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馬王堆漢墓簡帛字詞全編”于2011年3月召開開題論證會后,首席專家劉釗教授即遵循項目既定計劃,領導全體成員展開研究工作。在四年的工作中,項目組全體成員明確分工,密切協(xié)作,取得了可觀的學術成果。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和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截至2014年6月,項目組在目錄整理、資料搜集、釋文考釋、帛書拼綴、摹本制作、詞條編纂、字形切割、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一)目錄整理:目錄整理是項目子課題“馬王堆簡帛文獻字詞考釋論著數(shù)據(jù)庫的制作”的首要工作,也是子課題“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的編纂”和“馬王堆簡帛語詞全編的編纂”的必要前期準備工作。這項工作在2013年已告完成,搜集論著資料截止時間為2012年12月。經(jīng)過三年多的努力編纂,項目組共整理出與馬王堆簡帛字詞考釋密切相關的論著995種,編成《馬王堆漢墓研究目錄(總)》和《馬王堆帛書竹簡西文著作目錄》兩套論著目錄,并建立了“馬王堆漢墓簡帛文獻字詞考釋論著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庫劃分為責任者、篇名、發(fā)表日期、涉及篇章索引、涉及字詞索引、論著來源、論著地址、備注、附錄9項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總量十余萬字。利用此數(shù)據(jù)庫可以方便檢索《馬王堆漢墓簡帛字詞全編》編纂過程中所需檢索的論文、著作以及論著中的關鍵字詞,大大提高了項目組的研究效率。
馬王堆漢墓簡帛文獻字詞考釋論著數(shù)據(jù)庫檢索界面
(二)資料搜集:資料搜集配合目錄整理計劃展開。項目組在進行目錄整理時,同步搜集和采購研究資料。對與馬王堆字詞考釋密切相關的論著,項目組還進行了充分的電子化。截至2014年6月,已對見諸目錄的70%以上的論文和專著作了電子化處理。這項工作的主體已于2013年年初完成。但由于馬王堆帛書字詞考釋論著不斷涌現(xiàn),尤其是項目組工作成員還在不斷產(chǎn)生新的研究成果,所以資料搜集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止,直至申報材料截稿前還在不斷添加和補充。
(三)釋文考釋:整理出高質量的簡牘帛書釋文,是順利完成本項目的關鍵。馬王堆簡牘帛書釋文考釋的主體部分已于2013年1月完成,包括《周易經(jīng)傳》(含《周易》、《二三子問》、《系辭》、《衷》、《要》、《繆和》、《昭力》)、《喪服圖》、《春秋事語》、《戰(zhàn)國縱橫家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含《五行》、《九主》、附《九主圖》、《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含《經(jīng)法》、《十六經(jīng)》、《稱》、《道原》)、《物則有形》、《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出行占》、《木人占》、《相馬經(jīng)》、《宅形宅位吉兇圖》、《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甲本》、《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卻谷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導引圖》、《養(yǎng)生方》、《房內(nèi)記》、《療射工毒方》、《胎產(chǎn)書》、《太一祝圖》、《卦象圖》、《地形圖》、《駐軍圖》、《城舍圖》、《居葬圖》、《宅位草圖》、《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一號墓遣策(附簽牌)》、《三號墓遣策(附簽牌、牘)》、《二號墓牘》,共計釋文注釋53篇。只有《老子甲本》、《老子乙本》、《刑德甲篇》、《刑德乙篇》、《刑德丙篇》、《陰陽五行甲篇》、《陰陽五行乙篇》計7篇未能在2013年完成。其中《老子甲本》、《老子乙本》是由于需要根據(jù)新出版之北京大學所藏漢簡《老子》等資料修改補充而導致延期完成,《刑德甲篇》、《刑德乙篇》、《刑德丙篇》、《陰陽五行甲篇》、《陰陽五行乙篇》則是由于整理難度較大所致。在項目組成員的努力下,《刑德甲篇》、《刑德乙篇》、《刑德丙篇》、《陰陽五行乙篇》已于2014年春季完稿。《老子甲本》、《老子乙本》和《陰陽五行甲篇》也已基本完成(已有約四萬字之成稿),將于本月中下旬正式定稿。釋文注釋全文將以《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的形式在中華書局出版。自2013年年初,項目組成員與出版方中華書局密切合作,已經(jīng)完成提交稿件的排版工作,只待最后3篇釋文校注提交,便可付印出版(前期提交稿件已經(jīng)定版待印,預計正式出版日期為2014年6月或7月)!堕L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作為《馬王堆簡帛字詞全編》的階段性成果,凡150萬字,7巨冊,2000頁,彩色圖版900幅。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目錄
