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制作主要有兩大原料,一是青檀皮,二是沙田稻草。我們經(jīng)過研究認為,歷史上,以各種能夠制紙的樹皮為原料制作的紙張統(tǒng)稱為皮紙。宣紙以青檀皮為原料在一定的程度上并不是宣紙的最突出的特征,而沙田稻草摻和制作宣紙,成為重要原料,才是宣紙傳統(tǒng)制作技藝中最重要的發(fā)明,這項發(fā)明經(jīng)過我們研究始于公元13—15世紀間,是涇縣小嶺曹氏的杰作。因年代久遠,缺乏文獻記載,我們已經(jīng)無從查考確切的發(fā)明人和年份,我們現(xiàn)在僅能從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料制作的遺存宣紙的化驗分析中得到最可靠的證實。
涇縣丁家橋,原名丁橋,與宣紙發(fā)祥地小嶺緊鄰,位于涇縣最大的盆地涇縣丁橋、黃村、安吳、章渡青弋江流域沖積平原區(qū)的核心地帶。丁橋田畈區(qū)自明末以來就有3000多畝水田,明清以來就是小嶺紙家選用稻草的重點地區(qū)。項目組選定丁家橋鎮(zhèn)丁橋村作為座談會地址,并邀請具有代表性的一生主要從事稻作生產的老年同志參加座談,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
需要說明的是,項目組首席專家曹天生同志青少年時代在丁橋上學,參加生產隊勞動,后來又在該地工作8年,先后在中小學工作、任丁橋公社文教干事等職直到1978年考上大學。他對該地情況亦十分熟悉,目睹家鄉(xiāng)小嶺人到丁橋田畈選取稻草的情況,他和丁忠榮同志選定了座談會人員。
丁忠榮同志與曹天生同志是小學同學,家居臨近。他一生在丁橋工作,年輕時主要務農,后經(jīng)考核,被選任為民政干部,長期在丁家橋鎮(zhèn)政府工作,近期退休返聘在任,是個丁橋通。此次座談會,丁忠榮同志起到了很好的協(xié)調和實際組織的作用。
座談會成員中,丁學政、丁汝硯、丁善水、丁從全、丁高升是當?shù)毓J的稻作行家里手,德高望重。他們一生都在生產隊或村民組從事農作,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都有與小嶺選草工人交往的經(jīng)歷,是沙田稻草種植和宣紙制作選用稻草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他們雖然年齡較大,但思維清晰,言語表達基本清楚。同時,他們也都有到小嶺砍柴的經(jīng)歷,都見證了小嶺人對稻草進行加工和制作宣紙的過程。邀請他們作為座談會成員,無疑具有權威性,稱他們?yōu)檫@方面的“專家”是名至實歸,絕不僅僅是尊稱。
為確保座談會的順利召開,鑒于一些專家的身體狀況,項目組就近選擇丁家橋躍進大酒店作為會議地點,更考慮到鄉(xiāng)村道路車來車往的情況,會議組織者分別登門陪同迎接,會議結束后,又分別送回家中,確保了這次會議的順利召開。
會議的召開,在當?shù)禺a生一些影響。一是專家們感到十分榮幸,他們說,想不到自己一生務農,還被視為“專家”;二是稻草是宣紙原料,大家都清楚,但平時大家都視物無睹,沒有想到國家如此重視,還成立一個項目組專門研究;三是躍進大酒店雖是當?shù)氐摹懊辍,但還沒有一個國家級項目組來此開會,該店十分高興,熱情為會議服務,優(yōu)惠供應飯菜,還準備在門口流動熒屏上做長期宣傳,這客觀上擴大了項目組及其研究在原產地的影響。
發(fā)言紀要
丁忠榮:(原丁家橋鎮(zhèn)辦公室主任,1954年生,對丁橋情況十分熟悉)
