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基于國際化、標準化的古籍印刷通用字字形規(guī)范研中期檢查報告

2017年12月11日09:21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 研究進展情況

1、課題開題與子課題進展情況

在各子課題組的精誠協(xié)作下,該課題按照當初規(guī)劃順利開展,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主要表現(xiàn)在一下幾個方面:

1、完成了第一批字形材料的測查工作

項目立項后,首先對古籍印刷用字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全面了解了古籍印刷用字在《中華大典》、《四庫全書》及《四部叢刊》、《基本古籍庫》等印刷成品和電子書中的情況,并調(diào)查了相關辭書的古籍用字。由于古籍用字的數(shù)量非常龐大,內(nèi)部關系十分復雜,很難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課題組經(jīng)過反復論證,決定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優(yōu)先整理通用度高、分布領域廣的古籍用字,以解決當前古籍印刷用字的燃眉之急。

為了保證收字的質(zhì)量,課題組制定了漢字搜集和整理的工作方案,具體的工作程序是:(1)以《辭源》收字為工作的基礎;(2)在《辭源》字頭基礎上,對行文和書證中未進入字頭的字進行補收;(3)整理歸納對所收字的部首系統(tǒng);(4)制定第一批收字的屬性表。

2、確定了古籍印刷通用字部首的整理原則,完成了《古籍印刷通用字部首》

部首是漢字的重要屬性之一。“以部首統(tǒng)帥漢字字集”是漢字整理和檢索的傳統(tǒng)方法,這種方法適合漢字的實際,而且經(jīng)過實踐,證明它對歷史傳承字形的統(tǒng)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部首的整理是漢字形體整理的首要前提。

關于部首的整理,我們制定了三項總體原則:(1)分部、歸部相互照應;(2)縱向(古今)、橫向(兩岸)互相溝通;(3)識別、查檢盡量兼顧。

在具體的操作上,我們以《康熙字典》部首為工作基礎,制定了詳細的部首調(diào)整細則。舉例如下:

(1)《康熙字典》部首中的主形與副形,根據(jù)漢字的現(xiàn)代發(fā)展進行調(diào)整,適當改換其相互的位置,以與多數(shù)所收字實際的形體保持一致。調(diào)整后筆畫數(shù)發(fā)生變化的,相應調(diào)整其排列的順序。

(2)《康熙字典》部首字的形體比較陳舊,與現(xiàn)代通行的形體有差異的,按現(xiàn)代常用字形改換形體。調(diào)整后筆畫發(fā)生變化的,相應調(diào)整其排列的順序。

(3)康熙部首副形與所收字形體不同的,改換形體;未收部首副形,予以增補;本有副形未在部首表主形后放置的,也予以增補。

(4)、《康熙字典》歸部有問題,或不符合現(xiàn)今古籍印刷通用字形者,予以調(diào)整。

根據(jù)所制定的細則,經(jīng)反復調(diào)整完善,完成了《古籍印刷通用字部首》。

3、確定了收字原則和字形擇定原則,完成了《古籍印刷通用字字表(第一批)》

對古籍印刷通用字的整理,應當既符合古代典籍的實際情況,又要照顧現(xiàn)實應用,盡量做到縱向溝通(即古今溝通)和橫向溝通(即陸臺溝通)兼顧,充分照顧現(xiàn)代古籍閱讀者識別與理解的實際,力求梳理出一個既科學規(guī)范、又清晰適用的古籍印刷通用字集。

為反映古籍印刷用字的實際情況、確保古籍用字的通用性,課題組確立了三條收字的總體原則:(1)必須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實際使用過(也就是有實際語境和可靠的用例,沒有文獻用例的一律不收)。(2)形音義俱全,且有典籍可考證三者之間的關系。(3)具有一定的通行度。

在具體操作上,本次收集古籍印刷通用字首先從《辭源》字頭入手!掇o源》收錄書面詞語的典籍截止年限為1848年,凡《辭源》收錄的詞條,都有書證作基礎,必然符合“在古籍中確曾使用過”這一條件。所以,以《辭源》作為收字的起點是十分可靠的。第二版《辭源》所收字頭共12922字,二版《辭源》沒有實現(xiàn)“完全封閉”的原則,經(jīng)過計算機地毯式搜集,有2627個字頭未出現(xiàn)的字浮現(xiàn)。在符合上述三條收字總體原則的前提下,又從字際關系方面進行清理,確定具體增刪原則。

收字原則解決的是字種的問題,但在同一字種的不同字形當中,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作為主形,則取決于主形的擇定原則。課題組確定的基本原則是:

(1)主形的選擇原則上依據(jù)使用頻度的高低作為選擇主形的依據(jù),但由于缺乏大規(guī)模的古籍“字料庫”,使用頻度的高低可以參考在權威字書和CJK字符集中的分布情況。