(四)帛書拼合:項目組對破碎較為嚴重的帛書進行了細致的拼合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陳劍教授負責的《周易經(jīng)傳》、廣瀨薰雄副研究員負責的《五十二病方》、董珊副教授負責的《物則有形》、《城舍圖》、《居葬圖》、郭永秉副教授負責的《春秋事語》、《戰(zhàn)國縱橫家書》、周波副教授負責的《養(yǎng)生方》、劉嬌博士負責的《天文氣象雜占》、劉建民博士負責的《五星占》、《太一祝圖》、程少軒博士負責的《刑德丙篇》、《陰陽五行甲篇》、《陰陽五行乙篇》等篇章均取得了可觀的拼合成果!吨芤捉(jīng)傳》部分在前輩學者拼合復原的基礎上,又新綴帛片百余處,成果尤其突出。
《陰陽五行甲篇》拼綴示意圖(原長230厘米,寬55厘米)
《陰陽五行乙篇》拼綴示意圖(原長100厘米,寬50厘米)
《刑德丙篇》拼綴示意圖(原長120厘米,寬50厘米)
(五)摹本制作:馬王堆帛書中存在一些字跡模糊、難以復原的篇章,項目組派遣專人為這些篇章制作了摹本。其中,以《木人占》篇取得的成果最為顯著。《木人占》原帛十分模糊,文字僅能辨識三四成。制作摹本后,該篇可辨識文字達到八成左右,文義基本可以讀通。
《木人占》摹本局部圖(蔣文制作)
(六)詞條編纂:為順利完成“馬王堆簡帛語詞全編的編纂”的工作,項目組在釋文考釋工作基本完成后,即委派專人開始馬王堆簡帛的詞條編纂的工作。項目組利用馬王堆簡帛釋文校注初稿挑選出單音節(jié)詞與多音節(jié)詞,以《說文》字頭的順序將詞條排序,添加辭例,加以解說。目前已經(jīng)完成30余篇帛書的詞條挑選工作,整理出單音節(jié)詞及多音節(jié)詞2000余條。
(七)字形切割:為高效率、高質量完成子課題“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的編纂”,自2013年起,項目組安排大量人力對馬王堆簡帛拼綴圖版進行了字形切割工作。字形切割采用統(tǒng)一工具、統(tǒng)一標準,并設計了科學的工作程序,確保了工作進度。項目組還安排專人對前期切割成果進行復核校對,凡不合格的字形圖片即退回返工,確保了工作質量。目前已完成工作量的80%以上,涉及簡牘帛書包括《周易經(jīng)傳》(含《周易》、《二三子問》、《系辭》、《衷》、《要》、《繆和》、《昭力》)、《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含《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含《經(jīng)法》、《十六經(jīng)》、《稱》、《道原》)、《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刑德甲篇》、《刑德乙篇》、《刑德丙篇》、《出行占》、《木人占》、《相馬經(jīng)》、《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甲本》、《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卻谷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養(yǎng)生方》、《房內(nèi)記》、《療射工毒方》、《胎產(chǎn)書》、《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一號墓遣策(附簽牌)》、《三號墓遣策(附簽牌、牘)》、《二號墓牘》,凡42篇。剩余部分將在2014年7月前完成。
字形切割清樣之一(刑德乙篇部分共2885字)
字形切割清樣之二(九主部分共1951字)
字形切割清樣之三(刑德丙篇部分共1120字)
字形切割清樣之四(胎產(chǎn)書部分共658字)
(八)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是子課題“馬王堆簡帛文獻字詞考釋論著數(shù)據(jù)庫的制作”與“馬王堆簡帛字形辭例數(shù)據(jù)庫的制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子課題“馬王堆簡帛文字編的編纂”和“馬王堆簡帛語詞全編的編纂”順理完成的重要保障。經(jīng)過四年的不懈努力,“馬王堆簡帛文獻字詞考釋論著數(shù)據(jù)庫”已經(jīng)基本完成。同時,“馬王堆簡帛字形辭例數(shù)據(jù)庫”也已經(jīng)完成工作量的80%,得到字詞表單數(shù)據(jù)近十萬行,馬王堆簡帛釋文清樣(XML格式)近四十種,并有備注文本近千條。數(shù)據(jù)庫采集工作細致,信息詳備,特別是安排專人采集了殘字、反印文、滲印文、拼合字等信息,這是以往以古文字為主題的數(shù)據(jù)庫所未有的。