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7年12月08日15:4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 研究進展情況

1、課題開題與子課題進展情況

截至目前,本課題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國內(nèi)外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在大量掌握研究資料的前提下,已著手對其中的100余種重點資料展開集中翻譯工作,已經(jīng)形成了數(shù)十萬字翻譯材料;論文與專著的撰寫工作也在緊張地進行中,已經(jīng)發(fā)表相關論文13篇、出版專著2部。各個子課題已經(jīng)確定并部分解決了研究的重難點問題,具體進展情況如下:

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研究已確定的研究重點并基本解決的重大問題: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核心觀念與歷史地位。本課題認為,浪漫派的核心觀念即“自由”,不僅使浪漫主義豐富光大了構(gòu)成西方文化精髓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而且使其成了西方文學史上最光輝燦爛的篇章。作為文學思潮,浪漫主義因其內(nèi)在的“自由”理念,而成了西方近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過程中最偉大的一場文學革命。在文學藝術領域,浪漫主義堪與德國的哲學革命、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法國與美國的政治革命相媲美,同時又是對它們的表達或補償;浪漫主義乃西方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端。但浪漫派之自由觀念亦因其歷史局限性而呈放出負面效應:社會文化層面——在以自由至上對理性至上的反撥過程中,浪漫派在某種程度上將個性擴展為任性,將自我變成自戀,將張揚感性演繹為情欲泛濫,將對“無限”的憧憬轉(zhuǎn)化為對現(xiàn)實的棄絕,終使自由在失卻了自己的邊界之后飄渺成為迷霧流云。

現(xiàn)實主義:

現(xiàn)實主義的研究資料收集已達100余種,并對其中的重要部分進行翻譯,譯文初稿達10余萬字,F(xiàn)實主義的研究,目前重點放在現(xiàn)實主義的界定上。作為文學史對某個時代文學-詩學特質(zhì)進行整體描述的概念,“文學思潮”必須同時滿足如下條件:在新的哲學文化觀念——尤其是其中的人學觀念的引導下,通過文學運動(社團/期刊/論爭)的形式,創(chuàng)立新的詩學觀念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嘗試新的文學方法,從而最終創(chuàng)造出新的文學文本形態(tài)。文學思潮一方面體現(xiàn)為特定的文學風格與藝術手法,另一方面,還具有某種歷史的內(nèi)涵,借用舍勒描述“現(xiàn)代性”的概念,是一種 “精神氣質(zhì)”——涵納著特定的詩學觀念與藝術精神,這一點是文學思潮更本質(zhì)的方面。作為某種風格、手法,或許可以具有某種超歷史性;但作為某種精神氣質(zhì),它必定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chǎn)物——這意味著文學思潮的概念,不但有內(nèi)涵的“質(zhì)性”規(guī)定,也有外延上的“歷史性”或“時期性”刻度。就此而言,與在西方持續(xù)2000多年的“摹彷說”相輔相成因而幾乎“無邊”的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就不是一個思潮概念,而是一個與“摹彷”觀念及西方敘事文學傳統(tǒng)相關涉的創(chuàng)作傾向。

展開了關于現(xiàn)實主義與“摹仿說”/“再現(xiàn)論”的考辨!澳》抡f”源流考西方文學理論的基石乃是在古希臘便已經(jīng)成形的“摹仿說”!澳》抡f”認定只有外部現(xiàn)實世界才是藝術的絕對本源和終極本體,即藝術的本質(zhì)是對外部世界的摹仿。18世紀英國小說、法國啟蒙運動文學和俄國諷刺文學等,均為19世紀西方現(xiàn)實主義在藝術方法上的直接先驅(qū);而其“再現(xiàn)論”創(chuàng)作原則與文學理念,其理論淵源顯然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摹彷說”!霸佻F(xiàn)”即“再造”,“再現(xiàn)現(xiàn)實”的“寫實”乃西方文學的悠久傳統(tǒng),但這一傳統(tǒng)卻并非一塊晶瑩剔透的模板。不管是在理論觀念層面還是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當中,西方文學中的所謂“寫實”,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總處于不斷生成的動態(tài)歷史過程之中。具體來說,這不但涉及到不同時代,人們對“寫實”之“實”的內(nèi)涵有著不同的理解,而且相應地對“寫實”之“寫”的如何措置也總有著迥異的要求。所謂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的對峙,只不過只是前者偏重主體觀念的傳達、后者偏重主體情感的表現(xiàn)而已,兩者均建構(gòu)于傳統(tǒng)理性主義那種主體與客體、現(xiàn)象與本質(zhì)之二元對立的思維框架之中。

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思潮研究重點研究并已基本解決的重大問題:

第一,自然主義的文本構(gòu)成特征。自然主義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本表現(xiàn)形態(tài)已經(jīng)不再是在“典型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性格典型”,而是源于生命本體的“氣質(zhì)類型”。在傳統(tǒng)西方文學敘事所帶來的卡通式的人物世界,里面滿是傀儡、木偶般的“英雄”“巨人”;在自然主義文學敘事中,“英雄”隕落了,“巨人”坍塌了,西方文學在人物形象內(nèi)涵上的現(xiàn)代演進,顯然也是從自然主義文學這里開始的。在自然主義作品中,傳統(tǒng)文學中與意識形態(tài)相關的社會、政治、道德、宗教主題的明晰性開始動搖,代之而來的則是宏大空朦的人性主題或命運主題。在如此宏大空朦的主題框架之下,意象開始取代原先觀念體系所派生出來的具體敘事意圖即具體的觀念性主題,居于作品的中心。這正是現(xiàn)代主義敘事作品主旨隱遁而意象彌漫的開端。在自然主義的小說和戲劇創(chuàng)作中,情節(jié)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而瑣碎凌亂的細節(jié)則繽紛綻放。細節(jié)的繽紛綻放,決定了敘事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謀求擺脫統(tǒng)轄傳統(tǒng)敘事文本的“必然性”邏輯,而在“偶然性”中尋求出路。在西方傳統(tǒng)文學敘事中的“必然性”原則向現(xiàn)代主義敘事之“偶然性”原則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中,自然主義文學敘事乃兩者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自然主義小說和戲劇的結(jié)構(gòu)格局呈現(xiàn)為一種“斷片的聯(lián)綴”。自然主義的“斷片聯(lián)綴式”結(jié)構(gòu)的“可間斷性”在現(xiàn)代主義那里完全開放,就變成了一種頻率甚高的“跳躍性”。從自然主義開始,西方傳統(tǒng)敘事文本中的那種“時間性結(jié)構(gòu)”模式,開始被一種新的“空間性結(jié)構(gòu)”模式所取代。從觀念統(tǒng)攝之下的嚴密、嚴整的有機整體,到心理活動的隨意漫游自由穿插,在文學文本結(jié)構(gòu)從線性歷史時間向瞬時心理空間的轉(zhuǎn)換過程中,自然主義顯然是一個過渡。

