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①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于2012年10月10日批準立項,同年12月23日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報告廳舉行了開題報告會。此后一年半時間里,項目總體執(zhí)行較為順利,兩個子課題均取得顯著成果。
1)子課題一“《元典章》校釋”主要進行了下列工作:
a.在本項目立項前后,首先集中力量對先期出版的《元典章》點校本進行了認真復核和局部修訂,改正其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本中的標點錯誤近百處,文字錯誤20余處,出版了第二次印刷本。
b.完成《〈元典章?戶部〉校釋》初稿。對于項目立項前先期發(fā)表的若干篇校釋進行了修訂。新完成的《〈元典章?戶部?差發(fā)〉校釋》已經(jīng)刊發(fā)。
c.完成《〈元典章?兵部〉校釋》初稿。已經(jīng)修訂定稿的《〈元典章?兵部?軍器〉校釋》將于年內(nèi)刊發(fā)。
d.布置項目組成員對《元典章?吏部》、《禮部》、《刑部》等部分進行分工研讀,為日后的校釋工作做好準備。
2)子課題二“《元典章》研究”,與子課題一的工作相結(jié)合,由兩個子課題項目的成員通力合作,共完成學術(shù)論文54篇(其中50篇已正式發(fā)表,4篇預定于年內(nèi)發(fā)表),并出版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專著1部。
②調(diào)查研究及學術(shù)交流情況:
1)調(diào)研數(shù)據(jù)整理運用:對國家圖書館所藏兩種《大元圣政國朝典章》抄本進行了查閱核對。
2)文獻資料收集整理:利用項目經(jīng)費,購置了中華書局編輯出版的《元史研究資料匯編》(100冊)、《全元詩》(68冊)等相關(guān)重要資料。
3)學術(shù)會議:子課題一“《元典章》校釋”已經(jīng)完成的有關(guān)工作,基本都以在京項目組成員舉行小型學術(shù)會議(讀書班)的方式進行,自項目立項以來共進行為時半天或一天的會議近20次。
4)學術(shù)交流:項目組成員積極參加各類學術(shù)交流活動。首席專家張帆2013年先后參加三次國內(nèi)學術(shù)會議,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波斯語文獻與蒙元帝國”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上發(fā)表學術(shù)報告“論元代蒙古人的圈層式結(jié)構(gòu)”,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多語種民族志文獻與中國民族史研究”會議上發(fā)表學術(shù)報告“頌德紀功:元朝蒙古人的漢文碑銘”,在杭州市政協(xié)“馬可?波羅與杭州”學術(shù)研討會上發(fā)表學術(shù)報告“元代公文中的杭州”。子課題負責人陳高華2013年在浙江大學發(fā)表學術(shù)講演“元代的文化”。子課題負責人吳海航先后參加“中華傳統(tǒng)法智慧與移植法制本土化改良”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法律史學會2013年年會、北京市法學會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研究會2014年學術(shù)年會;項目組成員黨寶海2013年先后參加“民族史視角下的國家、人群與地域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上海)、“黃文弼與中瑞西北科學考查團”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烏魯木齊);張國旺2013年先后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2屆中國古文書學研討會、邢臺學院“劉秉忠暨大元文化”研討會,2014年參加“邯鄲學院藏太行山文書”學術(shù)研討會。丁超2013年先后參加“城市文化:城市化的靈魂”學術(shù)討論會、統(tǒng)萬城建城1600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
5)國際合作:2013年6月,張帆、黨寶海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大學進行短期學術(shù)訪問。8月,張帆赴日本參加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第10回日中共同學術(shù)討論會“‘現(xiàn)代’與歷史學”,提交報告“中國帝制時代‘君主專制’問題的再探討”。2014年4月,蔡春娟赴韓國成均館大學參加“東亞古文獻的流通和文物交流”國際學術(shù)會議,提交報告“廟學碑呈現(xiàn)的元代地方儒學教育”。2012年10月至13年9月,周思成赴德國圖賓根大學政治學系進修。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著名蒙古學家、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中央歐亞研究系艾騖德(Christopher P.Atwood)教授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訪問,其間多次參加“《元典章》校釋”子課題的小型學術(shù)會議,與項目組成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互動。
