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執(zhí)行與進展
“新中國出土墓志整理與研究”項目作為《新中國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于2012年10月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第三批)立項。2014年 9月1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下發(fā)2014【51】號文件,正式通知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先生: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批準,本項目中期檢查已經專家評估順利通過,擬續(xù)撥滾動經費80萬元。同年11月,經總項目組認真填報的滾動經費預算亦順利獲批到位。項目主持單位故宮博物院及時向10個子課題所在單位,傳達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下發(fā)文件的精神,按規(guī)定與安徽省文物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二子課題組聯系,就給安徽省文物局劃撥經費和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追加經費達成協議,并下撥了整理研究經費。
自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項目研究計劃總體進展順利。兩個子課題的標志性專著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江蘇》[貳]、《陜西》[叁]正式出版;另有兩個子課題的標志性著作成果已完成初稿,一部正在審訂,一部即將送審,計劃于兩年內陸續(xù)出版;其他子課題亦在按部就班開展工作。故宮總項目組還就本項目的后續(xù)工作和總體進度,不定期與子課題組進行聯系和溝通,對各子課題組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諸如拓片的制作、拍攝,墓志的錄文、校對,編錄工作中的注意事項,隨時予以解決和解答,要求各子課題組重視階段性論文成果的撰寫和本項目的宣傳推介。此外,本項目在故宮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聘了一名博士后,以墓志、出土文獻為方向進行業(yè)務培養(yǎng),2016年順利出站。截至2016年6月,10個子課題工作進展情況如下:
子課題①:標志性專著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江蘇》[貳],南京市博物館負責。2014年8月12日至16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率本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項目博士后王玉來,應邀赴南京市博物館,主持該成果校樣的信息覆審工作。同年10月至11月,子課題負責人配合總項目組,完成對校樣的終審工作。2014年12月,該成果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子課題②:標志性專著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陜西》[叁],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負責。2014年11月10日至19日,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應邀赴西安主持成果校樣的覆審工作。2015年9月至12月,子課題負責人配合總項目組,完成對校樣的終審工作。2015年12月,該成果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
子課題③: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河南》[肆],洛陽師范學院負責。2015年2月5日至8日,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應邀赴河南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對該成果文稿質量進行檢查和指導。此后,根據首席專家的意見,該子課題組織專家,經過半年緊張有序的工作,終于在同年9月,完成該成果初稿,并將初稿刻成光盤,寄給故宮博物院總項目組。截至2016年6月,總項目組即將完成對初稿的審訂,待查漏補缺工作完成后,準備召開階段性專著成果專家鑒定會。計劃年內交付文物出版社排印,2017年6月前出版。此外,子課題組成員還對其中部分墓志進行了深入考釋與研究,并在專業(yè)學術期刊發(fā)表數篇論文,取得可喜的階段性論文成果。
子課題④: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北京》[貳],首都博物館負責。 主要收錄首都博物館藏北京地區(qū)1949年以來出土墓志300余合(約500余方)。子課題組在前期進行圖版、釋文等工作的基礎上,對釋文進行校對、排序,對一些難點,如傷損模糊字、疑難的異體字、冷僻字、假借字、誤字、脫字和冷僻詞匯、典故進行研究確定,必要處作注。目前已將目錄、釋文及簡注完成,正在進行基本信息的補充、提取人名(查找僅有字號、封爵者的姓名)、將圖片原始編碼改編為順序編碼,以及個別圖片的補拍等項工作。預計2016年底,可以向故宮總項目組提交初稿。
