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中國古代的族群凝聚與國家認同研究”中期檢查情況

2015年07月23日15:01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在2012年6月提交的本項目第一次中期檢查報告中,我們對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是這樣說的:“下一步的計劃,課題組打算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文獻考訂與理論相結合,分專題分個案撰寫專題論文。另一方面,繼續(xù)進行田野調(diào)查,初步計劃在國內(nèi)民族地區(qū)和境外各進行一次調(diào)查,具體地點尚在論證中。從目前的進展情況看,我們希望能夠把中亞古代史料(主要是其中的察合臺文史料)納入到本課題的關注之中。為此需要與中亞各國特別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史學同行進行交流。”兩年過去了,除了最后一項即與烏茲別克同行交流這個設想由于經(jīng)費等方面的限制未能開展以外,以上的基本計劃都完成得相當順利。謹報告如下。

第一,文獻考訂與理論相結合,分專題分個案撰寫專題論文。首先是理論探討方面,針對種族、民族、族群和國家認同這些基本概念做了一定的梳理,發(fā)表了若干篇文章。下面列舉比較有代表性的具體研究。理論方法的探討方面,探討種族思維的,有羅新《我們不是黃種人》,對Keevak的Becoming Yellow一書進行了全面評介。針對民族起源研究中的理論與技術陷阱進行理論探討的,有羅新《民族起源的想象與再想象》一文。對具體研究新方法的討論,羅新《當人們都寫漢語時》,提出對于古代多語言社會中單一書寫語言現(xiàn)象的考察,重視書寫語言對于國家認同形成與發(fā)展的價值。其次是各子課題的專題研究。文獻整理方面,如張帆、黨寶海對《元典章》的校讀和研究,得到學術界的佳評。吳玉貴對唐代突厥史料的整理與研究,使?jié)h文民族史料的整理與研究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深受國內(nèi)外突厥學界的贊賞。課題組針對2013年在西安新出土的魯尼文回鶻葛啜王子的墓志,組織了國內(nèi)外魯尼文研究的專家合作研究,先后在北京和西安兩地召集專題會議,并在2013年年底出版的《唐研究》第19卷集中刊發(fā)了七篇論文。吳玉貴還在《中國藏學》上發(fā)表了《古代吐蕃漢文史料編年輯考》,從而使唐代的吐蕃漢文史料的整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王小甫發(fā)表了《八世紀東亞歷史的構造》,宏觀上考察了八世紀東亞歷史的國際國內(nèi)秩序的多個面向。他的另三篇文章《中古波斯宗教與東亞政治文化》、《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成就》以及《中國與阿拉伯古代關系史的若干問題》,都宏觀地勾畫出中古時期東亞、東北亞、西亞之間復雜的政治和文化關系。李鳴飛《蒙元時期的扎撒孫》對蒙元時代的國家法制建設研究有新的推進。李新峰《論東亞史中的樞紐地帶》,是引入地理學視角觀察古代國家政治史的成功嘗試。

第二,田野調(diào)查方面,在新疆吐魯番及附近地區(qū)調(diào)查了九至十世紀回鶻王國時期遺留的魯尼文刻銘,與土耳其專家合作,對這部分銘文進行全面綜合研究。2013年6月,課題組與此研究相關的五個人前往土耳其西部的阿塔圖克大學突厥學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一個字一個字、一句話一句話的進行釋讀,基本完成了釋讀工作。下一步就是編輯出版。此外,課題組還對其他歷史資料進行了發(fā)掘探究。張帆、黨寶海等課題組成員考察了元代的幾個都城遺址,發(fā)表《青山(K?ke Aγula)與元大都》等考察報告。李鳴飛在伊朗訪學期間,為本課題專門進行了資料調(diào)查,寫出了英文文章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ersia in the 13-14 Centuries: from the Appointment Documents of Dastūr al-Kātib fi Ta’yīn al-Marātib。課題組還與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研究系及塞諾內(nèi)亞研究所合作,編輯出版了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根據(jù)計劃,課題組本來還要到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察合臺文文獻的調(diào)查,并與烏茲別克斯坦的同行進行交流,但限于經(jīng)費已經(jīng)用完,就暫停了這個計劃。