③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1)成果發(fā)布會:由于已完成的《〈元典章?戶部〉校釋》、《〈元典章?兵部〉校釋》大部分內(nèi)容均系初稿,有待增補、完善,因此目前尚未舉行正式的成果發(fā)布會。不過,課題組成員發(fā)表的50余篇論文,涉及內(nèi)容廣泛,在很多局部問題上作出重要突破,大大擴展了本項目在學術(shù)界的影響。
2)《工作簡報》報送情況:項目開題報告會舉行后,曾報送相關(guān)的《工作簡報》。
3)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及采用情況等:暫無。
二、研究成果情況
①代表性成果簡介(基本內(nèi)容、主要觀點、學術(shù)價值、社會影響等):
1)經(jīng)項目組成員修訂出版的《元典章(點校本)》第一版第二次印刷本,訂正了第一次印刷本中的不少錯誤,為學術(shù)界提供了一個內(nèi)容更可靠、更便于使用的版本,受到高度評價,于2014年1月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在同期獲獎的古籍整理著作中名列前茅。
2)由陳高華、張帆等合作完成的《〈元典章?戶部?差發(fā)〉校釋》、《〈元典章?兵部?軍器〉校釋》(待刊),以列舉同源史料、注釋疑難詞句、撰寫文書解題相結(jié)合的方式,大體確立了“《元典章》校釋”成果的文本形式,為“校釋”項目后續(xù)工作樹立了基本準則。張帆即將發(fā)表的《〈元典章〉本校舉例》一文,從方法論角度對《元典章》校釋工作進行了探討。
3)在進行《元典章?兵部》進行校釋的過程中,項目組成員結(jié)合校釋工作,對元代軍事制度的多方面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究,發(fā)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shù)論文。其中,尤以子課題負責人劉曉成果顯著。他發(fā)表的系列論文《元鎮(zhèn)守平江“十字路萬戶府”考》、《元鎮(zhèn)守武昌“平陽太原萬戶府”考》、《元鎮(zhèn)守建德“懷孟萬戶府”與鎮(zhèn)守徽州“泰州萬戶府”考——兼及元代的純只海家族》、《元鎮(zhèn)守杭州“四萬戶”新考》,對元朝設(shè)在南方的一些重要萬戶府逐一進行了個案考證,從而大大深化了對元朝江南軍事鎮(zhèn)戍體制的認識。他撰寫的《元代軍事史三題——〈元典章〉中出現(xiàn)的私走小路軍、保甲丁壯軍與通事軍》、《也談七十二萬戶軍數(shù)——兼及壬子軍籍與“新軍”》二文,對于《元典章》中出現(xiàn)的私走小路軍、保甲丁壯軍、通事軍三類元代特殊軍種,以及“七十二萬戶”軍數(shù)的說法,進行了精彩考證,澄清了學者長期困惑的疑難問題。有關(guān)元代軍事制度的論文還有黨寶!都咨暝綉(zhàn)爭中的安南漢人與張顯漢軍》、周思成《蒙元初期“漢人無統(tǒng)蒙古軍”之制發(fā)微》、《13~14世紀蒙古人中使用鳴鏑之俗小考》。
4)項目組成員在研讀《元典章?禮部》、進行校釋準備工作時,結(jié)合相關(guān)文書條目,對元代宗教、禮制、科舉、教育、習俗等方面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究,發(fā)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shù)論文。子課題負責人陳高華發(fā)表的系列論文《元代的諸路釋教總統(tǒng)所》、《元代江南禪教之爭》、《元代佛教寺院賦役的演變》、《元大都的舊剎》是元代佛教史領(lǐng)域的力作。黨寶!对樀弁讘踪N睦爾與西藏高僧布敦》涉及到元代藏傳佛教發(fā)展的重要線索。李鳴飛出版的專著《蒙元時期的宗教變遷》從宏觀角度分析了蒙元時期各家宗教勢力的消長。劉曉《元代太廟制度三題》、《元代皇家五福太一祭祀》研究了元代國家祀典當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吳志堅《元代科舉與“唐宋八大家”》、《元代科舉的四等人制和地域差異》、蔡春娟《〈楊振碑〉與蒙元時期的“前進士”》從不同角度對元代科舉制度進行了探討。蔡春娟《忽必烈時期北方的提舉學校官與教授》、吳志堅《“游皇城”事考——對元代一個演劇場合的考察》分別研究了元代教育、風俗的相關(guān)問題。
5)項目組成員在研讀《元典章?吏部》、進行校釋準備工作時,結(jié)合相關(guān)文書條目,對金元時期官制、銓選、行政管理等方面內(nèi)容進行深入研究,發(fā)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shù)論文。官制方面的研究包括蔡春娟《錄事參軍與元代的錄事司官》、劉曉《〈析津志輯佚?工局倉廩〉補正》、黨寶海《十六方元朝驛站官印集釋》、李鳴飛《蒙元時期的札撒孫》;銓選方面的研究包括李鳴飛《〈金史?選舉志〉銓選用詞考釋》、《《元史?選舉志》點校補遺二則》、《貼黃源流小考》;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有張素霞《元代官員封贈制度初探》。
6)項目組成員在研讀《元典章?刑部》時,結(jié)合相關(guān)文書條目,對元代法制史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發(fā)表了若干高水平的學術(shù)論文。主要有吳海航《論元代判例的生成及其運用》、《蒙元社會轉(zhuǎn)型期農(nóng)事政策的法律化趨勢》,劉曉《元代司法審判中種族因素的影響》、《元代贖刑制度芻議》、《元代劓刑小考》。