曹天生教授是家鄉(xiāng)人,他為國家做一個課題《中國宣紙傳統(tǒng)制作技藝搶救性挖掘整理研究》,今天請大家來座談,各說各的,有啥說啥,積極協(xié)助曹教授完成長桿稻草產區(qū)的調查和研究任務。哦,曹教授其實已經(jīng)十分清楚,但是通過大家的座談可以進一步驗證以前所做的調查研究,也希望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丁汝硯:(丁村村貝村民組,1944年生,曾擔任多年生產隊會計,對地方情況十分了解,有文化)
1970年到1975年,小嶺槽坊小隊總是在單晚(中稻)收割以后到我們村貝生產隊選草,下午四點多鐘,他們選完了草,每人挑回一擔150斤老秤稻草。不容易。當時過河必須經(jīng)過渡船,一渡船只能過4人的擔子。從田湖里挑到他們家門口槽坊里有十幾里路,隔河過山,挑一趟1元錢。很累,但也高興,因為一天得了雙工,那時的錢也值錢。
丁善水:(丁村高田村民組,1945年生,一直務農,對曹氏與丁氏關系十分熟悉,精于農耕)
我家在丁橋高田生產隊,我們田里的稻草小嶺社周坑小隊來購買,賣稻草也算是生產隊的一筆收入。他們選完了草,自己一次挑不完,第二天又要換地方去選草,所以就叫我們勞力幫他們挑運。運費是一樣的,一元一趟,重量一百五六十斤。過渡船以后從金坑進山,翻越(狗舌嶺)甘澤嶺,再到周坑,翻嶺吃苦,勞力不強的人挑不到那里。
丁學政:(丁村志成村民組,1929年生,擔任過多年生產隊長,精于農耕,有文化)
小嶺人需要選稻草,我們丁家人需要小嶺燒鍋柴。兩方面結合,互相都有好處,我們提供優(yōu)質的長桿稻草,他們判給我們一座好柴山。若是虧待了我們,那么下一年的稻草就不會再給他。我們生產隊與小嶺好幾個小隊打過交道,關系處得不錯。小嶺人選草很講究,要求稻草必須是金桿黃葉,直直挺挺,沒有淋過大雨,無霉烘氣味。小嶺人很精明,生怕做草折了秤,口頭上一捆草七十至七十五斤,實際上一捆草大多數(shù)都在八十斤左右,我們也都清楚,但我們田多,稻草也多,認為稻草不值錢,往往打個不算(不計較),由他們沾點兒小便宜,只要判給我們一塊好柴山,我們也就心滿意足了。
丁高升:(丁村下邊村民組,1947年生,高小畢業(yè),一生務農)
丁家到處是水田,那時候種的都是長桿水稻,個個生產隊都有好稻草。他們用釘耙梳去了稻草枯葉,切除稻穗頭子,很講究地扎起把子,很講究地上捆。我們有一個弟弟從小被小嶺梅家領養(yǎng),叫梅元寶,他到傘廠里(團結生產隊)生產隊判草,當時怕麻煩,不用秤,就“估大堆”,選草的一方也希望通過“估大堆”賺一些。三個草堆估了三千斤,結果上了大當,選出來只有兩千四百斤。呵呵。要是回老家一趟,約我們去看一下,就不會上當。
丁從全:(丁村大橋村民組,1939年生,初小文化,一生務農,以做活考究為人公認)
我們那時打完了稻子,稻草就判給了小嶺人,小嶺人總是會提前來人約定,講好了價格,約定了時間,也要挑選晴天,他們來一班人選草,我們?yōu)榱吮硎居押,也希望判一座好山給我們砍柴,所以生產隊會補貼一餐中餐給他們。還會提供茶水。關系都不錯。
曹天生:
感謝大家,你們講得很好。解放前和解放初期的長桿水稻,你們還記得名稱嗎?
眾人議論不停:
解放前,我們這兒的水稻品種主要有:三粒寸、畝八石(擔)、天生早、省力秈。這些都是解放前的品種,一部分解放后依然播種。
大麻殼、二九青、小紅稻是解放后出來的新品種。
再后來,出現(xiàn)了矮腳南特號、珍珠矮,這些稻草比較短,但產量高。短桿稻草不利于小嶺人做宣紙燎草。但是長桿稻草依然不少。因為短桿水稻產量高,抗倒伏,成熟期短,又加上政府和農業(yè)生產部門大力倡導,所以漸漸普及開來。
曹天生:
請問,根據(jù)你們大家的了解,小嶺人何時開始不來丁家田湖選草?
丁汝硯:
土地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1982)以后過了三年(1985),小嶺就停止了選草。
曹天生:
那時候宣紙行業(yè)不是擴大了么?怎么不來丁橋選草了?