子課題⑤: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陜西》[肆],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負責。2015年3月,故宮博物院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簽訂《編集協議之補充協議》,續(xù)撥滾動研究經費3萬元。研究院特批子課題組使用涇渭基地新建成的石刻庫房制作墓志拓片,動員涇渭基地保安和院總務科工人20余名,連續(xù)加班搬運、擺放墓志,特聘曾供職于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專業(yè)拓工4名,制作墓志拓片。精選出一套效果最好的墓志拓片,送專業(yè)裝裱店手工托裱,運用最新的技術,對墓志拓片進行高清掃描。持續(xù)招募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歷史、考古專業(yè)的博士、碩士、本科在讀學生先后10余人次,以學生實習的方式協助整理墓志材料,做志文初錄、測量、數據統(tǒng)計等工作,保證了項目研究的可持續(xù)性及初步資料的學術水準。截至2016年6月,已基本形成文字稿約35萬字,圖版600余幅,主要內容釋文和圖版說明,都已完成校對,正在編寫本書“前言”和提取人名。預計2017年,可以向故宮總項目組提交初稿。
子課題⑥: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河南》[伍],河南千唐志齋博物館負責。主要收錄河南千唐志齋博物館新入藏墓志約300合(約400方)。截至2016年6月,已完成所有墓志的拓印、拍照、錄文和標點等工作。下一步將對墓志出土情況進行調查、補充、覆核。預計能在2017年底完成全部調查補充工作,可以向故宮總項目組提交初稿。
子課題⑦: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安徽》,安徽省文物局負責。2015年11月26至29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應邀赴安徽合肥,與安徽省文物局簽署《編輯合作協議》,下撥研究經費6萬元。任昉還與安徽省文物局局長及子課題組成員進行座談,就推動課題工作的實施交換了意見。截至2016年6月,已初步完成碑志及買地券的登記編目工作,轉入拓印、拍照、錄文和標點、圖版說明的撰寫和人名索引的編寫等工作。預計到2018年,可以向故宮總項目組交稿。
子課題⑧: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寧夏》,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2013至2014年,按照編集合作協議的要求,啟動了墓志材料的調查、收集工作。對寧夏自治區(qū)各文博單位藏1949年以來出土的歷代墓志進行了捶拓、拍攝,共107方(件)。2015至2016年,對已掌握的107方(件)墓志材料進行整理,完成了圖版說明及釋文、標點、簡注等基礎工作。2016年6月,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蒞臨指導,提出了修改意見,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中。2016年7月后,將對散落民間未收或新出墓志進行了調查摸底和收集工作。
子課題⑨: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河北》[貳],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負責。2014至2015年,子課題負責人韓立森,借進京開會之際,兩次與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面談,匯報課題進展情況,并就課題組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諸如拓片的制作、拍攝,墓志的錄文等細節(jié),進行了溝通。截至2016年6月,已完成釋文113份。2016年7月后,繼續(xù)開展河北省各市縣文博單位新入藏墓志的調查和收集工作,同時開展民間散落墓志的調查和收集工作。預計到2018年,可以向故宮總項目組交稿。
子課題⑩: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山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負責。2014年,工作重點主要在文獻檔案方面,查找各地縣資料匯總,整理出山西出土墓志目錄,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經費等。2015年,課題組對墓志拓片的收集工作步入軌道,采集到晉中、太原、晉東南地區(qū)墓志石234方,墓志蓋79方。2016年3月13日至16日,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應邀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對該成果的編集工作進行檢查和指導。截至2016年6月底,課題組又采集到臨汾地區(qū)、陽泉、汾陽等地墓志拓片、墓志石343,墓志蓋203;完成釋文138份,約為總工作量的三分之一。預計到2019年,可以向故宮總項目組交稿。
總的來說,本項目各子課題工作進展基本順利,多數子課題完成情況良好,2022年整理出版墓志類圖書10卷、20冊的目標可以預期。
(二)調研與交流
本項目的基礎工作,就是對各子課題所在地的墓志等石刻資料進行調查與收集。對于該基礎工作,本項目上述10個子課題所在單位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對此,前面已有介紹,這里不再重復。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故宮總項目組亦不定期到子課題承擔單位進行調研、檢查與指導,對此,前面已有介紹,這里也不再重復。
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故宮總項目組與子課題負責人及成員在墓志整理基礎上,以舉辦學術講座、參與各類學術交流與學術會議的形式,向密切關注出土文獻的學界介紹經驗與相關研究。主要有:
2015年4月14日至20日,陜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子課題負責人吳敏霞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任繼愈先生100周年誕辰會”,提交了題目為《〈新中國出土墓志·陜西卷·第三輯〉綜述》的論文。
