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學術論壇”是繼2014年5月“回歸歷史 探尋規(guī)律: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的首屆學術論壇成功舉辦后,又一次“民國新聞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交流活動。論壇由中國新聞傳播學界唯一的國家級學會中國新聞史學會主辦、南京師范大學承辦。自2015年3月初發(fā)出征文通知后,得到新聞史學界同行學者的熱烈響應,截止到7月底,組委會秘書處共征集論文68篇。經(jīng)組委會邀請專家進行評審,選用48篇為參會論文并編入本文集。
一
根據(jù)入選論文的研討主題,大致將其分為民國新聞史研究總論,新聞人物研究,新聞媒介研究,新聞事件研究,民族(地區(qū))新聞史、新聞教育史及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研究,新聞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廣播史及其他方面研究七個方面。
(一)民國新聞史研究總論
從宏觀視野觀照民國新聞事業(yè)演進歷程是本組論文共同特點。收錄6篇論文的選題涉及多個層面。王潤澤、肖江波在《國際傳播:民族救亡中的另一個戰(zhàn)場》中認為戰(zhàn)爭的勝利,不僅需要軍事上艱苦卓絕的斗爭和犧牲,更要獲得國際輿論的大力支持和同情,這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重要基礎?箲(zhàn)時期,國共兩黨對國際傳播均十分重視,做了大量工作。他們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戰(zhàn)略,利用領導人、官方、民間報人、外國記者等的各種力量,共同推動了中國抗戰(zhàn)的國際傳播,爭取獲得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國際輿論支持。陳志強、陳李龍《近代國人報刊的新聞紙進口依賴與國產(chǎn)情結》則將研究視野轉移到民國新聞業(yè)最基本物質資料——新聞紙的生產(chǎn)和使用。文章集中討論了進口新聞紙在民國報業(yè)中壟斷地位及國人數(shù)次嘗試國產(chǎn)新聞紙的歷史境遇,指出新聞紙的國產(chǎn)情結與實踐既是近代報刊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新聞紙需求增加的結果,也是實業(yè)救國背景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但國產(chǎn)新聞紙質量滿足不了報業(yè)需求,致使以國產(chǎn)取代進口的愿望難以實現(xiàn)。
民國新聞事業(yè)整體趨向受制于國內外社會政治環(huán)境。倪延年的《論民國初期新聞業(yè)態(tài)“起-降-起”現(xiàn)象及動因》和林婕的《1915年中國報刊關于國體問題的論爭研究》是兩篇關注民初新聞界與國內社會政治環(huán)境關系的文章。前者在“新聞業(yè)態(tài)”概念基礎上,討論了民國初期中國新聞業(yè)態(tài)“陡起”、“陡降”又“再起”的歷史現(xiàn)象,從社會政治語境與新聞業(yè)內在規(guī)律的交叉視野探析新聞業(yè)興衰規(guī)律。林婕的文章則以袁世凱復辟帝制前后中國報刊國體問題論爭為對象,在對民初報刊與民眾對國體問題意見的表達,報刊論爭對政治輿論和民眾意見走向的影響,國情民意與政治秩序整合關系等闡釋有新的推進。梁駿的《在銘記和忘卻的邊緣:左翼文化運動下的新聞側影》認為左翼新聞團體的意義是在國民黨專制下創(chuàng)造出了具有靈活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力和感召力的“新聞游擊戰(zhàn)”模式。馬超的《民國報刊中的蘇聯(lián)新聞事業(yè)探析》以民國報刊對蘇聯(lián)新聞事業(yè)的介紹為分析對象,進而呈現(xiàn)民國報人對蘇聯(lián)新聞事業(yè)的態(tài)度及其對當時我國新聞業(yè)的影響。
(二)民國新聞人物研究
民國新聞人物研究既是民國新聞史的重要組成,也往往成為新聞專業(yè)知識大眾化、普及化的樞紐。收錄的7篇論文多屬角度新穎、史料扎實之作,涉及三類新聞人物:一是在華辦報的外國報人。鄧紹根的《論民國時期美國東方報人領袖托馬斯·密勒在華新聞業(yè)績》系統(tǒng)梳理了美國新聞人托馬斯·密勒在華新聞活動,認為密勒杰出的新聞業(yè)績使其榮膺“中國通之父”,樹立了美國在華“中國通”的價值觀念。二是民國黨政精英的新聞活動和思想,劉繼忠的《蔣介石新聞操控的行為與思想初探》對蔣介石操控新聞傳播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探討,指出蔣介石的新聞操控思想具有功利主義色彩,終極目標是解決孫中山提出的“一盤散沙”時代命題。三是對民國職業(yè)新聞人的研究。錢承軍的《<京報>鼎盛時期的吳定九》詳細考述了吳定九對鼎盛時期《京報》的貢獻,認為吳定九實為《京報》的經(jīng)理、總編輯,他對該報的業(yè)務革新“應視為《京報》邁入鼎盛期的標志”。關梅的《胡道靜與上海<通報>》討論了胡道靜創(chuàng)辦、主編《通報》的過程,并對該報創(chuàng)刊時間進行新的考證。王繼先的《春風和氣自清師:馬星野與朱自清的友誼初探》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馬星野檔案》基礎上,對民國著名新聞學者、新聞教育家馬星野與朱自清的關系進行探討。柳竹的《黃遠生新聞標題的關聯(lián)——順應性研究》運用語用學理論,討論了黃遠生的新聞標題藝術。徐慶華的《王火,民國晚期一位有影響的新聞人》使用口述史料還原了著名作家王火早年的新聞活動和貢獻。
(三)民國時期新聞媒介研究
這一部分的8篇論文以個案研究方法,或是對以往研究中較為忽視的重要媒介,或是對民國名報大報相關問題的新闡釋。萬京華的《中共早期通訊社歷史探析》選取中共新聞事業(yè)研究中較為忽視的中共早期通訊社這一論題,系統(tǒng)梳理了建黨前后至1927年大革命失敗短短幾年間中共領導、創(chuàng)建通訊社的歷史。李時新的《從滑稽到嚴肅——上海小報<晶報>媒介批評初探》聚焦民國著名小報《晶報》,認為該報媒介批評以1930年代初為界經(jīng)歷從滑稽到嚴肅,從瑣碎、感性、居高臨下到理性、平等對話和建設指導的轉化。徐蓓蓓的《淺析<救亡情報>的媒介言論》探討了全面抗戰(zhàn)前夕上!毒韧銮閳蟆返膭(chuàng)刊背景、言論取向、體裁等。盧河燕的《<臺灣日日新報>研究初探》對臺灣日治時期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的創(chuàng)辦、流變進行初步探討。
對《申報》、《大公報》、《新青年》等名報大報的研究有新的進展。何村、葉俊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重慶各報聯(lián)合版>時期的<新華日報>》探討了國民黨輿論控制下《新華日報》的斗爭策略,認為該報一方面積極參加“聯(lián)合版”,另一方面利用“壁報”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展現(xiàn)了正確的斗爭策略和高明的斗爭藝術。王世清的《以客觀態(tài)度,評論宇宙萬象,以科學方法,報道世界消息——記197期的<申報>漢口版》探討《申報》漢口版的發(fā)刊、發(fā)行、?臍v史脈絡,認為該報雖僅存半年多時間,但在揭露敵寇罪行,激發(fā)全國民眾抗日決心方面發(fā)揮了應有作用。陳長松、楊惠的《“謀生的需要”?“慘淡地經(jīng)營”?——對<新青年>前三卷創(chuàng)辦經(jīng)營中兩個問題的商榷》針對學術界有關《新青年》前三卷的某些觀點提出質疑,指出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并非“謀生的需要”,雜志也絕非簡單地“沿襲”《甲寅》;前三卷雖然“普通”但其經(jīng)營并不“慘淡”。陳媛媛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大公報>與國、共兩黨關系研究》以抗戰(zhàn)后《大公報》對東北問題的報道為視點,探討該報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與國共兩黨間的離合關系。
(四)民國時期新聞事件研究
夾雜著真實與虛構成分的諸多民國新聞事件是新聞媒體與政治派系、社會心態(tài)等復雜互動關系的直觀反映,蘊含豐富,值得探索。這一部分的6篇論文多集中于抗日戰(zhàn)爭前后中外媒體的輿論較量。鄭亞楠的《炮制的真相與真相的探尋——圍繞國聯(lián)調查團會見馬占山報道的較量》圍繞“九一八”事變后國聯(lián)調查團會見馬占山這一新聞事件,對比日本在華媒體與歐美職業(yè)記者的報道取向差異;指出日本在武裝侵略的同時運用法西斯輿論手段炮制的種種“真相”,而歐美職業(yè)記者多本著報道事實的原則,選擇了一條探險、思考、成名、合作的路。經(jīng)盛鴻的《“不投降論”——中國新聞報刊在首都南京失陷后的反應與評論》梳理了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中國報刊的觀點和態(tài)度,指出中國報刊發(fā)出“不投降論”的激昂吶喊是報人在國家危難時所表現(xiàn)的愛國精神和凜然正氣,是中國新聞史上最光輝篇章。馬嘉的《民國時期東北日文報紙輿論導向研究》指出在“皇姑屯事件”中,日文報紙《滿洲日報》試圖把大眾視線從事件本身引導至日本僑民權益保障、鼓吹日方應向我國東北增兵、合理插手東北事務等媒介議程,旨在蓄意制造混亂,為日本實施大陸政策提供輿論準備。鄭保國的《<密勒氏評論報>對“巴黎和會”解釋性報道的角度分析》關注美國在華媒體《密勒氏評論報》有關“巴黎和會”的解釋性報道,著重分析密勒、董顯光和老鮑威爾從不同角度對這一新聞事件所作的解讀,從而透視《密》的專業(yè)新聞團隊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倫理和激情。此外李敏的《圖與文的觸碰:新聞攝影變革視野下遠東運動會報道研究》以上海遠東運動會的報道為切入點,探討新聞攝影技術變革語境下《申報》和《大公報》體育賽事報道方式的演進。劉洋的《抗日與知日:八一三時期“論語派”刊物的文化救亡》以淞滬會戰(zhàn)期間林語堂等創(chuàng)辦《非常時期聯(lián)合旬刊》為個案,討論“論語派”報刊“文化救亡”特質,認為此類報刊與一般抗日刊物不同,其在注重“抗日”宣傳的同時,亦注重提升民眾對于日軍及日本的認知,可謂“文化救亡”。
(五)民族(地區(qū))新聞史、新聞教育史、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研究
這一組論文涉及民族(地區(qū))新聞史、新聞教育史和新聞業(yè)經(jīng)營研究三個方面。具體而言,荊琰清、白潤生的《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對象和學術意義》和童清艷等的《中央蘇區(qū)新聞事業(yè)史研究》屬民國時期民族(地區(qū))新聞史研究。前者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了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對象及學術價值,認為民國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不僅充實了中國新聞史,而且能夠為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提供豐富、具有實證價值的史料。后者則將目光轉向中央蘇區(qū)新聞事業(yè),對蘇區(qū)新聞事業(yè)源起、新聞出版機構特征、內容傳播特點、發(fā)行策略及蘇區(qū)新聞事業(yè)黨性、戰(zhàn)斗性、群眾性等宣傳特征進行了深入討論。關于民國新聞教育的論文有3篇。其中殷強、李建新的《<燕京新聞>與燕京大學的新聞教育》在梳理燕大新聞系自辦刊物《燕京新聞》發(fā)展歷程基礎上,側重討論《燕大新聞》與燕大新聞教育理念、實踐等互動關系。劉泱育的《民國時期出現(xiàn)過“一流”的新聞教育嗎?》以方漢奇先生就讀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為例,從師資力量、師生關系和同學情誼等維度探討民國時期是否出現(xiàn)過“一流”的新聞教育,作者強調所謂“一流大學”中的“一流”實質上是一種文化霸權,可能遮蔽對于現(xiàn)狀的認知,從而影響歷史研究和書寫。吳加峰的《根生土長的民國新聞教育——顧執(zhí)中與民治新聞?茖W!分赜懻擃檲(zhí)中創(chuàng)辦民治新聞?茖W校所秉持的“實用主義”辦學理念及其貫徹和實施。
研究民國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的論文有張立勤的《1927-1937年民營報紙的廣告經(jīng)營及其傳播特色》和曾來海的《試論民國時期報業(yè)發(fā)行稽核思想的萌芽》。前者討論民營報刊廣告經(jīng)營的策略運用、版面管理、傳播特征等,認為由于積極吸納西方報業(yè)的廣告經(jīng)營理念,1927—1937年民營報業(yè)在廣告經(jīng)營等方面領先于同期其他報業(yè)。后者在民國新聞學術文獻梳理基礎上,指出報業(yè)發(fā)行稽核思想與觀念早在民國就已萌芽,諸多新聞學者針對國內報業(yè)發(fā)行中銷數(shù)保密、“吃報”與“轉賣”等亂象,曾提出過設立中國報業(yè)發(fā)行稽核局或會計師稽核等報業(yè)發(fā)行稽核的思想,至今仍有啟發(fā)意義。
(六)民國新聞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
這一部分的7篇論文在民國新聞人新聞思想及作品研究方面均有所推進。徐新平的《論程滄波的新聞思想》較為全面闡述了國民黨報人程滄波新聞思想內涵、特征及代表性,倡導記者要具有自由獨立的精神;鼓勵記者不僅要會拿筆桿子,還要善于經(jīng)營;提倡黨報記者應該為本黨和政府辯護,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所建樹。龐榮棣的《民國報人陳冷的辦報活動及其辦報思想》逐一研討陳冷擔任《申報》總編時期三個階段中“時評”展現(xiàn)的辦報思想,歸納出早期將報業(yè)視為第二生命,言論立場堅定;中期對動亂的社會局勢與壓力無所適從,言論顯得隱晦;晚期對報業(yè)厭倦、消極,放棄摯愛職業(yè)等特點。錢珺的《20世紀20年代林語堂的新聞評論特色探究》以林語堂1924-1927年發(fā)表的時事評論文章為對象,認為其新聞評論既具有現(xiàn)代新聞評論的基本特征,又形成了幽默辛辣,形象說理的林氏評論風格。蘭甲甲的《彭子岡新聞作品風格特征研究》認為彭子岡的通訊和特寫雖不是直接報道前線戰(zhàn)場,卻以敏銳的目光、獨到的見解報道戰(zhàn)時后方社會的廣闊面貌,其作品融合散文和文學筆法,具有獨特的個性。
梁啟超和陳獨秀是中國新聞史上兩位劃時代的輿論界巨子,這部分有三篇論作從不同側面討論了他們的新聞思想及作品。張勇麗的《梁啟超與陳獨秀“開民智”新聞思想異同雙面觀》比較梁、陳關于報刊“開民智”功能的異同,認為陳“開民智”思想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梁的思想,但兩者在對待傳統(tǒng)文化態(tài)度、讀者策略、宣傳方法等分歧明顯。張朋的《輿論競爭與中共“二大”前后陳獨秀報刊論政話語的轉向》認為中共“二大”前后陳獨秀等“聯(lián)合戰(zhàn)線”口號的提出和論證,恰是與胡適等主導的《努力》競爭、互動的結果,這反映了政論家底色的陳獨秀領導下中共對輿論領導權重視。楊利強的《“梁啟超賣國”論的形成與傳播》細致梳理了巴黎和會前后關于“梁啟超賣國”在輿論界的形成、傳播的過程。
(七)民國廣播史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這組論文中有3篇研究民國新聞廣播史。其中艾紅紅的《略論民國時期新聞廣播的貢獻與局限》從宏觀上探討民國時期新聞廣播的貢獻及局限性。文章認為民國新聞廣播在傳遞新聞、培養(yǎng)廣播聽眾、推動語言標準化方面成效顯著;但由于觀念、制度、技術等限制,各電臺的廣播新聞具有很強的依附性,廣播記者也未能升格為社會認可的獨立職業(yè)。謝鼎新的《民國時期對廣播娛樂節(jié)目的探析》將視角轉移到民國廣播娛樂節(jié)目,在史料發(fā)掘基礎上,對民國時期的廣播娛樂節(jié)目劃定、播出狀況與安排、政策監(jiān)管及專業(yè)批評等進行探討。齊輝的《抗戰(zhàn)時期日本對華廣播侵略與殖民宣傳》在新發(fā)現(xiàn)的文獻史料基礎上探討日本在“滿洲國”廣播侵略宣傳的過程、策略及實施效果,為我們認識日本戰(zhàn)時廣播宣傳提供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
這組中另外幾篇論文涉及民國報人群體、民國畫報的新聞圖片等方面。 卜新章的《民國<良友>畫報新聞圖片來源探析》梳理了《良友》畫報歷年來新聞圖片及其署名,從而探討該報新聞圖片的來源,以期對當今新聞傳播實踐中影像的獲取與利用提供借鑒。曹愛民的《多變與依附:<時事新報>報人群體芻議》討論《時事新報》歷史上的三種報人群體,即非職業(yè)化式報人、企業(yè)化式報人、官僚買辦式報人,認為該報報人群體的最突出特點是多變與依附。楊曉霞的《招搖的文化贊助人:邵洵美對三十年代上海出版業(yè)的貢獻》認為邵洵美為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學新人與窘迫的文人提供了慷慨的幫助,發(fā)揮了贊助上海文化出版的作用。王雪駒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文化建設與國民意識的建構》以“二戰(zhàn)”期間日本在華刊物《華文大阪每日》所謂“創(chuàng)刊四周年紀念大征文活動”為研討對象,認為該文學活動的核心就是建構殖民地民眾自覺自愿的國民意識,但這種“規(guī)訓的文學活動”只是殖民者的一廂情愿而已。
二
如果說第一屆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高層學術論壇及論文集《民國新聞史研究(2014)》是國內“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第一次集體亮相”,那么本次論壇及會議論文集應該是民國新聞史研究的深化與拓展,是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新展示”。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民國新聞史研究的某些特點和趨勢。
其一,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聞事業(yè)及其戰(zhàn)時輿論動員等研究論題引人矚目。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國學術界回顧與反思抗戰(zhàn)歷史的成果十分豐富。就民國新聞史研究而言,這一論題自然極其重要。從本屆論壇收錄的文章看,鄭亞楠的《炮制的真相與真相的探尋——圍繞國聯(lián)調查團會見馬占山報道的較量》等10篇論文直接研究了抗戰(zhàn)時期新聞事業(yè);如加上馬嘉《民國時期東北日文報紙輿論導向研究》,總數(shù)達11篇,可謂本屆論壇的熱點議題。這些論文或以新聞媒介、新聞事件為對象,或深入挖掘媒體在戰(zhàn)時輿論動員中的功能和作用,或揭示日本在華殖民宣傳丑陋嘴臉,或展示中日在戰(zhàn)爭之外的輿論較量,從新聞史領域對抗戰(zhàn)史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其二,在民國新聞史新史料的發(fā)掘、整理和利用上有所突破。民國新聞史研究的深化與拓展,新史料的發(fā)掘至關重要。本屆論壇不乏此方面的佳作,令人印象深刻。如《抗戰(zhàn)時期日本對華廣播侵略與殖民宣傳》作者齊輝陸續(xù)在哈爾濱市圖書館、遼寧省檔案館等處發(fā)現(xiàn)戰(zhàn)時日本廣播文獻,主要有滿洲電報電話株式會社編制的《電電》、《放送》雜志、《滿洲放送年鑒》,滿洲國弘報處編印《滿洲統(tǒng)計年報》、《弘宣月報》等,這些文獻有助于清晰了解日本在東北的殖民宣傳細節(jié)。再如王繼先的《春風和氣自清師:馬星野與朱自清的友誼初探》運用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馬星野檔案》,可為研究民國時期國民黨宣傳骨干提供新的文獻線索;而錢承軍關于《京報》與吳定久關系的考述,則是綜合使用常用文獻與未刊文獻,從而詳盡展示吳定久對《京報》的貢獻。
其三,研究隊伍的學科多元化特征明顯,一大批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積極參與民國新聞史探索。短短四十余年的民國新聞史可謂跌宕起伏、色彩斑斕,其間圍繞著媒體話語權、輿論領導權的競爭與妥協(xié)則為學術探索提供了諸多課題。同時,民國新聞事業(yè)又在中外交涉、黨派紛爭、文化建設等方面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這就使民國新聞史探索不能局限于新聞史學領域,因之吸引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專家共同耕耘。從本屆論壇的作者構成看,既有長期從事民國時期新聞史研究的諸多業(yè)內專家學者,也有長期致力于文獻學、情報學的錢承軍研究館員對吳定久新聞業(yè)績的考證,還有長期致力于民國政治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的經(jīng)盛鴻教授對南京失陷后中國媒體言論趨向的梳理,更有一批包含中國近代史方向的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積極參與民國新聞史的研究。我們相信,隨著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積累,會有更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其間。
總之,此次“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高層論壇”與會論文議題廣泛,新材料、新視角、新觀點層出不窮,學者專家們在“回歸歷史,探尋規(guī)律”學術氛圍中將民國新聞史研究推向更深、更廣的層次。我們有理由相信,民國新聞史研究在不久的將來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為中國新聞史學的整體推進貢獻力量,也為探索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新聞傳播理論奠定堅實的歷史學基礎。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訊(記者吳楠)11月6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60余位學者參會。
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潘百齊指出,民國時期,中國士大夫傳統(tǒng)和知識分子精神相結合,在報刊領域形成了鮮明的“文人論證”風格,在“救亡圖存”的總目標下,“啟蒙、革命與追求國家現(xiàn)代化”成為報刊的主流三部曲。同時,在革命的洪流中,各種政治勢力在言論戰(zhàn)場上對峙,通過爭奪媒介話語權來爭取民眾、建立法統(tǒng)。文化、社會和政治因素的相互影響和交織,形成了民國新聞史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也為今天的新聞傳播學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舞臺。
“斷代新聞史是中國新聞史研究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斷代新聞史專著覆蓋了從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數(shù)千年的新聞史發(fā)展軌跡,但未見‘中華民國’的新聞史專著出版!敝袊侣勈穼W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指出,由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倪延年領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計劃出版國內第一套多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可能填補“中華民國時期”斷代新聞史的空白。