7)項目組成員在對《元典章?戶部》校釋初稿進行整理工作時,結(jié)合黑水城文書等相關(guān)出土文獻,對元代社會經(jīng)濟史領(lǐng)域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發(fā)表了若干高水平的學術(shù)論文。主要有張國旺《黑水城出土〈至順元年亦集乃路總管府辰字貳號文卷為蠶麥秋田收成事〉釋補》、《黑水城所見元代地方官吏俸額考論》、《元代地質(zhì)災害述略》,以及周思成《黑城文書中所見元代亦集乃路土地占有與租佃關(guān)系初探》。
8)《元典章》許多文書涉及到元代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通過對這些人物和事件進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相關(guān)文書的形成背景和執(zhí)行情況。項目組成員在這方面發(fā)表的成果有:張帆《史彬事跡鉤沉》(與博士生毛海明合撰)、劉曉《高智耀卒年考證產(chǎn)生的相關(guān)問題——兼與趙華富諸先生商榷》、趙一兵《〈元史〉有關(guān)鞏昌汪氏記載辨正六則》、黨寶!段衾锛笸跖c元越戰(zhàn)爭》、《李槃與劉秉忠文集》、張國旺《張須事跡考略》、周思成《大蒙古國汗位之爭中的皇孫失烈門》。
9)元朝是一個對外開放和中外文化交流活躍的時代,《元典章》中也相應出現(xiàn)了若干涉及中外關(guān)系的條目,以及一批疑難的外來語詞匯。項目組成員在元代中外關(guān)系史領(lǐng)域發(fā)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將對《元典章》相關(guān)文書校釋提供重要幫助。這些成果主要有:吳志堅《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碑及其研究》、黨寶!丁瘩R可?波羅行記〉畏兀兒君主樹生傳說補證》、《〈馬可?波羅行記〉元世祖植樹法令考》、李鳴飛《〈馬可?波羅游記〉中的小亞美尼亞》、《駁意大利學者疑馬可?波羅到過中國》、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ersia in the 13th-14th Centuries:As Seen from the Appointment Documents of Dastuur al-Kaatib fi Ta’yiin al-Maraatib。
②階段性成果清單:見下頁表格。
注:2010年立項的重大項目主要填寫2012年6月以來的研究成果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fā)或出版時間 |
字數(shù) |
轉(zhuǎn)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
1 |
元典章(點校本) |
陳高華 張帆 劉曉 黨寶海 |
古籍整理(修訂) |
中華書局、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 |
1780千字 |
2014年1月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
2 |
《元典章·戶部·差發(fā)》校釋 |
陳高華 張帆 劉曉 |
古籍校釋 |
《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2012年 |
20千字 |
|
3 |
《元典章·兵部·軍器》校釋 |
張帆 丁超 |
古籍校釋 |
《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三輯待刊,中華書局,預定2014年出版 |
22千字 |
|
4 |
“本命”概念與古人生年考證 |
張帆 |
論文 |
《輿地、考古與史學新說——李孝聰教授榮休紀念論文集》,中華書局,2012年 |
7.5千字 |
|
5 |
《元典章》本校舉例 |
張帆 |
論文 |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八輯待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預定2014年出版 |
20千字 |
|
6 |
潘耒《救狂砭語》所涉廣南阮氏政權(quán)史事 |
張帆 |
論文 |
《田余慶先生九十華誕頌壽論文集》,中華書局,2014年 |
6千字 |
|
7 |
史彬事跡鉤沉 |
毛海明 張帆 |
論文 |
《中國史研究》2014年第1期 |
28千字 |
|
8 |
元代的諸路釋教總統(tǒng)所 |
陳高華 |
論文 |
《文史》2012年第3期 |
24千字 |
|
9 |
元代江南禪教之爭 |
陳高華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10千字 |
|
10 |
元代佛教寺院賦役的演變 |
陳高華 |
論文 |
《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
20千字 |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宗教》2013年第5期轉(zhuǎn)載 |
11 |
元大都的舊剎 |
陳高華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
10千字 |
|
12 |
高智耀卒年考證產(chǎn)生的相關(guān)問題——兼與趙華富諸先生商榷 |
劉曉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9千字 |
|
13 |