第二,自然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邦愔黧w”之虛假的“觀念統(tǒng)攝型”宏大敘事在自然主義作家那里開始解體,新的 “體驗主導型”敘事模式得以確立。與傳統(tǒng)意義上那種往往與“觀念”相聯(lián)通的“經(jīng)驗”相比,這種“體驗”非但帶有鮮活的“個人化”屬性,而且更加強調(diào)“當下”的“瞬間性”!案杏X”不惟是構(gòu)成自然主義作家創(chuàng)作的起點,而且也是作家在敘事中所要對人物進行“分析” 和“描寫”的基本對象。從“觀念”到“感覺”再到現(xiàn)代主義的“直覺”,“真實性”從絕對的客觀滑向相對的主觀,敘述視角從“類主體”轉(zhuǎn)換為純粹的個人,自然主義作家為現(xiàn)代主義作家開辟了道路。左拉明確提出了作家創(chuàng)作“非個人化”主張,要求作家敘事時應該像科學家進行實驗的分析那樣保持客觀冷靜的態(tài)度和超然中立的立場。左拉的“非個人化”主張與現(xiàn)代主義作家的“非個人化”主張在理論旨趣上是相同的。將敘事主體“隱匿”起來的企圖為自然主義敘事技巧的革新提供了動力,他們所創(chuàng)造的“轉(zhuǎn)換敘事角度”、“使用自由間接引語”等敘事手法均被現(xiàn)代主義作家所發(fā)揚光大。自然主義作家在敘事中弱化了敘述,強化了描寫!皵⑹觥笨偸茄刂v向情節(jié)軸線指向被理性觀念判定為“知”的、確定的、體現(xiàn)著某種“本質(zhì)真實”的事實性事件;“本質(zhì)真實”的自我認定注定了傳統(tǒng)“敘述”必然會去追求敘事的公共視角與敘事文本的“教誨性”。自然主義文學敘事中的“描寫”類如一種繪畫式的描繪,它基于一種懸置了任何理性判斷的個人的感覺或直覺體驗,指向當下的、直接的、鮮活的、尚未沉淀為“理智”之觀念形態(tài)的感官印象或意象。在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文學敘事中,“敘述”功能進一步弱化,“描寫功能”空前增長。自然主義作家反對流于“夸張”與“幻想”的“想象”,但并不反對一般意義上的文學想象,其對“純想象”的反對,正是要拯救和解放真正的文學想象——將其從“玄奧”“觀念”的高空拽回“真實”“生活”的大地。

唯美主義:

第一,針對國內(nèi)外目前研究現(xiàn)狀,根據(jù)本課題實際情況,確定了唯美主義研究的核心問題與研究路徑將圍繞唯美主義內(nèi)涵的幾大矛盾展開:高蹈與入世、表現(xiàn)與模仿、形式美與內(nèi)容美、自然與人工、美與丑。第二,論文撰寫工作正在進行,目前已發(fā)表兩篇相關論文,一篇轉(zhuǎn)載。第三,密切關注其他子課題諸如象征主義研究、頹廢派研究的動態(tài),在交叉領域達成共識。第四,在收集的100多種相關外文資料中選定了譯介范圍,包括以下幾個領域:唯美主義概論、作家作品研究、唯美主義理論研究、跨學科與文化研究、小團體與支流派研究,目前已翻譯近5萬字.

象征主義:

象征主義思潮研究已完成的工作如下:第一,完成了部分重要原始資料的翻譯工作。對于卡恩、雷泰、莫雷亞斯、迪雅爾丹、格里凡這些象征主義詩人來說,目前國內(nèi)還缺乏研究資料。子課題已經(jīng)完成大約12萬字的翻譯工作。第二,完成了研究史的翻譯工作。象征主義思潮涉及到許多二十世紀的研究資料,也涉及到21世紀的研究資料,目前子課題已經(jīng)選取數(shù)十種論文、專著,并安排人手,進行了翻譯。第三,完成了代表性的研究著作的研究。子課題對1970年至2003年階段的經(jīng)典著作,進行了研究,確定了法國象征主義思潮縱向上的發(fā)展脈絡和橫向上的結(jié)構(gòu)。第四,完成了某些細部上的研究。子課題已經(jīng)對法國象征主義的自由詩理論的發(fā)展、演變對英美詩歌的影響,已經(jīng)取得了研究成果。

頹廢主義:

頹廢派研究確定了如下幾個核心問題:第一,參照西方學界頹廢派問題研究者的重要研究成果,對“頹廢”以及“頹廢派文學”作了譜系學的回溯與考究,分別考察了社會-文化系統(tǒng)中的“頹廢”概念以及作為文學話語的“頹廢”的含義;考察了波德萊爾、愛倫?坡、德?昆西與福樓拜等重要的頹廢派文學先驅(qū)在西方頹廢派文學運動中所扮演的文學先驅(qū)者的角色;追溯了布爾熱、王爾德等重要的頹廢派文學理論家與評論家在西方頹廢派文學運動的發(fā)展進程中所起的關鍵性作用;探討了世紀末英法等國的一些重要的文學藝術類小雜志(如《黃面志》、《薩沃伊》、《世紀木馬行會》)以及書籍出版商等在西方頹廢派文學運動開展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第二,梳理、歸納并總結(jié)了西方學界對頹廢派文學之文本屬性所作的發(fā)掘與闡釋。具體而言,包括頹廢派文學的題材與主題、頹廢派文學中的“頹廢主人公”形象、頹廢派文學的獨特美學風格、頹廢派文學的常見修辭策略等幾個層面。第三,通過考察頹廢派與諸文學思潮——包括浪漫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象征主義、現(xiàn)代主義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初步辨識了其在西方文學史中的獨特地位。