會上,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吳廷俊、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和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方曉紅分別以《脫敏、破題與敘事:“民國新聞史”的撰寫》《時間與中國報刊史書寫:以民國為例》《淺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為題發(fā)表主題演講。當天下午,會議分民國新聞史綜合研究、民國時期新聞人物研究、民國時期新聞媒體研究、民國時期新聞事件研究、民國時期新聞教育與其他研究、民國時期新聞人物相關研究、民國時期廣播與其他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
據(jù)了解,南京擁有珍貴而豐富的民國新聞史料。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憑借“東道主”的優(yōu)勢,近年開展了民國新聞史研究,2013年,該院倪延年教授的團隊先后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
以唯物史觀指導民國新聞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wǎng)站 2015-11-09 14:52
中國社會科學報南京11月7日電(記者吳楠)11月6日,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辦。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倪延年表示,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緊密相連,故研究民國新聞史,應將其放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考察,避免歷史虛無主義傾向,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考察當時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新聞媒介等,科學全面地再現(xiàn)當時的新聞業(yè)態(tài)。
民國新聞史為廣大新聞傳播專業(yè)學者提供了研究空間。倪延年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領域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其研究也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聞事業(yè)及戰(zhàn)時輿論動員等研究引人矚目,民國新聞史新史料的發(fā)掘、整理和利用有所突破,研究隊伍的跨學科特征明顯,研究視角逐漸從宏觀層面的探討轉向中觀和微觀方面的研究。
會議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主辦,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60余位學者參會。
〖鳳凰網(wǎng)〗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師大舉行
時間:2015-11-09 來源:鳳凰網(wǎng) 發(fā)布日期:2015/11/11 10:54:58
11月6日,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共同主辦。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黃旦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吳廷俊教授等全國知名高校代表出席論壇。來自國內數(shù)十家高校、科研機構及新聞出版單位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圍繞“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主題展開研討。
據(jù)了解,斷代新聞史是中國新聞史研究一個重要方面。斷代新聞史專著覆蓋了從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數(shù)千年的新聞史發(fā)展軌跡。但這一軌跡到“中華民國”就停止了。南京師范大學倪延年教授領銜的團隊競標成功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階段性成果計劃出10個左右分冊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最終成果計劃出國內第一套多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使若干年后填補“中華民國時期”斷代新聞史空白成為可能。
作為主辦方的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江蘇省屬重點大學,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fā)祥地之一。南京師范大學有兩個源頭:一是1902年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即中央大學的前身;一是1888年創(chuàng)辦的匯文書院,即金陵大學的前身。在百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陳鶴琴等曾先后在此主政,陶行知、吳貽芳、唐圭璋、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諸多名家大師曾在此執(zhí)教。
南京師范大學校友的陳昌鳳教授回歸母校,感慨良多。南京師范大學的新聞學科被我國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先生譽為“國內新聞教育的第一方陣”,擁有全國省屬大學中唯一的新聞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媒介與農(nóng)村社會發(fā)展、新聞法學、民國新聞史研究逐漸形成了學術梯隊和成果品牌。這些都為“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的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方曉紅表示,中國新聞史的研究應分為事業(yè)史、發(fā)展史、社會史和文化史等幾個方面,視線應從“精英話語”轉向“非精英話語”,而視野應從“宏觀的發(fā)展史”轉向“中觀的區(qū)域史”。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在南京師范大學舉行
來源: 尚七網(wǎng) 作者: 尚玉 發(fā)布時間:2015-11-12
尚七網(wǎng)訊 11月6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的“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舉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新聞學學科組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潘百齊教授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學者近百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論壇開幕式由南京師范大學新傳院黨委書記朱梅主持,新傳院院長顧理平教授致開幕辭。陳昌鳳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新聞史學會會長,非常感謝南師大新傳院為新聞史學界提供這樣高水準的學術論壇,這充分說明了民國新聞史有著無窮的魅力。潘百齊在致辭回顧了“第一屆民國新聞史高層學術論壇”盛況,對眾多專家學者共襄論壇之舉表示感謝,指出此次論壇對于促進民國新聞史的研究意義十分重大,同時也彰顯出我校在新聞史學,尤其是民國新聞史學界的影響和作用。
開幕式后的主題演講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重大招標項目(第二批)“中華民國新聞史”首席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新傳院倪延年教授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學院吳廷俊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新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教授,我校新傳院方曉紅教授分別作題為《脫敏、破題與敘事:“民國新聞史”的撰寫》、《時間與中國報刊史書寫:以民國為例》、《淺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的學術演講,就“民國新聞傳播業(yè)從哪里來”和“民國新聞史的宏觀呈現(xiàn)”問題、新報刊史書寫研究中的改變時間觀問題以及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問題作出精辟闡述。
主題演講后舉行了分論壇研討,其中來自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新報刊史書寫研究團隊作了以“新報刊史書寫:媒介實踐中的關系重構”為主題的系列討論。
論壇閉幕式由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曉鋒教授主持。中國新聞史學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王潤澤教授作會議總結。
此次論壇群賢畢至,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聞史專家學者為我校師生奉獻了一場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時也標志著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及我校主辦的“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為民國新聞史研究的重要學術品牌。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在我校舉行
時間:2015-11-11 11:16:23;來源:南京師范大學陽光網(wǎng);發(fā)布:張大華
11月6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的“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我校隨園校區(qū)舉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新聞學學科組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教授,我校副校長潘百齊教授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學者近百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開幕式后的主題演講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重大招標項目(第二批)“中華民國新聞史”首席專家、我校新傳院倪延年教授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學院吳廷俊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新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教授,我校新傳院方曉紅教授分別作題為《脫敏、破題與敘事:“民國新聞史”的撰寫》、《時間與中國報刊史書寫:以民國為例》、《淺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的學術演講,就“民國新聞傳播業(yè)從哪里來”和“民國新聞史的宏觀呈現(xiàn)”問題、新報刊史書寫研究中的改變時間觀問題以及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問題作出精辟闡述。
主題演講后舉行了分論壇研討,其中來自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新報刊史書寫研究團隊作了以“新報刊史書寫:媒介實踐中的關系重構”為主題的系列討論。
此次論壇群賢畢至,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聞史專家學者為我校師生奉獻了一場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時也標志著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及我校主辦的“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為民國新聞史研究的重要學術品牌。
【編者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度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師范大學舉行。會議秘書處根據(jù)會議討論和議決精神起草了會議紀要,于2015年11月10日發(fā)至與會各位專家學者征求修改意見,F(xiàn)將根據(jù)返回意見修改定稿的會議紀要全文刊載如下,以項目組成員下一階段研究工作的共同依據(jù)。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
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紀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度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批準號13&ZD154)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學術顧問兼項目編纂委員會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吳廷俊先生,項目組核心成員:倪延年(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王潤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何 村(渤海大學教授)、艾紅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方曉紅(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白潤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韓叢耀(南京大學教授,博導)、李建新(上海大學教授)、劉 亞(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教授、博導)、徐新平(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導)、李秀云(天津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立勤(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博士)。劉繼忠(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副所長,博士)參加了會議。項目組核心成員萬京華(新華通訊社新聞研究所研究員)、鄧紹根(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張曉鋒(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因事請假。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學術顧問兼項目編纂委員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吳廷俊先生主持。會議分兩個單元進行。
會議的第一個單元是討論審讀《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的相關分冊書稿。與會人員首先聽取了項目組核心成員中國傳媒大學艾紅紅教授就《民國時期的新聞廣播業(yè)》、中央民族大學白潤生教授就《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上海大學李建新教授就《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華南師范大學張立勤副教授就《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書稿撰寫過程中有關事宜的說明。在聽取有關同志的相關說明以后,與會人員就有關分冊書稿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和交流。經(jīng)過認真熱烈的討論交流,會議就提交會議討論審讀的有關《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書稿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要處理好共性和個性的關系。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的時段必須統(tǒng)一,《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盡可能按照“民國創(chuàng)立前后”、“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民國南京政府前期” “民國南京政府中期” “民國南京政府末期”這五個階段組織內容,但也可以根據(jù)不同分冊的具體情況靈活處理時段的安排。
二、對“民國新聞史”的整體評價既應看到“民國時期的確發(fā)生、存在過不少與現(xiàn)代文明和民主法制不合拍的歷史事實”,也應看到“民國新聞業(yè)在科學技術普及、進步力量努力、世界民主潮流推動及新聞事業(yè)規(guī)律共同發(fā)力下有了長足發(fā)展”的歷史事實,努力全面、客觀、辯證地再現(xiàn)民國時期新聞業(yè)態(tài)的真實情況、發(fā)展歷程以及內在規(guī)律。同時應該關注到“習馬會”后兩岸歷史、文化的對接更多,以及習近平提出兩岸共同編寫抗日戰(zhàn)爭史等發(fā)展,將為新聞史撰寫提供更為寬松的語言與表達環(huán)境的變化。
三、在宏觀上要力爭突破傳統(tǒng)的“革命史”敘述范疇,以“現(xiàn)代化架構”的基本思路,通過史料解讀、內容布局以及表述方式等多種途徑,盡可能客觀、全面、辯證地再現(xiàn)民國時期新聞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內在規(guī)律,在史料、史實、史識的基礎上,得出史論,闡釋史觀,體現(xiàn)“民國語境”和內容特色。
四、微觀敘述上,對媒介要力求講清經(jīng)費、創(chuàng)辦人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宗旨、形態(tài)以及影響等基本問題,但對社會影響力和受眾的感召力等主觀性色彩較濃厚部分的敘述必須言之有據(jù),力戒主觀。
五、在史料引用方面,強調引用公開出版文獻中有依據(jù)的史料,并且對所引用的史料必須保證準確,轉引的史料應明確標注。尤其是對網(wǎng)絡上的史料必須謹慎,要避免在引用史料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差錯。既不能犯政治錯誤,也不要出學術誤差。
六、《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是獨立的專著,應再現(xiàn)民國新聞業(yè)中特定側面的完整圖景。分冊內容的階段劃分可以根據(jù)內容及史料的實際情況,在上次會議議決框架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特約研究專題負責人在分冊內容基礎上撰寫特約專題稿,成為和分冊內容、觀點一致,同時又和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時段劃分一致的“特約專題稿”(應是另一個文稿),作為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各卷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
七、《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要強調敘述過程中的“民國語境”和時代特點,要通過全面、客觀再現(xiàn)這一歷史階段中新聞業(yè)態(tài)的實際情況。以史料、史事和史事為基礎客觀再現(xiàn)這一階段中各方面新聞業(yè)態(tài)
編纂委員會議第二個單元是討論由渤海大學何村教授提交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第四卷:民國南京政府中期的新聞業(yè)》部分書稿。與會人員聽取了何村教授就書稿事宜的相關說明。經(jīng)過認真熱烈的討論交流,會議就項目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的撰寫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中華民國新聞史”是“中華民國”這一歷史朝代(時期)的中國新聞業(yè)史,但不僅僅是中華民國政府認可的新聞業(yè)史,必須涵蓋“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在“中國”地域上的所有“新聞業(yè)”(官辦、民辦、外人在華及其他如日滿、日偽新聞業(yè))的斷代史性質的新聞業(yè)歷程,是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中央政府”背景下的“中國新聞史”。
二、“中華民國新聞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的中國新聞史學者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研究視角和方法撰寫的斷代性質的中國新聞史著作,編撰者要科學妥善地處理“共產(chǎn)黨員”與“新聞史學者”等各種關系,寫出與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能體現(xiàn)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水平的“中華民國新聞史”,填補目前尚沒有多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的學術空白。