《析津志輯佚·工局倉廩》補正 |
劉曉 |
論文 |
《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2012年 |
5千字 |
|
14 |
元代劓刑小考 |
劉曉 |
論文 |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六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
5千字 |
|
15 |
元代軍事史三題——《元典章》中出現(xiàn)的私走小路軍、保甲丁壯軍與通事軍 |
劉曉 |
論文 |
《中國史研究》2013年第3期 |
20千字 |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宋遼金元史》2014年第1期轉(zhuǎn)載 |
16 |
元代司法審判中種族因素的影響 |
劉曉 |
論文 |
《性別、宗教、種族、階級與中國傳統(tǒng)司法》,(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年 |
27千字 |
|
17 |
元鎮(zhèn)守平江“十字路萬戶府”考 |
劉曉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12千字 |
|
18 |
元鎮(zhèn)守武昌“平陽太原萬戶府”考 |
劉曉 |
論文 |
《吳天墀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 |
12千字 |
|
19 |
也談七十二萬戶軍數(shù)——兼及壬子軍籍與“新軍” |
劉曉 |
論文 |
《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二輯,中華書局,2013年 |
8千字 |
|
20 |
元代太廟制度三題 |
劉曉 |
論文 |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七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年 |
21千字 |
|
21 |
元代皇家五福太一祭祀 |
劉曉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
8千字 |
|
22 |
元代贖刑制度芻議 |
劉曉 |
論文 |
《元史論叢》第十四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 |
12千字 |
|
23 |
元鎮(zhèn)守建德“懷孟萬戶府”與鎮(zhèn)守徽州“泰州萬戶府”考——兼及元代的純只海家族 |
劉曉 |
論文 |
《安徽史學》2014年第3期 |
12千字 |
|
24 |
元鎮(zhèn)守杭州“四萬戶”新考 |
劉曉 |
論文 |
《浙江學刊》2014年第4期待刊 |
15千字 |
|
25 |
蒙元社會轉(zhuǎn)型期農(nóng)事政策的法律化趨勢 |
吳海航 |
論文 |
《京師法律評論》第六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
13千字 |
|
26 |
論元代判例的生成及其運用 |
吳海航 |
論文 |
《法制研究》2014年第5期 |
11千字 |
|
27 |
《馬可·波羅行記》畏兀兒君主樹生傳說補證 |
黨寶海 |
論文 |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六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
7千字 |
|
28 |
《馬可·波羅行記》元世祖植樹法令考 |
黨寶海 |
論文 |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七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
3.5千字 |
|
29 |
元順帝妥懽貼睦爾與西藏高僧布敦 |
黨寶海 |
論文 |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六輯,科學出版社,2013年 |
10千字 |
|
30 |
十六方元朝驛站官印集釋 |
黨寶海 |
論文 |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二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13千字 |
|
31 |
昔里吉大王與元越戰(zhàn)爭 |
黨寶海 |
論文 |
《西部蒙古論壇》2013年第4期 |
8千字 |
|
32 |
李槃與劉秉忠文集 |
黨寶海 |
論文 |
《元史論叢》第十四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 |
8千字 |
|
33 |
甲申元越戰(zhàn)爭中的安南漢人與張顯漢軍 |
黨寶海 |
論文 |
《田余慶先生九十華誕頌壽論文集》,中華書局,2014年 |
7千字 |
|
34 |
黑水城出土《至順元年亦集乃路總管府辰字貳號文卷為蠶麥秋田收成事》釋補 |
張國旺 |
論文 |
《中國社會科學院敦煌學回顧與前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1千字 |
|
35 |
元代地質(zhì)災害述略 |
張國旺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7千字 |
|
36 |
張須事跡考略 |
張國旺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10千字 |