數(shù)據(jù)已涵蓋竹簡帛書共計39篇,即《周易經(jīng)傳》(含《周易》、《二三子問》、《系辭》、《衷》、《要》、《繆和》、《昭力》)、《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含《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含《經(jīng)法》、《十六經(jīng)》、《稱》、《道原》)、《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出行占》、《木人占》、《相馬經(jīng)》、《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甲本》、《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卻谷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養(yǎng)生方》、《房內(nèi)記》、《療射工毒方》、《胎產(chǎn)書》、《十問》、《合陰陽》、《雜禁方》、《天下至道談》、《一號墓遣策(附簽牌)》、《三號墓遣策(附簽牌、牘)》、《二號墓牘》。剩余部分將在2014年9月前完成。此外,項目組已完成主體程序2.0版本的開發(fā)工作。該程序附有半自動的字編編纂功能,只要將完成的全部數(shù)據(jù)導入程序2.0版本,即可在項目組成員的操作下,按照數(shù)據(jù)庫字頭索引,逐行提取數(shù)據(jù),自動生成《馬王堆漢墓簡帛文字編》。
數(shù)據(jù)庫啟動界面
數(shù)據(jù)庫檢索界面
字詞數(shù)據(jù)表單(周易經(jīng)文部分)
數(shù)據(jù)庫釋文數(shù)據(jù)清樣(含備注信息)
二、調(diào)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一)內(nèi)部課程:為更好地完成馬王堆帛書的整理工作,在馬王堆項目工作期間,陳劍教授面向課題組成員舉辦了 “簡帛古書拼綴雜談” 內(nèi)部專題講座。陳劍教授以正在負責整理的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為例,談了帛書拼綴方面的經(jīng)驗。拼綴帛書首先要熟悉帛書內(nèi)容、字體,熟悉帛書裝裱情況、已有拼綴情況,特別要注意以下五點:1.注意準確判斷裝裱時已粘合在一處之帛的準確界線,以分出殘片;2.注意帛書裝裱時誤裱倒、裱反、裱重合等種種復雜情況;3.裝裱于同一大幅的帛書,盡量先在本幅內(nèi)尋找拼綴線索;其次是相鄰的幾幅;4.現(xiàn)集中裝裱于殘片中的帛片,大部分也可以看出其原本相鄰的關系,應首先注意在本幅中、本幅殘片主要所屬篇目中尋找拼綴線索;5.注意已有綴合中也有個別誤綴。有今本可以對照或傳世古書有相關內(nèi)容的可優(yōu)先進行整理。有的殘缺帛書,可以根據(jù)行文脈絡意擬度殘缺之上下文,在殘片中尋找相合者。殘字字形的相合、筆畫的相接是最重要最可靠的拼合條件,同時錯誤的拼合亦可由此方面問題而發(fā)現(xiàn);要注意熟悉字形,準確釋讀殘字、判斷其余筆劃。帛書整理中要充分利用反印文、倒印文、滲印文。
(二)工作會議:2012年12月,項目組舉行了馬王堆簡牘帛書釋文校注審稿會。項目組全體成員,馬王堆帛書保管方湖南省博物館喻燕姣研究員、鄭曙斌研究員,中華書局編輯張繼海、石玉參加會議;武漢大學李天虹教授、浙江大學曹錦炎教授、中山大學陳偉武教授、陳斯鵬教授作為外審專家出席會議,對已完成的部分馬王堆釋文校注稿件進行審閱,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
(三)學術講座:為更好地完成馬王堆簡牘帛書字詞考釋工作,課題組在項目策劃和開展過程中,多次邀請國內(nèi)外專家就馬王堆簡牘帛書相關問題舉辦講座。日本山梨縣立大學名和敏光副教授在題為“馬王堆喪服圖與日本江戶時代日用類書中的喪服圖”的講座中,向課題組成員和旁聽師生展示了多年收藏的各種日本日用類書,指出日本江戶時代日用類書中的喪服圖與馬王堆帛書中的喪服圖十分相似。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藝術史系主任來國龍副教授在題為“馬王堆太一祝圖考”的講座中,向課題組和旁聽師生介紹了他對馬王堆帛書中舊稱為“社神圖”(周世榮)、“神祇圖”(周世榮)、辟兵圖(李零、李家浩、李學勤)、“太一將行圖”(陳松長)、“太一出行圖”(胡文輝)、“社神護魂圖”(楊琳)等名的一份帛書的新見,對帛書中的幾塊殘片的位置作了調(diào)整,將其改稱為“太一祝圖”,并簡要論證了改名的根據(jù),還就《太一祝圖》中心人物、性質、功能及其在中國早期藝術史上的定位等問題作了討論。