從后面我們列出的本課題組到目前為止就本課題所完成的論著情況來看,在子課題和個案方面的進展較為突出。通常研究中國古代的族群凝聚與國家認同問題,主要集中于從觀念層面研究民族概念、國家概念、天下觀念、正閏之別、華夷之辨等等,我們在此之外,還從歷代的法律和制度等行政實踐層面進行深入和細致的研究,不僅在整體上把各時期歷史文獻所強調(diào)的不同問題納入到同一個問題意識中,而且對這些族群關系與國家認同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又反過來形成整體上對中國歷史的新認識。我們這個課題以“族群凝聚”與“國家認同”作為研究對象,就是要整合中國民族史研究與中國史研究兩個既有關聯(lián)又有區(qū)別的學科各自的優(yōu)勢,彌補學科細分之后重大關懷被淡化的缺陷。一般地說,民族史研究者注重具體的族群研究,而較少關注民族問題在中國史中的深層次意義;中國史研究者對民族問題在中國社會和文化發(fā)展中的重大作用關注得又不夠。從本課題組目前的成果來看,應該可以在最終成果中實現(xiàn)我們最初的整合學科關懷的目標。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題組成員普遍擅長史學文獻考據(jù)和個案研究,對民族學、歷史學的理論關懷較少,因此,隨著課題進入結項階段,如何把眾多的個案研究與課題的整體理論框架結合起來,就成為一個相當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代表性成果舉例介紹:

1) 羅新《歷史起源的相像與再相像》(《文史》2013年第2期)

這篇論文以拓跋部的鮮卑石室嘎仙洞的兩次發(fā)現(xiàn)及其后續(xù)的政治與學術影響為題,指出“嘎仙洞的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不能用作三百年前拓跋先世歷史的可靠史料,因為這個史料本身,就是為了現(xiàn)實服務的歷史想像”,進而討論傳統(tǒng)學科中對民族起源進行研究的種種理論基礎,“民族史中的民族起源研究,與任何人類集團的起源研究一樣,充滿了這類因忽略時間清晰度的固有差異而形成的認知陷阱”。這篇文章在民族起源研究方面進行了理論反思。

2) 羅新《當人們都寫漢語時》(《上海書評》2013年5月26日)

這篇文章提出多語言社會中的書寫語言的歷史意義,主要是一種研究方法的探索。文章指出:“從語言深度接觸來理解族群接觸和政治體接觸,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新的觀察角度,讓我們看到古代東亞世界的歷史變遷,其實也是不同語言之間交互作用的過程,讓我們對東亞當今狀況的形成有一個具有歷史縱深感的理解。就漢語來說,古代東亞的歷史過程,就是漢語作為書寫語言擴張領地的過程。” 研究顯示,觀察多語言社會書寫語言與口頭語言、官方語言與大眾語言的分離及互動,既是了解古代東亞歷史的一個路徑,也是研究古代中國族群歷史的一個重要方法。

3)吳玉貴《回鶻“天親可汗以上子孫”入唐考》(《唐研究》第19卷, 2013年)

這篇文章是為了配合葛啜王子墓志的發(fā)現(xiàn)而寫的,目的是考證回鶻汗國中期發(fā)生的重大政治變化的具體內(nèi)容與準確時間。文章指出:“就回鶻與唐朝的關系而言,自至德二載(757)回鶻軍隊南下助唐開始,到懷信可汗繼任回鶻汗國可汗之前,回鶻與唐朝的關系經(jīng)歷了性質(zhì)判然有別的兩個階段。在葛勒可汗后期和登里可汗統(tǒng)治時期,回鶻與唐為‘兄弟之國’的關系,而天親可汗之后,則進入了‘父子之國’時期!蔽恼峦ㄟ^深入考證,還指出“《資治通鑒》有關懷信可汗‘冒姓藥羅葛’的記載是不可信的”。這篇文章在研究唐朝與回鶻汗國政治關系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fā)或出版時間

字數(shù)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中古波斯宗教與東亞政治文化

王小甫

論文

《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1.9萬

不詳

2

《有關高句麗王號的一點推測》

羅新

論文

《韓國古代史研究》第67卷(首爾,韓文),2012

1.2萬

不詳

3

記憶、知識、想象——三個“中國形象”的構建與比較

黨寶海

論文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

1.1萬

不詳

4

“本命”概念與古人生年考證

張帆

論文

《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12)

1.6萬

不詳

5

古代吐蕃漢文史料編年輯考(638-663)

吳玉貴

論文

《中國藏學》,第102期,2012年

2.3萬

不詳

6

Turks in the Gaochang Provisioning Texts

吳玉貴

論文

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2.

2.2萬

不詳

7

1760年乾隆皇帝《郊勞詩》滿文本譯注

黨寶海

論文

《西部蒙古論壇》2012年第4期

1.5萬

不詳

8

1760年乾隆皇帝《郊勞詩》漢、蒙文部分初探

黨寶海

論文

《西域文史》第七輯(2012年12月)

1.4萬

 

 

不詳

 

9

北魏初期的爵本位社會及其歷史書寫——以<魏書?官氏志>為中心

胡鴻

論文

《歷史研究》2012年第4期

2.2萬

 

不詳

10

The Studies Conducted in 2010 of The Project

胡鴻

論文

TEKE Dergisi, Vol. 1, 2012,

2萬

不詳

11

 

高句麗國名臆測

羅新

論文

《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1期

1.5萬

 

