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簡介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議程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目錄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
相關報道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簡介
2013年9月23-24日,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魯迅研究會主辦,上海魯迅紀念館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承辦。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楊義、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郁、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陳漱渝、山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朱德發(f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張夢陽、《民族魂》主編鄭心伶等來自國內(nèi)外150余位魯迅研究專家出席會議。
本次學術會議的主要議題為“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會議共收到論文80余篇。這些文章圍繞著“文化研究:總結與啟示”、“文本研究:歷史與前瞻”和“比較研究:世界性與開放性”三個子議題展開了充分的探討。
本課題成員向本次會議提交了如下的文章:
一個偽命題的真意義
——回顧“魯迅活到今天會怎樣?”討論 王錫榮
魯迅與芥川龍之介在小說世界的遇合張中良
魯迅稿本問題辨考
——從《為了忘卻的記念》說起 符杰祥
王際真的魯迅譯介 顧 鈞
魯迅書信的附件應當完整地收入《魯迅全集》 葛 濤
鏡頭下的重述:香港影片《阿Q正傳》考 王宇平
魯迅與《語絲》、《莽原》的投稿者李遇安 喬麗華
左翼文學場域的運作規(guī)則
——基于《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手稿的探索
劉云
本次會議中,討論魯迅手稿相關問題的論文,皆出于本課題組成員之手,計有如下幾篇:
魯迅稿本問題辨考
——從《為了忘卻的記念》說起 符杰祥
左翼文學場域的運作規(guī)則
——基于《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手稿的探索
劉云
魯迅書信的附件應當完整地收入《魯迅全集》 葛濤
文章雖然不多,卻是本次會議中的一個亮點。符杰祥之《魯迅稿本問題辨考——從〈為了忘卻的記念〉說起》(刊《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7期),從分析《為了忘卻的記念》手稿的文本變化入手,著重探討了魯迅手稿發(fā)生以及變遷史,厘定了手稿與清稿的內(nèi)涵,這一厘定為以后的手稿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和分辨手稿性質(zhì)的操作基礎。此外,該文還探討了魯迅在上海時期對待手稿的態(tài)度等問題,給予了這一時期魯迅手稿以前瞻性的概括。劉云之《左翼文學場域的運作規(guī)則——基于〈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手稿的探索》[刊《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更是通過細致的手稿探究,補充原有的相關研究的成果,探討了細讀手稿所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手稿可以說是作品的初文本,展開對手稿的研究,是有助于對于探清作家與成為社會存在的作品之間的關聯(lián),尋找出作家創(chuàng)作特定作品的原初意義,為重新解讀作品提供依據(jù)。葛濤的文章(刊《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14年 6卷 1期)結合200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全集》,對《魯迅手稿全集》和魯迅博物館館藏的魯迅書信的附件進行考釋,指出魯迅書信中的一些附件都是魯迅原來書信的一個組成部分,應當和魯迅的書信一起收入《魯迅全集》之中,這樣才能保存魯迅書信的完整性。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