(四)學術會議:為廣泛聽取帛書整理意見和建議,項目組成員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2013年3月30日,“文學及文化文本的意義與解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復旦大學廣瀨薰雄副研究員和郭永秉副教授分別提交論文《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整理情況介紹》、《關于〈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名可名”兩句的解釋》。2013年5月20日,“小曾戶洋客座教授授聘儀式暨簡帛醫(yī)書國際研討會”在上海中醫(yī)藥大學舉行,施謝捷教授提交論文《馬王堆帛書〈陰陽脈死候〉考釋札記五則》。2013年6月17日,“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舉行,劉釗教授提交論文《馬王堆帛書〈療射工毒方〉考釋一則》。2013年10月26日,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歷史系、中國先秦史學會主辦“古史史料學研究的新視野——新出土文獻與古書成書問題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大學舉行,趙爭博士后提交論文《帛書〈系辭〉成書問題補議》。2014年3月28日,第三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與延世大學人文學研究院學術交流會在韓國延世大學召開。程少軒博士提交論文《馬王堆漢墓〈喪服圖〉新探》。
喪服圖復原圖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一)開題論證會:2011年3月13日,項目開題論證會在復旦大學光華樓舉行。校外評審專家北京師范大學王寧教授、中山大學曾憲通教授、北京大學蔣紹愚教授、吉林大學吳振武教授、北京師范大學李運富教授、上海市社科規(guī)劃辦榮躍明主任、復旦大學領導校黨委副書記陳立民、文科科研處處長楊志剛、文科科研處副處長葛宏波、文科科研處左昌柱以及中心課題組成員出席。劉釗教授代表課題組向與會專家匯報了課題構想,包括選題意義、總體框架、主要內(nèi)容、研究重點難點以及創(chuàng)新點、研究可行性以及預期成果等。專家組肯定了選題的價值和意義,認為課題框架清晰、思路可行,并從研究策略、實施難點、成果發(fā)布形式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這次開題論證會,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網(wǎng)站、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wǎng)、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wǎng)站等均予以了報道。
(二)工作報告:2011年12月,項目組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提交了2011年度項目工作報告,介紹了全年度項目組在目錄整理、資料搜集、釋文考釋、帛書拼合、摹本制作和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并對2012年度的工作做了規(guī)劃。2012年6月,項目組向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提交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礎類)中期評估報告,介紹了項目開展前半程的工作情況,并對后半程工作做了規(guī)劃。
(三)學術交流:項目組在開展學術研究的過程中,積極向學術界介紹項目的最新進展。2013年5月23日,日本學者小曾戶洋一行來中心訪問,與陳劍教授、郭永秉副教授、張小艷副教授、廣瀨薰雄副研究員等座談,項目組就馬王堆帛書《周易》和《五十二病方》的折疊及復原、整理情況向訪問者作了介紹。2013年9月27日,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張如青教授、瑞士學者Rodo Pfister博士等來訪,與劉釗教授、陳劍教授、廣瀨薰雄副研究員、周波副教授等座談,雙方就馬王堆帛書醫(yī)方、房中書等內(nèi)容進行了交流。除了學術層面,項目組還在技術層面與學界積極交流。在臺灣“中研院”文哲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的“數(shù)位時代的出土文獻”專輯上,程少軒博士撰寫文章,介紹了課題組數(shù)據(jù)庫開發(fā)的程序設計和工作計劃情況。
(四)媒體宣傳:目前,項目組正在籌備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擬在2014年7月《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一書出版發(fā)行之時,積極向媒體推廣新書,并介紹項目組在馬王堆帛書整理工作中的新得,以期擴大馬王堆研究成果的影響。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馬王堆簡帛字詞全編”項目開展過程中,在組織和技術等方面遇到過一些難題。