    不詳

12

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學習中國文化的成就

王小甫

論文

徐勇、王曉秋主編《中日文化交流兩千年:回顧與展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2月

1.1萬

不詳

13

元順帝妥懽貼睦爾與西藏高僧布敦

黨寶海

論文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六輯(2013年2月)

2.1萬

不詳

14

隋唐伊吾史二題

吳玉貴

論文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編《國學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2萬

不詳

15

析明初俞本《紀事錄》朵只巴事跡系年

 

李新峰

論文

《明代研究》第20期,臺北,2013年。

2.2萬

不詳

16

歷史起源的相像與再相像

羅新

論文

《文史》2013年第2期

2.5萬

不詳

17

蒙元時期的札撒孫

李鳴飛

論文

《西域研究》2013年第2期

1.3萬

不詳

18

駁意大利學者疑馬可·波羅到過中國

李鳴飛

論文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輯,中華書局,2013年

1.1萬

不詳

19

十六方元朝驛站官印集釋

黨寶海

論文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二十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6月

1.8萬

不詳

20

我們不是黃種人——評奇邁可Becoming Yellow一書

羅新

論文

《上海書評》2013年5月13日

0.65萬

不詳

21

羅新談中古時期的中國與中亞

羅新

論文

《上海書評》2013年5月19日

0.6萬

不詳

22

當人們都寫漢語時

羅新

論文

《上海書評》2013年5月26日

0.7萬

不詳

23

明初撒里畏兀兒設衛(wèi)考

李新峰

論文

《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1.6萬

不詳

24

論東亞史中的樞紐地帶

李新峰

論文

《學習與探索》2013年第7期

1.8萬

不詳

25

元朝不是中國的王朝嗎——評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戰(zhàn)》

羅新

論文

《上海書評》2013年8月11日。

0.8萬

不詳

26

好太王碑與高句麗王號

羅新

論文

《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第3期

2.1萬

不詳

27

昔里吉大王與元越戰(zhàn)爭

黨寶海

論文

《西部蒙古論壇》2013年4期(2013年11月)

1.5萬

不詳

28

內(nèi)亞視角的北朝史

羅新

論文

《歷史學評論》第一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11月

1萬

不詳

29

回鶻葛啜王子葬地張杜原考

胡鴻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2013年12月

1.8萬

不詳

30

葛啜的家世

羅新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

1萬

不詳

31

則可汗與車毗尸特勤

王小甫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

1.1萬

不詳

32

回鶻“天親可汗以上子孫”入唐考

吳玉貴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

2.1萬

不詳

33

西安新發(fā)現(xiàn)唐代葛啜王子古突厥魯尼文墓志之解讀研究

芮跋辭、吳國圣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

2.8萬

不詳

34

葛啜墓志突厥文銘文的解讀

成吉思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

1萬

不詳

35

葛啜墓志作者崔述考略

朱玉麒

論文

《唐研究》第19卷

1.8萬

不詳

36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ersia in the 13-14 Centuries: from the Appointment Documents of Dastūr al-Kātib fi Ta’yīn al-Marātib,

李鳴飛

論文

Eurasia Studies, 2014

2.1萬

不詳

37

《辦案要略》與《刑名一得》的關系及其相關問題

郭潤濤

論文

《文史》2014年第1期

2萬

不詳

38

《耶律阿保機之死》

羅新

論文

《上海書評》2014年3月23日

1.1萬

不詳

39

星空中的華夷秩序——兩漢至南北朝時期有關華夷的星占言說

胡鴻

論文

《文史》2014年第1輯

2.1萬

不詳

40

塑造他者:華夏有關異族群的知識建構

胡鴻

論文

《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lián)誼會會刊》第4卷,中華書局,2014年

2.2萬

不詳

41

中國與阿拉伯古代關系史的若干問題

王小甫

論文

《田余慶先生90華誕頌壽論文集》,中華書局2014年

1.2萬

不詳

42

甲申元越戰(zhàn)爭中的安南漢人與張顯漢軍

黨寶海

論文

《田余慶先生90華誕頌壽論文集》,中華書局2014年

1.8萬

不詳

43

潘耒《救狂砭語》所涉廣南阮氏政權史事

張帆

論文

《田余慶先生90華誕頌壽論文集》,中華書局2014年

1.6萬

不詳

課題組供稿

(責編:實習生、張文卓(實習生))
永年县| 盐边县| 布尔津县| 大石桥市| 得荣县| 东城区| 江陵县| 辽宁省| 错那县| 千阳县| 鄂托克旗| 西林县| 砀山县| 阜宁县| 涪陵区| 新建县| 尤溪县| 吴江市| 曲靖市| 叙永县| 石阡县| 凤山市| 剑阁县| 兴文县| 麻阳| 孟连| 金堂县| 阿城市| 兖州市| 巴林右旗| 夏邑县| 财经| 镇原县| 工布江达县| 德钦县| 茶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纳雍县| 宁化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