9月23-24日,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魯迅研究會主辦,上海魯迅紀念館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承辦。來自國內(nèi)外150余位魯迅研究專家出席會議。
在學術研討會開幕式舉行前,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辦了魯迅銅像揭幕儀式。由具有國際影響的雕塑藝術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吳為山專門為上海魯迅紀念館創(chuàng)作的魯迅銅像,不僅忠實地再現(xiàn)了魯迅精神風貌,同時也體現(xiàn)了當代藝術的審美性。揭幕儀式上,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王錫榮和吳為山分別致辭,上海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宋妍和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楊義為銅像揭幕。
在簡短的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宋妍和楊義分別致辭對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并祝愿會議能夠取得預期的學術成果。在隨后的學術會議主題演講上,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郁、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陳漱渝、山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朱德發(f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張夢陽、《民族魂》主編鄭心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楊義先后做了精彩的講演,分析了當前魯迅研究學術的現(xiàn)狀與問題,并對魯迅研究今后的走向進行了探討。在下午的分組討論會上,到會代表就“文化研究:總結與啟示”、“文本研究:歷史與前瞻”和“比較研究:世界性與開放性”三個議題展開了充分的探討。
中國魯迅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時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在本次會上與會代表們將選出新的理事、會長、副會長等學會領導成員。中國魯迅研究會自成立以來,積極支持國內(nèi)魯迅研究專家開展魯迅研究,是中國魯迅研究發(fā)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的發(fā)展。魯迅之于中國社會是一個具有廣闊言說空間的命題,從歷史空間來說,既包括了魯迅的當下,也包括了魯迅研究者的當下。從魯迅的社會意識而延伸到魯迅研究者的社會意識。就如魯迅采用小說、雜文、翻譯乃至社會行動那樣對待他所面對的中國社會那樣,魯迅研究者也因此從各個方面展開了分析、探討,會議論文所涉及的議題由此變得相當廣泛。盡管會議將所收到的85篇論文分類成:“文化研究:總結與啟示”、“文本研究:歷史與前瞻”和“比較研究:世界性與開放性”,也未能盡善地全部涵蓋這些論文的主題。下文只是筆者依據(jù)個人的所讀所想,浮光掠影地介紹本次會議的論文以為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于魯迅思考他所面對的中國社會,將取法于何種理路和行動。楊義的《激活東方美的力量——魯迅與漢石畫像》,從魯迅搜集、整理、研究漢畫像入手,探討了魯迅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思想及其成果。