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
(1)項目按整體計劃執(zhí)行,有序推進。立項后,及時向子課題負責人和合作單位撥付了研究經(jīng)費,為國內(nèi)和境外研究團隊成員提供必要的經(jīng)費保障,使研究團隊各司其職,責任到人,落實到位。項目得到責任單位蘭州大學的大力支持,提供經(jīng)費,以重大項目研究團隊為基礎,成立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
圍繞研究工作,2017年5月9日召開項目開題論證會并研討具體工作。張法、林梅村、王廷信、王建民、鄭炳林等專家對該課題的學術創(chuàng)新、學科意義、理論價值及拓展空間予以充分的肯定。評議專家不僅對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還就數(shù)據(jù)庫建設、赴國外實地考察、國外資料獲取、研究對象聚焦、多元藝術視野、圖像選取標準、圖志編排體例、后續(xù)研究可能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2017年12月召開課題推進會與“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學術論壇”,吸收了專家對圖志編撰目錄、專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建議。與會專家以“絲綢之路藝術整體觀”為視域,就彩陶圖式中所體現(xiàn)的中外時空觀念、中外瓷器藝術交流、絲路樂舞交流歷程、絲綢之路中段宗教造型藝術、中外藝術交流中的印度血統(tǒng)、南方絲路藝術交流、人類藝術史上的絲綢之路藝術等交流了絲綢之路藝術研究方面的新觀點、新思路和新成果。
2018年7月6-8日,召開中期檢查準備會議和“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學術論壇”。課題組研究圖志的體例和編撰規(guī)范,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首席專家圍繞“人類藝術史上的絲綢之路藝術”的總綱要,撰寫《絲綢之路藝術的意義與價值》《絲綢之路藝術的概念、時空和單位》《絲綢之路藝術廊道、基質(zhì)和斑塊》等文章,明確相關概念范疇,建構項目研究范式。
課題組目前已經(jīng)完成6卷本的《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長編》(每卷約15萬字300多幅精選圖片),“長編”將是最終結項成果的基礎性材料。課題組成員已發(fā)表論文12 篇,其中CSSCI論文6篇;定稿待發(fā)表論文 25 篇。參加論壇專家就絲綢之路藝術相關理論問題、絲綢之路的人文交流與藝術交流的互動,以及絲綢之路造型藝術、陶瓷藝術、樂舞藝術、服飾藝術、寫本藝術、南方絲綢之路藝術等領域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取得系列重要學術成果。
(2)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赴國外開展學術調(diào)研、采集、整理絲綢之路藝術的有關數(shù)據(jù)和資料,在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俄羅斯拍攝大量絲綢之路藝術相關圖片,本次資料搜集已經(jīng)整理出2000多幅圖片,用于數(shù)據(jù)庫建設。設計出絲綢之路數(shù)據(jù)庫的內(nèi)容結構,包括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國內(nèi)外專家數(shù)據(jù),絲綢之路藝術藏品數(shù)據(jù)、遺址數(shù)據(jù),絲綢之路藝術研究機構數(shù)據(jù),研究成果數(shù)據(jù)等。部分圖像與文字內(nèi)容正在錄入數(shù)據(jù)庫。
(3)與國外相關研究機構和學者建立學術交流關系,組織出版《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期刊(中、英、俄三種文本),在進行中。2018年9月擬出第一輯(暫定“亞美尼亞”專號)。之后,每年出版2輯。第一期用大約5年時間,形成有特色的標志性研究成果,并為絲綢之路藝術數(shù)據(jù)庫提供圖文數(shù)據(jù)。
(4)依托“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項目團隊,建立“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已聘請國內(nèi)外專家9人,吸納其他研究成員28人。形成了機制靈活、工作高效的研究團隊。目前,該中心運轉(zhuǎn)正常。