三、“中華民國新聞史”應盡可能客觀、全面、辯證地再現(xiàn)“中華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態(tài)、發(fā)展歷程及內在規(guī)律,以史料史事為基礎,以史實史識為引領,以“史觀”為靈魂,從當時的“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社會公德”、“事業(yè)進步”及“特定階段”等不同視角,客觀敘述、“零度闡釋”、中肯評價“中華民國時期”的新聞媒介、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及新聞管理等內容,使《中華民國新聞史》努力達到中國新聞史學界最高水平的“高標準”。
四、要明確“史”和“志”區(qū)別,不能以報刊名稱作為章節(jié)標題。盡可能地占有史料文獻和已有成果?箲(zhàn)時期的新聞業(yè)應按“國民黨”、“共產(chǎn)黨”、“日偽、日滿”、“民營”分類。要抓住民國時期的民營新聞業(yè)處于合法存在狀態(tài)、國民黨新聞事業(yè)高位發(fā)展、官辦新聞是主體;共產(chǎn)黨新聞業(yè)從不合法到合法、從簡單油印小報到鉛印大報、單一媒體到完整媒介體系等鮮明特點,努力撰寫出一部具有中國話語體系、中國學術風格、中國理論特色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五、“中華民國新聞史”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史”的著眼點在于:(A)以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及中央政府變更或中央政府重大決策為敘述背景;(B)探究“中華民國時期”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等因素對新聞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及互動關系;(C)客觀再現(xiàn)“中華民國時期”各方面新聞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力求做出一部在海峽兩岸乃至華人新聞史學界都能接受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六、經(jīng)過與會人員認真討論,會議決定:項目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5卷本)中各卷的內容體系仍然由“社會背景”、“新聞報業(yè)”、“其他新聞業(yè)”(新聞廣播業(yè)、新聞通訊業(yè)、圖像新聞業(yè)、軍隊新聞業(yè)、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外國在華新聞業(yè)、新聞經(jīng)營管理、新聞管理體制、新聞教育、新聞學研究以及新聞職業(yè)精神、新聞業(yè)中外交流等)以及“本卷結語”四個板塊結構組成。其中“社會背景”、“新聞報業(yè)”和“本卷結語”由該卷主編撰寫,“其他新聞業(yè)”內容由特約專題稿組成。五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各卷的責任者署名將采用“X X X等著”,同時在該卷“后記”中說明各部分文稿的撰稿者,稿酬由撰稿者享有。
七、各卷應嚴格執(zhí)行《〈中華民國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編撰要求》(原載《民國新聞史研究動態(tài)》2015年第2期)。引用文獻一律采用頁末注、圈標、肩標、每頁單獨計數(shù)標號的方式標示。
例:書稿“引文標識”和“頁下注”示例(正文文字及頁下注標示):
立憲運動興起時,《申報》先持“反對中國設議政院”態(tài)度,但在清廷頒發(fā)“準備立憲”上諭后,于1906年9月匆匆聯(lián)合《滬報》、《中外日報》、《時報》、《南方日報》等報館舉行“慶祝立憲大會”,并在報紙上特辟立憲專欄。 1911年4月,革命黨人組織的“黃花崗起義”失敗,《申報》以統(tǒng)治階級口吻刊載《粵督電奏革黨肇亂情形:總算是一場鬧劇》 、《廣州革命黨電光一瞥:來得快,去得快》 及《廣州革命黨心尚未死:安得一鼓而殲之》 等新聞,并在時評中污蔑“何粵人之好亂也” 和贊揚清軍對革命黨人的鎮(zhèn)壓“匪亂殲盡,而閭閻不驚” 。
七、完整一卷《中華民國新聞史》應該包含目錄、正文、按照漢語拼音編排的《本卷引用文獻目錄》(可分為:專著、報刊、檔案、網(wǎng)站等部分,單篇論文不列入目錄)及后記等部分,整體篇幅約在40-50萬字之間。在控制整體篇幅的前提下,可對當時有較大影響的新聞媒體、新聞人物、新聞事件等做專門介紹。
“中華民國新聞史”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由項目首席專家倪延年教授主持。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交流溝通各子課題在研究過程中的進展情況。經(jīng)過充分討論,與會人員就下一步的工作進度事宜達成如下幾點共識:
一、與會人員分析了本項目研究工作的現(xiàn)狀、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認為本項目組具有實現(xiàn)本項目組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提交的《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投標書》承諾的“計劃完成時間為2018年12月”的有利條件。會議確認“2018年12月完成各項研究工作,向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公室申請結項驗收”的目標。
二、為了進一步推進本項目研究工作,以保證項目實現(xiàn)“2018年12月完成各項研究工作,形成提交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結項驗收的成果資料”目標,會議確定2016年8月下旬召開項目組第三次工作會議,會議主題是審讀定稿《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書稿;商定第三次工作會議委托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會議經(jīng)費由秘書處統(tǒng)籌)。具體事宜以正式通知為準。
三、按照2016年8月下旬召開第三次項目組工作會議的時間安排,已基本完成書稿并提交本次會議討論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負責人,根據(jù)本次會議討論決議,對書稿進行修改、充實、完善和規(guī)范,并商定《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在2016年2月初左右、《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在2016年3月、《民國時期的新聞廣播業(yè)》在2016年4月、《民國時期的新聞經(jīng)營管理》在2016年5月,分別向倪延年同志返回根據(jù)本次會議決議精神修改后的文稿(并同時發(fā)給項目組核心成員),以便在會議前初步審讀并提出修改意見,分冊作者根據(jù)修改意見修改后提交工作會議討論。其余分冊著者應在2016年6月底前向秘書處提交完整書稿,以便秘書處做好會議準備工作。
四、與會人員重點討論了渤海大學何村教授提前提交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第四卷:民國南京政府中期的新聞業(yè)》部分書稿,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修改意見。何村教授表示這次會議討論對他下一步的撰寫書稿大有收益,感謝項目組各位專家開誠布公的討論交流。為進一步推進項目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的撰寫工作,會議請何村教授在2016年8月第三次項目工作會議前完成本卷五章中的四章書稿(該卷80%的書稿),再次提交會議討論。
五、初步考慮在2017年10月左右召開項目組第四次工作會議,審定特約專題稿和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各卷書稿。在根據(jù)會議意見進行修改、充實、提高和規(guī)范,形成比較滿意的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書稿后, 2018年暑假期間召開“中華民國新聞史”編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五次工作會議審定書稿,然后進入申請結項準備工作階段。
六、根據(jù)項目投標書承諾,本項目提交申請驗收結項的材料主要包括:(A)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書稿;(B)階段性成果《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10個左右分冊)書稿;(C)公開發(fā)表的“中華民國新聞史”專題研究論文(不少于50篇);(D)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公室需要填寫的有關表格(由秘書處具體負責填寫)。請各子課題負責人按照上述成果目標,及早做好成果生產(chǎn)、資料積累等相關準備。
根據(j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項目組2015年度研究工作計劃》,項目組成員為會議召開作了充分準備。艾紅紅、李建新、張立勤、白潤生等教授按計劃提交了負責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書稿;何村教授提供了《中華民國新聞史:民國南京政府中期的新聞業(yè)》部分書稿供會議討論,既為會議如期順利舉行做出了貢獻,也為秘書處工作提供了直接支持,秘書處對此表示誠摯感謝;經(jīng)過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努力,本項目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明確任務的預期目標。在會議籌備和舉行過程中,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領導給予全力支持、熱情歡迎和盛情接待;學院的部分新聞學專業(yè)博士、碩士研究生承擔了會務工作,為會議順利召開和實現(xiàn)預期目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與會同志對此表示真誠的感謝。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八日
《中華民國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
編 撰 要 求
2014年5月項目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5年下半年舉行。據(jù)秘書處了解的情況,已有項目組成員著手進行文稿思考、謀篇布局及撰寫工作。為便于各位專家推進工作,秘書處把曾在《民國新聞史研究動態(tài)》第3期(2014年9月編發(fā))刊載征求意見,并根據(jù)有關意見進行修改定稿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及〈中華民國新聞史〉編撰要求》刊載,以便項目組各位專家學者的工作。【此件曾在《民國新聞史研究動態(tài)》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載。現(xiàn)應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再次刊載,以便項目組各位專家的工作】
一、內容體系需嚴格保持穩(wěn)定
撰寫各卷《中華民國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文稿時,對項目組核心成員會議討論決定的內容框架即“章”和“節(jié)”目錄[即各卷目錄中的第一、二節(jié)標題]最好不要改變,以保持各卷之間內容體系的相對統(tǒng)一最好能穩(wěn)定。至于第三級標題即“節(jié)”中的“點”標題,則可由分卷主編或分冊撰稿者根據(jù)實際需要作調整。
二、各卷篇幅需基本保持平衡
由于各卷的情況不完全一致,所以對每節(jié)的字數(shù)也不作硬性規(guī)定。首席專家對每卷篇幅采取“整體控制”的方針,具體由各卷著者(或主編)比較靈活地掌握;驹O想是《中華民國新聞史》每卷初稿的篇幅掌握在50-55萬字左右,該卷中的各章及每一章中各節(jié)的字數(shù)相對平衡(章與章之間、節(jié)與節(jié)之間字數(shù)的篇幅差異最好能控制在20%左右),如以全書10章、每章5萬字為基數(shù),那就是說每章的字數(shù)控制在4萬到6萬之間;以每章5節(jié)為基數(shù),那就是每節(jié)的字數(shù)在0.8萬到1.2萬之間。根據(jù)這個原則,《中華民國新聞史》5卷中也可能有的卷達不到50萬字,也有的卷可能超過50萬字,但設想是每卷最少的不少于45萬字,最多的也不能多于55萬字,以便保持整套書各卷篇幅上的相對平衡。
三、文本格式須嚴格執(zhí)行
文本格式必須統(tǒng)一規(guī)范。也只有統(tǒng)一規(guī)范才能盡可能減少文稿審讀、編輯和修改的重復勞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撰述性內容的表述格式
本書的撰述性內容按照章、節(jié)、目、點的次序依次展開。
“章”的標題居中?找恍小i_首用“第”,接著是該“章”的“數(shù)序”碼,再接著是“章”字。空一格。書寫“章”標題的內容。在“章”標題下,空兩行。用兩三行文字(100-150字左右)概括本“章”的核心或主要內容作為引言,然后另起行,再空一行。書寫“節(jié)”的標題。第一“節(jié)”的標題前統(tǒng)一用“一”作為序號,余類推。
“節(jié)”的標題也居中。開首用“第”,接著是該“節(jié)”的“數(shù)序”碼,再接著是“節(jié)”字?找桓瘛鴮憽肮(jié)”標題的內容。另起行?找恍小S靡欢挝淖郑200-300字左右)概括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作為引言。另起行,不空行,空兩格。書寫“目”標題。第一“目”標題前統(tǒng)一用“一”作為序號,余類推。
在“目”標題下,不空行,空兩格。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目”的主要內容。另起一行。然后再列出第一“點”標題,第一“點”標題前統(tǒng)一用“(一)”作為序號,余類推。
在“點”標題后用一短句概括本層次的內容主題,用句號句斷。第一層次內容主題的前面統(tǒng)一用“1、”作為序號。后面文字不另起行。
在“層次”的內容中如還有必要分段落敘述,則用一短句概括內容主題,以句號句斷。統(tǒng)一以“(1)”作為序號。后面的文字不另起行。
在“段落”中如果還需要分段敘述,則另起行,成一段,但不再編序號。
歸納起來:本書的序號結構體系是:
第一 章 XXXXXXXXX(居中)
(本章引言)
第一節(jié) XXXXXXXX(居中)
(本節(jié)引言)
一、 XXXXXXXX
(本點引言)
(一)、XXXXXXXX(本目內容)。XXXXXXX……………
1.XXXXXXXXX(本層次內容)!
(1).XXXXXXXX(本段落內容)。
[注]上述序號體系,各分卷都須嚴格執(zhí)行,以保持全書格式統(tǒng)一。如果內容的層級不需按照如此設置,可以簡略層級較低的標示符號,但體系層級需嚴格執(zhí)行,不得混用表示符號或格式,以免造成表述體系的混亂。
2、史料文獻的統(tǒng)一格式
所有收錄的新聞史料文獻,應當盡可能地做到要素齊全。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獻應當具有如下基本要素:
1、文獻篇名(文獻題名,副題名,外文題名,譯名等);
2、文獻責任者(著者、編者、譯者、執(zhí)筆者、起草者等;責任單位,如撰寫發(fā)表時評的報館、通過文件的組織或會議等)
3、文獻正文內容(有代表性或史料價值的文獻,或全文收錄,或摘錄其中某一段落。如是段落的摘錄,應保證摘錄的文字內容與原始文獻記載的完全一致性。摘錄者該作明確說明)
4、文獻出處及具體表述。
專著文獻:文獻題名,出版者,出版時間,在整本文獻中的起止頁碼;
單篇文獻:文獻題名,發(fā)表刊物或報紙,刊物的年卷期或報紙的出版日期,刊物中的起止頁碼或報紙上的版次。
檔案文獻:文獻題名,收藏單位和案卷號。
5、轉引(如轉引的新聞史料文獻應著錄提供者直接的文獻來源,或表明來自某收藏單位的原始文獻,或表明轉引自某一著作)。
關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內容及工作安排的決 議
(2014年5月10日)
2014年5月9-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舉行項目組工作會議,專題討論了項目階段性成果“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有關分冊的內容體系(章節(jié)目錄)格局和工作安排。秘書處根據(jù)會議討論的意見起草了“會議紀要”(征求意見稿),發(fā)給項目組全體核心成員征求修改意見。秘書處根據(jù)返回意見對“會議紀要”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定稿,形成《關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內容及工作安排的決議》!敬思凇睹駠侣勈费芯縿討B(tài)》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載。現(xiàn)應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重新刊載,以便項目組各位專家的工作】
一、關于各分冊內容
(1)《民國時期的新聞廣播業(yè)》(承擔者:艾紅紅)
第一是書名采用“新聞廣播業(yè)”而不采用“廣播業(yè)”的提法;第二是在“背景”部分建議考慮增加“收音技術發(fā)展和收音機普及”的內容;第三是在章標題中可省略“民族危機”、“抗日戰(zhàn)爭時期”、“政權更迭時期”等“革命范式”色彩比較鮮明的詞匯,或改用平實客觀的詞匯;第四是在“抗戰(zhàn)時期”內容中增加關于敵我雙方“廣播戰(zhàn)”的內容;第五是適當提及特定階段“廣播研究”。
(2)《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承擔者:白潤生)
第一是該分冊內容以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情況實際為基礎,而不以共和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現(xiàn)狀為依據(jù);第二是第一章標題改為“民國初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1912.1-1916.6),” 以和學術界習慣相一致;第三是在“民國初期新聞業(yè)”這一章中增加“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的溯源”一節(jié),可以溯源到民國創(chuàng)立前。第四是對民國時期文獻中對少數(shù)民族的稱謂依照原文引用,但應用今義加以注明。第五是側重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或少數(shù)民族報人創(chuàng)辦的少數(shù)民族報刊和漢族報人創(chuàng)辦的少數(shù)民族報刊,對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教育、新聞通訊業(yè)、少數(shù)民族報人創(chuàng)辦的(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漢文報刊)及新聞圖像業(yè),本分冊可以涉及,但一要側重于展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特征屬性,二要從略敘述,以免和其他分冊重復。
(3)《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業(yè)》(承擔者:萬京華)
第一是本分冊書名用“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業(yè)”而不用“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社”;第二是要以“新聞通訊業(yè)”視角敘述民國時期新聞通訊社發(fā)展變化為主線,突出歷程和規(guī)律,不能成為通訊社基本信息的羅列性介紹;第三是在介紹新聞通訊社發(fā)展歷史的基點上,要探討新聞通訊社產(chǎn)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新聞通訊社業(yè)務的發(fā)展和演變;新聞通訊社內部機構設置的演變、新聞通訊業(yè)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等拓展性內容;第四是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業(yè)應包括研究國人在海外創(chuàng)辦的新聞通訊社,但應局限在中國人為服務于中國國內社會政治活動而創(chuàng)辦和運行的新聞通訊社,華僑在當?shù)貏?chuàng)辦以傳播當?shù)匦侣、服務當(shù)厥鼙姷男侣勍ㄓ嵣绮辉倨淞小5谒氖强紤]到收集(國民黨和共產(chǎn)黨新聞通訊社以外)新聞通訊業(yè)史料的困難,本分冊可以延遲半年或一年完成初稿。第五是建議把組稿和成稿兩個過程分開,組稿時可以由專人按專題撰稿,各專題成稿后由分冊主編按照和套書大體一致的階段劃分進行統(tǒng)稿,并撰寫納入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的特約專題稿。
(4)《民國時期的軍事新聞業(yè)》(承擔者:劉亞)
第一是把書名調整為“民國時期的軍隊新聞業(yè)”。第二是把現(xiàn)在目錄中的第一章《民國成立前的軍事新聞業(yè)》取消單章設置,調整為在現(xiàn)在的第二章(調整后的第一章)《民國時期的軍隊新聞業(yè)》中的第一節(jié)“民國時期軍隊新聞業(yè)溯源”,時間可溯源到晚晴。第三是在現(xiàn)有的內容體系中增加“民國時期的敵偽軍隊新聞業(yè)”,以客觀全面的記載和反映當時的軍隊新聞業(yè)。
(5)《民國時期的外國在華新聞業(yè)》(承擔者:鄧紹根)
第一是本分冊的書名用《民國時期的外國在華新聞業(yè)》,而不用“外國在華新聞活動。第二是全分冊應加強探究外國在華新聞業(yè)與中國社會的關系、影響和互動等內容。第三是把第二章改為“民國初期的外國在華新聞業(yè)”(以和會議決議一致);第四是把現(xiàn)在第二章第一節(jié)調入第一章,成為“民國時期外國在華新聞業(yè)溯源”;第五是對民國時期外國新聞記者的在華新聞活動建議適當加強。
(6)《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業(yè)》(承擔者:李建新)
第一是把書名改為《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和“民國時期”新聞學術研究、新聞業(yè)經(jīng)營、新聞管理體制和新聞職業(yè)精神等一起納入“實務系列”。第二是根據(jù)會議討論意見對章節(jié)標題的表述進行調整,以和全套叢書統(tǒng)一。第三是建議突出民國時期新聞學教育發(fā)展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如1918年的北京大學新聞學會等);第四是建議選擇代表性的新聞教育單位,闡述新聞教育支撐新聞業(yè)發(fā)展的內容。
(7)《民國時期的新聞學術研究》(承擔者:徐新平)