2、調(diào)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本課題的文獻資料收集工作已基本完成,現(xiàn)已掌握論文700余篇、專著600余部、其他研究資料300余種。其中,外文資料比重達到八成以上。課題總體基礎參考文獻和已經(jīng)進行集中翻譯的重點外文文獻如下(部分):

本課題研究總體基礎參考文獻:

重點中文書目:

[英]阿倫?布洛克《西方人文主義傳統(tǒng)》,董樂山譯,三聯(lián)書店,1998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現(xiàn)象學的觀念》,倪梁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

——《現(xiàn)象學的方法》,倪梁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

[意]貝尼季托?克羅齊《美學的歷史》,王天清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德]彼得?比格爾《先鋒派理論》,高建平譯,商務印書館,2002年。

[英]彼得??思{《現(xiàn)代主義》,付禮軍譯,昆侖出版社,1989年。

[法]丹納《藝術哲學》,傅雷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三聯(lián)書店,1989年。

[美]杜威《藝術即經(jīng)驗》,高建平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人論》,甘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

[奧]弗洛伊德《夢的解析》,賴其萬、符傳孝譯,作家出版社,1986年。

[德]格奧爾格?西美爾《生命直觀》,刁承俊譯,三聯(lián)書店,2003年。

[德]哈貝馬斯《認識與興趣》,郭官義等譯,學林出版社,1999年。

[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審美之維》,李小兵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美]H?G?布洛克《美學新解》,滕守堯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蔣承勇《西方文學“人”的母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吉列斯比《歐洲小說的演化》,胡家?guī)n等譯,三聯(lián)書店,1987年。

[美]杰克?斯佩科特《藝術與精神分析》,高建平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德]康德《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卡爾迪納?普里勃《他們研究了人》,孫愷祥譯,三聯(lián)書店,1991年。

[德]卡爾?洛維特《從黑格爾到尼采》,李秋零譯,三聯(lián)書店,2006年。

[意]克羅齊《美學綱要》,韓邦凱等譯,外國文學出版社,1983年。

[美]雷納?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8卷),楊豈深、楊自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

——— 《批評的諸種概念》,丁泓等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塞爾登《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xiàn)在》,劉象愚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英]李斯托威爾《近代美學史評述》,蔣孔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

[英]羅賓?柯林伍德《自然的觀念》,吳國盛等譯,華夏出版社,1999年。

[美]羅德?W?霍爾頓等《歐洲文學的背景》,王光林譯,重慶出版社,1991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美]羅蘭?斯特龍伯格《西方現(xiàn)代思想史》,劉北成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

[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馬元德譯,商務印書館,1976年。

陸建德《破碎思想體系的殘編:英國文學與思想史論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英]馬?布雷德伯里等編《現(xiàn)代主義》,胡家?guī)n等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

[德]馬科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黃曉京等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法]米?杜夫海納《審美經(jīng)驗現(xiàn)象學》,韓樹站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知覺現(xiàn)象學》,姜志輝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

[法]米歇爾?福柯《知識考古學》,謝強、馬月譯,三聯(lián)書店,1998年。

[法]皮埃爾?布魯奈爾等《19世紀法國文學史》鄭克魯?shù)茸g,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美]喬治?桑塔耶納《美感》,繆靈珠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法]讓?貝西埃等主編《詩學史》,史忠義譯,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美]R.馬格歐納《文藝現(xiàn)象學》,王岳川等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

盛寧《二十世紀美國文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德]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沖白譯,商務印書館,1994年。

[英]特里?伊格爾頓《現(xiàn)象學,闡釋學,接受理論》王逢振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美]W?C?布斯《小說修辭學》,華明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金吾倫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德]瓦爾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選》,陳永國等編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法]雅克?馬利坦《藝術與詩中的創(chuàng)造性直覺》,劉有元等譯,三聯(lián)書店,1991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

朱立元、張德興等《西方美學通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重點外文書目:

Adorno, Theodre, Negative Dialectics,Trans. E. Asht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3.

Arac, Jonathan, Harriet Ritvo eds., Macropolitics of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Nationalism, Exoticism, Imperialism, Philadelo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1.

Barthes, Roland, Writing Degree Zero, Trans. Annette Lavers and Colin Smith,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68.

Chapple, J. A. V., Science and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86.

Chiari, Joseph, The Aesthetics of Modernism, London: Vision Press, 1970.

Colum, Mary M., From These Roots: The Ideas That Have Made Modern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7.

Conlon, John J., Walter Pater and the French Tradition, London and Toront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 1982.

Cornwell, Neil ed., The Gothic-Fantastic in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Amsterdam and Atlanta, GA: Rodopi, 1999.

Farrant, Tim, An Introduction to Nineteenth-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London: Duckworth, 2007.

Fennell, John ed., Nineteenth-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Studies of Ten Writers,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3.

Gordon, John, Physiology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Romantic to Modern,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2003.

Habermas, Jürge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61.

Harris, Laurie Lanzen, ed.,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 Excerpts from Criticism of the Works of Novelists, Poets, Playwrights, Short Story Writers, and Other Creative Writers Who Lived Between 1800 and 1900, from the First Published Critical Appraisals to Current Evaluations, Detroit: Gale Research, 1981.

Harvey, W. J., Character and the Novel,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65.

Henderson, John A., The First Avant-garde: 1887-1894, London: George G. Harrap & Co. Ltd., 1971.

Herman, David, Poverty of the Imagination: Nineteenth-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about the poo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1.

Jasper, David, T. R. Wright eds. ,The Critical Spirit and the Will to Believe: Essays in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Hough, Graham, Image and Experience: Studies in a Literary Revolution,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Inc., 1960.

Lehan, Richard, A Dangerous Crossing: French Literary Existentialism and the Modern American Novel,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3.

Levenson, Michael. Modernism and the Fate of Individuality: Character and Novelistic Form from Conrad to Woolf,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Levine, Caroline, Mario Ortiz-Robles eds., Narrative Middles: Navigation the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Novel,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11.

Lovejoy, A. O.,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48.

Martin Ronald E.,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Universe of Force,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1.

Martin, Travers,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uropean Literature: From Romanticism to Postmodernis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Mosse, George L., The Culture of Western Europe: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London: John Murray Ltd., 1961.

Margot, Norris, Beasts of the Modern Imagination: Darwin, Nietzsche, Kafka, Ernst, & Lawrence, Baltimore, Marylan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Phelps, William Lyon, The Pure Gold of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Philadelphia: Blakiston Press, 2013.