魯迅研究漢畫像不僅探索了中國藝術的源頭,而且將金石考據(jù)從古代推進到現(xiàn)代。具體的金石考據(jù)能力的獲得,使魯迅的能夠直逼傳統(tǒng)學術和美術的原本。與傳統(tǒng)文化對應,魯迅對于外國文化的接受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過去關于文學方面的接受比較多,政治文化的接受則相對比較少的深入。孫郁之《魯迅與列寧主義的幾個問題》,詳細梳理了魯迅接受蘇聯(lián)文藝理論的過程,以及魯迅對所接觸到的蘇聯(lián)文藝理論的理解,以及魯迅的理解與列寧主義與當時左聯(lián)共黨員理解的不同所在。這篇文章,將魯迅后期的政治理念、文化理念及其與列寧等蘇聯(lián)政治、文藝理論的關系作了切合實際的論述,也展現(xiàn)了瞿秋白所言之魯迅后期的思想轉(zhuǎn)變真正落實的面貌。從魯迅的精神資源中如何獲得于當今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資源,張夢陽的《魯迅的理性批判精神是中國社會文化健康發(fā)展的動力》直接指出魯迅的理性批判精神是一個重要的方面,他認為我們迫切需要魯迅那種深刻的理性反思精神,對20世紀中國以及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以及人類歷史,做一下整體的帶根柢性的全面反思。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是本次會議的關鍵詞,也是當今人們所常用的詞。那么這兩組詞在當年的魯迅筆下呈現(xiàn)是,其到底是有著怎樣的含義。張鐵榮之《探究詞語里面的深意——小議魯迅的“中國社會”與“中國文化”》進行了細致的梳理,文章雖然沒有宏闊的結論,卻可以避免相當?shù)娜藗冊谟懻撨@兩個問題時,尤其是討論魯迅與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被埋沒、被迷失。無論是討論中國社會還是討論中國文化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層面,討論才有現(xiàn)實意義。陳漱渝之《散播魯迅精神的種子——關于教材中的魯迅》則關注基礎教學方面的問題。魯迅作品進入教材的由來歷久,收入教材的不僅有魯迅各類型的作品,也有魯迅的翻譯。中國大陸教材中的魯迅作品,經(jīng)歷了民國、建國后文革前,文革十年以及新時期幾個歷史階段的變化,所反映出的不僅僅是數(shù)量上的變化,也折射出各時期編撰教材的人們對魯迅的總體看法,間接地展現(xiàn)了各階段的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們的看法。進入新時期之后,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教材中魯迅作品出現(xiàn)了“大撤退”的現(xiàn)象,但同時,其教學上的變化卻能夠使學生能夠比較正確地把握魯迅作品的內(nèi)涵,獲得正確的審美體驗,這又是創(chuàng)新和超越。魯迅活到今天會怎樣,這個似乎是一個具有耐久性的討論議題,尤其在近十余年間,這個議題在學術界、在社會中常常被人所提起,并成為一個文化熱點。王錫榮之《一個偽命題的真意義——回顧“魯迅活到今天會怎樣?”討論》從歷史和宏觀的角度指出其命題之偽,卻又帶有現(xiàn)實的意義。論文在具體分析了毛澤東在1957年關于假如魯迅活到今天的談話的歷史事實以及相應的文本之后。闡明了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下,人們?nèi)菀紫氲紧斞傅拇嬖,想以魯迅作為一個參照,這也許是魯迅精神價值的所在。
魯迅“人國”夢想的提出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又不是古已有之的,也不是主觀擬定的,而是通過對世界大勢的研究,反復比較權衡了其他先進民族的政治體制和文化思想,摒棄了偏頗取其神明,并結合中國社會的歷史與現(xiàn)狀加以選用,力求達到有機的結合,以一種能“爭存于天下”的新社會結構來取代積弱難強、積重難返的舊制度。這是朱德發(fā)之《魯迅的“人國”夢及其思想啟示》所揭示的,他認為魯迅的“人國”具有社會現(xiàn)代化的理性、自由、法治三個基本特征。信仰是民族向前發(fā)展的推進力,魯迅對待信仰有獨特的看法,從《破惡聲論》開始,魯迅就特別注重信仰的構建問題。譚桂林之《“恃意力以辟生路”——漫論魯迅的信仰觀及其思想理路》從《破惡聲論》入手論述魯迅對中國人信仰的構建問題,魯迅之信仰觀要點在于自由、誠實以及踐行。