第一是把書名調整為《民國時期的新聞學研究》,成為“實務研究”之一種。第二是把第一章《民國之前的新聞學研究》改為《民國時期新聞學研究的誕生》;對晚清時期的新聞學研究成果介紹放在“緒論”(導論)中介紹。第三是建議以民國時期的中國新聞學研究發(fā)展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提煉出有亮點的標題,但時間分段要大致清晰;第四是把第一、二章標題中的“中國”兩字去掉,因為“民國時期的新聞學研究”本身就是講的“中國”。第五是建議在第三章敘述中考慮國民黨新聞理論研究中英美、德國乃至蘇俄有關理論的影響;第六是在每個階段注意對有影響的代表性新聞學研究者的介紹和研究(人物研究);第七是在把第一章的標題改為 “民國時期新聞學研究溯源及誕生” ,增加一節(jié)“民國成立初期【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新聞學研究”;第八是建議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章節(jié)中覆蓋敵偽地區(qū)的新聞學研究,以求客觀全面地反映這一史實。
(8)《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承擔者:張立勤)
第一是本冊的書名確定為《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經(jīng)營》,舍去“管理”以免和“管理體制”分冊由重復之嫌。第二是可以報業(yè)經(jīng)營為主體和基點,但一定要兼顧覆蓋整個“新聞業(yè)”,如廣播、電臺和通訊社等;第三是把第一章標題“民國時期新聞業(yè)的經(jīng)營環(huán)境”改為“背景和條件”,以文實相符。第四是對“新聞業(yè)經(jīng)營”的內涵表述要注意完整覆蓋,不光要覆蓋報業(yè)、廣播、通訊社,還要涵蓋“發(fā)行”、“廣告”以及“資本經(jīng)營”,當然可以有詳略之分。第五是建議適當控制第一章的篇幅(即經(jīng)營環(huán)境),不宜太長。第六是各章節(jié)的標題注意采用差異化表述,減少“經(jīng)營”在標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
(9)《民國時期的新聞管理體制》(承擔者:方曉紅)
第一是建議增加“思考”的內容,作為本書觀點和提升;第二是建議在第四章增加“理論基礎”的內容;第三是對國民黨的戰(zhàn)時新聞管理體制應該有集中的敘述,尤其是“新聞檢查”應該有“節(jié)”這一層次的展現(xiàn);第四是應該覆蓋到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偽滿、汪偽、租界等方面的管理體制;第五是建議增加“結語”,即對民國時期新聞管理體制的認識和評價。
(10)《民國時期的新聞職業(yè)精神》(承擔者:張曉鋒)
第一是各章的劃分時間階段以及稱謂要與整套叢書相一致。第二是要拎出民國不同時期新聞人職業(yè)精神的發(fā)展脈絡和在特定階段中“變”的動因和表現(xiàn);第三是要處理好“報刊業(yè)”與“生存環(huán)境”的關系,“報刊業(yè)”也是當時新聞人生存環(huán)境的一個因素;第四是要注意挖掘新聞人對職業(yè)精神“行”的內容;第五是要處理好“個體”和“群體”的關系,每一個階段可以有代表人物,但不能寫成代表人物職業(yè)精神介紹,而應該是對這個時代新聞職業(yè)精神研究和歸納;第六是要注意挖掘新聞人職業(yè)精神和國家、民族命運之間的關系。
二、關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的工作進度安排
根據(jù)項目招標書的設計,“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是本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按照設計的工作進程,階段性成果應該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書稿,經(jīng)編撰委員會審定以后交出版社,在2018年12月底前出版。和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成果打印稿)一起,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提出結項驗收申請,否則就不能申請結項。
根據(jù)上述安排,秘書處計劃在2015年11月前后,繼續(xù)承辦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合作舉辦“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結合高層論壇舉行國家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第二次工作會議(編撰委員會工作會議),審讀《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的分冊書稿,請各分冊的承擔者按照項目招標書設計的進度安排,抓緊時間進行研究和撰稿。以期編撰委員會議能夠如期舉行并達成預期的目標。
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中的
“民國新聞史研究”文獻匯編(2000-2002)
馬超搜集整理,劉繼忠審定
本次檢索查閱了2000-2002年度國內公開出版的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國內各類期刊73種(其中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25種,不含各類集刊、內刊、論文集),共發(fā)現(xiàn)125篇民國新聞史研究方面的論文。本次檢索以CNIC中國期刊網(wǎng)為檢索數(shù)據(jù)庫,以新聞學期刊為主,其它學術期刊涉及到各大高校的學報。檢索仍可能掛一漏萬,特此說明。
一、文獻在雜志、作者等方面的分布概況
刊登篇數(shù)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家,即《新聞大學》(29)和《出版發(fā)行研究》(22)。5-10篇的期刊有7家,分別是《國際新聞界》(6)、《新聞與傳播研究》(6)《傳媒》(6)、《軍事記者》(7)、《出版科學》(9)《國際新聞界》(6)《新聞記者》(5)。有8家期刊刊登均在4篇以下(含4篇),它們分別是《新聞與傳播評論》(3)、《新聞知識》(3)《編輯之友》(2)、《現(xiàn)代傳播》(2),《新聞與寫作》、《編輯學刊》、《青年記者》、《新聞界》各一篇。
在論文作者方面,125篇論文涉及142位作者,其中,方漢奇3篇,趙曉恩5篇,有17篇論文2人或3人合寫。
二、文獻內容的主題分布概況
在研究主題方面,報人、報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有36篇論文以報人為研究主題,其中研究毛澤東的3篇,研究劉少奇的2篇,研究梁啟超的4篇,研究邵飄萍的3篇,另外還有鄒韜奮、朱少屏等。有50篇論文以不同類型的報刊為研究主題,民營報刊新記《大公報》、《申報》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紅色報刊是研究的重點,紅色報刊涉及到《新中華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此類文章占據(jù)了報刊研究的絕大部分,但國民黨報刊、在華外人報刊、行業(yè)報刊、小報也有一些研究。其中,《大公報》的研究數(shù)量最多,有10篇論文以《大公報》為研究主題,內容包括了《大公報》的敢言傳統(tǒng)、“小罵大幫忙”、兒童專刊的傳播觀念、與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現(xiàn)代化運動等等。研究角度上呈現(xiàn)多元化狀態(tài),主要有報刊的媒介呈現(xiàn)、政治動員、報道特色、報刊與城市文化、報紙廣告、報刊業(yè)務等。其它主題主要是新聞教育、新聞法制、媒介經(jīng)營、新聞團體、新聞自由、新聞廣播、新聞統(tǒng)制、職業(yè)素養(yǎng)、地方新聞史、研究綜述等。研究角度多側重于人物的新聞思想、報刊活動、職業(yè)生涯,作品特色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是新千年,10月20 日至21 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外管理導報社聯(lián)合發(fā)起召開了以“世界新聞傳播 100 年”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從不同角度總結了100年來中國和世界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對民國時期的新聞事業(yè)也有不少概括性的論述。方漢奇在《中國新聞傳播事業(yè)一百年》中將晚清民國時期新聞業(yè)概括為第一階段,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下報業(yè)活動時期。白潤生則總結了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
這三年研究成果中有一個明顯的不足就是研究深度不夠,不少發(fā)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停留在介紹層面,對相關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挖掘不夠。如發(fā)表在青年記者2000年第2期上的《邵飄萍智取獨家新聞》,全文不到兩百字,也沒有署名作者,僅僅介紹了邵飄萍一次智取獨家新聞的經(jīng)過,而沒有綜合介紹邵飄萍智取新聞的情況,更沒有總體分析邵飄萍智取的特點和采訪藝術。
三、研究成果文獻的具體信息
2000-2002年度國內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上刊載“民國新聞史研究”文獻的作者、篇目、發(fā)表刊物以及卷期信息如下。
序號 作者 文章名 期刊名 期
1 朱正心 祖父朱少屏的報人生涯——悼念先烈就義60周年 新聞大學 2002.3
2 湯小薇 總司令和戰(zhàn)地記者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誕生前后 軍事記者 2001.7
3 施喆 自由主義職業(yè)報刊理念的探尋與游移——張季鸞新聞思想述評 新聞大學 2002.3
4 黃泓 追蹤儲安平的心路歷程 新聞大學 2000.4
5 張頌甲 追憶采寫溥儀一稿的見報過程 傳媒 2001.5
6 著名記者徐凌霄遺世巨著 《古城返照記》問世 新聞與寫作 2002.8
7 牛濟 周恩來與張季鸞及《大公報》 新聞知識 2001.6
8 孫建華 終生捍衛(wèi)新聞工作者的使命——記中國著名新聞學專家甘惜分教授 軍事記者 2001.5
9 劉磊 中國早期報人社會地位的演進 傳媒 2002.7
10 汪家熔 中國現(xiàn)代出版起源散議(一)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4
11 汪家熔 中國現(xiàn)代出版起源散議(二)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5
12 馬榮寶 朱 屹 中國近代編輯出版活動與五四運動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2
13 單波
秦志希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思想回顧(1921~2001年)——新聞學專家訪談錄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01
14 宋素紅 中國第一個女新聞工作者 新聞大學 2001.4
15 周葆華 質疑新記《大公報》的“小罵大幫忙”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2.3
16 鄒小站 章士釗《甲寅》時期自由主義政治思想評析 近代史研究 2000.1
17 王英 張竹平廣告理念初探 新聞大學 2000.1
18 李艷 張元濟的編輯思想 出版科學 2002.1
19 李興國 楊新磊 早期學者視閾中的攝影藝術 現(xiàn)代傳播 2002.4
20 史春風 原創(chuàng)性選題——商務印書館早期經(jīng)營管理的靈魂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0
21 袁武振 預報西安事變的美國女記者──海倫·斯諾西安事變前對張學良的采訪 新聞知識 2001.5
22 馮波 由邵飄萍的新聞活動論新聞本位的回歸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1.S2
23 趙達雄 影印宜止 比勘當行
——讀蔡元培、袁同禮先生“對于影印《 四庫全書》的建議”有感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8
24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一)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
25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五)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5
26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四)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4
27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三)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3
28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二)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2
29 丁法章 一面時代的鏡子——賀《大公報》百年華誕 新聞記者 2002.7
30 范軍 葉圣陶的書刊廣告藝術 出版科學 2000.1
31 劉文俊 也論梁啟超的編輯出版思想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2002.1
32 甘惜分 延安《解放日報》的遺產(chǎn)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01
33 丁鳳麟 宣傳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獻匯編——時事新報館《革命文牘類編》評介 新聞大學 2001.3
34 沈全梅 徐鑄成談辦報藝術 新聞大學 2002.2
35 杜永和 新聞報告《西行漫記》成名探因 軍事記者 2001.10
36 徐新平 新聞“喉舌論”考述 湖南大學學報 2001.2
37 方勤 蕭乾與《大公報》的《文藝》副刊 新聞大學 2002.2
38 查本恩 夏衍的報刊編輯思想探析 新聞大學 2001.3
39 黃旦 五四前后新聞思想的再認識 浙江大學學報 2000.4
40 艾以 我所知道的畢修勺先生 新聞大學 2000.3
41 畢修勺 我任《掃蕩報》總編輯的始末 新聞大學 2000.3
42 薛建立 我國最早自我宣介的雜志——《出版周刊》 傳媒 2001.8
43 龐榮棣 為歷史留下一份可信的資料──紀念史量才誕辰120周年
新聞記者 2000.1
44 方漢奇 為《大公報》辨誣——應該摘掉《大公報》“小罵大幫忙”的帽子 新聞大學 2002.3
45 湯奇學 龔來國 汪康年與梁啟超關系變化與《時務報》興衰 安徽大學學報 2000.1
46 姜飛 皖南事變中的《新中華報》 新聞大學 2000.2
47 鄭 霄 吳陽娟 鄭澄桂 土地革命時期閩西蘇區(qū)紅色出版物述略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9
48 伍杰 韜奮精神與“入世” 出版科學 2002.2
49 沈薈 韜奮報刊活動與社會信用 新聞記者 2002.5
50 王建輝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出版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2001.2
51 關家錚 四十年代上!渡裰萑請蟆汾w景深主編的《俗文學》周刊 山東大學學報 2000.6
52 陳鳳姑 試論《新民叢報》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中的地位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2001.6
53 稂艷玲孟桂香 試論《清議報》的國民性改造宣傳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2.2
54 趙曉恩 生活書店的經(jīng)營之道和斗爭藝術(六)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
55 邵飄萍智取獨家新聞 青年記者 2000.2
56 曾建華 王開 商務印書館與東方圖書館 出版科學 2002.2
57 龐旸 篩子、鏡子和輪子——憶蕭乾 傳媒 2001.9
58 李明山 清末著作權律出臺前的民間反盜版活動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0
59 方平 清末上海民辦報刊的興起與公共領域的體制建構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2001.2
60 馬飛孝 評王蕓生的兩次思想轉變 新聞大學 2001.1
61 藍鴻文 毛澤東怎樣寫軍事新聞 軍事記者 2002.2
62 胡文龍 毛澤東怎樣精心寫作社論 新聞界 2001.5
63 王杰鋒 毛澤東題書的黨報報頭知多少? 軍事記者 2002.1
64 徐新平 略論徐寶璜的新聞倫理觀 新聞大學 2000.4
65 劉光磊 周行芬 論《時事公報》的立場、新聞與言論 新聞大學 2000.2
66 吳廷俊 范龍 論《大公報》的“敢言”傳統(tǒng) 新聞大學 2002.3
67 范軍 魯迅先生的書刊廣告藝術 出版科學 2002.1
68 劉鐵生 魯迅生前最后的照片 軍事記者 2002.2
69 桂新秋 劉少奇與新聞出版(一)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4
70 桂新秋 劉少奇與新聞出版(二)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5
71 侯東陽 林語堂的新聞輿論觀——評林語堂的《中國新聞輿論史》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2
72 秦志希 汪露 梁啟超與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聞傳播觀 現(xiàn)代傳播 2002.4
73 蔡國兆 梁啟超新聞思想試析 新聞大學 2000.3
74 馮東書 可歌可泣的英雄──一本記錄戰(zhàn)爭年代新聞戰(zhàn)線英雄的書《熱血鑄豐碑》 新聞記者 2000.9
75 顧潔
鄢可然 抗戰(zhàn)時期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 新聞大學 2001.2
76 王天定 舊上海的外國記者們——一個日本記者三十年代在上海與西方記者的交往 新聞大學 2000.2
77 鄭祖安 舊上海報刊的香煙廣告 傳媒 2002.1
78 包禮祥 近代報業(yè)的畸形發(fā)展及其原因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2.3
79 馮英子 江右辦報記 新聞大學 2001.1
80 韓辛茹 建黨80周年評說《新華日報》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3
81 馬藝 簡述潘梓年對《新華日報》的歷史貢獻 新聞大學 2000.3
82 湯志鈞 甲午戰(zhàn)后的《鏡海叢報》 近代史研究 2001.4
83 艾以 記馮英子的辦報生涯 新聞大學 2001.1
84 畢勝 懷念丁一嵐先生(上) 傳媒 2002.11
85 單濱新 胡愈之的報刊工作與新聞思想 新聞大學 2000.2
86 曹光瓈; 關于邵飄萍政治身份之我見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02
87 徐志耕 朱有華 干凈地出城——訪軍事新聞名篇《桌上的表》作者張明將軍 軍事記者 2001.5
88 吳迪 從《申報》“楊妹事件”看環(huán)境對新聞“把關人”的影響 新聞知識 2001.5
89 鐘家偉 梁壽華 芻議蘇區(qū)時期宣傳群眾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 江西社會科學 2000.1
90 胡清國 陳獨秀早期新聞實踐與中共建黨 江西社會科學 2002.5
91 戴銀鳳 Civilization與“文明”——以《時務報》為例分析“文明”一詞的使用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 2002.3
92 方漢奇 中國新聞事業(yè)一百年 國際新聞界 2000.6
93 白潤生 興起發(fā)展繁榮--中國少數(shù)民族新聞傳播事業(yè)100年 國際新聞界 2000.6
94 許力以 五四運動時期的思想發(fā)展和報刊圖書出版 編輯之友 2002.1
95 鄭師渠 《萬國公報》與中日甲午戰(zhàn)爭 近代史研究 2001.4
96 王鵬 《蘇俄視察記》出版前后 新聞記者 2002.7
97 高強 《蘇報》案與治外法權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2.4
98 宋素紅 《時務報》的譯報工作初探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2
99 肖良武 《民國日報》在二月民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 2000.1
100 程曼麗 論百年新聞傳播史上的兩次飛躍 國際新聞界 2000.6
101 熊顯長 林語堂的雜志觀 編輯學刊 2001.5
102 夏洪艷 《救國時報》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 新聞大學 2000.2
103 高金萍 回首百年滄桑 研討世紀課題
“世界新聞傳播100 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國際新聞界 2000.6
104 田海林 馬樹華 《獨立評論》與抗日救亡 民國檔案 2000.4
105 賈曉慧 《大公報》與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現(xiàn)代化運動 近代史研究 2001.6
106 尹韻公 《大公報》與紅軍長征落腳點之研究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2.3
107 陳彤旭 《大公報》兒童專刊的傳播觀念探析 新聞大學 2001.2
108 吳廷俊 范龍 《大公報》“敢言”傳統(tǒng)的思想基礎與文化底蘊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2.3
109 何揚鳴 鄭建華 “衙前農(nóng)運”及其新聞輿論宣傳 新聞大學 2001.4
110 馮英子 “青記”當年 新聞大學 2002.1
111 龐亮 “九·一八”前后陶行知在《申報》的活動 新聞大學 2001.2
112 孫景峰 鄒韜奮的出版廣告思想與實踐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0
113 趙曉蘭 浙江近現(xiàn)代報刊史概述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2.6
114 余文煥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統(tǒng)區(qū)的進步出版界(五)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