Simon, W. M., European Positivism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 Essay in Intellectual History, London: Kennikat Press, 1963.

Stein, S., Ed. Freud and the Crisis of Our Culture, Boston: The Beacon Press, 1955.

Stromberg, Roland N., Realism, Naturalism, and Symbolism: Modes of Thought and Expression in Europe, 1848-1914, London: Macmillan & Co Ltd., 1968.

Weightman, John, The Concept of the Avant-garde: Explorations in Modernism, London: Alcove Press, 1973.

Westbrook,Perry D., Free Will and Determin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Granburry, New Jerse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Inc., 1979.

Willey, Basil,Nineteenth-century Studies: Coleridge to Matthew Arnold, In Association with Chatto & Windus: Penguin Books, 1949.

文獻總體分析:

1、“19世紀總體基礎參考文獻”,適用于本課題所有子項目。其中輯錄中文文獻50種,英文文獻33種。

2、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基礎,該部分參考文獻除少量資料性文獻外,基本上全是理論文獻。具體來說大致分為如下及各類別:

(1)為本課題研究提供方法論支撐的理論著作,F(xiàn)象學層面的有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的觀念》、《現(xiàn)象學的方法》、梅洛-龐蒂的《知覺現(xiàn)象學》、?杜夫海納的《審美經(jīng)驗現(xiàn)象學》、.馬格歐納的《文藝現(xiàn)象學》等;觀念史研究層面的有托馬斯?庫恩著《科學革命的結(jié)構(gòu)》、洛夫喬伊的《觀念史論文集》等;譜系學層面的有?碌摹吨R考古學》等。

(2)為本課題研究“人學”視角與路徑提供支撐的理論著作。純理論層面的有卡西爾的《人論》、西美爾的《生命直觀》等;案例示范層面的有?普里勃的《他們研究了人》、蔣承勇的《西方文學“人”的母題研究》等。

(3)為本課題研究提供原理支撐的理論著作,分為兩類。其一為文學/美學原理,以契合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作為標準,選取了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丹納的《藝術哲學》、杜威的《藝術即經(jīng)驗》、布洛克《美學新解》、克羅齊的《美學綱要》、馬爾庫塞《審美之維》等;其二為技術分析類理論著作,如斯佩科特的《藝術與精神分析》、布斯的《小說修辭學》、羅鋼《敘事學導論》等。

(4)為本課題研究提供支撐的史學著作,分為兩類。其一是以19世紀為(重要)研究對象的哲學史、思想史、文化史、美學史、文學批評史著作;其二為以19世紀為研究對象的文學史著作。

(5)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直接參考的、以19世紀西方文學為研究對象的其他研究性著作,絕大部分英文書目均屬于此類。如,The Gothic-Fantastic in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19世紀西方文學中的哥特式怪誕》)、Science and Literatur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科學與19世紀西方文學》)、Physiology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Romantic to Modern.(《生理學與文學想象:從浪漫派到現(xiàn)代派》、Free Will and Determin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美國文學中的自由意志與決定論》)、Poverty of the Imagination: Nineteenth-Century Russian Literature about the poor.(《想象中的貧窮:19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窮人》)等。

各子課題重點翻譯文獻:

Baldick, Robert. The Life of J. K. Huysmans. London: Dedalus, 2006.

Bristow, Joseph. The Fin-de-Siècle Poem: Literary Culture and the 1890s. Athens, OH: Ohio University Press, 2005.

Buckley, Jerome Hamilton. The Triumph of Time: A Study of the Victorian Concepts of Time, History, Progress, and Decaden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7.

Carrère, Jean. Degeneration in the Great French Masters. tran. Joseph Mccabe. London: Adelphi Terrace, 1922.

Cater, A. E. The Idea of Decadence in French Literature, 1830-1900.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8.

Constable, Liz, Dennis Denisoff, and Matthew Potolsky, eds. Perennial Decay: On the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of Decadenc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9.

Fletcher, Ian, ed. Decadence and the 1890s. London: Butler &Tanner Ltd, 1979.

Gagnier, Regenia. Individualism, Decadence, and Globalization: On the Relation of Part to Whole, 1895-1920.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Gilman, Richard. Decadence: The strange Life of an Epithet.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79.

Gogro?f-Voorhees, Andrea. Defining Modernism: Baudelaire and Nietzsche on Romanticism, Modernity, Decadence, and Wagner. New York: Peter Lang Inc.,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Hall, Jason David, Alex Murray, eds. Decadent Poetics: Literature and Form at the British Fin de Siecle. Croydon: CPI Group(UK) Ltd, 2013.

Hansen, Ellis. Decadence and Catholic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H?rm?nmaa, Marja, Christopher Nissen, eds. Decadence, Degeneration and the End.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Joad, C. E. M. Decadence: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49.

Landgraf, Diemo, ed. Decadence in Literature and Intellectual Debate Since 1945.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MacLeod, Kirsten. Fictions of British Decaden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Nicholls, Peter. Modernisms: A literary Guide.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Nalbantian, Suzanne. Seeds of Decadence in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Novel.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3.

Pierrot, Jean. The Decadent Imagination 1880-1900. tran. Derek Coltma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Praz, Mario. The Romantic Agony. tran. Angus Davids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Ridge, George Ross. The Hero in French Decadent Literature. Athens: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61.

Schotten, C. Heike. Nietzsche’s Revolution: Décadence, Politics, and Sexuality.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Sherry, Vincent. Modernism and the Reinvention of Decad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Spackman, Barbara. Decadent Genealogies: the Rhetoric of Sickness from Baudelaire to D’Annunzio.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9.

Swart, Koenraad W. The Sense of Decadence in Niniteenth-Century France.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 1964.

Sumpter, Caroline. The Victorian Press and the Fairy Tale.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Symons, Arthur. The Symbolist Movement in Literature. London: W. Heinemann, 1899.

—— The Symbolist Movement in Literature. New York: E. P. Dutton, 1958.

Thornton, R. K. R. The Decadent Dilemma.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 1983.

Weir, David. Decadenc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ism, Amherst, Mas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1996.

Whissen,Thomas Reed. The Devil’s Advocates:Decadence in Modern Literature. Greenwood Press, 1989.

Abbott, Helen. Between Baudelaire and Mallarme: Voice, Conversation and Music. Farnham: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9.

Balakian, Anna. The Symbolist Move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7.

