11月05日12:25來源:光明日報國家社科基金?

原標題:隋煬帝與中國古代自然災害防治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1CGL087〕階段性成果

2013年揚州隋煬帝墓的發(fā)現又一次引起人們對這位爭議頗多的封建帝王的關注。自隋朝滅亡以降,古今學者大都將隋煬帝簡單地視為荒淫暴虐的典型。近年來,有關隋煬帝的研究有了新的發(fā)展,一些學者開始擺脫簡單化傾向,對隋煬帝統(tǒng)一中國、營建東都與開鑿大運河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而系統(tǒng)的考訂和評價。實際上,在防治和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國祚短暫的隋朝確有一些發(fā)展和創(chuàng)舉,其中隋煬帝也發(fā)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

在論述這一問題前,我們不妨先對隋朝的自然災害情況進行扼要分析。據鄧拓先生考證,“就文獻所可稽者言,則自統(tǒng)一以至衰亡,忽忽二十九年間,被災凡二十二次。計旱災九次;水災五次;地震三次;風災二次;蝗、疫、兼饑各一次”(《中國救荒史》,商務印書館2011年出版,第21頁);蛟S受當時資料的限制,這一歸納并不全面。以《隋書》《北史》《南史》《陳書》為基本史料進行統(tǒng)計,我們發(fā)現,隋朝有記載的自然災害共30多次,平均每年都發(fā)生自然災害,其中最為嚴重的幾次災害都發(fā)生在隋煬帝時期。

隋朝共發(fā)生水災12次,其中大水災4次。如大業(yè)二年(606年),“河南大水,漂沒三十余郡”(《隋書》卷22《五行志》)。最為嚴重的一次是大業(yè)七年(611年),“是歲,山東、河南大水,漂沒四十余郡,重以遼東覆敗,死者數十萬……強者聚而為盜,弱者自賣為奴婢”(《隋書》卷24《食貨志》)。這次水災波及范圍超過全國五分之一的郡,造成重大死亡,其嚴重程度非常罕見。隋朝一共發(fā)生旱災9次。開皇五年(585年),“后關中連年大旱”(《隋書》卷24《食貨志》)。大業(yè)八年(612年),“是歲,大旱,疫,人多死,山東尤甚!保ā端鍟肪4《煬帝紀下》)。大業(yè)十三年(617年),天下大旱,“自淮及江東絕水無魚”(乾隆《江南通志》卷197)。除了水旱,其他災害主要有地震、山崩、雹災、蝗災等!端鍟分杏涊d,隋朝一共發(fā)生5次地震。較為嚴重的一次是發(fā)生在公元600年,“十一月戊子,天下地震”。同時引發(fā)風災,“京都大風,發(fā)屋拔樹,秦、隴壓死者千余人。地大震,鼓皆應”(《隋書》卷23《五行志下》)。

可見,隋朝的自然災害是比較嚴重的。自古以來,為了穩(wěn)定統(tǒng)治,歷代統(tǒng)治者都很重視對自然災害的防治。而與前代一些統(tǒng)治者有所不同的是,為了防范與應對災害,隋朝最高統(tǒng)治者尤其是隋煬帝除了采取賑濟和免除租賦、課役等傳統(tǒng)防災救災措施之外,更加注重防災減災長效措施。概而言之,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開鑿大運河極大地提高了排洪抗旱能力,使之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防災減災工程。大運河開通之前,黃河河床自三門峽以東,因泥沙淤積,河床平行或高出地面,完全依靠兩岸筑堤堵防,故經常泛濫成災。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隋文帝開挖廣通渠的基礎上,隋煬帝大規(guī)模開鑿運河,使通濟渠、永濟渠和江南河渠渠相連,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從南到北構成了南北水道運輸網絡和水利灌溉體系。因運河橫接各大江河中下游,如遇洪水暴漲,運河水位增高,則能南北排洪;若遇天旱,運河兩岸便可引水灌溉田畝,使兩岸千萬頃田畝免受旱情。特別是通濟渠的開鑿,不僅把黃河、淮河的航道連為一體,而且使中國東部的黃淮平原構成了一個便利的水利灌溉網。運河開通之后,東部各地農民返家墾荒復耕,引水灌溉,五谷豐登,豐衣足食。因此,盡管大運河“對沿運地區(qū)環(huán)境有不良作用”(鄒逸麟:《從生態(tài)文明角度看大運河的負面影響》《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4月4日),但總體上仍極大地提高整個國家的防災減災能力,成為“為后世開萬世之利”的工程。

第二,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客觀上為災后救援提供了極大便利,提高了災后救援效率。交通條件的改善是提高災后救援能力的重要前提。大運河開通形成了貫通全國各大水系,連接江蘇、浙江、山東、河南與河北五省的水上交通網絡。在開鑿大運河的同時,隋煬帝也非常重視陸路交通的修建。與大運河配套的水運碼頭,實際上也是四通八達的陸路驛站。大運河兩岸長達6000多公里的“雙軌”御道,也發(fā)揮著陸路交通的作用。包括御道、馳道和直道等陸路工程建設也取得重要進展,時稱“圭景正八表,道路均四方”(《全隋詩》卷1)。隋煬帝時水陸交通體系“以長安、洛陽、太原這個三角區(qū)為中心,形成一個田字形的水陸交通網,再通過江河道路向東西南北四面八方延伸,聯系各地”(胡戟:《隋煬帝新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顯然,隋朝全國性水路交通網絡的形成,客觀上為災后救援和賑濟提供了極大便利,提高了災后救援效率。