趙敬立之《魯迅早期論著的文化洞見與當代啟示》意在重新審視魯迅早年的文化觀,以及這些文化觀對于當今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的啟示。魯迅“早期論著所提出的思想、主張,所指出的一些問題、弊端,卻仿佛先見之明、‘不期然而言中’”,是為贊嘆,也是一種警醒,也說明魯迅早年思考國民性問題視角和理路的正確性。將之與前文一起看,或者可以得出堅守信仰的魯迅的思考的徹底性。魯迅對于信仰的真誠,也導致世人對魯迅別樣的看法,賈振勇之《魯迅:創(chuàng)傷?病態(tài)?吹響黎明號角的天使》中引述張定璜評述:“魯迅先生不是和我們所理想的偉大一般偉大的作家,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狹窄。然而他有的正是我們所沒有的,我們所缺少的誠實!腥苏f《吶喊》的作家的看法帶點病態(tài),所以他看的人生也帶點病態(tài),其實實在的人生并不如此!濒斞钢疄轸斞,魯迅的一些言行為人所見異,乃是因為魯迅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個性乃至人格特點:真。病態(tài)與常態(tài),是相對存在的。王家平之《論魯迅的民國歷史記憶和敘述》所關注的正是所謂常態(tài)的現(xiàn)狀被化成魯迅筆下文字后,所呈現(xiàn)的病態(tài)狀況。并非是魯迅的惡意,而是那些所謂的社會常態(tài)本身就經(jīng)不起推敲。文章所梳理的歷史循環(huán)與奴隸處境、示眾的看客與變戲法的現(xiàn)代史、蕭索的烈士墳與歡慶享福的“后方”、紀念孫中山與歷史記憶倫理以及秋瑾、鄒容、章太炎與歷史評價、敘述方式等,這些都是有關民國的重要的歷史和人物。這些歷史和人物過去和現(xiàn)實,是在魯迅筆下得到了忠實的呈現(xiàn),一旦呈現(xiàn)出來,很多被人視為常態(tài)的,就化成了許多人的病態(tài),應該說是缺乏信仰和道義的病態(tài)。同時也折射出魯迅思想的立足所在,姜異新之《魯迅的辛亥》專題討論辛亥這段影響中國現(xiàn)代進程之于魯迅的親歷、尤其是之于魯迅的記憶與反思。
相對于辛亥革命等歷史,魯迅在上海的時期,也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與農(nóng)村的凋敝、左翼文藝的發(fā)展與國民黨當局的武力壓制、日寇侵略與國內(nèi)現(xiàn)實上的大小不等的割據(jù),這些交錯著、演進著,其相關事件之發(fā)展,甚至出乎魯迅的意料。作為獨立知識分子,魯迅勢必要面對種種事端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也勢必會引來其他有不同觀念或理想的人的文筆的相對。楊姿之《從三個稱謂看魯迅上海時期的信仰》,別有途徑地回顧了魯迅上海時期的種種。而丁穎的《漂流與橫站——魯迅上海時期的文化姿態(tài)》則更深入地回顧以及剖析了在上海十年間魯迅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他所選擇的踐行其理想的姿態(tài)!捌鳌迸c“橫戰(zhàn)”是兩個具有濃厚的修辭意義的動作,作為一種行為的選擇,二者在矛盾的運動中統(tǒng)一著,在統(tǒng)一中彼此造就著,顯現(xiàn)著魯迅式獨有的精神風姿和文化心態(tài),前者隱含著某種自由的狀態(tài),是從心所欲的價值訴求,體現(xiàn)著“魯迅一貫具有的孤獨和悲涼所展示的現(xiàn)代內(nèi)涵和人生意義!碑斀竦难芯空,研究者魯迅,其實也就是試圖用魯迅的視角和思辨力,記錄并考察魯迅以及那段中國歷史。當然,也有對當下文化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展望。黃健之《魯迅與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是在宏闊的視野中考察這系列問題,他以現(xiàn)代的語境,重新審視了魯迅的文化道路,指出了魯迅文化遺產(chǎn)于今天的價值所在。汪衛(wèi)東之《新語境中的“魯迅”》與王衛(wèi)平之《魯迅的精神文化資源與當今社會》等文章,更是直接在新語境的框架內(nèi)論述魯迅的文化遺產(chǎn)歷史和現(xiàn)實意義,以及對當今文化的資源性作用。