115 吳永貴 一舉成名天下知——中華書局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過及成功因素分析 出版科學 2002.3
116 馬仲揚 韜奮精神再學習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2.8
117 吳永貴 商務印書館對我國近代圖書館事業(yè)的貢獻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9
118 姬建敏 三十年代的雜志觀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1
119 于雷鳴 張寶明 關于《新青年》編輯思想的回望 編輯之友 2000.2
120 王仿子 1937~1950年的香港出版業(yè)(下) 出版科學 2000.4
121 王仿子 1937~1949年的香港出版業(yè)(上) 出版科學 2000.3
122 陳日濃 宋慶齡新聞傳播思想 國際新聞界 2001.3
123 方漢奇 美國記者的愛恨中國情結 —對100 年來美國記者有關中國報道的回顧與反思 國際新聞界 2002.2
124 蔣曙晨 “一大”前后黨的出版工作 出版科學 2001.3
125 王益 84自述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0
(課題組供稿)民國新聞史研究動態(tài)(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暨工作會議專輯)2015第(6)期
民國新聞史多視角研究成果的新展示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學術論壇”論文綜述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學術論壇”是繼2014年5月“回歸歷史 探尋規(guī)律: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的首屆學術論壇成功舉辦后,又一次“民國新聞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學術交流活動。論壇由中國新聞傳播學界唯一的國家級學會中國新聞史學會主辦、南京師范大學承辦。自2015年3月初發(fā)出征文通知后,得到新聞史學界同行學者的熱烈響應,截止到7月底,組委會秘書處共征集論文68篇。經(jīng)組委會邀請專家進行評審,選用48篇為參會論文并編入本文集。
一
根據(jù)入選論文的研討主題,大致將其分為民國新聞史研究總論,新聞人物研究,新聞媒介研究,新聞事件研究,民族(地區(qū))新聞史、新聞教育史及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研究,新聞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廣播史及其他方面研究七個方面。
(一)民國新聞史研究總論
從宏觀視野觀照民國新聞事業(yè)演進歷程是本組論文共同特點。收錄6篇論文的選題涉及多個層面。王潤澤、肖江波在《國際傳播:民族救亡中的另一個戰(zhàn)場》中認為戰(zhàn)爭的勝利,不僅需要軍事上艱苦卓絕的斗爭和犧牲,更要獲得國際輿論的大力支持和同情,這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取得勝利的重要基礎?箲(zhàn)時期,國共兩黨對國際傳播均十分重視,做了大量工作。他們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戰(zhàn)略,利用領導人、官方、民間報人、外國記者等的各種力量,共同推動了中國抗戰(zhàn)的國際傳播,爭取獲得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國際輿論支持。陳志強、陳李龍《近代國人報刊的新聞紙進口依賴與國產(chǎn)情結》則將研究視野轉移到民國新聞業(yè)最基本物質資料——新聞紙的生產(chǎn)和使用。文章集中討論了進口新聞紙在民國報業(yè)中壟斷地位及國人數(shù)次嘗試國產(chǎn)新聞紙的歷史境遇,指出新聞紙的國產(chǎn)情結與實踐既是近代報刊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新聞紙需求增加的結果,也是實業(yè)救國背景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但國產(chǎn)新聞紙質量滿足不了報業(yè)需求,致使以國產(chǎn)取代進口的愿望難以實現(xiàn)。
民國新聞事業(yè)整體趨向受制于國內外社會政治環(huán)境。倪延年的《論民國初期新聞業(yè)態(tài)“起-降-起”現(xiàn)象及動因》和林婕的《1915年中國報刊關于國體問題的論爭研究》是兩篇關注民初新聞界與國內社會政治環(huán)境關系的文章。前者在“新聞業(yè)態(tài)”概念基礎上,討論了民國初期中國新聞業(yè)態(tài)“陡起”、“陡降”又“再起”的歷史現(xiàn)象,從社會政治語境與新聞業(yè)內在規(guī)律的交叉視野探析新聞業(yè)興衰規(guī)律。林婕的文章則以袁世凱復辟帝制前后中國報刊國體問題論爭為對象,在對民初報刊與民眾對國體問題意見的表達,報刊論爭對政治輿論和民眾意見走向的影響,國情民意與政治秩序整合關系等闡釋有新的推進。梁駿的《在銘記和忘卻的邊緣:左翼文化運動下的新聞側影》認為左翼新聞團體的意義是在國民黨專制下創(chuàng)造出了具有靈活性、自主性、創(chuàng)造力和感召力的“新聞游擊戰(zhàn)”模式。馬超的《民國報刊中的蘇聯(lián)新聞事業(yè)探析》以民國報刊對蘇聯(lián)新聞事業(yè)的介紹為分析對象,進而呈現(xiàn)民國報人對蘇聯(lián)新聞事業(yè)的態(tài)度及其對當時我國新聞業(yè)的影響。
(二)民國新聞人物研究
民國新聞人物研究既是民國新聞史的重要組成,也往往成為新聞專業(yè)知識大眾化、普及化的樞紐。收錄的7篇論文多屬角度新穎、史料扎實之作,涉及三類新聞人物:一是在華辦報的外國報人。鄧紹根的《論民國時期美國東方報人領袖托馬斯·密勒在華新聞業(yè)績》系統(tǒng)梳理了美國新聞人托馬斯·密勒在華新聞活動,認為密勒杰出的新聞業(yè)績使其榮膺“中國通之父”,樹立了美國在華“中國通”的價值觀念。二是民國黨政精英的新聞活動和思想,劉繼忠的《蔣介石新聞操控的行為與思想初探》對蔣介石操控新聞傳播的行為和思想進行探討,指出蔣介石的新聞操控思想具有功利主義色彩,終極目標是解決孫中山提出的“一盤散沙”時代命題。三是對民國職業(yè)新聞人的研究。錢承軍的《<京報>鼎盛時期的吳定九》詳細考述了吳定九對鼎盛時期《京報》的貢獻,認為吳定九實為《京報》的經(jīng)理、總編輯,他對該報的業(yè)務革新“應視為《京報》邁入鼎盛期的標志”。關梅的《胡道靜與上海<通報>》討論了胡道靜創(chuàng)辦、主編《通報》的過程,并對該報創(chuàng)刊時間進行新的考證。王繼先的《春風和氣自清師:馬星野與朱自清的友誼初探》在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馬星野檔案》基礎上,對民國著名新聞學者、新聞教育家馬星野與朱自清的關系進行探討。柳竹的《黃遠生新聞標題的關聯(lián)——順應性研究》運用語用學理論,討論了黃遠生的新聞標題藝術。徐慶華的《王火,民國晚期一位有影響的新聞人》使用口述史料還原了著名作家王火早年的新聞活動和貢獻。
(三)民國時期新聞媒介研究
這一部分的8篇論文以個案研究方法,或是對以往研究中較為忽視的重要媒介,或是對民國名報大報相關問題的新闡釋。萬京華的《中共早期通訊社歷史探析》選取中共新聞事業(yè)研究中較為忽視的中共早期通訊社這一論題,系統(tǒng)梳理了建黨前后至1927年大革命失敗短短幾年間中共領導、創(chuàng)建通訊社的歷史。李時新的《從滑稽到嚴肅——上海小報<晶報>媒介批評初探》聚焦民國著名小報《晶報》,認為該報媒介批評以1930年代初為界經(jīng)歷從滑稽到嚴肅,從瑣碎、感性、居高臨下到理性、平等對話和建設指導的轉化。徐蓓蓓的《淺析<救亡情報>的媒介言論》探討了全面抗戰(zhàn)前夕上海《救亡情報》的創(chuàng)刊背景、言論取向、體裁等。盧河燕的《<臺灣日日新報>研究初探》對臺灣日治時期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的創(chuàng)辦、流變進行初步探討。
對《申報》、《大公報》、《新青年》等名報大報的研究有新的進展。何村、葉俊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旗幟下<重慶各報聯(lián)合版>時期的<新華日報>》探討了國民黨輿論控制下《新華日報》的斗爭策略,認為該報一方面積極參加“聯(lián)合版”,另一方面利用“壁報”宣傳黨的政治主張,展現(xiàn)了正確的斗爭策略和高明的斗爭藝術。王世清的《以客觀態(tài)度,評論宇宙萬象,以科學方法,報道世界消息——記197期的<申報>漢口版》探討《申報》漢口版的發(fā)刊、發(fā)行、?臍v史脈絡,認為該報雖僅存半年多時間,但在揭露敵寇罪行,激發(fā)全國民眾抗日決心方面發(fā)揮了應有作用。陳長松、楊惠的《“謀生的需要”?“慘淡地經(jīng)營”?——對<新青年>前三卷創(chuàng)辦經(jīng)營中兩個問題的商榷》針對學術界有關《新青年》前三卷的某些觀點提出質疑,指出陳獨秀創(chuàng)辦《新青年》并非“謀生的需要”,雜志也絕非簡單地“沿襲”《甲寅》;前三卷雖然“普通”但其經(jīng)營并不“慘淡”。陳媛媛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大公報>與國、共兩黨關系研究》以抗戰(zhàn)后《大公報》對東北問題的報道為視點,探討該報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與國共兩黨間的離合關系。
(四)民國時期新聞事件研究
夾雜著真實與虛構成分的諸多民國新聞事件是新聞媒體與政治派系、社會心態(tài)等復雜互動關系的直觀反映,蘊含豐富,值得探索。這一部分的6篇論文多集中于抗日戰(zhàn)爭前后中外媒體的輿論較量。鄭亞楠的《炮制的真相與真相的探尋——圍繞國聯(lián)調查團會見馬占山報道的較量》圍繞“九一八”事變后國聯(lián)調查團會見馬占山這一新聞事件,對比日本在華媒體與歐美職業(yè)記者的報道取向差異;指出日本在武裝侵略的同時運用法西斯輿論手段炮制的種種“真相”,而歐美職業(yè)記者多本著報道事實的原則,選擇了一條探險、思考、成名、合作的路。經(jīng)盛鴻的《“不投降論”——中國新聞報刊在首都南京失陷后的反應與評論》梳理了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中國報刊的觀點和態(tài)度,指出中國報刊發(fā)出“不投降論”的激昂吶喊是報人在國家危難時所表現(xiàn)的愛國精神和凜然正氣,是中國新聞史上最光輝篇章。馬嘉的《民國時期東北日文報紙輿論導向研究》指出在“皇姑屯事件”中,日文報紙《滿洲日報》試圖把大眾視線從事件本身引導至日本僑民權益保障、鼓吹日方應向我國東北增兵、合理插手東北事務等媒介議程,旨在蓄意制造混亂,為日本實施大陸政策提供輿論準備。鄭保國的《<密勒氏評論報>對“巴黎和會”解釋性報道的角度分析》關注美國在華媒體《密勒氏評論報》有關“巴黎和會”的解釋性報道,著重分析密勒、董顯光和老鮑威爾從不同角度對這一新聞事件所作的解讀,從而透視《密》的專業(yè)新聞團隊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倫理和激情。此外李敏的《圖與文的觸碰:新聞攝影變革視野下遠東運動會報道研究》以上海遠東運動會的報道為切入點,探討新聞攝影技術變革語境下《申報》和《大公報》體育賽事報道方式的演進。劉洋的《抗日與知日:八一三時期“論語派”刊物的文化救亡》以淞滬會戰(zhàn)期間林語堂等創(chuàng)辦《非常時期聯(lián)合旬刊》為個案,討論“論語派”報刊“文化救亡”特質,認為此類報刊與一般抗日刊物不同,其在注重“抗日”宣傳的同時,亦注重提升民眾對于日軍及日本的認知,可謂“文化救亡”。
(五)民族(地區(qū))新聞史、新聞教育史、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研究
這一組論文涉及民族(地區(qū))新聞史、新聞教育史和新聞業(yè)經(jīng)營研究三個方面。具體而言,荊琰清、白潤生的《中華民國時期中國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對象和學術意義》和童清艷等的《中央蘇區(qū)新聞事業(yè)史研究》屬民國時期民族(地區(qū))新聞史研究。前者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了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對象及學術價值,認為民國少數(shù)民族新聞史研究不僅充實了中國新聞史,而且能夠為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研究提供豐富、具有實證價值的史料。后者則將目光轉向中央蘇區(qū)新聞事業(yè),對蘇區(qū)新聞事業(yè)源起、新聞出版機構特征、內容傳播特點、發(fā)行策略及蘇區(qū)新聞事業(yè)黨性、戰(zhàn)斗性、群眾性等宣傳特征進行了深入討論。關于民國新聞教育的論文有3篇。其中殷強、李建新的《<燕京新聞>與燕京大學的新聞教育》在梳理燕大新聞系自辦刊物《燕京新聞》發(fā)展歷程基礎上,側重討論《燕大新聞》與燕大新聞教育理念、實踐等互動關系。劉泱育的《民國時期出現(xiàn)過“一流”的新聞教育嗎?》以方漢奇先生就讀的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為例,從師資力量、師生關系和同學情誼等維度探討民國時期是否出現(xiàn)過“一流”的新聞教育,作者強調所謂“一流大學”中的“一流”實質上是一種文化霸權,可能遮蔽對于現(xiàn)狀的認知,從而影響歷史研究和書寫。吳加峰的《根生土長的民國新聞教育——顧執(zhí)中與民治新聞?茖W!分赜懻擃檲(zhí)中創(chuàng)辦民治新聞?茖W校所秉持的“實用主義”辦學理念及其貫徹和實施。
研究民國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的論文有張立勤的《1927-1937年民營報紙的廣告經(jīng)營及其傳播特色》和曾來海的《試論民國時期報業(yè)發(fā)行稽核思想的萌芽》。前者討論民營報刊廣告經(jīng)營的策略運用、版面管理、傳播特征等,認為由于積極吸納西方報業(yè)的廣告經(jīng)營理念,1927—1937年民營報業(yè)在廣告經(jīng)營等方面領先于同期其他報業(yè)。后者在民國新聞學術文獻梳理基礎上,指出報業(yè)發(fā)行稽核思想與觀念早在民國就已萌芽,諸多新聞學者針對國內報業(yè)發(fā)行中銷數(shù)保密、“吃報”與“轉賣”等亂象,曾提出過設立中國報業(yè)發(fā)行稽核局或會計師稽核等報業(yè)發(fā)行稽核的思想,至今仍有啟發(fā)意義。
(六)民國新聞人思想及作品特征研究
這一部分的7篇論文在民國新聞人新聞思想及作品研究方面均有所推進。徐新平的《論程滄波的新聞思想》較為全面闡述了國民黨報人程滄波新聞思想內涵、特征及代表性,倡導記者要具有自由獨立的精神;鼓勵記者不僅要會拿筆桿子,還要善于經(jīng)營;提倡黨報記者應該為本黨和政府辯護,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有所建樹。龐榮棣的《民國報人陳冷的辦報活動及其辦報思想》逐一研討陳冷擔任《申報》總編時期三個階段中“時評”展現(xiàn)的辦報思想,歸納出早期將報業(yè)視為第二生命,言論立場堅定;中期對動亂的社會局勢與壓力無所適從,言論顯得隱晦;晚期對報業(yè)厭倦、消極,放棄摯愛職業(yè)等特點。錢珺的《20世紀20年代林語堂的新聞評論特色探究》以林語堂1924-1927年發(fā)表的時事評論文章為對象,認為其新聞評論既具有現(xiàn)代新聞評論的基本特征,又形成了幽默辛辣,形象說理的林氏評論風格。蘭甲甲的《彭子岡新聞作品風格特征研究》認為彭子岡的通訊和特寫雖不是直接報道前線戰(zhàn)場,卻以敏銳的目光、獨到的見解報道戰(zhàn)時后方社會的廣闊面貌,其作品融合散文和文學筆法,具有獨特的個性。
梁啟超和陳獨秀是中國新聞史上兩位劃時代的輿論界巨子,這部分有三篇論作從不同側面討論了他們的新聞思想及作品。張勇麗的《梁啟超與陳獨秀“開民智”新聞思想異同雙面觀》比較梁、陳關于報刊“開民智”功能的異同,認為陳“開民智”思想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梁的思想,但兩者在對待傳統(tǒng)文化態(tài)度、讀者策略、宣傳方法等分歧明顯。張朋的《輿論競爭與中共“二大”前后陳獨秀報刊論政話語的轉向》認為中共“二大”前后陳獨秀等“聯(lián)合戰(zhàn)線”口號的提出和論證,恰是與胡適等主導的《努力》競爭、互動的結果,這反映了政論家底色的陳獨秀領導下中共對輿論領導權重視。楊利強的《“梁啟超賣國”論的形成與傳播》細致梳理了巴黎和會前后關于“梁啟超賣國”在輿論界的形成、傳播的過程。
(七)民國廣播史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這組論文中有3篇研究民國新聞廣播史。其中艾紅紅的《略論民國時期新聞廣播的貢獻與局限》從宏觀上探討民國時期新聞廣播的貢獻及局限性。文章認為民國新聞廣播在傳遞新聞、培養(yǎng)廣播聽眾、推動語言標準化方面成效顯著;但由于觀念、制度、技術等限制,各電臺的廣播新聞具有很強的依附性,廣播記者也未能升格為社會認可的獨立職業(yè)。謝鼎新的《民國時期對廣播娛樂節(jié)目的探析》將視角轉移到民國廣播娛樂節(jié)目,在史料發(fā)掘基礎上,對民國時期的廣播娛樂節(jié)目劃定、播出狀況與安排、政策監(jiān)管及專業(yè)批評等進行探討。齊輝的《抗戰(zhàn)時期日本對華廣播侵略與殖民宣傳》在新發(fā)現(xiàn)的文獻史料基礎上探討日本在“滿洲國”廣播侵略宣傳的過程、策略及實施效果,為我們認識日本戰(zhàn)時廣播宣傳提供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
這組中另外幾篇論文涉及民國報人群體、民國畫報的新聞圖片等方面。 卜新章的《民國<良友>畫報新聞圖片來源探析》梳理了《良友》畫報歷年來新聞圖片及其署名,從而探討該報新聞圖片的來源,以期對當今新聞傳播實踐中影像的獲取與利用提供借鑒。曹愛民的《多變與依附:<時事新報>報人群體芻議》討論《時事新報》歷史上的三種報人群體,即非職業(yè)化式報人、企業(yè)化式報人、官僚買辦式報人,認為該報報人群體的最突出特點是多變與依附。楊曉霞的《招搖的文化贊助人:邵洵美對三十年代上海出版業(yè)的貢獻》認為邵洵美為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學新人與窘迫的文人提供了慷慨的幫助,發(fā)揮了贊助上海文化出版的作用。王雪駒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文化建設與國民意識的建構》以“二戰(zhàn)”期間日本在華刊物《華文大阪每日》所謂“創(chuàng)刊四周年紀念大征文活動”為研討對象,認為該文學活動的核心就是建構殖民地民眾自覺自愿的國民意識,但這種“規(guī)訓的文學活動”只是殖民者的一廂情愿而已。
二
如果說第一屆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高層學術論壇及論文集《民國新聞史研究(2014)》是國內“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第一次集體亮相”,那么本次論壇及會議論文集應該是民國新聞史研究的深化與拓展,是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一次“新展示”。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民國新聞史研究的某些特點和趨勢。
其一,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聞事業(yè)及其戰(zhàn)時輿論動員等研究論題引人矚目。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中國學術界回顧與反思抗戰(zhàn)歷史的成果十分豐富。就民國新聞史研究而言,這一論題自然極其重要。從本屆論壇收錄的文章看,鄭亞楠的《炮制的真相與真相的探尋——圍繞國聯(lián)調查團會見馬占山報道的較量》等10篇論文直接研究了抗戰(zhàn)時期新聞事業(yè);如加上馬嘉《民國時期東北日文報紙輿論導向研究》,總數(shù)達11篇,可謂本屆論壇的熱點議題。這些論文或以新聞媒介、新聞事件為對象,或深入挖掘媒體在戰(zhàn)時輿論動員中的功能和作用,或揭示日本在華殖民宣傳丑陋嘴臉,或展示中日在戰(zhàn)爭之外的輿論較量,從新聞史領域對抗戰(zhàn)史研究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其二,在民國新聞史新史料的發(fā)掘、整理和利用上有所突破。民國新聞史研究的深化與拓展,新史料的發(fā)掘至關重要。本屆論壇不乏此方面的佳作,令人印象深刻。如《抗戰(zhàn)時期日本對華廣播侵略與殖民宣傳》作者齊輝陸續(xù)在哈爾濱市圖書館、遼寧省檔案館等處發(fā)現(xiàn)戰(zhàn)時日本廣播文獻,主要有滿洲電報電話株式會社編制的《電電》、《放送》雜志、《滿洲放送年鑒》,滿洲國弘報處編印《滿洲統(tǒng)計年報》、《弘宣月報》等,這些文獻有助于清晰了解日本在東北的殖民宣傳細節(jié)。再如王繼先的《春風和氣自清師:馬星野與朱自清的友誼初探》運用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馬星野檔案》,可為研究民國時期國民黨宣傳骨干提供新的文獻線索;而錢承軍關于《京報》與吳定久關系的考述,則是綜合使用常用文獻與未刊文獻,從而詳盡展示吳定久對《京報》的貢獻。
其三,研究隊伍的學科多元化特征明顯,一大批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積極參與民國新聞史探索。短短四十余年的民國新聞史可謂跌宕起伏、色彩斑斕,其間圍繞著媒體話語權、輿論領導權的競爭與妥協(xié)則為學術探索提供了諸多課題。同時,民國新聞事業(yè)又在中外交涉、黨派紛爭、文化建設等方面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這就使民國新聞史探索不能局限于新聞史學領域,因之吸引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專家共同耕耘。從本屆論壇的作者構成看,既有長期從事民國時期新聞史研究的諸多業(yè)內專家學者,也有長期致力于文獻學、情報學的錢承軍研究館員對吳定久新聞業(yè)績的考證,還有長期致力于民國政治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研究的經(jīng)盛鴻教授對南京失陷后中國媒體言論趨向的梳理,更有一批包含中國近代史方向的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積極參與民國新聞史的研究。我們相信,隨著民國新聞史研究成果的積累,會有更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其間。
總之,此次“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高層論壇”與會論文議題廣泛,新材料、新視角、新觀點層出不窮,學者專家們在“回歸歷史,探尋規(guī)律”學術氛圍中將民國新聞史研究推向更深、更廣的層次。我們有理由相信,民國新聞史研究在不久的將來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為中國新聞史學的整體推進貢獻力量,也為探索具有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的新聞傳播理論奠定堅實的歷史學基礎。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訊(記者吳楠)11月6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主辦的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60余位學者參會。