2015年4月20日下午,本項目以故宮研究院學術講壇古文獻研究所學術講座為名,在故宮第二會議室首次舉辦“隋煬帝墓志的發(fā)現及其意義”講座。由日本資深隋唐史、吐魯番學、中國石刻文物研究專家、明治大學教授氣賀澤保規(guī)主講,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主持、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評議。此次講座曾發(fā)布專門的宣傳廣告,故參加者除故宮職工外,還有北京大學歷史系、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師生代表。講座完畢,氣賀澤保規(guī)教授回答了現場聽眾的提問,并與聽眾進行了多方面的學術互動,現場氣氛熱烈。本項目首次舉辦學術講座獲得成功,為以后繼續(xù)舉辦同類講座打下了基礎。
2015年11月26日,本項目洛陽師范學院卷子課題負責人毛陽光參加由中國唐史學會主辦、福建師大承辦的“唐代東南社會與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題目為《洛陽出土唐代梨園弟子曹乾琳墓志及相關問題探析》的論文,引起與會者極大的興趣。
2015年12月12日,中日聯合在東京隆重舉行“《新中國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紀念:日中合同中國石刻國際シンポジウム(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與日本明治大學東アジア石刻文物研究所、日本東アジア石刻研究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日本唐史研究會、日本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會協辦。這是本項目開展以來舉辦的第一次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研討會。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子課題負責人白寧應邀參會,并在會上宣讀論文,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王素的論文題目為《南朝宋謝珫墓志再研究》、白寧的論文題目為《六朝時期墓志特征淺析》、任昉的論文題目為《古代墓志的材料來源問題——古代墓志材料問題探討之一》。
2015年12月23日,本項目洛陽師范學院卷子課題成員趙振華參加在洛陽師范學院召開的“洛陽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題目為《清代劉喜海<洛陽存古錄>稿本考察》的論文,受到與會者的關注。
隨著本項目整理工作進入錄文、考釋、研究階段,各子課題組之間以及對外各項學術交流與學術研討必將不斷深入。
(三)成果推介
項目組的各項活動與進展,都及時推介給國內各大媒體(網站)。2015年2月27日,本項目《江蘇》[貳](南京博物館)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首發(fā)式,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主編任昉分別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央視第13頻道以《北京故宮:最大墓志銘合集發(fā)布》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學術界反響熱烈。同時,項目組還在《故宮科研工作簡報》開辟“重大項目追蹤欄目”,及時刊登本項目的活動報道,并在故宮網站發(fā)布。主要有:
2014年9月30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撰寫《本項目通過國家社科基金中期檢查評估獲得首次滾動資助》報道稿,刊《故宮科研工作簡報》2014年第3期,并在故宮網站發(fā)布。
2014年12月31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撰寫《本項目首部標志性成果<江蘇> [貳]如期出版》報道稿,刊《故宮科研工作簡報》2014年第4期,并在故宮網站發(fā)布。
2015年3月31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撰寫《項目舉行<江蘇> [貳](南京卷)首發(fā)式項目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暢談墓志整理工作》報道稿,刊《故宮科研工作簡報》2015年第1期,并在故宮網站發(fā)布。
2015年12月31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撰寫《中日聯合在東京舉行紀念<新中國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學術研討會》報道稿,刊《故宮科研工作簡報》2015年第4期,并在故宮網站發(fā)布。
2016年3月31日,本項目執(zhí)行負責人任昉撰寫《本項目標志性成果<陜西> [叁]如期出版》報道稿,刊《故宮科研工作簡報》2016年第1期,并在故宮網站發(fā)布。
2016年5月5日下午,故宮研究院在本院建福宮花園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介紹本項目《江蘇》[貳]和《陜西》[叁]的出版情況。網易、搜狐、騰訊、鳳凰、財經及中國、澎湃新聞、中國日報、中國科技、中國廣播電視等數十家網站也進行了報導。
此外,陜西省社科院官方網站、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官方網站、漢唐網(陜西省文物局官網)、洛陽師范學院官方網站上,都多次報道本項目進展情況,將承擔本課題作為榮譽對外宣傳。
(四)問題與改進措施