“‘回到魯迅’的背后,有著一個‘歷史性/當下性’的悖論,真正的態(tài)度,應該是歷史和當下、主體和客體的視域融合,而這也是魯迅研究的真正意義所在”。這是邱煥星《“回到魯迅”之辨》文中的話。怎樣看待回到魯迅的命題,怎樣的回法,在理論上應該有繼續(xù)的討論空間。本次會議收到不少從魯迅文本、乃至魯迅手稿入手展開研究的文章,或許是目前尚可行的回到魯迅之路。符杰祥之《魯迅稿本問題辨考——從〈為了忘卻的記念〉說起》,從分析《為了忘卻的記念》手稿的文本變化入手,探討了魯迅手稿發(fā)生以及變遷史,厘定了手稿與清稿的內(nèi)涵,以及魯迅在上海時期對待手稿的態(tài)度等問題。劉云之《左翼文學場域的運作規(guī)則——基于〈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手稿的探索》,更是通過細致的手稿探究,補充原有的相關研究的成果,探討了細讀手稿所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手稿可以說是作品的初文本,展開對手稿的研究,是有助于對于探清作家與成為社會存在的作品之間的關聯(lián),尋找出作家創(chuàng)作特定作品的原初意義,為重新解讀作品提供依據(jù)。優(yōu)秀的作品在成為社會存在的作品,在研究者眼中可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和所指,當然在一般讀者眼中也是如此,這就是魯迅作品至今有著廣闊的閱讀市場,能夠經(jīng)常性的被編者和出版社以各種形式出版的原因所在。魯迅作品擁有著解讀的無限性,在本次會議論文中,相當?shù)奈恼聫男碌囊暯墙庾x了魯迅的作品。靳新來將《野草》視為語言實驗(《語言的偏離——魯迅〈野草〉的語言實驗》),張全之在《孔乙己》中對于“主子”和“戲子”的發(fā)現(xiàn)(《中國文人的兩種角色:“主子”與“戲子”——重讀〈孔乙己〉》),羅文香從魯迅小說解讀其醫(yī)學觀(《魯迅小說中的人物與醫(yī)學——〈吶喊〉〈彷徨〉研究的科學視角》)等,皆有獨特的切入視角。代田智明之《試論〈出關〉——對;魯迅知識人觀的總結》,其篇幅雖然不大,但對于魯迅在20世紀20、30年代對自己、以及知識人的審視有著獨特的觀點。朱正平之《底層女性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祝!蹬c〈錦衣玉食的生活〉的比較閱讀》將魯迅小說與當代小說進行比較,是銜接當代作家與魯迅的嘗試。數(shù)年前,將魯迅作品將當代作家的作品做比較曾是魯迅研究的一個熱點,但于今,這樣的研究開展的不多,或者是與這兩年當代文學的狀況有關,盡管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似乎沒有給當代文學帶來更多的春意。這兩年網(wǎng)絡交互新模式的興起,將相當部分的人拉離了原有的文化生活模式,勢必對包括文學在內(nèi)的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當然,這或者不是魯迅研究議題之中的內(nèi)容。
編輯出版環(huán)節(jié)從來就左右著讀者對文本解讀,在郝慶軍看來魯迅與瞿秋白編輯《蕭伯納在上!肪褪且焕ā遏斞竿砥诮槿胝味窢幍囊粋典型文本——〈蕭伯納在上!档木庉嫾捌湟庾R形態(tài)傾向》),如上所及,因為魯迅文本具有了可無限解讀的魅力,當今不少編者與出版社經(jīng)常性出版社魯迅的文本,但這些文本的出版并不全如魯迅那樣嚴謹,劉運峰之《魯迅著作出版中的浮躁現(xiàn)象——以“光明版”〈魯迅全集〉為例》專門探討了近幾年魯迅作品出版物中所存在的問題。
正如中國社會發(fā)展離不開其所生存的文化圈,魯迅的創(chuàng)作、文藝活動和社會活動也存在著這樣的文化圈,這個文化圈并沒有因為魯迅的去世而消弭,而繼續(xù)存在著,是為魯迅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黃喬生之《魯迅與〈百衲本二十四史〉》、張中良之《魯迅與芥川龍之介在小說世界的遇合》、楊劍龍和曹曉華之《面對社會問題的不同姿態(tài)——芥川龍之介〈鼻子〉與魯迅〈頭發(fā)的故事〉之比較》、以及張永祿和葛紅兵之《論鹽谷溫對魯迅的小說史研究影響》等文章,都是探討魯迅所受到的影響以及當年魯迅所作的文化反應以及這些文化反應對當時和當今的影響。喬麗華之《魯迅與〈語絲〉、〈莽原〉的投稿者李遇安》、劉東方之《魯迅與胡適、傅斯年的現(xiàn)代文學語言觀念之比較》、佐藤明久之《1933年至36年間魯迅日記中的記載與兒島(舊姓中村)亨的回憶之差異》和吉田曠二之《上海時代的魯迅:魯迅的國際政治論——魯迅的抗日外交觀與蘇維埃?俄國觀》等都是探討與魯迅直接交互的人和事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的論文。許俊雅之《幾個問題的商榷——重讀殖民地時期臺灣文學與魯迅》、劉春勇之《“文章學”視野下的魯迅寫作研究——在木山英雄“野草論”基礎上向前一點的探討》、朱幸純之《中野重治與他眼中的魯迅》和吳鈞之《論魯迅詩歌翻譯與世界傳播》都探討魯迅對于這文化圈所產(chǎn)生的影響的論文。王宇平之《鏡頭下的重述:香港影片〈阿Q正傳〉考》更是探討了當今少為人知的1958年袁仰安導演的電影《阿Q正傳》。可以說,魯迅所屬以及因魯迅的存在而形成的文化圈是在現(xiàn)在和將來依舊是魯迅研究的主要課題。