——.The Symbolist Movement in the Literature of European Languages. Budapest: AkadémiaiKiadó, 1984.

Burnshaw,Stanley.“The Three Revolutions of Modern Poetry.”The Sewanee Review70.3 (Summer, 1962): 418-450.

Cornell, Kenneth. The Symbolist Movement. Hamden: Archon Books, 1970.

Fowlie, Wallace. Poem and Symbol: Brief History of French Symbolism.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Frye,Northrop. “Three Meanings of Symbolism.” Yale French Studies9(1952): 11-19.

Karaka?i, Dalila. “The Impact of Symbolism on Some British and American Modernist Writers.” 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5.1(Jan. 2014): 565-568.

Neginsky, Rosina. Symbolism, Its Origins and Its Consequences.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0.

Pondrom,Cyrena N. The Road from Paris: French Influence on English Poetry 1900-192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Reynolds, Dee. Symbolist Aesthetics and Early Abstract Art: Sites of Imaginary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hryock, Richard. “Anarchism at the Dawn of the Symbolist Movement.” French Forum, Vol. 25, No. 3 (September 2000), pp. 291-307.

Simpson, Juliet. Symbolist Aesthetics and the Decorative Image/Text, French Forum, 25.2 (May 2000), pp. 177-204.

Stephan,Philip.Paul Verlaine and the Decadence.Rowma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74.

Stoljar,Margaret. “Mirror and Self in Symbolist and Post-Symbolist Poetry.” The Modern Language Review 85.2 (Apr. 1990): 362-372.

Weir, David. Anarchy and Culture: The Aesthetic Politics of Modernism.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1997.

Wellek,René. “The Term and Concept of Symbolism in Literary History.” New Literary History1.2 (Winter, 1970): 249- 270.

Williams, Erin M.. “Signs of Anarchy: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the Symbolist Critic at the Mercure de France, 1890-95.” French Forum, 29.1 (Winter 2004), pp. 45-68.

Wilson, Edmund. Axel's Castle: A Study of the Imaginative Literature of 1870-1930.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4.

Adam, Antoine. Verlaine. Paris : Hatier, 1965.

Barre, André. Le Symbolisme. New York : Burt Franklin, 1968.

Biétry, Roland.Les Théoriespoétiques à l’époquesymboliste. Genève: Slatkine Reprints, 2001.

Campa, Laurence. Parnasse, Symbolisme, esprit nouveau. Paris : Ellipses Marketing, 1998.

de Visan, Tancrède. L’Attitude du lyrisme contemporain. Paris : Mercure de France, 1911.

Dornis, Jean. La Sensibilité dans la poésie fran?aise. Paris : Arthème Fayard, 1912.

Enid, Starkie. “L’esthétique des symbolistes.”Cahiers de l'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francaises 6(1954): 131-138.

Florian-Parmentier. Histoire Contemporaine des lettresfrancaises. Paris: EugéneFiguière et Cie., 1914.

Guy, Michaud. “Symbolique et symbolisme.”Cahiers de 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francaises 6(1954): 75-95.

Lehmann, A. G. “Signification et ambigu?té dans les beaux-arts: quelques problèmes de critique ‘symboliste’.”Cahiers de 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francaises12 (1960): 161-174.

Leloup, Delphine. Le Symbolisme ou l'art de la suggestion: Vers une révolution du langage poétique. Paris : 50 Minutes, 2015.

Lemajeur, Sylvain. Le mystere dans l'oeuvre poetique de Stephane Mallarme. Editions Universitaires Europeennes, 2012.

Marcel, Girard. “Naturalisme et symbolisme.” Cahiers de 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francaises6 (1954): 97-106.

Martino, Pierre. Parnasse et symbolisme. Paris : Librairie Armand Colin, 1970.

Michaud, G. Message poétique du Symbolisme. Paris : Librairie Nizet, 1961.

Michel, Décaudin. “Poésie impressionniste et poésie symboliste, 1870-1900.”Cahiers de 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francaises 6 (1954): 133-142.

——.“Symbolisme en Belgiqueousymbolismebelge.”Cahiers de 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francaises 34(1982): 109-117.

Moréas, Jean. Les premières armes du symbolisme. Paris : FB Editions, 2015.

Pierre, Moreau. “Symbole, symbolique, symbolisme.”Cahiers de 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es francaises 6 (1954):123-129.

Poizat, Alfred. Du Classicisme au Symbolisme. Paris: La Nouvelle Revue Critique, 1929.

——. Le Symbolisme: De Baudelaire A Claudel. Paris : La Renaisance du livre, 1919.

Raymond, M. De Baudelaire au Surréalisme. Paris : José Corti Editions, 1989.

Shiff, Richard. “‘II fautqueles yeuxsoientémus’: impressionisme et symbolismevers 1891.”Revue del'Art 96 (1992): 24-30.

Tarpin, R.L’Influence du Symbolisme fran?ais sur la poésie amércaine. Paris : Librairie Ancienne Honore, 1929.

Vigié-Lecocq, E. La Poésecontemporaine. Paris: Société dv mervure de france, 1897.

Stoehr, Ingo R.. German Literatur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Aestheticism to Postmodernism. Rochester, NY : Camden House, 2001.

Vadillo, Ana Parejo. Women Poets and Urban Aestheticism: Passengers of Modernity.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N.Y. :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Burke, Doreen Bolger. In pursuit of beauty: Americans and the Aesthetic movement. N.Y.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Rizzoli, 1986.

Comfort,Kelly.European Aestheticism and Spanish American Modernismo: Artist Protagonists and the Philosophy of Art for Art’s Sak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Denisoff, Dennis. Aestheticism and sexual parody, 1840-1940.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Mendelssohn, Michèle. Henry James, Oscar Wilde and Aesthetic Culture.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7.

Freedman, Jonathan L. Professions of Taste: Henry James, British Aestheticism and Commodity Cultur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Maltz, Diana. British Aestheticism and the Urban Working Classes, 1870-1900: Beauty for the People. N. Y. :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McGuinness, Patrick. Poetry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Fin De Siècle France: From Anarchism to Action Fran?aise.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Clements, Elicia., Higgins, L. J.. Victorian Aesthetic Conditions: Pater Across the Arts. New York, N. Y. :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Whiteley, Giles. Oscar Wilde and the Simulacrum: the Truth of Masks. London: Legenda, an Imprint of the 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 and Maney Publishing, 2015.