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潘百齊指出,民國時期,中國士大夫傳統(tǒng)和知識分子精神相結合,在報刊領域形成了鮮明的“文人論證”風格,在“救亡圖存”的總目標下,“啟蒙、革命與追求國家現(xiàn)代化”成為報刊的主流三部曲。同時,在革命的洪流中,各種政治勢力在言論戰(zhàn)場上對峙,通過爭奪媒介話語權來爭取民眾、建立法統(tǒng)。文化、社會和政治因素的相互影響和交織,形成了民國新聞史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也為今天的新聞傳播學者提供了廣闊的研究舞臺。
“斷代新聞史是中國新聞史研究一個重要方面。目前斷代新聞史專著覆蓋了從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數(shù)千年的新聞史發(fā)展軌跡,但未見‘中華民國’的新聞史專著出版。”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指出,由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倪延年領銜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計劃出版國內第一套多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可能填補“中華民國時期”斷代新聞史的空白。
會上,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吳廷俊、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和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方曉紅分別以《脫敏、破題與敘事:“民國新聞史”的撰寫》《時間與中國報刊史書寫:以民國為例》《淺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為題發(fā)表主題演講。當天下午,會議分民國新聞史綜合研究、民國時期新聞人物研究、民國時期新聞媒體研究、民國時期新聞事件研究、民國時期新聞教育與其他研究、民國時期新聞人物相關研究、民國時期廣播與其他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
據(jù)了解,南京擁有珍貴而豐富的民國新聞史料。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憑借“東道主”的優(yōu)勢,近年開展了民國新聞史研究,2013年,該院倪延年教授的團隊先后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研究》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
以唯物史觀指導民國新聞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網(wǎng)站 2015-11-09 14:52
中國社會科學報南京11月7日電(記者吳楠)11月6日,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舉辦。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倪延年表示,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與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緊密相連,故研究民國新聞史,應將其放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考察,避免歷史虛無主義傾向,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考察當時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新聞媒介等,科學全面地再現(xiàn)當時的新聞業(yè)態(tài)。
民國新聞史為廣大新聞傳播專業(yè)學者提供了研究空間。倪延年告訴記者,近年來,該領域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其研究也得到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新聞事業(yè)及戰(zhàn)時輿論動員等研究引人矚目,民國新聞史新史料的發(fā)掘、整理和利用有所突破,研究隊伍的跨學科特征明顯,研究視角逐漸從宏觀層面的探討轉向中觀和微觀方面的研究。
會議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主辦,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的60余位學者參會。
〖鳳凰網(wǎng)〗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師大舉行
時間:2015-11-09 來源:鳳凰網(wǎng) 發(fā)布日期:2015/11/11 10:54:58
11月6日,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共同主辦。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黃旦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吳廷俊教授等全國知名高校代表出席論壇。來自國內數(shù)十家高校、科研機構及新聞出版單位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圍繞“民國新聞史的多視角研究”主題展開研討。
據(jù)了解,斷代新聞史是中國新聞史研究一個重要方面。斷代新聞史專著覆蓋了從唐前、唐、宋、元、明、清前中期到晚清上下數(shù)千年的新聞史發(fā)展軌跡。但這一軌跡到“中華民國”就停止了。南京師范大學倪延年教授領銜的團隊競標成功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階段性成果計劃出10個左右分冊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最終成果計劃出國內第一套多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使若干年后填補“中華民國時期”斷代新聞史空白成為可能。
作為主辦方的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江蘇省屬重點大學,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fā)祥地之一。南京師范大學有兩個源頭:一是1902年創(chuàng)辦的三江師范學堂,即中央大學的前身;一是1888年創(chuàng)辦的匯文書院,即金陵大學的前身。在百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中,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陳鶴琴等曾先后在此主政,陶行知、吳貽芳、唐圭璋、徐悲鴻、張大千、傅抱石等諸多名家大師曾在此執(zhí)教。
南京師范大學校友的陳昌鳳教授回歸母校,感慨良多。南京師范大學的新聞學科被我國新聞學泰斗方漢奇先生譽為“國內新聞教育的第一方陣”,擁有全國省屬大學中唯一的新聞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媒介與農(nóng)村社會發(fā)展、新聞法學、民國新聞史研究逐漸形成了學術梯隊和成果品牌。這些都為“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的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方曉紅表示,中國新聞史的研究應分為事業(yè)史、發(fā)展史、社會史和文化史等幾個方面,視線應從“精英話語”轉向“非精英話語”,而視野應從“宏觀的發(fā)展史”轉向“中觀的區(qū)域史”。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在南京師范大學舉行
來源: 尚七網(wǎng) 作者: 尚玉 發(fā)布時間:2015-11-12
尚七網(wǎng)訊 11月6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的“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舉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新聞學學科組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潘百齊教授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學者近百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論壇開幕式由南京師范大學新傳院黨委書記朱梅主持,新傳院院長顧理平教授致開幕辭。陳昌鳳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新聞史學會會長,非常感謝南師大新傳院為新聞史學界提供這樣高水準的學術論壇,這充分說明了民國新聞史有著無窮的魅力。潘百齊在致辭回顧了“第一屆民國新聞史高層學術論壇”盛況,對眾多專家學者共襄論壇之舉表示感謝,指出此次論壇對于促進民國新聞史的研究意義十分重大,同時也彰顯出我校在新聞史學,尤其是民國新聞史學界的影響和作用。
開幕式后的主題演講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重大招標項目(第二批)“中華民國新聞史”首席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新傳院倪延年教授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學院吳廷俊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新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教授,我校新傳院方曉紅教授分別作題為《脫敏、破題與敘事:“民國新聞史”的撰寫》、《時間與中國報刊史書寫:以民國為例》、《淺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的學術演講,就“民國新聞傳播業(yè)從哪里來”和“民國新聞史的宏觀呈現(xiàn)”問題、新報刊史書寫研究中的改變時間觀問題以及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問題作出精辟闡述。
主題演講后舉行了分論壇研討,其中來自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新報刊史書寫研究團隊作了以“新報刊史書寫:媒介實踐中的關系重構”為主題的系列討論。
論壇閉幕式由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曉鋒教授主持。中國新聞史學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王潤澤教授作會議總結。
此次論壇群賢畢至,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聞史專家學者為我校師生奉獻了一場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時也標志著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及我校主辦的“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為民國新聞史研究的重要學術品牌。
第二屆民國新聞史高層論壇在我校舉行
時間:2015-11-11 11:16:23;來源:南京師范大學陽光網(wǎng);發(fā)布:張大華
11月6日,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的“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在我校隨園校區(qū)舉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指導委員會新聞學學科組委員、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教授,我校副校長潘百齊教授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的學者近百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開幕式后的主題演講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重大招標項目(第二批)“中華民國新聞史”首席專家、我校新傳院倪延年教授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學院吳廷俊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新聞傳播學新科評議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教授,我校新傳院方曉紅教授分別作題為《脫敏、破題與敘事:“民國新聞史”的撰寫》、《時間與中國報刊史書寫:以民國為例》、《淺談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的學術演講,就“民國新聞傳播業(yè)從哪里來”和“民國新聞史的宏觀呈現(xiàn)”問題、新報刊史書寫研究中的改變時間觀問題以及中國新聞史的研究轉向問題作出精辟闡述。
主題演講后舉行了分論壇研討,其中來自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新報刊史書寫研究團隊作了以“新報刊史書寫:媒介實踐中的關系重構”為主題的系列討論。
此次論壇群賢畢至,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新聞史專家學者為我校師生奉獻了一場文化上的饕餮盛宴,同時也標志著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及我校主辦的“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步入系列化、定期化,成為民國新聞史研究的重要學術品牌。
【編者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度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師范大學舉行。會議秘書處根據(jù)會議討論和議決精神起草了會議紀要,于2015年11月10日發(fā)至與會各位專家學者征求修改意見,F(xiàn)將根據(jù)返回意見修改定稿的會議紀要全文刊載如下,以項目組成員下一階段研究工作的共同依據(jù)。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
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紀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3年度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批準號13&ZD154)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5年11月7-8日在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學術顧問兼項目編纂委員會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顧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吳廷俊先生,項目組核心成員:倪延年(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王潤澤(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何 村(渤海大學教授)、艾紅紅(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方曉紅(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白潤生(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韓叢耀(南京大學教授,博導)、李建新(上海大學教授)、劉 亞(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教授、博導)、徐新平(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導)、李秀云(天津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張立勤(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博士)。劉繼忠(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副所長,博士)參加了會議。項目組核心成員萬京華(新華通訊社新聞研究所研究員)、鄧紹根(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博士)、張曉鋒(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因事請假。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學術顧問兼項目編纂委員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吳廷俊先生主持。會議分兩個單元進行。
會議的第一個單元是討論審讀《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的相關分冊書稿。與會人員首先聽取了項目組核心成員中國傳媒大學艾紅紅教授就《民國時期的新聞廣播業(yè)》、中央民族大學白潤生教授就《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上海大學李建新教授就《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華南師范大學張立勤副教授就《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書稿撰寫過程中有關事宜的說明。在聽取有關同志的相關說明以后,與會人員就有關分冊書稿的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和交流。經(jīng)過認真熱烈的討論交流,會議就提交會議討論審讀的有關《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書稿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要處理好共性和個性的關系。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的時段必須統(tǒng)一,《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盡可能按照“民國創(chuàng)立前后”、“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民國南京政府前期” “民國南京政府中期” “民國南京政府末期”這五個階段組織內容,但也可以根據(jù)不同分冊的具體情況靈活處理時段的安排。
二、對“民國新聞史”的整體評價既應看到“民國時期的確發(fā)生、存在過不少與現(xiàn)代文明和民主法制不合拍的歷史事實”,也應看到“民國新聞業(yè)在科學技術普及、進步力量努力、世界民主潮流推動及新聞事業(yè)規(guī)律共同發(fā)力下有了長足發(fā)展”的歷史事實,努力全面、客觀、辯證地再現(xiàn)民國時期新聞業(yè)態(tài)的真實情況、發(fā)展歷程以及內在規(guī)律。同時應該關注到“習馬會”后兩岸歷史、文化的對接更多,以及習近平提出兩岸共同編寫抗日戰(zhàn)爭史等發(fā)展,將為新聞史撰寫提供更為寬松的語言與表達環(huán)境的變化。
三、在宏觀上要力爭突破傳統(tǒng)的“革命史”敘述范疇,以“現(xiàn)代化架構”的基本思路,通過史料解讀、內容布局以及表述方式等多種途徑,盡可能客觀、全面、辯證地再現(xiàn)民國時期新聞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歷程及其內在規(guī)律,在史料、史實、史識的基礎上,得出史論,闡釋史觀,體現(xiàn)“民國語境”和內容特色。
四、微觀敘述上,對媒介要力求講清經(jīng)費、創(chuàng)辦人的身份和政治角色、宗旨、形態(tài)以及影響等基本問題,但對社會影響力和受眾的感召力等主觀性色彩較濃厚部分的敘述必須言之有據(jù),力戒主觀。
五、在史料引用方面,強調引用公開出版文獻中有依據(jù)的史料,并且對所引用的史料必須保證準確,轉引的史料應明確標注。尤其是對網(wǎng)絡上的史料必須謹慎,要避免在引用史料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差錯。既不能犯政治錯誤,也不要出學術誤差。
六、《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是獨立的專著,應再現(xiàn)民國新聞業(yè)中特定側面的完整圖景。分冊內容的階段劃分可以根據(jù)內容及史料的實際情況,在上次會議議決框架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特約研究專題負責人在分冊內容基礎上撰寫特約專題稿,成為和分冊內容、觀點一致,同時又和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時段劃分一致的“特約專題稿”(應是另一個文稿),作為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各卷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
七、《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要強調敘述過程中的“民國語境”和時代特點,要通過全面、客觀再現(xiàn)這一歷史階段中新聞業(yè)態(tài)的實際情況。以史料、史事和史事為基礎客觀再現(xiàn)這一階段中各方面新聞業(yè)態(tài)
編纂委員會議第二個單元是討論由渤海大學何村教授提交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第四卷:民國南京政府中期的新聞業(yè)》部分書稿。與會人員聽取了何村教授就書稿事宜的相關說明。經(jīng)過認真熱烈的討論交流,會議就項目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的撰寫達成了以下共識:
一、“中華民國新聞史”是“中華民國”這一歷史朝代(時期)的中國新聞業(yè)史,但不僅僅是中華民國政府認可的新聞業(yè)史,必須涵蓋“中華民國時期”(1912-1949)在“中國”地域上的所有“新聞業(yè)”(官辦、民辦、外人在華及其他如日滿、日偽新聞業(yè))的斷代史性質的新聞業(yè)歷程,是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中央政府”背景下的“中國新聞史”。