(5)以重大項目為平臺,倡議“絲綢之路藝術學”產(chǎn)出了系列學術成果,也受到了學界的關注。
(二)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共6個子課題,即陶瓷藝術卷、宗教藝術卷(經(jīng)專家建議改為造型藝術卷)、樂舞藝術卷、紡織服飾藝術卷、寫本藝術卷、南方絲路藝術卷。中期成果計劃為絲綢之路藝術圖志資料長編6卷,編撰進度正常,目前已提交6卷。子課題總體上完成了中期階段性成果。具體進展情況如下:
1、子課題之一:陶瓷藝術卷
陶瓷藝術卷主要由上海大學林少雄教授團隊完成。
調(diào)研活動與學術交流:國外部分,曾赴瑞典遠東博物館,澳大利亞墨爾本與悉尼,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俄羅斯等地進行博物館或文化遺址考察和調(diào)研。國內(nèi)的調(diào)研主要有北京、甘肅、青海、浙江、南京、揚州、廈門、廣州、深圳等地,對絲綢之路上的藝術館藏、文化遺址等情況作了詳細考察。
應邀參加2016年11月在上海舉辦的“16+1”國家“一帶一路”交流合作學術研討會,并進行會議發(fā)言。
資料積累:購置圖書15000余元;收集《瑞典遠東文物博物館藏中國彩陶資料長編》(word文檔約240頁);整理出《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年譜》。
2、子課題之二:宗教(造型)藝術卷
宗教藝術卷主要由新疆師范大學李勇教授團隊完成。
2017年6月對撰寫大綱進行了研討和整理;
2017年8月-12月利用已有資料優(yōu)勢,收集了中亞造型藝術的相關資料。目前正組織研究生對中亞藝術進行了分類和整理;
2017年10月-2017年12月課題組成員赴北疆、南疆、東疆對伊斯蘭建設藝術進行拍攝和搜集,目前圖片資料已涵蓋伊斯蘭建筑藝術中的形制、裝飾紋樣、門窗廊柱等,初步形成了新疆伊斯蘭建筑藝術資料長篇;
利用已有資料優(yōu)勢,對佛教造型藝術圖像進行了搜集,目前由課題組成員負責,正組織研究生對佛教造型藝術進行分類和整理;
發(fā)表文章:課題組成員撰寫了3篇質(zhì)量較高的學術論文,《犍陀羅佛傳藝術的多辯之源》《從轉(zhuǎn)輪王到飛行皇帝-飛行皇帝的圖像、文本形成年代考》《中亞帖木兒王朝時期細密畫中的幾何紋樣運用研究》待發(fā)。
3、子課題之三:樂舞藝術卷
樂舞藝術卷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茅慧研究員團隊組成。
調(diào)研活動與學術交流:對中亞駐華領館、文化藝術相關部分機構等進行了考察調(diào)研。參加了北京大學中古史所學術活動,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一帶一路”中外音樂舞蹈交流學術活動,與有關專家進行了學術交流。
資料整理:完成文字資料整理13萬字,完成圖片收集和拍攝約5000張。
4、子課題之四:紡織服飾藝術卷
紡織服飾藝術卷主要由東華大學劉瑜教授團隊完成。
調(diào)研活動:前往北京調(diào)研,參觀國家博物館秦漢文明展覽;前往敦煌莫高窟調(diào)研石窟壁畫服飾圖像及文字資料;前往杭州中國絲綢博物館調(diào)研館藏絲路沿線出土紡織服飾實物資料。
資料積累:紡織服飾項目組目前整理出來的案例條目共計60個,每一個具體案例下面都搜集有圖像及文字資料,建立了課題組圖文資源電子數(shù)據(jù)庫,內(nèi)含國內(nèi)外千余幅染織服飾圖像資料,數(shù)百本中外絲路相關歷史文獻資料、考古資料,上千冊輔助性研究古籍,數(shù)百篇絲路紡織服飾品研究相關學術論文以及其他國內(nèi)外相關數(shù)字資源庫和圖像網(wǎng)站鏈接。
5、子課題之五:絲路寫本藝術卷
絲路寫本藝術卷主要由劍橋大學高奕睿教授團隊完成。
調(diào)研活動:2017年9月4-22日赴荷蘭、法國、英國各博物館調(diào)研考察調(diào)研。歐洲調(diào)研以歐洲的敦煌文獻為主要參觀閱覽資料,初步了解目前歐洲敦煌文獻的收藏狀態(tài)。
預計發(fā)表的文章:
高奕睿(Imre Galambos):
"Hyphenation marks in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and Khara-khoto" 敦煌與黑城發(fā)掘漢文文獻上的連字符號。
"Multiple text manuscripts in medieval China" 中古中國的復本文獻。
伯崗(Paul Copp):
“Seals as Conceptual and Ritual Tools in Chinese Buddhism, ca. 600-1000 CE” 中國佛教七至十一世紀印鑒的思想與儀式功能
"Writing Buddhist Liturgies at Dunhuang: Hints of Ritualist Craft” 敦煌的儀式書寫:儀式手稿的痕跡