(一)組織方面的難題:由于馬王堆簡帛文獻數(shù)量巨大且辨識難度很高,只有專業(yè)研究人員才能進行文字切割。但實際工作過程中,要求全體科研人員全部投入切字工作是極不現(xiàn)實的。為此,項目組將馬王堆簡帛文獻作了分類,按切分難度劃分為三檔,由馬王堆帛書方面的專家負責切分第一檔難度最高的文獻,如各種圖文混排的帛書帛圖;由博士研究生和資歷較深的碩士研究生負責切分第二檔有一定難度的文獻,如涉及復雜拼綴的帛書;由普通學生負責切分較簡單的第三檔文獻,如簽牌等。切分之前,積極組織技術培訓,確保技術訓練合格后才開始正式切割文字圖版。切割好的文字圖版經(jīng)三道檢查工序方告完工。
(二)技術方面的難題:由于馬王堆帛書出土已有近四十年,帛片老化,顏色較深,切出的文字有較重的底色,調(diào)節(jié)圖片的工作十分繁重,這給文字編的編纂工作造成很大影響。項目組組織技術力量對圖片樣本進行了亮度對比度測試和底色過濾測試,取得了一系列可供參考的數(shù)據(jù)。項目組已經(jīng)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展開了自動調(diào)節(jié)軟件的研發(fā)工作,預計2014年下半年即將完成開發(fā)測試工作。這將大大提高圖片處理的效率。
測試圖例
處理文字圖片效果圖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進展情況。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將于2014年6月底7月初出版面世。長沙馬王堆漢墓簡牘帛書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至今尚未完整公布。項目組歷時數(shù)年,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將這批珍貴的文獻整理出版。全書吸收了學界對這批文獻的舊有研究成果,不但包含已經(jīng)蜚聲學界的《老子》、《春秋事語》等帛書,還首次公布了《陰陽五行》甲篇、《陰陽五行》乙篇等一批新材料。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書影
(二)周波《馬王堆巫醫(yī)類簡帛校讀札記》(中國文字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2012年9月)通過對《養(yǎng)生方》等幾種巫醫(yī)類文獻中部分殘字的重新釋讀,和幾處殘片的改綴,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釋文。
(三)馬王堆漢墓帛書《脈法》原本殘損嚴重,具有部分相同內(nèi)容的張家山漢簡《脈書》的出土使《脈法》得以復原。廣瀨薰雄《讀馬王堆漢墓帛書〈脈法〉小札——兼論張家山漢簡〈脈書〉的一處釋文》(載《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12年12月)在此基礎上與原本附在《五十二病方》后的一例殘片拼合,使得帛書的釋文更加完善,并據(jù)此改釋了張家山漢簡《脈書》中與此相關的一處釋文。
(四)周波《漢初簡帛文字資料研究二題》(載《文史》2012年04輯)在全面考察相關字形和用字習慣的基礎上,結合合文形式和文獻記載對馬王堆帛書《稱》中的“隆〓”一詞提出了新的釋讀意見。
(五)裘錫圭《“寵辱若驚”是“寵辱若榮”的誤讀》(載《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03期)認為郭店簡《老子》與今本第13章“驚”字相當之字,當從白于藍釋為“△”,從文義看,應讀為“榮”。“寵辱若榮”與“貴大患若身”句式相同,“寵”字應從前人之說理解為動詞。老子主張像常人寵榮那樣寵辱,像貴身那樣貴大患!暗弥魳s,失之若榮”的意思是“得‘為下’若得榮,失‘為下’若失榮”,這兩句是對“寵辱若榮”的解釋。大概由于較早流傳之本多用假借字表示“榮”,就被后人誤讀成了音近的“驚”,導致了對此章文義的嚴重誤解,老子的正面主張被很多人解釋成了對俗人的批判。
(六)施謝捷《〈陰陽脈死候〉考釋札記五則》(小曾戶洋客座教授授聘儀式暨簡帛醫(yī)書國際研討會論文,2013年5月)參照具有相同內(nèi)容的張家山簡本《脈書》,補正了馬王堆帛書《陰陽脈死候》多處字詞的釋讀。
(七)廣瀨薰雄《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整體結構與折疊方式補論》(2013簡帛醫(yī)書國際研討會)充分吸收舊有的合理說法,據(jù)反印文等線索明確了帛書各頁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了帛書整體結構和折疊方式最大程度上的復原。
(八)劉釗《馬王堆帛書〈療射工毒方〉考釋一則》全面搜集并對比了傳世醫(yī)書文獻中關于治療蜮毒的記載,進而對“服見”一詞提出了比以往說法更為合理的解釋。
(九)陳劍《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養(yǎng)生方〉釋文校讀札記》(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重新對《五十二病方》、《養(yǎng)生方》的照片和釋文進行了極為認真細致的校對校讀工作,通過殘字字形的比對改釋了大量以往被誤釋的文字,補釋了過去未釋的文字,對原釋文的糾正補充之處亦俯拾皆是,且意見極為精審,最大程度地達到了釋文的準確可靠。