Whiteley, Giles. Aesthet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Death Walter Pater and Post-Hegelianism. Oxford: Legenda. 2010.

Prettejohn, Elizabeth. Art for art’s Sake : Aestheticism in Victorian Painting.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Brown, R. D., Gupta, Suman. Aestheticism & Modernism: Debating 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 1900-1960. London: Routledge / Milton Keynes: The Open University, 2005.

Leighton, Angela. On form: Poetry, Aestheticism, and the Legacy of a Word. N. 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Comfort, Kelly. Art and Life in Aestheticism De-Humanizing and Re-Humanizing Art, the Artist, and the Artistic Receptor.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Evangelista, Stefano. British Aestheticism and Ancient Greece Hellenism, Reception, Gods in Exile. N. Y. :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Gal, Michalle. Aestheticism: Deep Formalism and Emergence of Modernist Aesthetics. Bern : Peter Lang, 2015.

Warner, Eric, Hough, Graham. Strangeness and Beauty, Pater to Symons: An Anthology of Aesthetic Criticism 1840–191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參加會議方面,課題組于2016年1月召開了開題報告會暨西方文學思潮學術研討會;2016年8月,本課題組與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教學研究會合辦了“外國文學經(jīng)典傳播與西方文學思潮研究”學術研討會;首席專家參與了2016年、2017年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年會并作大會發(fā)言;此外課題組成員分別參加了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教學研究會年會、中國龐德學會、東北師大博士高端論壇等會議。

國際合作方面,課題組成員與牛津大學哈齊伊安尼斯(Christos Hadjiyiannis)建立了聯(lián)系,并對現(xiàn)代詩的形式問題聽取了建議;此外,還參加了劍橋大學英文系的詩歌課程,并參加了劍橋大學下屬學院的詩歌講座和研討會。

3、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有兩篇文章在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專欄”和全國社科規(guī)劃辦網(wǎng)站“國家社科項目集萃”發(fā)布,它們分別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抑或創(chuàng)作傾向》,《文學批評:激情、勇氣與責任——以別林斯基與果戈理為例》

二、 研究成果情況

1.李國輝,《自由詩的形式與理念》

內(nèi)容介紹:該書為自由詩的研究論文集,2016年由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出版。涉及到英美自由詩與象征主義自由詩的關系,對象征主義自由詩在英國的傳播、術語的影響、形式的建構(gòu)、理論的流變都有論及。論文集還收錄了法國象征主義詩學的譯文4篇。

主要觀點:自由詩1886后在法國象征主義詩人蘭波那里產(chǎn)生后,迅速風行,成為許多詩人的工具。象征主義的自由詩及期理論大約在1893年開始在英美傳播。英國對象征主義自由詩的關注更多,并且產(chǎn)生了1908年的形象詩派。受法國象征主義詩人蘭波、魏爾倫,以及象征主義理論家卡恩的影響,英美自由詩理論1908年誕生。但是經(jīng)過數(shù)年的發(fā)展,英美自由詩理論仍然延續(xù)使用法國象征主義自由詩的術語,這背后除了英法詩的不同外,對象征主義自由詩的尊重也是一大原因。學術價值:該書是目前第一部深入研究法國象征主義自由詩與英美自由詩的影響關系的文獻。它對于了解法國象征主義的傳播和國際接受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社會影響:該書出版后,得到了個別學者的注意。常熟理工學院教授許霆先生著有《中國新詩自由體音律論》,書中討論并引用了《自由詩的形式與理念》的研究成果。

2.孫鵬程,《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該書為重大項目階段性成果之一,是理論先導性成果,2017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內(nèi)容介紹:理論上,在敘事題材與敘事形式的交互面上,提出了認知題材的說法。19世紀文學作品與19世紀文學思潮是密切相關的,但是,我們需要重新對19世紀文學思潮背后的文學作品類型予以整理歸納,部分歸屬有爭議的作品需要重新認識。鑒于此,項目組認為,需要在題材學(主題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題材的認知化問題。我們認為,歸屬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思潮的作品,其題材被現(xiàn)實主義化了,或曰被現(xiàn)實主義認知化了,歸屬19世紀浪漫主義的作品,必定被浪漫主義化了,認為題材與類型有著密切關聯(lián)的觀點沒有錯,但是,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慮認知題材的問題,認知題材決定著19世紀文學作品類型。

具體作品上,我們對19世紀文學作品中的時空與情節(jié)之間的關系初步做了研究,比如說沙龍時空體、城堡時空體與具體事件序列之間的關系做了進一步的研究。我們認為,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時空規(guī)定了情節(jié)類型的可能,這就使得,19世紀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不斷返觀生活事實,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關聯(lián),讀者能非常容易進入這些富有時代社會心理認知特征的情節(jié),這是其他思潮小說所沒有的特點,是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歷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2、楊希、蔣承勇,《復雜而多義的“頹廢”——19世紀西方文學中“頹廢”內(nèi)涵辨析》,《浙江社會科學》,2017,3,(33):115-121。(CSSCI來源期刊)

內(nèi)容介紹:浪漫派以降,隨著西方文學中的“頹廢”現(xiàn)象愈演愈烈,19世紀西方作家、評論家對文學中的“頹廢”之思考也愈發(fā)深入。他們對文學“頹廢”概念的諸種界定,以及對世紀末頹廢派文學價值等問題的討論,與當時主流話語體系對“頹廢”內(nèi)涵的粗淺解讀與倫理化攻擊形成鮮明對照,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此后西方學者對頹廢派文學核心話題的理解與建構(gòu);谌缟险J知,本文一方面著意于回溯19世紀諸多西方作家、評論家等圍繞“頹廢”概念所展開的嚴肅的理論探索,另一方面嘗試對19世紀西方文學語境中的“頹廢”的主要內(nèi)涵作出具體界定。

基于對19世紀西方作家、評論家針對“頹廢”一詞的內(nèi)涵所作的諸種評析的梳理與辨析,本文對19世紀西方文學中的“頹廢”概念作出如下兩點界定:首先,“頹廢”指一種獨特的美學選擇,或者說是古老文明即將從成熟走向衰敗之時的一種獨特的文學模式;其次,關涉“退化”觀念之“頹廢”的美學選擇,最終在文學創(chuàng)作層面帶來了文學風格與文學主題的革新。