二、“中華民國新聞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代的中國新聞史學者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研究視角和方法撰寫的斷代性質的中國新聞史著作,編撰者要科學妥善地處理“共產(chǎn)黨員”與“新聞史學者”等各種關系,寫出與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能體現(xiàn)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水平的“中華民國新聞史”,填補目前尚沒有多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的學術空白。
三、“中華民國新聞史”應盡可能客觀、全面、辯證地再現(xiàn)“中華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態(tài)、發(fā)展歷程及內在規(guī)律,以史料史事為基礎,以史實史識為引領,以“史觀”為靈魂,從當時的“國家利益”、“民族尊嚴”、“社會公德”、“事業(yè)進步”及“特定階段”等不同視角,客觀敘述、“零度闡釋”、中肯評價“中華民國時期”的新聞媒介、新聞人物、新聞事件及新聞管理等內容,使《中華民國新聞史》努力達到中國新聞史學界最高水平的“高標準”。
四、要明確“史”和“志”區(qū)別,不能以報刊名稱作為章節(jié)標題。盡可能地占有史料文獻和已有成果。抗戰(zhàn)時期的新聞業(yè)應按“國民黨”、“共產(chǎn)黨”、“日偽、日滿”、“民營”分類。要抓住民國時期的民營新聞業(yè)處于合法存在狀態(tài)、國民黨新聞事業(yè)高位發(fā)展、官辦新聞是主體;共產(chǎn)黨新聞業(yè)從不合法到合法、從簡單油印小報到鉛印大報、單一媒體到完整媒介體系等鮮明特點,努力撰寫出一部具有中國話語體系、中國學術風格、中國理論特色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五、“中華民國新聞史”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中國近(現(xiàn))代新聞史”的著眼點在于:(A)以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及中央政府變更或中央政府重大決策為敘述背景;(B)探究“中華民國時期”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等因素對新聞業(yè)發(fā)展的影響及互動關系;(C)客觀再現(xiàn)“中華民國時期”各方面新聞業(yè)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力求做出一部在海峽兩岸乃至華人新聞史學界都能接受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六、經(jīng)過與會人員認真討論,會議決定:項目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5卷本)中各卷的內容體系仍然由“社會背景”、“新聞報業(yè)”、“其他新聞業(yè)”(新聞廣播業(yè)、新聞通訊業(yè)、圖像新聞業(yè)、軍隊新聞業(yè)、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外國在華新聞業(yè)、新聞經(jīng)營管理、新聞管理體制、新聞教育、新聞學研究以及新聞職業(yè)精神、新聞業(yè)中外交流等)以及“本卷結語”四個板塊結構組成。其中“社會背景”、“新聞報業(yè)”和“本卷結語”由該卷主編撰寫,“其他新聞業(yè)”內容由特約專題稿組成。五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各卷的責任者署名將采用“X X X等著”,同時在該卷“后記”中說明各部分文稿的撰稿者,稿酬由撰稿者享有。
七、各卷應嚴格執(zhí)行《〈中華民國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編撰要求》(原載《民國新聞史研究動態(tài)》2015年第2期)。引用文獻一律采用頁末注、圈標、肩標、每頁單獨計數(shù)標號的方式標示。
例:書稿“引文標識”和“頁下注”示例(正文文字及頁下注標示):
立憲運動興起時,《申報》先持“反對中國設議政院”態(tài)度,但在清廷頒發(fā)“準備立憲”上諭后,于1906年9月匆匆聯(lián)合《滬報》、《中外日報》、《時報》、《南方日報》等報館舉行“慶祝立憲大會”,并在報紙上特辟立憲專欄。 1911年4月,革命黨人組織的“黃花崗起義”失敗,《申報》以統(tǒng)治階級口吻刊載《粵督電奏革黨肇亂情形:總算是一場鬧劇》 、《廣州革命黨電光一瞥:來得快,去得快》 及《廣州革命黨心尚未死:安得一鼓而殲之》 等新聞,并在時評中污蔑“何粵人之好亂也” 和贊揚清軍對革命黨人的鎮(zhèn)壓“匪亂殲盡,而閭閻不驚” 。
七、完整一卷《中華民國新聞史》應該包含目錄、正文、按照漢語拼音編排的《本卷引用文獻目錄》(可分為:專著、報刊、檔案、網(wǎng)站等部分,單篇論文不列入目錄)及后記等部分,整體篇幅約在40-50萬字之間。在控制整體篇幅的前提下,可對當時有較大影響的新聞媒體、新聞人物、新聞事件等做專門介紹。
“中華民國新聞史”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由項目首席專家倪延年教授主持。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交流溝通各子課題在研究過程中的進展情況。經(jīng)過充分討論,與會人員就下一步的工作進度事宜達成如下幾點共識:
一、與會人員分析了本項目研究工作的現(xiàn)狀、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認為本項目組具有實現(xiàn)本項目組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提交的《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投標書》承諾的“計劃完成時間為2018年12月”的有利條件。會議確認“2018年12月完成各項研究工作,向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公室申請結項驗收”的目標。
二、為了進一步推進本項目研究工作,以保證項目實現(xiàn)“2018年12月完成各項研究工作,形成提交國家有關部門申請結項驗收的成果資料”目標,會議確定2016年8月下旬召開項目組第三次工作會議,會議主題是審讀定稿《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各分冊書稿;商定第三次工作會議委托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會議經(jīng)費由秘書處統(tǒng)籌)。具體事宜以正式通知為準。
三、按照2016年8月下旬召開第三次項目組工作會議的時間安排,已基本完成書稿并提交本次會議討論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負責人,根據(jù)本次會議討論決議,對書稿進行修改、充實、完善和規(guī)范,并商定《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在2016年2月初左右、《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在2016年3月、《民國時期的新聞廣播業(yè)》在2016年4月、《民國時期的新聞經(jīng)營管理》在2016年5月,分別向倪延年同志返回根據(jù)本次會議決議精神修改后的文稿(并同時發(fā)給項目組核心成員),以便在會議前初步審讀并提出修改意見,分冊作者根據(jù)修改意見修改后提交工作會議討論。其余分冊著者應在2016年6月底前向秘書處提交完整書稿,以便秘書處做好會議準備工作。
四、與會人員重點討論了渤海大學何村教授提前提交的《中華民國新聞史 第四卷:民國南京政府中期的新聞業(yè)》部分書稿,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修改意見。何村教授表示這次會議討論對他下一步的撰寫書稿大有收益,感謝項目組各位專家開誠布公的討論交流。為進一步推進項目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的撰寫工作,會議請何村教授在2016年8月第三次項目工作會議前完成本卷五章中的四章書稿(該卷80%的書稿),再次提交會議討論。
五、初步考慮在2017年10月左右召開項目組第四次工作會議,審定特約專題稿和最終成果《中華民國新聞史》各卷書稿。在根據(jù)會議意見進行修改、充實、提高和規(guī)范,形成比較滿意的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書稿后, 2018年暑假期間召開“中華民國新聞史”編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五次工作會議審定書稿,然后進入申請結項準備工作階段。
六、根據(jù)項目投標書承諾,本項目提交申請驗收結項的材料主要包括:(A)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書稿;(B)階段性成果《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10個左右分冊)書稿;(C)公開發(fā)表的“中華民國新聞史”專題研究論文(不少于50篇);(D)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公室需要填寫的有關表格(由秘書處具體負責填寫)。請各子課題負責人按照上述成果目標,及早做好成果生產(chǎn)、資料積累等相關準備。
根據(j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項目組2015年度研究工作計劃》,項目組成員為會議召開作了充分準備。艾紅紅、李建新、張立勤、白潤生等教授按計劃提交了負責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書稿;何村教授提供了《中華民國新聞史:民國南京政府中期的新聞業(yè)》部分書稿供會議討論,既為會議如期順利舉行做出了貢獻,也為秘書處工作提供了直接支持,秘書處對此表示誠摯感謝;經(jīng)過與會專家學者共同努力,本項目編纂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暨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明確任務的預期目標。在會議籌備和舉行過程中,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領導給予全力支持、熱情歡迎和盛情接待;學院的部分新聞學專業(yè)博士、碩士研究生承擔了會務工作,為會議順利召開和實現(xiàn)預期目標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與會同志對此表示真誠的感謝。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八日
《中華民國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
編 撰 要 求
2014年5月項目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決定項目組第二次工作會議于2015年下半年舉行。據(jù)秘書處了解的情況,已有項目組成員著手進行文稿思考、謀篇布局及撰寫工作。為便于各位專家推進工作,秘書處把曾在《民國新聞史研究動態(tài)》第3期(2014年9月編發(fā))刊載征求意見,并根據(jù)有關意見進行修改定稿的《“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及〈中華民國新聞史〉編撰要求》刊載,以便項目組各位專家學者的工作!敬思凇睹駠侣勈费芯縿討B(tài)》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載,F(xiàn)應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再次刊載,以便項目組各位專家的工作】
一、內容體系需嚴格保持穩(wěn)定
撰寫各卷《中華民國新聞史》和“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文稿時,對項目組核心成員會議討論決定的內容框架即“章”和“節(jié)”目錄[即各卷目錄中的第一、二節(jié)標題]最好不要改變,以保持各卷之間內容體系的相對統(tǒng)一最好能穩(wěn)定。至于第三級標題即“節(jié)”中的“點”標題,則可由分卷主編或分冊撰稿者根據(jù)實際需要作調整。
二、各卷篇幅需基本保持平衡
由于各卷的情況不完全一致,所以對每節(jié)的字數(shù)也不作硬性規(guī)定。首席專家對每卷篇幅采取“整體控制”的方針,具體由各卷著者(或主編)比較靈活地掌握;驹O想是《中華民國新聞史》每卷初稿的篇幅掌握在50-55萬字左右,該卷中的各章及每一章中各節(jié)的字數(shù)相對平衡(章與章之間、節(jié)與節(jié)之間字數(shù)的篇幅差異最好能控制在20%左右),如以全書10章、每章5萬字為基數(shù),那就是說每章的字數(shù)控制在4萬到6萬之間;以每章5節(jié)為基數(shù),那就是每節(jié)的字數(shù)在0.8萬到1.2萬之間。根據(jù)這個原則,《中華民國新聞史》5卷中也可能有的卷達不到50萬字,也有的卷可能超過50萬字,但設想是每卷最少的不少于45萬字,最多的也不能多于55萬字,以便保持整套書各卷篇幅上的相對平衡。
三、文本格式須嚴格執(zhí)行
文本格式必須統(tǒng)一規(guī)范。也只有統(tǒng)一規(guī)范才能盡可能減少文稿審讀、編輯和修改的重復勞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撰述性內容的表述格式
本書的撰述性內容按照章、節(jié)、目、點的次序依次展開。
“章”的標題居中?找恍。開首用“第”,接著是該“章”的“數(shù)序”碼,再接著是“章”字?找桓。書寫“章”標題的內容。在“章”標題下,空兩行。用兩三行文字(100-150字左右)概括本“章”的核心或主要內容作為引言,然后另起行,再空一行。書寫“節(jié)”的標題。第一“節(jié)”的標題前統(tǒng)一用“一”作為序號,余類推。
“節(jié)”的標題也居中。開首用“第”,接著是該“節(jié)”的“數(shù)序”碼,再接著是“節(jié)”字。空一格。書寫“節(jié)”標題的內容。另起行。空一行。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作為引言。另起行,不空行,空兩格。書寫“目”標題。第一“目”標題前統(tǒng)一用“一”作為序號,余類推。
在“目”標題下,不空行,空兩格。用一段文字(200-300字左右)概括本“目”的主要內容。另起一行。然后再列出第一“點”標題,第一“點”標題前統(tǒng)一用“(一)”作為序號,余類推。
在“點”標題后用一短句概括本層次的內容主題,用句號句斷。第一層次內容主題的前面統(tǒng)一用“1、”作為序號。后面文字不另起行。
在“層次”的內容中如還有必要分段落敘述,則用一短句概括內容主題,以句號句斷。統(tǒng)一以“(1)”作為序號。后面的文字不另起行。
在“段落”中如果還需要分段敘述,則另起行,成一段,但不再編序號。
歸納起來:本書的序號結構體系是:
第一 章 XXXXXXXXX(居中)
(本章引言)
第一節(jié) XXXXXXXX(居中)
(本節(jié)引言)
一、 XXXXXXXX
(本點引言)
(一)、XXXXXXXX(本目內容)。XXXXXXX……………
1.XXXXXXXXX(本層次內容)!
(1).XXXXXXXX(本段落內容)。
[注]上述序號體系,各分卷都須嚴格執(zhí)行,以保持全書格式統(tǒng)一。如果內容的層級不需按照如此設置,可以簡略層級較低的標示符號,但體系層級需嚴格執(zhí)行,不得混用表示符號或格式,以免造成表述體系的混亂。
2、史料文獻的統(tǒng)一格式
所有收錄的新聞史料文獻,應當盡可能地做到要素齊全。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獻應當具有如下基本要素:
1、文獻篇名(文獻題名,副題名,外文題名,譯名等);
2、文獻責任者(著者、編者、譯者、執(zhí)筆者、起草者等;責任單位,如撰寫發(fā)表時評的報館、通過文件的組織或會議等)
3、文獻正文內容(有代表性或史料價值的文獻,或全文收錄,或摘錄其中某一段落。如是段落的摘錄,應保證摘錄的文字內容與原始文獻記載的完全一致性。摘錄者該作明確說明)
4、文獻出處及具體表述。
專著文獻:文獻題名,出版者,出版時間,在整本文獻中的起止頁碼;
單篇文獻:文獻題名,發(fā)表刊物或報紙,刊物的年卷期或報紙的出版日期,刊物中的起止頁碼或報紙上的版次。
檔案文獻:文獻題名,收藏單位和案卷號。
5、轉引(如轉引的新聞史料文獻應著錄提供者直接的文獻來源,或表明來自某收藏單位的原始文獻,或表明轉引自某一著作)。
關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內容及工作安排的決 議
(2014年5月10日)
2014年5月9-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舉行項目組工作會議,專題討論了項目階段性成果“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有關分冊的內容體系(章節(jié)目錄)格局和工作安排。秘書處根據(jù)會議討論的意見起草了“會議紀要”(征求意見稿),發(fā)給項目組全體核心成員征求修改意見。秘書處根據(jù)返回意見對“會議紀要”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定稿,形成《關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分冊內容及工作安排的決議》!敬思凇睹駠侣勈费芯縿討B(tài)》2014年第2期、2015年第2期上刊載,F(xiàn)應部分同志要求把此件重新刊載,以便項目組各位專家的工作】
一、關于各分冊內容
(1)《民國時期的新聞廣播業(yè)》(承擔者:艾紅紅)
第一是書名采用“新聞廣播業(yè)”而不采用“廣播業(yè)”的提法;第二是在“背景”部分建議考慮增加“收音技術發(fā)展和收音機普及”的內容;第三是在章標題中可省略“民族危機”、“抗日戰(zhàn)爭時期”、“政權更迭時期”等“革命范式”色彩比較鮮明的詞匯,或改用平實客觀的詞匯;第四是在“抗戰(zhàn)時期”內容中增加關于敵我雙方“廣播戰(zhàn)”的內容;第五是適當提及特定階段“廣播研究”。
(2)《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承擔者:白潤生)
第一是該分冊內容以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情況實際為基礎,而不以共和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現(xiàn)狀為依據(jù);第二是第一章標題改為“民國初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1912.1-1916.6),” 以和學術界習慣相一致;第三是在“民國初期新聞業(yè)”這一章中增加“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新聞業(yè)的溯源”一節(jié),可以溯源到民國創(chuàng)立前。第四是對民國時期文獻中對少數(shù)民族的稱謂依照原文引用,但應用今義加以注明。第五是側重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或少數(shù)民族報人創(chuàng)辦的少數(shù)民族報刊和漢族報人創(chuàng)辦的少數(shù)民族報刊,對民國時期的少數(shù)民族新聞教育、新聞通訊業(yè)、少數(shù)民族報人創(chuàng)辦的(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漢文報刊)及新聞圖像業(yè),本分冊可以涉及,但一要側重于展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特征屬性,二要從略敘述,以免和其他分冊重復。
(3)《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業(yè)》(承擔者:萬京華)
第一是本分冊書名用“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業(yè)”而不用“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社”;第二是要以“新聞通訊業(yè)”視角敘述民國時期新聞通訊社發(fā)展變化為主線,突出歷程和規(guī)律,不能成為通訊社基本信息的羅列性介紹;第三是在介紹新聞通訊社發(fā)展歷史的基點上,要探討新聞通訊社產(chǎn)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新聞通訊社業(yè)務的發(fā)展和演變;新聞通訊社內部機構設置的演變、新聞通訊業(yè)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等拓展性內容;第四是民國時期的新聞通訊業(yè)應包括研究國人在海外創(chuàng)辦的新聞通訊社,但應局限在中國人為服務于中國國內社會政治活動而創(chuàng)辦和運行的新聞通訊社,華僑在當?shù)貏?chuàng)辦以傳播當?shù)匦侣、服務當(shù)厥鼙姷男侣勍ㄓ嵣绮辉倨淞。第四是考慮到收集(國民黨和共產(chǎn)黨新聞通訊社以外)新聞通訊業(yè)史料的困難,本分冊可以延遲半年或一年完成初稿。第五是建議把組稿和成稿兩個過程分開,組稿時可以由專人按專題撰稿,各專題成稿后由分冊主編按照和套書大體一致的階段劃分進行統(tǒng)稿,并撰寫納入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的特約專題稿。
(4)《民國時期的軍事新聞業(yè)》(承擔者:劉亞)
第一是把書名調整為“民國時期的軍隊新聞業(yè)”。第二是把現(xiàn)在目錄中的第一章《民國成立前的軍事新聞業(yè)》取消單章設置,調整為在現(xiàn)在的第二章(調整后的第一章)《民國時期的軍隊新聞業(yè)》中的第一節(jié)“民國時期軍隊新聞業(yè)溯源”,時間可溯源到晚晴。第三是在現(xiàn)有的內容體系中增加“民國時期的敵偽軍隊新聞業(yè)”,以客觀全面的記載和反映當時的軍隊新聞業(yè)。
(5)《民國時期的外國在華新聞業(yè)》(承擔者:鄧紹根)
第一是本分冊的書名用《民國時期的外國在華新聞業(yè)》,而不用“外國在華新聞活動。第二是全分冊應加強探究外國在華新聞業(yè)與中國社會的關系、影響和互動等內容。第三是把第二章改為“民國初期的外國在華新聞業(yè)”(以和會議決議一致);第四是把現(xiàn)在第二章第一節(jié)調入第一章,成為“民國時期外國在華新聞業(yè)溯源”;第五是對民國時期外國新聞記者的在華新聞活動建議適當加強。
(6)《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業(yè)》(承擔者:李建新)
第一是把書名改為《民國時期的新聞教育》,和“民國時期”新聞學術研究、新聞業(yè)經(jīng)營、新聞管理體制和新聞職業(yè)精神等一起納入“實務系列”。第二是根據(jù)會議討論意見對章節(jié)標題的表述進行調整,以和全套叢書統(tǒng)一。第三是建議突出民國時期新聞學教育發(fā)展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如1918年的北京大學新聞學會等);第四是建議選擇代表性的新聞教育單位,闡述新聞教育支撐新聞業(yè)發(fā)展的內容。
(7)《民國時期的新聞學術研究》(承擔者:徐新平)