林佩瑩:
學會論文:“Two Models of Buddhist Networking in the Ninth Century China”九世紀唐朝兩種佛教跨國網(wǎng)絡模式分析。第二屆唐至明中國人文會議,萊頓大學,2017年9月14-17日。
目前成果為三人已經(jīng)完成上述4-5篇論文初稿。
資料整理:調(diào)研期間林佩瑩、高奕睿經(jīng)過商談,將合作整理一份敦煌手稿,
以土耳其文與漢文字兩種語言寫成,內(nèi)容包含占吉預測事項,頗為特殊,2018年以此文本為主要工作目標。
6、子課題之六:南方絲路藝術卷
南方絲路藝術卷主要由四川文化發(fā)展產(chǎn)業(yè)研究中心詹穎副教授團隊完成。
(1)調(diào)研情況及初步成果
①課題組青銅藝術交流團隊在研究中通過整理相關文獻,在2017年3-6月考察四川地區(qū)重要博物館,并在2017年8月調(diào)研了云南省的各大博物館。此次調(diào)研課題組主要考察了靈關道上的重要遺跡,通過調(diào)研青銅部分基本縷清了四川及云南青銅時代大體的發(fā)展線索,對四川及云南重點區(qū)域的青銅文化特征作了一定的梳理,對青銅文化中關于中外藝術交流部分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四川青銅部分的發(fā)現(xiàn)包括象首耳銅罍、青銅胡馬、青銅搖錢樹葉上的牽象人及葡萄紋等方面;云南青銅部分含中外交流的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銅鼓、銅鉞、青銅扣飾、羊角鈕鐘等典型的禮器方面。
②石刻藝術交流研究團隊中,四川部分以調(diào)研博物館為主,包括四川省博物館、成都市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金沙遺址、四川蘆山東漢石刻博物館等在內(nèi)的有石刻展品的博物館,收集一手圖片資料。云南部分:2017年8月展開了沿南方絲綢之路沿線石刻藝術考察。考察線路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楚雄-大理-保山-騰沖-劍川沙溪古鎮(zhèn)-昆明,考察線路2312.4公里,考察點以當?shù)夭┪镳^為主,包括重要的絲路遺跡。在石刻藝術方面重點考察了昆明市博物館藏地藏寺經(jīng)幢。
③中外陶瓷藝術研究團隊中,四川部分以調(diào)研博物館和邛窯系各遺址為主,包括四川省博物院、成都市博物館、邛窯十方堂遺址、邛窯故驛窯遺址、成都青羊?qū)m窯遺址、成都琉璃廠窯遺址、成都玉堂窯遺址等,并對邛窯技藝傳承人、收藏家等進行了訪談,收集一手圖片資料。云南部分:2017年8月展開了沿南方絲綢之路沿線陶瓷藝術考察?疾炀路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楚雄-大理-保山-騰沖-劍川沙溪古鎮(zhèn)-昆明,對沿線各地博物館中的陶瓷藏品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調(diào)研,并對玉溪窯、劍川窯等云南當?shù)馗G口遺址進行了考察。
④絲綢藝術交流研究團隊調(diào)研了國家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院、成都市博物館、成都蜀錦博物館、新疆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等館藏出土蜀錦。經(jīng)過考察和研究,課題組對蜀錦的發(fā)展與南方絲綢之路的繁榮關系進行了探討。
⑤宗教藝術交流研究團隊目前主要對四川地區(qū)的佛教造像、摩崖石窟等進行了實地考察,并對云南地區(qū)南方絲綢之路沿線的阿叱力教的相關遺存進行了實地調(diào)查,并在此基礎上做了部分圖志的整理工作。
⑥東南亞藝術交流研究團隊主要調(diào)研了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比如緬甸、老撾、越南和泰國北部等地區(qū)的博物館和文化遺址,包括:泰國曼谷國家博物館、素可泰蘭甘亨國家博物館、班清國家博物館。文化遺存有:班清石刻文化遺存、南邦石刻文化遺存。泰國曼谷國家博物館、清邁國家博物館、素可泰蘭甘亨國家博物館、班清國家博物館、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越南藝術博物館、越南美術博物館、越南民族學博物館、占族博物館、河內(nèi)博物館、東山石刻文化遺存、占婆銅鼓、緬甸蒲甘博物館、古代緬甸文化博物館、緬甸國家博物館美術館、蒲甘考古博物館、緬甸國家歷史博物館、遺址等等。
資料積累:經(jīng)過前期的資料搜集整理和考察調(diào)研,課題組共收集圖片資料5000余張,文獻資料約10萬字、購買書籍500余本。