丁忠榮:
那時候宣紙廠真的發(fā)展了許多家,小嶺也在擴大規(guī)模。大家都記得,鄉(xiāng)辦宣紙廠、村辦宣紙廠、聯(lián)戶辦宣紙廠。需要大量的燎草,怎么辦?小嶺社里派出專人到外鄉(xiāng)訂購草胚,小嶺這邊買回來繼續(xù)加工。這樣可以加快進度,提高產量,滿足日益增長的宣紙生產需求。
丁學政:
我知道,云嶺那邊稻草也好,他們加工草胚——解放前那邊就做草胚賣錢。還有漕溪、浙溪橋許多地方生產草胚。
曹天生:
請大家談談長稈稻草與短稈稻草的區(qū)別?
眾人議論:
第一,長稈稻草金稈黃葉枯葉少,便于加工成草胚和燎草;短稈稻草骨節(jié)短枯葉多,不便選草。
第二,長稈稻草容易捆扎,便于運輸;短稈稻草不便捆扎,難以桃運,只能用板車拖。(注:指20世紀80年代前的情況)
第三,長稈稻草草胚、燎草出品率高;短桿稻草就訛錯一截(指出品率較低)。
第四,長稈稻草容易破節(jié);短桿稻草弄不好就打手(手被選草用木碓敲碰或被打)。
第五,聽小嶺人說,短稈做起來很麻煩,不僅增加了勞動強度,還增加了石灰、純堿的用量,撈紙時增加了用藥,明顯地提高了成本。
曹天生:
請問我們丁橋的田湖里的土質情況怎么樣?
眾人:
我們丁姓來這里很早,丁姓老祖宗是一個叫丁伋的人,這個地方開發(fā)起來,到清朝時田畈號稱3000畝,到解放時達到3600畝。其中大部分是沙田。我們現(xiàn)在建房,打下去幾米十幾米深,都是砂層,說明古代這里是河底。后來才慢慢形成涇縣最大的一塊沖積平原。
丁橋和安吳、章家渡等地都是沙田為主,聽說,沙田稻草的品質比污田的稻草好,究竟什么道理,我們也說不清,要用科學的辦法來解決。
(說到此處,曹教授根據(jù)自己掌握的資料,做了一番簡明扼要的說明,大家應承。)
曹天生:
各位先生還有那些補充的?請講!
丁學政:
過去有一個習慣,小嶺人來選草,選到哪家草,由哪家供應飯。解放后搞生產隊了,選到哪個隊里的草,就由哪個隊進飯(供應飯菜的意思)。
丁汝硯:
過去選草,用的一般都是老秤,由于農家有一個意識,稻草被選了,也是一筆意外收入,有時選草的人稱秤翹破天(指超過實際重量,如通常一捆75斤,由于稱秤旺,有可能實際重量甚至達到80斤),農家也不管,不算小賬,讓選草的人家得點小好處。大家心照不宣,也是農家希望次年再來選草受點益。
丁從全:
啊呀,我血壓高,今天來開會,很高興,還請我當專家,定頂當不起(表示謙虛),幾十年來,我一直做農活,種稻,過去稻草都被小嶺選走了。小嶺人選草真認真,細致,那種苦,不是一般人能吃的。都說做農活苦,實際上他們的活,我們干不了。宣紙了不起,小嶺人了不起。
丁忠榮:
我母親在世時,帶我到小嶺,常對大家說,小嶺的燎草就是仙草。金稈黃葉的稻草經(jīng)過幾百道手續(xù)(指工藝加工)就變成黃金,黃金有價紙無價,F(xiàn)在宣紙世界有名,給我們丁橋人、小嶺人臉上添光。
張有根:
我通過參加課題研究,感到勞動人民的偉大。
曹天生:
今天耽誤各位專家的時間,勞動你們,十分感謝,也感謝酒店丁總。大家今天的回憶和發(fā)言的內容,十分寶貴,有的證實了我們的研究,有的提供了新的線索,最重要的,你們都是見證人,你們的話就是權威。今后可能還要麻煩你們,我們要登門請教。今天以后,請你們再回憶回憶,還有什么要向我們提供的,我們感謝不盡!我們做這個國家級宣紙研究項目,也要把大家的功勞記錄下來。今天的會就到這里。再一次感謝大家!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