4. 楊希,《“頹廢”的末路英雄——于斯曼<逆流>主人公形象辨析》,《東岳論叢》,2016,10,(37):187-192。

內(nèi)容介紹:自頹廢派文學誕生以來,許多評論家,甚至包括頹廢派作家本身,都面臨著客觀、準確地界定“頹廢”一詞的難題。在一般生活化的場景中,“頹廢”往往被認為具有某種貶義色彩,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文學語境中“頹廢”一詞的理解。由此,在進入頹廢派文學研究之前,需要暫時擱置對復雜多義的“頹廢”概念的界定,清除附著在“頹廢”一詞上的污泥,以盡量中性的態(tài)度切入對它的解讀。一個較為可靠的方法是回到文本本身,從文本入手,識別“頹廢”的種種表征。就此而言,被稱為頹廢派文學“圣經(jīng)”的《逆流》無疑是最典型的文本。由此,本文通過解讀《逆流》中的頹廢主人公德澤森特的種種“頹廢”表征,冀望客觀、深入地理解頹廢派之“頹廢”。

主要觀點:于斯曼的長篇小說《逆流》(又譯《逆天》)的主人公德澤森特是一個被好奇心驅(qū)使著的反自然的現(xiàn)代人、一個唯美的感官主義者、一個清醒的悲觀主義者、一個具有強烈自我意識的文化精英。這幾種身份特質(zhì),預示著他將成為一個在世俗生存中喪失行動欲望、崇尚精神性體驗而非生理性欲求的現(xiàn)代語境中的“頹廢英雄”。

5. 楊希,《21世紀西方學界頹廢派文學研究撮要》,《中外文論》,2017年第1輯。(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學術輯刊)

內(nèi)容介紹:19世紀末——尤其是最后20年,頹廢意識廣泛滲透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盡管由于“頹廢”一詞在語義學意義上的復雜性與悖論性,以及由此招致的對頹廢派作家及作品的道德非難,頹廢派文學并未獲得19世紀主流文學評論界的悅納;但是,其后一個多世紀的研究成果已然證明,頹廢派文學研究正漸趨擺脫其在文學批評領域的邊緣地位,躋身學術熱議話題。基于對頹廢派文學重要學術價值的體認,本文經(jīng)由對19世紀后期以及整個20世紀既有研究進展的簡要回溯,力圖扼要地總結(jié)、勾畫21世紀西方學界頹廢派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研究趨向。

縱覽21世紀西方學界有關頹廢派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當可發(fā)現(xiàn):在短短的15年內(nèi),新世紀的頹廢派文學研究不僅成果頗豐,而且在諸多方面展現(xiàn)出了嶄新的氣象:以魯斯?利夫西、塔利亞?謝弗、瑞姬娜?加尼爾、瑪麗?格拉克、文森特?謝里、卡米拉?帕格利亞等為代表的西方學者不同程度上繼承、拓展并深化了上世紀頹廢派研究者的研究視閾及研究方法,同時也有一些新的觀點闡發(fā)。除了對既往研究成果的繼承與深化,20世紀末就已展開的對既有學術觀念與方法的反思與駁辨在新世紀亦漸成燎原之勢。以查爾斯?伯恩海默、亞歷克斯?穆雷、杰森?大衛(wèi)?霍爾、約瑟夫?布里斯托、柯爾斯頓?麥克勞德等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側(cè)重于對既有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的大膽質(zhì)疑,并在有理有據(jù)的駁辨中將頹廢派文學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6. 《<道林?格雷的畫像>:一種拉康式的解讀》,《浙江社會科學》2014年第6期,136-141頁。 《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zhuǎn)載,2014年第9期,38-44頁。

內(nèi)容介紹:作為唯美主義代表性作品,《道林?格雷的畫像》對藝術與美的思索和表達極具風格化,在闡釋了唯美主義的基本藝術觀念的同時,也留下了更廣闊的闡釋空間。結(jié)合拉康精神分析學說中的某些理論對小說進行文本細讀,可以發(fā)現(xiàn)隱含于文本結(jié)構(gòu)裂隙處的關于“藝術”、“自戀”、“凝視”、“欲望”等路標,指涉著文本深層結(jié)構(gòu)中的關于“藝術與凝視”、“欲望的在場與缺席”、“自由與表演”之間的微妙關系,這些微妙關系之間產(chǎn)生的張力是對當時西方文學“人”的母題的深化。

7.《人的自我確證與困惑:作為頹廢主義“精神標本”的<逆天>》,《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114-119頁。

內(nèi)容介紹:《逆天》提供了頹廢者德澤森特病態(tài)審美趣味的“癥候”。如果從新實踐論美學的相關論點出發(fā),可以發(fā)現(xiàn)德澤森特在其審美體驗中呈現(xiàn)了人的自我意識本質(zhì)結(jié)構(gòu),他以實踐的方式揭示了“藝術與美”的本質(zhì):對人的情感的確證。這種本質(zhì)是本課題理解唯美主義文學思潮的基礎。德澤森特的審美體驗過程即“自然向人生成”的異化表現(xiàn),其病態(tài)化“癥候”是由于情感無法借助對象化而自由傳達所導致的“自由感”的喪失,他的遭遇提供了一個特定時代的“精神標本”。

8、蔣承勇,《文學批評:激情、勇氣與責任——以別林斯基與果戈理為例》,《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6.7

內(nèi)容介紹:別林斯基的文學批評實踐告訴我們,文學評論和文學批評需要情感的投入,批評與評論的行為不應該盡是冷冰冰的概念演繹和無病呻吟的理論說教,它可以和文學創(chuàng)作一樣充滿情感,或者說,它本身就是一種激情的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要有勇氣與責任擔當。無論是作家還是批評家,激情可以表現(xiàn)為對正義與真理的勇敢捍衛(wèi)與謳歌,對人性善與美的弘揚和贊頌,也可以表現(xiàn)為對邪惡勢力的揭露和批判,對人性惡與丑的抨擊和嘲諷,而后者更顯示創(chuàng)作者的勇氣和使命擔當,因而也更可貴。別林斯基恰恰屬于后者。別林斯基的勇氣與責任擔當,不僅僅表現(xiàn)在與論敵論戰(zhàn)時的一往無前的忘我與無畏上,也表現(xiàn)在對同盟者的真誠而無私的批評上。別林斯基對盟友的無私而尖銳的批評,又一次有力地捍衛(wèi)了俄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方向,其間的真誠與坦蕩,是批評家勇氣與責任擔當?shù)挠忠环N表現(xiàn),而且可以說是文學史上少有的、乃至史無前例的難能可貴。