從本次會議論文的數(shù)量與質(zhì)量來看,結合本次會議舉行同時的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和領導機構的順利換屆,以及2013年在南京、紹興等地所召開的規(guī)模不一的魯迅研討會及其相應的會議論文,可以得到一個很明顯的證據(jù)或者說是一個結論,當今的魯迅研究,并不似一些論者所言的那樣,不是呈現(xiàn)出寂寞的狀態(tài),而是充滿著活力,并且現(xiàn)在的魯迅研究成果較之以前更體現(xiàn)了研究者的文化自覺、學理功底和視野的開闊性。
(撰稿:李浩,刊《上海魯迅研究》2013年第3期)
(相關報道)
滬上舉行“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有關專家指出——以難懂作為“撤魯”理由站不住
【《文學報》2013年09月26日】在語文教學領域,恐怕沒有比魯迅作品的“去留”問題,更引人關注的了。日前,有關人教版七年級語文再次刪去魯迅散文詩《風箏》的“撤魯”之舉,就引來新一輪激烈的討論。在9月23日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的“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上,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回應表示,以難懂作為排斥魯迅作品進入教材的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陳漱渝引反對“撤魯”者的綜合意見稱,“難”與“易”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受眾的年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對此感受也不同。遴選教材要充分考慮年齡特征,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小學生就無法跨越魯迅作品的文字障礙。他進而質(zhì)問道,單從魯迅作品的字詞句而言,其難度超過了《詩經(jīng)》《楚辭》一類文言文作品嗎?“難道會有什么專家學者因此主張文言文應該從教材中‘大撤退’了嗎?”
事實上,誠如擔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語文教材執(zhí)行主編的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所說,在人教版新編的語文教材中,必修課中是減少了魯迅篇目。原因是課程改革后,必修課只占了1.25學年,余下1.75學年用作選修與復習,而在選修課教材中,不但保留了魯迅作品,而且還增加了一些篇目。“無論哪個語文教材版本,魯迅至今依然是選收篇目最多的作家!
而對魯迅作品的每一次調(diào)整,之所以會引起如此激烈的討論,除了魯迅對國人文化、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當下多元化的語境里,魯迅作品中表達的一些信念和原則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在不少人看來,魯迅峻急剛毅的性格和針砭痼弊不留情面的文風,與當下的價值取向已不相吻合。
基于此,魯迅研究者孫仁歌認為,“撤魯”的舉動凸顯的是一種“去精英化”的傾向。眼下語文教材改革急于迎合當下淺文化熱以致甚囂塵上的節(jié)拍,急于要把那種高尚的、傳世的、需要調(diào)動更多智力的經(jīng)典閱讀完全轉(zhuǎn)化為一種簡單的、自娛的、通俗易懂儼然“偷菜”一般輕松快樂的閱讀!熬科鋵崳肤敗 不是因為魯迅的文章太深刻、太難讀,而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體制存在問題,教育理念太過淺薄。一句話,教育不作為才是導致魯迅屢屢被撤的主要癥結之一!
