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1、截止至今,本課題組研究進展順利,基本按照預定計劃與方案按部就班進行。各子課題組在材料收集、深入調研并細讀資料后也已全面展開研究,不僅章節(jié)安排基本成型,還撰寫出相關論文,階段性成果較為顯著。各子課題具體進展情況如下:
第一子課題“現(xiàn)代中國美學的開端”已在深入閱讀資料后召開論證研討會,研究思路及提綱也已定型,開始撰寫書稿章節(jié),并有相關論文正在發(fā)表中;
第二子課題“現(xiàn)代中國美學的論爭與建構”通過前期研討論證以及對資料的搜集、分類、整理,已對相關論題有相當深入地理解把握,研究提綱及書稿構架也已確定,書稿撰寫正在緊張進行中,有相關階段性論文發(fā)表;
第三子課題“爭鳴與批判:從‘美學大討論’走向美學的危機”經(jīng)前期反復研討論證,已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礎上展開了全面深入地研究,不僅文稿的撰寫計劃、章節(jié)安排基本定型,還有系列重要論文發(fā)表,階段性研究成果成效顯著;
第四子課題“中國美學的黃金時代:從‘美學熱’到‘美學的復興’”也在充分史料的細讀基礎上展開了全面系統(tǒng)地研究,制定并明確了研究思路,文稿構架清晰,并有系列成果發(fā)表,階段性研究成效顯著。
2、學術交流方面,本課題組已組織各子課題組相關負責人以不同形式召開了多次學術研討會,還定于2014年8月下旬在北京再次召開大型學術交流會,就各子課題的研究情況進行集中交流與研討。各子課題組也根據(jù)課題自身性質與特點組織課題組成員召開了多場學術交流會議。在文獻資料與調研方面,各子課題組根據(jù)研究對象特點,通過網(wǎng)購、圖書館借書、舊書網(wǎng)資源、組織外文翻譯等多種不同渠道與形式基本完成了文獻資料及相關調研數(shù)據(jù)的搜集整理。
3、在成果宣傳與推介上,本課題組經(jīng)過充分研討論證與文獻資料的閱讀交流,不僅制定出了成熟的研究計劃與執(zhí)行方案,并已發(fā)表了相關研究論文,中期成果成效顯著。此外,課題組成員還很好地利用了各種期刊宣傳平臺,及時向學術界報道、推介和展示了課題組的最新研究心得,并已取得了一定的學術反響。
例如,丁國旗教授以托洛茨基以及盧那察爾斯基為個案,通過對文獻史料編年史般的細讀,實證性地比較考察了俄蘇美學這一外來思潮對20世紀中國美學文藝學的影響,得出了諸多新見。尤其是在馬克思主義美學與文論研究上,丁國旗教授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憑借自身多年的知識貯備,延續(xù)了過去一貫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理路,在課題研究中“翻新”并激活了諸多傳統(tǒng)美學文論命題。
再如,圍繞現(xiàn)代中國美學之開端,吳澤泉博士緊緊抓住了20世紀初年文學理論與美學的若干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系統(tǒng)地探索,相關成果正在發(fā)表中。張建軍博士則緊抓20世紀中國美學史譜系中的開篇性人物王國維,將之置于歷史語境中予以了多維系統(tǒng)地爬梳研究,并在各類期刊上發(fā)表了多篇學術論文;
再如,圍繞20世紀80年代中國古代美學研究的新熱潮,課題組成員也展開了相關研究,并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成果。韓偉博士在《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體系建構與視角轉換》一文就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的理論突圍與范式轉換為題進行了探索,認為研究者們更多地是圍繞古典美學的基本特征、歷史分期、哲學基礎、審美心理等方面開展外在式研究和靜態(tài)性討論,因而在長于性質探索的同時劣于體系建構;而在《皮朝綱的美學歷程及其禪學轉向》一文中,韓偉博士集中以80年代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皮朝綱先生為個案,總結了從范疇論到人生論再到禪宗美學的學思歷程,由此也從一個側面勾勒總結了古典美學在當代的發(fā)展圖貌。
此外,以首席專家高建平先生領銜的團隊對當代中國美學與藝術的轉型問題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重要刊物上發(fā)表了多篇相關研究論文,并得到學界的關注。