(十)廣瀨薰雄《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整理瑣記(三題)》(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從三個方面討論了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整理過程中的意見:A殘片拼合,為一例殘片找到了拼合位置;B釋文,明確了一處題記的釋文;C疑似殘片的部分和《導引圖》的整體結構,為判斷是否為《導引圖》殘片確定了四個標準,并據(jù)此搜集了十例疑似殘片,進而討論了其在帛圖中可能拼合的位置。
(十一)劉嬌《讀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札記》(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在新拍高清帛書照片的基礎上,利用殘缺筆畫、反印文等辨識并補釋了《天文氣象雜占》中的部分殘字,進一步完善了相關釋文。
(十二)關于《老子》今本首句的解釋歷來眾說紛紜,郭永秉《關于〈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名可名”兩句的解釋》(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2013年9月)在引用裘錫圭先生的正確意見后,蒐集羅列了從古至今的各種具有代表性的解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從而完整而清晰地呈現(xiàn)出隱含在其背后的思想學術源流。
(十三)劉嬌《試說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所”的用法》(載《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一輯,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科《語言研究集刊》編委會編,2013年)認為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中的“所”字的用法可以歸為兩類:一是作為助詞,與后面的動詞結合,構成名詞性結構,如“所在”“所當”“所出”等;二是單用為名詞,義為“處所、地方、位置”,如“出所”。過去斷句和理解有爭議的“出所之邦”“見所之國”等,都屬于這種用法,是“定語+中心語”結構,“之”字作為結構助詞,有時候可以省略。
(十四)陳劍《漢簡帛〈老子〉異文零札(四則)》(“簡帛《老子》與道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13年10月)將今本《老子》與馬王堆帛書本、新出北大漢簡本相互對照,通過字形比勘修正了多處異文的舊有說法,在此基礎上,集中對兩處特殊異文的形成原因和過程進行了詳盡的闡述,進一步加深了學界對《老子》各本錯綜復雜的異文情況的認識。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fā)或出版時間 |
字數(shù) |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馬王堆帛書《五星占》釋文校讀札記(七則) |
劉釗 劉建民 |
論文 |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1年04期 |
5千 |
|
2 |
以《五行》為例談談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重新整理的情況 |
鄔可晶 |
論文 |
《文史》2012年02輯 |
14千 |
|
3 |
馬王堆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整理瑣記(三題) |
郭永秉 |
論文 |
《文史》2012年02輯 |
10千 |
|
4 |
馬王堆帛書“物則有形”圖與道家“應物”學說 |
董珊 |
論文 |
《文史》2012年02輯 |
10千 |
|
5 |
《五十二病方》的重新整理與研究 |
廣瀨薰雄 |
論文 |
《文史》2012年02輯 |
40千 |
|
6 |
馬王堆簡帛《養(yǎng)生方》、《雜禁方》校讀 |
周波 |
論文 |
《文史》2012年02輯 |
20千 |
|
7 |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占》整理札記 |
劉建民 |
論文 |
《文史》2012年02輯 |
14千 |
|
8 |
談談馬王堆簡帛的重新整理 |
劉釗 |
論文 |
出土文獻研究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1年11月 |
10千 |
|
9 |
馬王堆巫醫(yī)類簡帛校讀札記 |
周波 |
論文 |
中國文字學會第七屆年會會議論文, 2012年9月 |
6千 |
|
10 |
讀馬王堆漢墓帛書《脈法》小札 |
廣瀨薰雄 |