二、調(diào)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一)調(diào)研數(shù)據(jù)整理運用與文獻資料收集整理:赴國外及國內(nèi)各大博物館、藝術館 、圖書館調(diào)研收集到的圖片、圖書資料,已經(jīng)運用于6部資料長編;同時申請?zhí)m州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絲綢之路藝術數(shù)據(jù)庫基礎研究》,擬建成集文本、圖片、音視頻于一體的多媒體數(shù)據(jù)庫,兼顧學術性和普及性,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和研究絲綢之路藝術的數(shù)字化平臺。將調(diào)研過程中拍攝的圖片、視頻,整理的文獻資料等錄成結構化的數(shù)據(jù)集。將所采集到的各類藝術圖像、文本等數(shù)據(jù)進行標注,對各類藝術遺產(chǎn)、遺址進行統(tǒng)計,對各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進行收錄,建設專題數(shù)據(jù)庫。
(二)學術會議
1、會議名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開題論證會
時間:2017年5月6日
首席專家程金城教授對該項目概況、研究對象、預期目標、思路方法、技術路線、研究難點、學術創(chuàng)新、研究進度等進行了介紹,并就項目立項后的工作進展和對課題的新認識作了闡述。專家對課題內(nèi)容研究進行評議,子課題負責人就各自承擔的項目內(nèi)容進行匯報。
2、會議名稱: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論壇
時間:2017年12月8-9日
由蘭州大學文學院主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承辦的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學術論壇于2017年12月8日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國內(nèi)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圍繞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主題,以絲綢之路藝術的再認識、世界藝術史上的絲綢之路藝術、絲綢之路藝術門類、絲綢之路藝術與宗教關系、絲綢之路藝術的圖像學及符號學研究等為分議題展開研討,共同交流絲綢之路藝術研究的新視野、新觀點、新思路和新成果。
3、會議名稱: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揭牌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中期工作會。
時間:2018年7月6日
課題組工作會提交各子課題階段性成果絲綢之路藝術資料長編,匯報研究進展,準備中期檢查評估。
4、會議名稱: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論壇
時間:2018年7月7日-8日
“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論壇”在“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重要節(jié)點天水市舉行。論壇由蘭州大學文學院、天水師范學院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蘭州大學絲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共同舉辦。來自英國劍橋大學、臺灣輔仁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蘭州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天水師范學院、敦煌研究院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等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博士、碩士研究生,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成員等,就絲綢之路藝術相關理論問題、絲綢之路的人文交流與藝術交流的互動,以及絲綢之路造型藝術、陶瓷藝術、樂舞藝術、服飾藝術、寫本藝術、南方絲綢之路藝術等領域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發(fā)表了新穎的觀點。在“絲綢之路藝術”視域下,對人文與藝術的學科融通、學術創(chuàng)新、方法更新等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和積極探討,取得了重要的學術成果。