4、目前,本課題組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還是反映在“美學思想”與“大美學史”寫作思維的統(tǒng)一、理解與貫徹落實上。作為一項參與人數(shù)多、歷經(jīng)年代長、撰寫年限久的國家重大項目,如何在一部宏大的“百年美學史”寫作工程中真正將構思者的“撰史意圖”本色自然地加以實踐落實,這是所有課題組成員共需面對的難題。此外,百年中國美學史,不僅在線性的時間結節(jié)點上鮮明地劃分為“1949年前”和“1949年后”,而且在共和國美學史的前后兩期中又分化為不同階段,且具有不同的美學表征。然而,其中的美學家,諸如朱光潛、宗白華、蔡儀等等代表性人物,大多橫跨各個時期,而他們在“本土傳統(tǒng)”地基上又都有都著自己深厚扎實的“西學背景”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涵養(yǎng)。因此,研究者在面對不同階段的政治、社會、文化及其學術背景時,如何處理好文化與學術背后學術人物不同階段的人格歷程、學思轉換,又如何處理好“傳統(tǒng)——現(xiàn)代”、“外來思潮——本土影響”之間錯綜復雜的美學關系,都需要研究者去反復打量、琢磨與思考,才能給出符合歷史的美學史評價。
當然,在項目研究過程中,課題組也時時面臨各種大大小小的困難與問題,諸如因地域因素組織統(tǒng)籌課題組召開學術討論會的艱難、文獻資料搜集的難度,等等。此外,盡管本課題組成員在相關研究領域均具有豐碩的前期研究成果,資料貯備也相當豐富,但對資料的爬梳、整理、研究以及對美學史的構思、理解與建構也均需一段過程。
二、研究成果情況
經(jīng)前期資料收集與調研,課題組圍繞“20世紀中國美學史”已展開了較為全面深入地研究,并在世紀初期的美學、俄蘇美學與中國影響、當代中國古典美學研究新熱以及文化研究背景下美學與藝術的新變與命運等多個領域均取得了重要收獲,并發(fā)表了一系列的階段性成果。其中,代表性成果簡介如下:
丁國旗教授以托洛茨基以及盧那察爾斯基為個案,通過對文獻史料編年史般的地毯式細讀,實證性地比較考察了俄蘇美學這一外來思潮對20世紀中國美學文藝學的深刻影響,并得出了諸多新見。例如,在《托洛茨基文藝思想的中國影響》(原載《漢語言文學研究》2014年第2期)一文中,丁先生不僅指出了托洛茨基文藝思想在當下研究中被遮蔽以及“貶多褒少”的現(xiàn)狀與不足,還就魯迅與托氏文藝主張的淵源關系為切入點,通過跨文化語境的比較考察,富有啟發(fā)性地論證了托氏文藝思想對中國作家所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在《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在中國60年的考察分析》(原載《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6卷第2期)一文中,丁國旗先生在歷史人物的評價上,同樣站在“史實”的根基地場上,以史出發(fā),通過對60多年來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在中國的邏輯梳理與考證,既合理地肯定了當下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績與貢獻,諸如對其“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觀念、對社會學批評的貢獻、對各種非社會學批評的評價與批判,以及他的社會學批評理論對魯迅、周揚等的影響等等,與此同時也辯證地澄清了盧那察爾斯基在社會學批評方面的弱點與不足,并予以了深刻的反思與歷史再評價。
尤其是在《論“美學和歷史的”標準的不平衡性》(原載《理論學刊》2013年第12期)一文中,丁國旗先生更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但頗為“陳舊”的話題“美學的歷史的”標準問題加以了再思考和重新研究。文章不僅從“不平衡性”的“作家解讀”、“理論解讀”、“實踐解讀”三方面反擊了傳統(tǒng)研究上關于二者“整體性、統(tǒng)一性、和諧性”的思維理路與研究結論,更從“價值形而上學”、“藝術與美的尺度”以及“矛盾二重性”三個路徑上徹底解決并創(chuàng)新性地回答了這一歷史難題。文章不僅力陳新見、觀點迭出,而且在新的理論高度上真正激活了馬克思主義文論的當代意義。
江飛副教授在《文學審美論的邏輯起點和基本理論支撐——論童慶炳的“審美溶解說”》(原載《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一文中,針對當下學界較為熱點的“西馬”問題并以當代文藝理論家童慶炳先生為個案加以了研究。文章指出“審美溶解說”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正確而客觀地揭示了審美作為文學的本質屬性與其他非審美屬性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審美是多層面的整體關系的創(chuàng)造。審美溶解說作為對文學本身的特殊本質的研究,在不斷的深化發(fā)展過程中,也與“審美反映論”、“審美特征論”和“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等一起構成了整體性的中國“審美論”科學體系。