論文 |
《甘肅省第二屆簡牘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12年12月 |
2千 |
|
11 |
漢初簡帛文字資料研究二題 |
周波 |
論文 |
《文史》2012年04輯 |
7千 |
|
12 |
“寵辱若驚”是“寵辱若榮”的誤讀 |
裘錫圭 |
論文 |
《中華文史論叢》2013年03期 |
15千 |
|
13 |
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整理情況介紹 |
廣瀨薰雄 |
論文 |
第二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與韓國延世大學人文學研究所學術交流會會議論文,2013年3月 |
4千 |
|
14 |
馬王堆帛書《陰陽脈死候》考釋札記五則 |
施謝捷 |
論文 |
小曾戶洋客座教授授聘儀式暨簡帛醫(yī)書國際研討會論文,2013年5月 |
5千 |
|
15 |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整體結構與折疊方式補論 |
廣瀨薰雄 |
論文 |
2013簡帛醫(yī)書國際研討會,2013年5月 |
4千 |
|
16 |
馬王堆帛書《療射工毒方》考釋一則 |
劉釗 |
論文 |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6月 |
5千 |
|
17 |
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養(yǎng)生方》釋文校讀札記 |
陳劍 |
論文 |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2013年9月 |
65千 |
|
18 |
馬王堆漢墓帛書《導引圖》整理瑣記(三題) |
廣瀨薰雄 |
論文 |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2013年9月 |
4千 |
|
19 |
讀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札記 |
劉嬌 |
論文 |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2013年9月 |
7.7千 |
|
20 |
關于《老子》第一章“道可道”、“名可名”兩句的解釋 |
郭永秉 |
論文 |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2013年9月 |
8千 |
|
21 |
試說馬王堆帛書《天文氣象雜占》“所”的用法 |
劉嬌 |
論文 |
《語言研究集刊》第十一輯,2013年 |
4.5千 |
|
22 |
漢簡帛《老子》異文零札(四則) |
陳劍 |
論文 |
“簡帛《老子》與道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13年10月 |
9.5千 |
|
23 |
帛書《系辭》成書問題補議 |
趙爭 |
論文 |
古史史料學研究的新視野——新出土文獻與古書成書問題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2013年10月 |
5千 |
|
24 |
馬王堆漢墓《喪服圖》新探 |
程少軒 |
論文 |
“文字與權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4年3月 |
8千 |
|
25 |
說馬王堆三號墓遣冊簡408的勾劃符和“讎到此” |
蔣文 |
論文 |
《文史》2014年01輯 |
2千 |
|
26 |
馬王堆帛書“戊戌奇風”與楚漢彭城之戰(zhàn) |
程少軒 |
論文 |
《簡帛研究》2014年02輯(即刊) |
4.5千 |
|
27 |
馬王堆帛書“太陰刑德大游圖”補議 |
程少軒 |
論文 |
《古文字研究》第30輯(即刊) |
3千 |
|
28 |
《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整理札記(一) |
周波 |
論文 |
《古文字研究》第30輯(即刊) |
7千 |
|
29 |
馬王堆帛書《德圣》篇研究——兼談郭簡《太一生水》的分篇、分章及其與《老子》的關系 |
鄔可晶 |
論文 |
《簡帛文獻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即刊) |
17.9千 |
|
30 |
馬王堆漢墓研究論著目錄(總) |
項目組 |
目錄 |
內(nèi)刊 |
120千 |
|
31 |
馬王堆帛書竹簡主要西文著作目錄 |
風儀誠 |
目錄 |
內(nèi)刊 |
2千 |
|
32 |
馬王堆簡帛資料庫2.0版 |
項目組 |
數(shù)據(jù)庫 |
內(nèi)刊 |
|
|
33 |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 |
裘錫圭主編 |
專著 |
中華書局2014年6-7月 |
1500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