(三)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
1、調(diào)研國家:格魯吉亞
調(diào)研時間:2017年9月27-10月11日
活動主題:蘭州大學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赴格魯吉亞開展調(diào)研
2017年9月27日—10月9日,應格魯吉亞開放教育大學邀請,以程金城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成員赴格魯吉亞開展課題調(diào)研與學術交流。課題組成員考察了格魯吉亞的歷史博物館、國家藝術畫廊、藝術博物館、露天民俗博物館、庫塔伊西歷史博物館及巴格拉特教堂等世界文化遺產(chǎn)。課題組此行與絲路藝術研究者進行了學術交流。格魯吉亞開放教育大學校長喬治先生及該校人文學院的負責人會見了課題組成員。格魯吉亞自由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馬琳娜女士陪同課題組參觀了自由大學的圖書館、博物館及該校孔子學院的教學設施。程金城教授介紹了“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的研究情況,并就未來的可能開展的合作研究進行了探討。
2、調(diào)研國家:亞美尼亞
調(diào)研時間:2017年9月28日-10月2日
活動主題:蘭州大學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赴亞美尼亞開展調(diào)研
應亞美尼亞文化部邀請,以蘭州大學文學院程金城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部分成員赴亞美尼亞開展課題調(diào)研與學術交流。亞美尼亞文化部副部長阿列芙女士會見了課題組,中國駐亞美尼亞使館的郭宇參贊、亞美尼亞負責中國與亞美尼亞文化交流的安娜女士及該國負責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馬卡琳女士等政府官員一同參加了會見。在歷時五天的調(diào)研考察中,課題組參觀了亞美尼亞國家圖書館、國家歷史博物館、國家藝術館、音樂博物館以及多處文化藝術遺址和世界文化遺產(chǎn)等,并同相關文化機構的負責人進行了會談,探討未來的學術合作。
3、調(diào)研國家:俄羅斯
調(diào)研時間:2017年11月20日-29日
活動主題:蘭州大學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赴俄羅斯開展調(diào)研
2017年11月20日至29日,以蘭州大學文學院程金城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一行赴俄羅斯開展調(diào)研,課題組一行參觀了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東方藝術博物館、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克林姆林宮博物館、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等,訪問了俄羅斯圣彼得堡施蒂格利茨國立藝術設計學院,并與當?shù)夭糠纸z綢之路藝術研究專家及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
課題組一行訪問了俄羅斯圣彼得堡施蒂格利茨國立藝術設計學院,程金城介紹了蘭州大學的情況,重點介紹了藝術學及藝術學理論方面的建設,說明了國家重大社會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的情況,并表達了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研究的意愿。圣彼得堡施蒂格利茨國立藝術設計學院校長安娜?克絲麗蘇娜對課題組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該校的專業(yè)設置與國際交流情況,雙方還就絲綢之路藝術研究方面的近期合作與長期交流交換了意見。