從目前整理研究開展情況來看,項目進展順利,成果殊可預期。但根據從事具體工作的各子課題組反饋的情況來看,還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1. 墓志收藏分散,致使采集工作進程緩慢。這是因為,本項目工作特殊,有些重要的墓志或散落在鄉(xiāng)村及百姓家,或陳列在各地市博物館的展廳中,或由私人收藏,收集難度較大。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反映:山西博物院展出的“婁睿墓志”、“虞弘墓志”及其他重要墓志,大同博物館展出的“司馬金龍墓志”等諸多北朝墓志,平遙博物館、臨猗博物館等許多地市級博物館展陳的墓志,子課題組前往采集都比較困難。此類問題,據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局、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反映,他們那兒也比較突出。對于這些墓志的收集,我們一方面盡力推進工作,一方面仍需要經費支持。
2.整理工作基本到位,深入研究工作尚顯不足。從目前各子課題組的工作進展看,多數子課題組都大體完成了墓志的征集、統(tǒng)計、拓印、拍照乃至初步錄文工作,但圍繞新材料的考釋、研究還很零星,可以開拓的空間很大。除洛陽師范學院卷子課題組研究成果較為豐碩外,一些子課題組尚未有成型的論文刊出,這固然是由項目進展的階段性所決定,前期以整理為主,但在后期,應注意支持子課題組成員進行研究,并爭取資金,對學術論文的撰寫、發(fā)表進行經費資助。故宮總項目組為使各子課題組之間加強交流,及時溝通信息,并激發(fā)研究熱情,擬定期召開一些以墓志為專題的小型學術研討會和中型學術會議等。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標志性著作成果簡介
1. 2014年12月,本項目第一部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江蘇》[貳],正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書大八開精裝,分上、下2冊,上冊為總敘、凡例、前言、圖版、說明,下冊為釋文、簡注、后記、索引(人名索引、人名筆畫檢字表),共收1949年至2012年南京地區(qū)出土、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歷代墓志321合、523方,約有60多萬字。其中,以東晉南朝和明代的墓志為最具特色和最有價值。
2. 2015年12月中旬,本項目第二部標志性著作成果《新中國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陜西》[叁],正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書大八開精裝,分上、下2冊,上冊為總敘、凡例、前言、圖版、說明,下冊為釋文、簡注、墓志檢索表(按地域排列)、后記、索引(人名索引、人名筆畫檢字表),共收西安市、渭南市、寶雞市、榆林市、延安市、銅川市文博單位1949年以來出土、入藏的歷代墓志421合、700余方。其中東漢至北周7方,隋唐98方,五代宋金元33方,明清261方,民國22方。其中,以隋唐和明清的墓志為最具特色和最有價值。
影響與評價 2015年2月27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刊出《在研重大項目陸續(xù)推出代表國家水準的精品力作》文章,并發(fā)布“國家社科基金在研重大項目推出的部分代表性成果目錄”,“新中國出土墓志整理與研究”項目《江蘇》[貳]、《陜西》[叁]都被收錄其中。這些說明,真正有學術價值和傳承價值的項目,都是會得到國家和社會的支持和認可的。
此外,2015年4月21日上午,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主編任昉就新出土墓志的真?zhèn)魏湍怪镜钠鹪磁c價值等問題,接受上海《文匯學人》記者單穎文的采訪。《文匯學人》2015年7月10日第6、7、10、11版刊出單穎文撰寫的《新出墓志知多少》、《墓志究竟起源于何時》、《新出墓志告訴了我們什么》等系列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5年12月12日,中國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與日本明治大學東アジア石刻文物研究所、日本東アジア石刻研究會等單位,聯合在日本東京明治大學舉辦“《新中國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紀念:日中合同中國石刻國際シンポジウム(研討會)”,本項目首席專家王素、執(zhí)行主編任昉、子課題負責人白寧應邀參會,并在會上宣讀論文。日本著名石刻研究專家中村圭爾撰寫《〈新中國出土墓志〉刊行20周年紀念:中日合作中國石刻國際研討會報告》,2016年4月5日在日本《東方》(月刊)2016年第4號(總第422號)刊出,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
3.《新中國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河南》[肆],即將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書共收墓志及雜類石刻近340方,包括:正文收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藏歷代墓志283方。附錄有二:一為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藏雜類石刻(包括志蓋、墓磚、鎮(zhèn)墓銘、買地券、建祠詔書碑等)8方;二為偃師商城博物館藏歷代墓志46方。其中,重要的有屬于洛陽師范學院圖書館鎮(zhèn)館之寶的徐嶠撰、王縉書《唐故左武衛(wèi)大將軍桓公(臣范)墓志銘》和劉迅撰、劉繪書《唐故江南道采訪處置使長樂建安等郡經略使太中大夫使持節(jié)晉陵郡諸軍事守晉陵郡太守上柱國慈源縣開國公徐公(嶠)墓志銘》。受到學術界廣泛期待。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