|
37 |
黑水城所見元代地方官吏俸額考論 |
張國旺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
15千字 |
|
38 |
《楊振碑》與蒙元時期的“前進士” |
蔡春娟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17千字 |
|
39 |
忽必烈時期北方的提舉學校官與教授 |
蔡春娟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12千字 |
|
40 |
錄事參軍與元代的錄事司官 |
蔡春娟 |
論文 |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
20千字 |
|
41 |
元代官員封贈制度初探 |
張素霞 |
論文 |
《元史論叢》第十四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 |
21千字 |
|
42 |
《元史》有關(guān)鞏昌汪氏記載辨正六則 |
趙一兵 |
論文 |
《元史論叢》第十四輯,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 |
8千字 |
|
43 |
元代科舉與“唐宋八大家” |
吳志堅 |
論文 |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二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5.5千字 |
|
44 |
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碑及其研究 |
吳志堅 |
論文 |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六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
7千字 |
|
45 |
“游皇城”事考——對元代一個演劇場合的考察 |
吳志堅 |
論文 |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二五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
10千字 |
|
46 |
元代科舉的四等人制和地域差異 |
吳志堅 |
論文 |
《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二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
7千字 |
|
47 |
大蒙古國汗位之爭中的皇孫失烈門 |
周思成 |
論文 |
《元代文獻與文化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2012年 |
12千字 |
|
48 |
黑城文書中所見元代亦集乃路土地占有與租佃關(guān)系初探 |
周思成 |
論文 |
《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13年第2期 |
13千字 |
|
49 |
13~14世紀蒙古人中使用鳴鏑之俗小考 |
周思成 |
論文 |
《北大史學》第十九輯待刊,北京大學出版社,預定2014年出版 |
16千字 |
|
50 |
蒙元初期“漢人無統(tǒng)蒙古軍”之制發(fā)微 |
周思成 |
論文 |
《民族研究》2014年第5期待刊 |
14千字 |
|
51 |
《元史·選舉志》點校補遺二則 |
李鳴飛 |
論文 |
《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3期 |
0.8千字 |
|
52 |
駁意大利學者疑馬可·波羅到過中國 |
李鳴飛 |
論文 |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四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
6千字 |
|
53 |
《馬可·波羅游記》中的小亞美尼亞 |
李鳴飛 |
論文 |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六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
7.5千字 |
|
54 |
蒙元時期的札撒孫 |
李鳴飛 |
論文 |
《西域研究》2013年第2期 |
12千字 |
|
55 |
貼黃源流小考 |
李鳴飛 |
論文 |
《歷史檔案》2013年第2期 |
6.5千字 |
|
56 |
《金史·選舉志》銓選用詞考釋 |
李鳴飛 |
論文 |
《史學集刊》2013年第3期 |
9千字 |
|
57 |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Persia in the 13th-14th Centuries:As Seen from the Appointment Documents of Dastuur al-Kaatib fi Ta’yiin al-Maraatib |
李鳴飛 |
論文 |
Eurasian Studies II, Sydney: Asia Publishing Nexus,2014 |
5.5千單詞 |
|
58 |
蒙元時期的宗教變遷 |
李鳴飛 |
專著 |
蘭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 |
230千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