韓偉博士就中國古典美學研究新熱潮以及當代文學藝術的變革與新質進行了相關探討。在《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體系建構與視角轉換》(原載《文藝理論與批評》2014年第1期)一文中,韓偉就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的理論突圍與范式轉換為題進行了探索,認為研究者們更多地是圍繞古典美學的基本特征、歷史分期、哲學基礎、審美心理等方面開展外在式研究和靜態(tài)性討論,因而在長于性質探索的同時劣于體系建構;而在《皮朝綱的美學歷程及其禪學轉向》(原載《閱江學刊》2014年第1期)一文中,韓偉博士集中以80年代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皮朝綱先生為個案,總結了從范疇論到人生論再到禪宗美學的學思歷程,由此也從一個側面勾勒總結了古典美學在當代的發(fā)展圖貌。此外,在《從差異空間到權力空間:新型網(wǎng)絡文學的實質及變革》(原載《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2期)一文中,韓偉從列斐伏爾、?聦Σ町惪臻g與權力空間的探討出發(fā)對網(wǎng)絡文學進行了考察,認為網(wǎng)絡文學不僅實現(xiàn)了對文學空間的橫向拓展,還在文學類型化的現(xiàn)實背景下為主體的解放以及文學部落化的去魅提供了重要的現(xiàn)實理論意義。
自世紀之交,美學出現(xiàn)了新的復興契機,但因文化研究的沖擊,美學與藝術的結合也使得美學正發(fā)生著劇烈的當代轉型。那么,在全球化、文化多樣性的背景中,當下中國美學的發(fā)展究竟將去往何處?高建平先生在《美學的超越與回歸》(原載《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一文中即對此問題作了深刻而翔實的正面回答,并提出了“超越美學”的命題。文章指出,美學研究應該超越傳統(tǒng)美學去關注生活實踐、環(huán)境生態(tài)以及社會文化,而所謂“超越美學”,不是美學的提“純”,而是變“雜”,成為“雜美學”,但這并非取消美學,而是一種美學的過渡。文章進一步指出,在圖像泛濫、消費文化主導、藝術和審美均發(fā)生深刻變化的當代社會中,我們需要美學的回歸,但這種回歸,不是重回傳統(tǒng)美學,而是要創(chuàng)造新美學,這是對美學復興的呼喚,也是對正在出現(xiàn)的現(xiàn)實過程和學術發(fā)展趨勢的描述。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 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fā)或出版時間 |
字數(shù)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托洛茨基文藝思想的中國影響》 |
丁國旗 |
論文 |
《漢語言文學研究》2014年第2期 |
11000 |
|
2 |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思想在中國60年的考察分析》 |
丁國旗 |
論文 |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6卷第2期 |
12000 |
|
3 |
《論“美學和歷史的”標準的不平衡性》 |
丁國旗 |
論文 |
《理論學刊》 2013年第12期 |
9800 |
|
4 |
文學審美論的邏輯起點和基本理論支撐——論童慶炳的“審美溶解說” |
江飛 |
論文 |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3期
|
12000 |
|
5 |
《20世紀中國古典美學研究的體系建構與視角轉換》 |
韓偉 |
論文 |
《文藝理論與批評》2014年第1期 |
9000 |
|
6 |
《皮朝綱的美學歷程及其禪學轉向》 |
韓偉 |
論文 |
《閱江學刊》 2014年第1期 |
10000 |
|
7 |
《從差異空間到權力空間:新型網(wǎng)絡文學的實質及變革》 |
韓偉 |
論文 |
《甘肅社會科學》 2014年2期 |
12000 |
|
8 |
《文學理論發(fā)展三題》 |
高建平 |
論文 |
《甘肅社會科學》 2012年第6期 |
8000 |
|
9 |
《生態(tài)、城市與美學的救贖》 |
高建平 |
論文 |
《探索與爭鳴》 2013年第3期 |
11000 |
|
10 |
《美學的超越與回歸》 |
高建平 |
論文 |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期 |
12600 |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4年第3期摘轉6000字 |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