(2)要盡可能保持繁體字內(nèi)部的系統(tǒng)性,相同位置的同一部件盡可能保持形體一致。

(3)既充分尊重古籍用字的實際,又盡可能縮小與1965 年公布的《印刷通用字形表》在筆形方面的差異。

(4)充分考慮兩岸交流的需求,盡量縮小兩岸傳承字字形的差異。

經(jīng)過上述整理,研制確定了《古籍印刷通用字字表(第一批)》。該字表共收字14698個,所收字是嚴格按本課題收字原則收錄的,是一個反映古籍印刷用字實際情況、確保古籍用字通用性的字表。

2、學術會議與學術交流活動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主持人王立軍教授及其他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共舉行小型學術研討會3次,邀請境外專家參與課題討論5人次,參加境內(nèi)外學術會議30人次。在相關學術活動中宣傳了該課題的階段性成果,產(chǎn)生了較好的學術影響。

3、成果推介與宣傳

發(fā)表了《海峽兩岸異體字整理現(xiàn)狀及其啟示——以大陸《新訂異體字表》異體字在臺灣留存情況考察為視角》《漢字構(gòu)形與中國古代的天人觀》《“兒”字本義商兌》等系列學術論文,出版了學術專著《中國文化元素—漢字》,成功研制了《古籍印刷用字部首表》并在新版《辭源》中付諸應用。

二、 研究成果情況

一、《古籍印刷用字部首表》

由于我國一直通行簡化漢字系統(tǒng),傳承字的部首年久失修,沒有經(jīng)過科學的整理,表現(xiàn)出以下問題:(1)部首的主形與大量的所收字不一致,有些部首實為小篆形體,與楷書相差甚遠,起不到依形檢字的作用;(2)由于古籍整理中不同時代的字形混用,傳承字的字形被隨意改動,違背歷史存真的原則;(3)部首按102個簡化后,很多傳承字歸部困難,降低了部首統(tǒng)領所屬字的作用。因此,按照尊重漢字形體的實際結(jié)構(gòu),采用源流并重的原則調(diào)整部首,已是當務之急。

本次部首表按康熙部首調(diào)整后,基本上解決了以上問題,從理念上和應用上,對古代漢字的辭書編纂都有所推進。

二、《古籍印刷通用字(第一批字)字表》

本表收字14698個,是為第一批古籍印刷通用字,。為顯示所收字的通用程度,本表按《四庫全書》電子版頻位排列。分為五列:第一列為《四庫全書》電子版的頻位與頻度;第二列為相應的國際UNICODE國際編碼,第三列為字形,第四列為應屬部首,第五列為《康熙字典》字形,第六列為《漢語大字典》字形。

本表收字的數(shù)量不如有些傳承字的字表,但所收字嚴格按本課題收字的原則收錄,即,所收字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實際使用過,有實際語境和、可靠的用例和一定的通行度;形音義俱全,且有典籍可考證三者之間的關系;并具有一定的通行度。所取字位代表字,為字位中唯一字形。因此這是一個反映古籍印刷用字實際情況、確保古籍用字通用性的字表,字表所列相關屬性,為下一階段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我國唯一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辭書的修訂,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海峽兩岸異體字整理現(xiàn)狀及其啟示——以大陸<新訂異體字表>異體字在臺灣留存情況考察為視角》等系列論著

《海峽兩岸異體字整理現(xiàn)狀及其啟示》一文從規(guī)范字表、權威辭書及實際應用三個層面,對大陸《新訂異體字表》異體字在臺灣地區(qū)的留存情況進行考察,借以探討兩岸異體字整理理念、處理原則的異同,為大陸古籍印刷通用字的整理工作提供借鑒和啟示。《漢字構(gòu)形與中國古代的天人觀》一文通過對漢字字形的分析,討論古文字字形所蘊含的造字時代的天人觀念,從古文字構(gòu)形的角度梳理了天人關系的發(fā)展變化,幫助人們更好地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秀基因,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民族精神的強大生命力。 《“兒”字本義商兌》則從古文字形與古代文獻中的實際使用情況入手,對"兒"的形源及其本義進行了辨析!吨腥A文化元素——漢字》一書則是從不同角度對漢字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進行了闡釋。

課題組供稿

(責編:王瑤)
龙川县| 新民市| 绥棱县| 大邑县| 武威市| 开封市| 泰宁县| 孝感市| 金沙县| 娄烦县| 阿瓦提县| 霍林郭勒市| 明溪县| 蒙山县| 顺义区| 莱芜市| 二手房| 东明县| 三亚市| 西贡区| 怀来县| 和田市| 育儿| 长垣县| 邹平县| 清徐县| 盐源县| 萝北县| 邢台县| 淮阳县| 三门县| 泸水县| 台中县| 瑞金市| 建湖县| 阿城市| 波密县| 金昌市| 河源市|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