第三,通過廣設倉窯儲存糧食以“備歲不足”,提高了自然災害防范與救助能力。我國自古就有重視倉儲的傳統(tǒng)。《禮記》指出,“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彼宄絼(chuàng)建了義倉。開皇三年(583年),朝廷令各州軍民共建義倉。收獲之日,按貧富量力交納粟麥,在最基層的社會倉窖存貯,災時發(fā)此充賑。義倉是一種民間備荒自救性質的倉儲組織,能夠起到蓄積先備,“雖水旱為災,而人無菜色”的作用。除了鼓勵民間儲備糧食,隋朝還設立了大量官倉。隋煬帝建東都洛陽時,在宮城東建了嘉倉城;在宮城內右掖門“街西有子羅倉,倉有鹽二十萬石;倉西有粳米六十余窯,窯別受八千石”(杜寶:《大業(yè)雜記》)。后來又“置洛口倉于鞏東南原上,筑倉城周回二十里,穿三千窯,窯容八千石以還”,“置回洛倉于洛陽北七里,倉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窯”(《資治通鑒》卷180《隋紀·煬皇帝》)!八迨衔骶┨珎}、洛口倉,華州永豐倉,陜州太原倉,儲米粟多者千萬石,少者亦不減數百萬石。天下義倉又皆充滿,京都及并州郡”,乃至“資儲遍天下”。以至于王夫之在論及隋煬帝時說“隋之富,漢唐之盛未之逮也”(《讀通鑒論·煬帝》)。如此豐富的糧食儲備,顯然為隋朝有效預防和應對各類自然災害,提供了厚實的物質基礎。

第四,通過建立世界最早的醫(yī)科學校“太醫(yī)署”等醫(yī)學發(fā)展措施,提高疫病防治能力。醫(yī)學水平決定著疫病防治能力。隋朝太醫(yī)署堪稱世界上最早的醫(yī)學?茖W校。隋煬帝非常重視醫(yī)學,據《隋書·百官志》記載,隋煬帝時改門下省為殿內省,統(tǒng)尚藥局!疤=y(tǒng)太醫(yī)署令二人,丞一人,太醫(yī)署有主藥二人,醫(yī)師二百人,藥園師二人,助教二人,按摩博士二人,祝禁博士二人”。設有內科、外科、兒科、針灸科、按摩科與獸醫(yī)科等,建制頗為完善。醫(yī)師部271人,藥學部52人,行政人員16人,共計399人。著名醫(yī)學家巢元方即為大業(yè)年間的醫(yī)學博士,他受命撰寫了《諸病源候論》。該書是中國第一部藥理學專著,共50卷,將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科1700余種疾病分為67門,分別從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演變過程及預后等方面進行確切的論述。隋煬帝還親自組織編寫了《四海類聚方》2600卷,簡本《四海類聚單要方》300卷,對醫(yī)方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全面的總結。這些做法對提高當時乃至后世的醫(yī)學水平,有效增強疫病防治能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隋煬帝采取的這些舉措,不僅有效提高了隋朝的自然災害防治能力,而且對我國古代防災減災有著重要影響。但值得深思的是,這些舉措卻未能阻止隋朝快速走向滅亡的步伐。雖然“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文帝),成于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钡艽蟪潭壬纤鍩酆么笙补ΑⅡ溕菀、濫用民力等做法加速了這一進程。如大業(yè)八年發(fā)生嚴重旱災,災荒與衍生疫病造成山東、河南、河北地區(qū)大量人口死亡。但隋煬帝無視災情,一方面“密詔江、淮南諸郡閱視民間童女,資質端麗者,每歲貢之”(《隋書》卷4《煬帝紀下》);另一方面,仍不肯暫停征遼之舉。他統(tǒng)治后期,更是把《大業(yè)律》踩在腳下,一意恢復酷刑,賦稅、兵役、徭役都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引發(fā)波瀾壯闊的農民大起義,隋朝隨之覆亡。

(責編:秦華、程宏毅)
沿河| 资兴市| 洱源县| 蓬溪县| 白水县| 贵溪市| 乐安县| 寿阳县| 镇坪县| 乌兰浩特市| 喀什市| 曲靖市| 资溪县| 曲麻莱县| 象山县| 方山县| 察雅县| 库伦旗| 宁德市| 合川市| 景宁| 湾仔区| 手游| 大洼县| 新邵县| 乐陵市| 清苑县| 田阳县| 明星| 夏津县| 礼泉县| 望江县| 玉环县| 孟州市| 筠连县| 天峨县| 定襄县| 勃利县| 若尔盖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