第一是把書名調整為《民國時期的新聞學研究》,成為“實務研究”之一種。第二是把第一章《民國之前的新聞學研究》改為《民國時期新聞學研究的誕生》;對晚清時期的新聞學研究成果介紹放在“緒論”(導論)中介紹。第三是建議以民國時期的中國新聞學研究發(fā)展過程中的標志性事件提煉出有亮點的標題,但時間分段要大致清晰;第四是把第一、二章標題中的“中國”兩字去掉,因為“民國時期的新聞學研究”本身就是講的“中國”。第五是建議在第三章敘述中考慮國民黨新聞理論研究中英美、德國乃至蘇俄有關理論的影響;第六是在每個階段注意對有影響的代表性新聞學研究者的介紹和研究(人物研究);第七是在把第一章的標題改為 “民國時期新聞學研究溯源及誕生” ,增加一節(jié)“民國成立初期【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新聞學研究”;第八是建議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章節(jié)中覆蓋敵偽地區(qū)的新聞學研究,以求客觀全面地反映這一史實。
(8)《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經(jīng)營管理》(承擔者:張立勤)
第一是本冊的書名確定為《民國時期的新聞業(yè)經(jīng)營》,舍去“管理”以免和“管理體制”分冊由重復之嫌。第二是可以報業(yè)經(jīng)營為主體和基點,但一定要兼顧覆蓋整個“新聞業(yè)”,如廣播、電臺和通訊社等;第三是把第一章標題“民國時期新聞業(yè)的經(jīng)營環(huán)境”改為“背景和條件”,以文實相符。第四是對“新聞業(yè)經(jīng)營”的內涵表述要注意完整覆蓋,不光要覆蓋報業(yè)、廣播、通訊社,還要涵蓋“發(fā)行”、“廣告”以及“資本經(jīng)營”,當然可以有詳略之分。第五是建議適當控制第一章的篇幅(即經(jīng)營環(huán)境),不宜太長。第六是各章節(jié)的標題注意采用差異化表述,減少“經(jīng)營”在標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
(9)《民國時期的新聞管理體制》(承擔者:方曉紅)
第一是建議增加“思考”的內容,作為本書觀點和提升;第二是建議在第四章增加“理論基礎”的內容;第三是對國民黨的戰(zhàn)時新聞管理體制應該有集中的敘述,尤其是“新聞檢查”應該有“節(jié)”這一層次的展現(xiàn);第四是應該覆蓋到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偽滿、汪偽、租界等方面的管理體制;第五是建議增加“結語”,即對民國時期新聞管理體制的認識和評價。
(10)《民國時期的新聞職業(yè)精神》(承擔者:張曉鋒)
第一是各章的劃分時間階段以及稱謂要與整套叢書相一致。第二是要拎出民國不同時期新聞人職業(yè)精神的發(fā)展脈絡和在特定階段中“變”的動因和表現(xiàn);第三是要處理好“報刊業(yè)”與“生存環(huán)境”的關系,“報刊業(yè)”也是當時新聞人生存環(huán)境的一個因素;第四是要注意挖掘新聞人對職業(yè)精神“行”的內容;第五是要處理好“個體”和“群體”的關系,每一個階段可以有代表人物,但不能寫成代表人物職業(yè)精神介紹,而應該是對這個時代新聞職業(yè)精神研究和歸納;第六是要注意挖掘新聞人職業(yè)精神和國家、民族命運之間的關系。
二、關于“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的工作進度安排
根據(jù)項目招標書的設計,“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是本項目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按照設計的工作進程,階段性成果應該在2016年12月底前完成書稿,經(jīng)編撰委員會審定以后交出版社,在2018年12月底前出版。和最終成果5卷本《中華民國新聞史》(成果打印稿)一起,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提出結項驗收申請,否則就不能申請結項。
根據(jù)上述安排,秘書處計劃在2015年11月前后,繼續(xù)承辦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和南京師范大學合作舉辦“第二屆民國新聞史研究高層論壇”。結合高層論壇舉行國家重大項目“中華民國新聞史”第二次工作會議(編撰委員會工作會議),審讀《民國新聞專題史研究叢書》的分冊書稿,請各分冊的承擔者按照項目招標書設計的進度安排,抓緊時間進行研究和撰稿。以期編撰委員會議能夠如期舉行并達成預期的目標。
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中的
“民國新聞史研究”文獻匯編(2000-2002)
馬超搜集整理,劉繼忠審定
本次檢索查閱了2000-2002年度國內公開出版的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國內各類期刊73種(其中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25種,不含各類集刊、內刊、論文集),共發(fā)現(xiàn)125篇民國新聞史研究方面的論文。本次檢索以CNIC中國期刊網(wǎng)為檢索數(shù)據(jù)庫,以新聞學期刊為主,其它學術期刊涉及到各大高校的學報。檢索仍可能掛一漏萬,特此說明。
一、文獻在雜志、作者等方面的分布概況
刊登篇數(shù)在10篇以上的期刊有2家,即《新聞大學》(29)和《出版發(fā)行研究》(22)。5-10篇的期刊有7家,分別是《國際新聞界》(6)、《新聞與傳播研究》(6)《傳媒》(6)、《軍事記者》(7)、《出版科學》(9)《國際新聞界》(6)《新聞記者》(5)。有8家期刊刊登均在4篇以下(含4篇),它們分別是《新聞與傳播評論》(3)、《新聞知識》(3)《編輯之友》(2)、《現(xiàn)代傳播》(2),《新聞與寫作》、《編輯學刊》、《青年記者》、《新聞界》各一篇。
在論文作者方面,125篇論文涉及142位作者,其中,方漢奇3篇,趙曉恩5篇,有17篇論文2人或3人合寫。
二、文獻內容的主題分布概況
在研究主題方面,報人、報刊占據(jù)了主導地位,有36篇論文以報人為研究主題,其中研究毛澤東的3篇,研究劉少奇的2篇,研究梁啟超的4篇,研究邵飄萍的3篇,另外還有鄒韜奮、朱少屏等。有50篇論文以不同類型的報刊為研究主題,民營報刊新記《大公報》、《申報》及中國共產(chǎn)黨的紅色報刊是研究的重點,紅色報刊涉及到《新中華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此類文章占據(jù)了報刊研究的絕大部分,但國民黨報刊、在華外人報刊、行業(yè)報刊、小報也有一些研究。其中,《大公報》的研究數(shù)量最多,有10篇論文以《大公報》為研究主題,內容包括了《大公報》的敢言傳統(tǒng)、“小罵大幫忙”、兒童專刊的傳播觀念、與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現(xiàn)代化運動等等。研究角度上呈現(xiàn)多元化狀態(tài),主要有報刊的媒介呈現(xiàn)、政治動員、報道特色、報刊與城市文化、報紙廣告、報刊業(yè)務等。其它主題主要是新聞教育、新聞法制、媒介經(jīng)營、新聞團體、新聞自由、新聞廣播、新聞統(tǒng)制、職業(yè)素養(yǎng)、地方新聞史、研究綜述等。研究角度多側重于人物的新聞思想、報刊活動、職業(yè)生涯,作品特色等。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是新千年,10月20 日至21 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外管理導報社聯(lián)合發(fā)起召開了以“世界新聞傳播 100 年”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從不同角度總結了100年來中國和世界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對民國時期的新聞事業(yè)也有不少概括性的論述。方漢奇在《中國新聞傳播事業(yè)一百年》中將晚清民國時期新聞業(yè)概括為第一階段,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統(tǒng)治下報業(yè)活動時期。白潤生則總結了民國時期少數(shù)民族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
這三年研究成果中有一個明顯的不足就是研究深度不夠,不少發(fā)表在期刊上的研究文章停留在介紹層面,對相關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挖掘不夠。如發(fā)表在青年記者2000年第2期上的《邵飄萍智取獨家新聞》,全文不到兩百字,也沒有署名作者,僅僅介紹了邵飄萍一次智取獨家新聞的經(jīng)過,而沒有綜合介紹邵飄萍智取新聞的情況,更沒有總體分析邵飄萍智取的特點和采訪藝術。
三、研究成果文獻的具體信息
2000-2002年度國內新聞學與傳播學期刊上刊載“民國新聞史研究”文獻的作者、篇目、發(fā)表刊物以及卷期信息如下。
序號 作者 文章名 期刊名 期
1 朱正心 祖父朱少屏的報人生涯——悼念先烈就義60周年 新聞大學 2002.3
2 湯小薇 總司令和戰(zhàn)地記者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誕生前后 軍事記者 2001.7
3 施喆 自由主義職業(yè)報刊理念的探尋與游移——張季鸞新聞思想述評 新聞大學 2002.3
4 黃泓 追蹤儲安平的心路歷程 新聞大學 2000.4
5 張頌甲 追憶采寫溥儀一稿的見報過程 傳媒 2001.5
6 著名記者徐凌霄遺世巨著 《古城返照記》問世 新聞與寫作 2002.8
7 牛濟 周恩來與張季鸞及《大公報》 新聞知識 2001.6
8 孫建華 終生捍衛(wèi)新聞工作者的使命——記中國著名新聞學專家甘惜分教授 軍事記者 2001.5
9 劉磊 中國早期報人社會地位的演進 傳媒 2002.7
10 汪家熔 中國現(xiàn)代出版起源散議(一)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4
11 汪家熔 中國現(xiàn)代出版起源散議(二)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5
12 馬榮寶 朱 屹 中國近代編輯出版活動與五四運動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2
13 單波
秦志希 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思想回顧(1921~2001年)——新聞學專家訪談錄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01
14 宋素紅 中國第一個女新聞工作者 新聞大學 2001.4
15 周葆華 質疑新記《大公報》的“小罵大幫忙”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2.3
16 鄒小站 章士釗《甲寅》時期自由主義政治思想評析 近代史研究 2000.1
17 王英 張竹平廣告理念初探 新聞大學 2000.1
18 李艷 張元濟的編輯思想 出版科學 2002.1
19 李興國 楊新磊 早期學者視閾中的攝影藝術 現(xiàn)代傳播 2002.4
20 史春風 原創(chuàng)性選題——商務印書館早期經(jīng)營管理的靈魂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0
21 袁武振 預報西安事變的美國女記者──海倫·斯諾西安事變前對張學良的采訪 新聞知識 2001.5
22 馮波 由邵飄萍的新聞活動論新聞本位的回歸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1.S2
23 趙達雄 影印宜止 比勘當行
——讀蔡元培、袁同禮先生“對于影印《 四庫全書》的建議”有感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8
24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一)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
25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五)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5
26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四)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4
27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三)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3
28 趙曉恩 以延安為中心的革命出版工作(二)1936-1947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2
29 丁法章 一面時代的鏡子——賀《大公報》百年華誕 新聞記者 2002.7
30 范軍 葉圣陶的書刊廣告藝術 出版科學 2000.1
31 劉文俊 也論梁啟超的編輯出版思想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2002.1
32 甘惜分 延安《解放日報》的遺產(chǎn)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01
33 丁鳳麟 宣傳辛亥革命的重要文獻匯編——時事新報館《革命文牘類編》評介 新聞大學 2001.3
34 沈全梅 徐鑄成談辦報藝術 新聞大學 2002.2
35 杜永和 新聞報告《西行漫記》成名探因 軍事記者 2001.10
36 徐新平 新聞“喉舌論”考述 湖南大學學報 2001.2
37 方勤 蕭乾與《大公報》的《文藝》副刊 新聞大學 2002.2
38 查本恩 夏衍的報刊編輯思想探析 新聞大學 2001.3
39 黃旦 五四前后新聞思想的再認識 浙江大學學報 2000.4
40 艾以 我所知道的畢修勺先生 新聞大學 2000.3
41 畢修勺 我任《掃蕩報》總編輯的始末 新聞大學 2000.3
42 薛建立 我國最早自我宣介的雜志——《出版周刊》 傳媒 2001.8
43 龐榮棣 為歷史留下一份可信的資料──紀念史量才誕辰120周年
新聞記者 2000.1
44 方漢奇 為《大公報》辨誣——應該摘掉《大公報》“小罵大幫忙”的帽子 新聞大學 2002.3
45 湯奇學 龔來國 汪康年與梁啟超關系變化與《時務報》興衰 安徽大學學報 2000.1
46 姜飛 皖南事變中的《新中華報》 新聞大學 2000.2
47 鄭 霄 吳陽娟 鄭澄桂 土地革命時期閩西蘇區(qū)紅色出版物述略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9
48 伍杰 韜奮精神與“入世” 出版科學 2002.2
49 沈薈 韜奮報刊活動與社會信用 新聞記者 2002.5
50 王建輝 孫中山與近代中國出版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2001.2
51 關家錚 四十年代上!渡裰萑請蟆汾w景深主編的《俗文學》周刊 山東大學學報 2000.6
52 陳鳳姑 試論《新民叢報》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中的地位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2001.6
53 稂艷玲孟桂香 試論《清議報》的國民性改造宣傳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2.2
54 趙曉恩 生活書店的經(jīng)營之道和斗爭藝術(六)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
55 邵飄萍智取獨家新聞 青年記者 2000.2
56 曾建華 王開 商務印書館與東方圖書館 出版科學 2002.2
57 龐旸 篩子、鏡子和輪子——憶蕭乾 傳媒 2001.9
58 李明山 清末著作權律出臺前的民間反盜版活動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0
59 方平 清末上海民辦報刊的興起與公共領域的體制建構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2001.2
60 馬飛孝 評王蕓生的兩次思想轉變 新聞大學 2001.1
61 藍鴻文 毛澤東怎樣寫軍事新聞 軍事記者 2002.2
62 胡文龍 毛澤東怎樣精心寫作社論 新聞界 2001.5
63 王杰鋒 毛澤東題書的黨報報頭知多少? 軍事記者 2002.1
64 徐新平 略論徐寶璜的新聞倫理觀 新聞大學 2000.4
65 劉光磊 周行芬 論《時事公報》的立場、新聞與言論 新聞大學 2000.2
66 吳廷俊 范龍 論《大公報》的“敢言”傳統(tǒng) 新聞大學 2002.3
67 范軍 魯迅先生的書刊廣告藝術 出版科學 2002.1
68 劉鐵生 魯迅生前最后的照片 軍事記者 2002.2
69 桂新秋 劉少奇與新聞出版(一)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4
70 桂新秋 劉少奇與新聞出版(二)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5
71 侯東陽 林語堂的新聞輿論觀——評林語堂的《中國新聞輿論史》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2
72 秦志希 汪露 梁啟超與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聞傳播觀 現(xiàn)代傳播 2002.4
73 蔡國兆 梁啟超新聞思想試析 新聞大學 2000.3
74 馮東書 可歌可泣的英雄──一本記錄戰(zhàn)爭年代新聞戰(zhàn)線英雄的書《熱血鑄豐碑》 新聞記者 2000.9
75 顧潔
鄢可然 抗戰(zhàn)時期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 新聞大學 2001.2
76 王天定 舊上海的外國記者們——一個日本記者三十年代在上海與西方記者的交往 新聞大學 2000.2
77 鄭祖安 舊上海報刊的香煙廣告 傳媒 2002.1
78 包禮祥 近代報業(yè)的畸形發(fā)展及其原因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2.3
79 馮英子 江右辦報記 新聞大學 2001.1
80 韓辛茹 建黨80周年評說《新華日報》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3
81 馬藝 簡述潘梓年對《新華日報》的歷史貢獻 新聞大學 2000.3
82 湯志鈞 甲午戰(zhàn)后的《鏡海叢報》 近代史研究 2001.4
83 艾以 記馮英子的辦報生涯 新聞大學 2001.1
84 畢勝 懷念丁一嵐先生(上) 傳媒 2002.11
85 單濱新 胡愈之的報刊工作與新聞思想 新聞大學 2000.2
86 曹光瓈; 關于邵飄萍政治身份之我見 新聞與傳播評論 2002
87 徐志耕 朱有華 干凈地出城——訪軍事新聞名篇《桌上的表》作者張明將軍 軍事記者 2001.5
88 吳迪 從《申報》“楊妹事件”看環(huán)境對新聞“把關人”的影響 新聞知識 2001.5
89 鐘家偉 梁壽華 芻議蘇區(qū)時期宣傳群眾工作的實踐經(jīng)驗 江西社會科學 2000.1
90 胡清國 陳獨秀早期新聞實踐與中共建黨 江西社會科學 2002.5
91 戴銀鳳 Civilization與“文明”——以《時務報》為例分析“文明”一詞的使用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 2002.3
92 方漢奇 中國新聞事業(yè)一百年 國際新聞界 2000.6
93 白潤生 興起發(fā)展繁榮--中國少數(shù)民族新聞傳播事業(yè)100年 國際新聞界 2000.6
94 許力以 五四運動時期的思想發(fā)展和報刊圖書出版 編輯之友 2002.1
95 鄭師渠 《萬國公報》與中日甲午戰(zhàn)爭 近代史研究 2001.4
96 王鵬 《蘇俄視察記》出版前后 新聞記者 2002.7
97 高強 《蘇報》案與治外法權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2.4
98 宋素紅 《時務報》的譯報工作初探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1.2
99 肖良武 《民國日報》在二月民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 2000.1
100 程曼麗 論百年新聞傳播史上的兩次飛躍 國際新聞界 2000.6
101 熊顯長 林語堂的雜志觀 編輯學刊 2001.5
102 夏洪艷 《救國時報》與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 新聞大學 2000.2
103 高金萍 回首百年滄桑 研討世紀課題
“世界新聞傳播100 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國際新聞界 2000.6
104 田海林 馬樹華 《獨立評論》與抗日救亡 民國檔案 2000.4
105 賈曉慧 《大公報》與中國20世紀30年代的現(xiàn)代化運動 近代史研究 2001.6
106 尹韻公 《大公報》與紅軍長征落腳點之研究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2.3
107 陳彤旭 《大公報》兒童?膫鞑ビ^念探析 新聞大學 2001.2
108 吳廷俊 范龍 《大公報》“敢言”傳統(tǒng)的思想基礎與文化底蘊 新聞與傳播研究 2002.3
109 何揚鳴 鄭建華 “衙前農(nóng)運”及其新聞輿論宣傳 新聞大學 2001.4
110 馮英子 “青記”當年 新聞大學 2002.1
111 龐亮 “九·一八”前后陶行知在《申報》的活動 新聞大學 2001.2
112 孫景峰 鄒韜奮的出版廣告思想與實踐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0
113 趙曉蘭 浙江近現(xiàn)代報刊史概述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2.6
114 余文煥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解放戰(zhàn)爭時期國統(tǒng)區(qū)的進步出版界(五)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
115 吳永貴 一舉成名天下知——中華書局創(chuàng)業(yè)經(jīng)過及成功因素分析 出版科學 2002.3
116 馬仲揚 韜奮精神再學習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2.8
117 吳永貴 商務印書館對我國近代圖書館事業(yè)的貢獻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9
118 姬建敏 三十年代的雜志觀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0.11
119 于雷鳴 張寶明 關于《新青年》編輯思想的回望 編輯之友 2000.2
120 王仿子 1937~1950年的香港出版業(yè)(下) 出版科學 2000.4
121 王仿子 1937~1949年的香港出版業(yè)(上) 出版科學 2000.3
122 陳日濃 宋慶齡新聞傳播思想 國際新聞界 2001.3
123 方漢奇 美國記者的愛恨中國情結 —對100 年來美國記者有關中國報道的回顧與反思 國際新聞界 2002.2
124 蔣曙晨 “一大”前后黨的出版工作 出版科學 2001.3
125 王益 84自述 出版發(fā)行研究 2001.10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