9、蔣承勇,《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抑或創(chuàng)作傾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12.7

內(nèi)容介紹:與在西方持續(xù)2000多年的“摹彷說”相輔相成因而幾乎“無邊的”現(xiàn)實主義,就不是一個思潮的概念,而是一個與“摹彷”觀念及西方敘事文學傳統(tǒng)相關涉的“創(chuàng)作傾向”。由亞里士多德“摹仿說”所奠定的“寫實”傳統(tǒng),在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之前一直是西方文學的主導傳統(tǒng),后來西方文學史家稱之為“摹仿現(xiàn)實主義”。在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思潮衰微、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起之際,徜徉于滋養(yǎng)自然主義的科學主義大潮,憤懣于浪漫主義走向極端后的虛無浮泛,這種古已有之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格外盛行,人們誤將它視為一種“文學思潮”,而實際上它只是以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哲學傳統(tǒng)為思想核心,經(jīng)由西方敘事文學傳統(tǒng)的逐步錘煉的“摹仿現(xiàn)實主義”的新形態(tài),它依然屬于一種創(chuàng)作傾向而非文學思潮。

10、蔣承勇《<雙城記>:“美德”與“恐怖”演繹的人性之善惡》,《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12.5,人大復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3.2。

內(nèi)容介紹:狄更斯在小說中極力宣揚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道德感化。在他看來,只要大家道德水準提高了,人人講究仁愛、寬恕,社會就會美好起來。因此,他一面不厭其煩地宣傳自己的道德理想,一面塑造馬奈特、達奈、卡屯、露茜等一系列道德高尚的人物作為道德理想的現(xiàn)實樣板。狄更斯的以愛化解仇恨、道德感化相比于法國大革命的偏激及由此導致的非道德化行為,雖然顯得更富于人性意味,但是,狄更斯式博愛的“美德”果真能感化那些窮兇極惡的封建貴族們嗎?歷史的鐵的事實證明,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只能通過群眾的暴力革命才能實現(xiàn);缺失了暴力后盾的“道德感化”在面對邪惡暴力時,無非是狼面前的一只可愛的小羊而已。但是,作為文學藝術,它的美往往源于這種發(fā)自人性本真的可愛、美麗與浪漫,它借此凈化喧囂浮華世界中人的心靈。這也許就是狄更斯在今天和未來世界依然擁有不朽的藝術魅力之原因所在。

11、蔣承勇,《明日黃花,其香依然——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研究歷史境遇》《浙江社會科學》2016.7。

內(nèi)容介紹:19世紀以降,西方文學的發(fā)展與演進大多是在與傳統(tǒng)的激烈沖突中以文學“思潮”、“運動”的形式展開,因此,研究最近200年的西方文學史,如果不重視對文學思潮的研究,勢必會失卻對其宏觀把握而失之偏頗。在西方,文學思潮研究歷來是屯集研究力量最多的文學史研究的主戰(zhàn)場,其研究成果亦可謂車載斗量,汗牛充棟。與此相比,國內(nèi)這方面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則十足堪憂。我們認為,對有“承先啟后”作用的19世紀西方文學思潮作深入、全面的反思性研究,不惟有助于達成對19世紀西方文學準確的理解,而且對準確把握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亦有重大裨益。今天,西方20世紀諸種冠之以“先鋒”桂冠的文學思潮和流派亦已成為過去,我們感到“先鋒”們“創(chuàng)新”的努力顯然也未必都是成功的,尤其是,“創(chuàng)新”并未如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樣能與傳統(tǒng)割裂,相反,他們誰并沒有斷絕與傳統(tǒng)的“血緣”關系,越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可以證明這一點。而且,這種聯(lián)系,更直接的恰恰是他們當初最使勁要“拋棄”,甚至恨不得連根拔去的19世紀文學傳統(tǒng)。正因如此,19世紀文學思潮的當下意義也愈顯其重要,它們雖是明日黃花,卻其香依然!

12、蔣承勇,《娛樂性、通俗性與經(jīng)典的生成——狄更斯小說經(jīng)典性的別一種重讀 》2014.9,《新華文摘》2014.23。

內(nèi)容介紹:娛樂性和通俗性不僅是狄更斯小說之經(jīng)典性的生成方式和途徑,而且它們本身也構(gòu)成經(jīng)典性成分。大眾閱讀趣味引導了狄更斯的創(chuàng)作,其小說的娛樂性、通俗性也迎合了大眾的閱讀期待,擁有廣泛的讀者,贏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也促成了英國小說的空前繁榮。娛樂而有“意味”,通俗中傳達出的人性之純真、善良與美融化著現(xiàn)實的冰冷與殘酷,呵護了弱者的尊嚴與期望,這其間蘊含了文學經(jīng)典的高雅與崇高。對狄更斯小說的經(jīng)典性作別一種重讀,對網(wǎng)絡時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別有意味。

13、蔣承勇,《西方文學:人文傳統(tǒng)與思潮流派的深度關聯(lián)》,《中國大學教學》,2015.3

內(nèi)容介紹:文學史教學與教材編寫,必須把握文學與傳統(tǒng)的關系。把人作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不斷探尋人的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是西方文化演變的深層動因,受此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西方文學也自始至終回蕩著人對自我靈魂的拷問之聲,蘊含著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識和人性內(nèi)涵。人文傳統(tǒng)和思潮流派是西方文學史發(fā)展演變中深度關聯(lián)的本原性元素,因此,任何情況下的西方文學史課堂教學與教材編寫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都必須對人文傳統(tǒng)和思潮流派的關系予以深度把握。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公主岭市| 伊春市| 英山县| 合江县| 海晏县| 丰都县| 南漳县| 宁德市| 资阳市| 石泉县| 莫力| 武义县| 建瓯市| 海宁市| 武乡县| 阿巴嘎旗| 林周县| 信丰县| 孝感市| 郧西县| 霞浦县| 安吉县| 类乌齐县| 仪征市| 临汾市| 天峨县| 浙江省| 灯塔市| 河南省| 新兴县| 周至县| 瓦房店市| 漳州市| 许昌县| 文成县| 从化市| 甘南县| 西华县| 钟祥市|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