確如陳漱渝所言,魯迅作品語言文字具有的模糊性、多義性、復指性,意義具有的不確定性; 加上講授這些作品歷史情境的差異,使得多角度理解魯迅成了很大的難題。而長期以來,在魯迅作品的教學過程中也的確存在神化、肢解等缺點,但教學的缺點不能依靠剔除教材來解決!耙溃Z文教材并非單純傳授某一知識機能的工具,而是奠定影響整個文化素質(zhì)的基礎。語文教學也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語音語法、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修辭邏輯,還要真正做到施教于學生的靈魂,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魯迅作品恰恰是這樣的理想文本。”
在當天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孫郁、朱德發(fā)、張夢陽、鄭心伶、楊義等魯迅研究專家先后做了講演。在隨后舉行的分組討論會上,與會代表還就“文化研究:總結與啟示”、“文本研究:歷史與前瞻”和“比較研究:世界性與開放性”三個議題展開討論。學術研討會開幕式舉行前,上海魯迅紀念館還舉辦了魯迅銅像揭幕儀式。該館館長王錫榮和魯迅銅像作者、藝術家吳為山分別致辭,上海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宋妍和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楊義為銅像揭幕。
中國魯迅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時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魯迅研究會主辦,上海魯迅紀念館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承辦。
(本報記者 傅小平)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舉行
[《虹口報》2013年09月26日]本報訊 9月23日,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開幕。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副主席宋妍出席會議并講話。
研討會上,來自中國人大、北京魯迅博物館、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分析了當前魯迅研究學術的現(xiàn)狀與問題,并對魯迅研究今后的走向進行了探討。此外,在4天的會程中,與會代表還將就多個議題展開充分的討論。
研討會開幕前,新落成的魯迅銅像在魯迅紀念館揭幕。據(jù)悉,新魯迅銅像是根據(jù)1927年至1930年間,魯迅先生在上海光華大學講演時的剪影塑成的。站立著的魯迅先生輪廓鮮明、神態(tài)莊嚴,不僅再現(xiàn)了魯迅先生的精神風貌,也體現(xiàn)了時代的審美性。銅像作者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吳為山。(孫潔靜)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
[上海熱線2013-09-25 21:14]9月23日,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來自國內(nèi)外150余位魯迅研究專家出席會議。同時,具有國際影響的雕塑藝術家、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吳為山專門為上海魯迅紀念館創(chuàng)作的魯迅銅像也在當天揭幕,銅像不僅忠實地再現(xiàn)了魯迅精神風貌,同時也體現(xiàn)了時代的審美性。
揭幕儀式上,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王錫榮和吳為山分別致辭,上海市文聯(lián)黨組書記宋妍和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楊義為銅像揭幕。
在學術會議主題演講上,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郁、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陳漱渝、山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朱德發(f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張夢陽、《民族魂》主編鄭心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楊義先后做了精彩的講演,并分析了當前魯迅研究學術的現(xiàn)狀與問題,并對魯迅研究今后的走向進行了探討。
“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文匯讀書周報》2013年10月11日]日前,“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會議由中國魯迅研究會主辦,上海魯迅紀念館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承辦。來自國內(nèi)外150余位魯迅研究專家出席會議,并就“文化研究:總結與啟示”、“文本研究:歷史與前瞻”和“比較研究:世界性與開放性”三個議題展開了充分的探討。中國魯迅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同時舉行,楊義連任會長。
會議開始前,雕塑家吳為山創(chuàng)作的魯迅銅像在上海魯迅紀念館揭幕。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孫郁、北京魯迅博物館原館長陳漱渝、山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朱德發(f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張夢陽、《民族魂》主編鄭心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楊義等作了精彩講演,分析了當前魯迅研究學術的現(xiàn)狀與問題,并對魯迅研究今后的走向進行了探討。
中國社會發(fā)展需要魯迅精神 魯迅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紹興日報》2013 年 9 月 25 日]本報訊 23日至24日,由中國魯迅研究會主辦、上海魯迅紀念館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承辦的“魯迅與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魯迅紀念館舉行,來自國內(nèi)外的150余位魯迅研究專家參加會議。
“之所以選定這個主題,主要就是中國當下社會發(fā)展中,魯迅的作用和價值沒有被充分重視和肯定!弊蛱彀恚斞袑<、上海魯迅紀念館館長王錫榮在連線時向記者表示,“相反,社會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奇談怪論。這些不嚴肅、不認真、不負責任的言論對中國思想文化界、教育界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很多人對魯迅沒有一個合適的表達和充分的認識!
“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這樣的研討,讓更多人了解魯迅在20世紀中國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從而來學習和弘揚魯迅精神。因為中國當代的社會文化發(fā)展,依然需要魯迅精神!蓖蹂a榮表示。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