課題組成員與俄羅斯雕塑藝術家尼古拉?卡爾利諾夫夫婦進行了會談。尼古拉夫婦結合自己曾在中亞地區(qū)生活與創(chuàng)作經(jīng)歷,談了對絲綢之路藝術交流方面的看法。卡爾利諾夫夫婦對絲綢之路藝術方面的合作有極大興趣,希望雙方在學術研究、期刊出版等方面進一步合作。課題組一行隨后參觀了尼古拉的雕塑工作坊,并就其雕塑作品中的絲路藝術元素進行了討論。在赴俄羅斯調(diào)研期間,課題組還與圣彼得堡國立經(jīng)濟大學中國和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塔季揚娜?鮑里索夫娜、莫斯科師范大學安德烈?米哈伊維奇?朗欽教授、莫斯科音樂家伊卡捷利娜女士等進行了溝通。
4、調(diào)研國家:越南、泰國
調(diào)研時間:2018年2月1日-12日
參加人員:南絲藝術卷子課題組成員:詹穎、任杏媛、王娟、陳柳林
考察地點和內(nèi)容:2月1日 越南河內(nèi):越南歷史博物館;2月2日 越南河內(nèi):越南美術博物館;2月3日 越南峴港:美山遺址;2月4日 越南峴港:占婆雕刻博物館;2月5日 越南胡志明:西貢王公圣母教堂、中央郵局、統(tǒng)一宮;2月6日 越南胡志明:越南歷史博物館、胡志明市美術博物館;2月7日 泰國曼谷:曼谷大學博物館、曼谷博物館、善見山寺;2月8日 泰國北碧府、樂丕府:北碧府Ban-Kao博物館、樂丕府博物館;2月9日 泰國甘烹碧府、素可泰府:甘烹碧府博物館、素可泰博物;2月10日泰國信武里、華富里:信武里Maenam-noi窯;2月11日泰國華富里、阿瑜陀耶:華富里博物館、阿瑜陀耶博物館;2月12日泰國曼谷:泰國大皇宮、玉佛寺、菩提寺、黎明寺。
考察成果:對越南、泰國的石刻藝術、宗教藝術、陶瓷藝術、青銅藝術等進行了深度調(diào)研,通過對博物館藏品、歷史遺跡的考察和對相關研究人員的訪談,對南方絲綢之路沿線東南亞地區(qū)的各類藝術所反映的中外藝術交流的情況有了進一步直觀了解,拍攝了大量圖片,收集了相關資料文獻,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尤其在青銅器、陶瓷、佛教藝術等方面收獲頗豐,為下一步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1、國內(nèi)媒體報道
(1)新聞題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開題論證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新聞時間:2016年5月15日
網(wǎng)址: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7/0515/c351660-29276168.html
(2)新聞題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開題論證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新聞時間:2016年5月15日
網(wǎng)址: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http://ex.cssn.cn/skjj/skjj_jjyw/201705/t20170515_3519022.shtml
(3)新聞題目:絲綢之路豐富藝術史書寫
新聞時間:2017年5月24日
網(wǎng)址: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http://www.cssn.cn/sf/bwsf_lllwz/201705/t20170524_3529313.shtml
(4)新聞題目:亞美尼亞文化部副部長阿列芙會見蘭州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成員
新聞時間:2017年10月16日
網(wǎng)址: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http://lit.cssn.cn/wx/wx_xszx/201710/t20171016_3668885.shtml
(5)新聞題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學術會議在蘭州大學舉行
新聞時間:2017年12月13日
網(wǎng)址: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http://lit.cssn.cn/wx/wx_xszx/201712/t20171213_3779265.shtml
(6)新聞題目:絲路藝術研究國際中心揭牌 蘭大攜劍橋重釋絲路人文
新聞時間:2018年7月7日
網(wǎng)址:鳳凰網(wǎng)
http://gs.ifeng.com/a/20180707/6709408_0.shtml
(7)新聞題目:國內(nèi)外學者聚會天水師范學院研討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前沿問題
新聞時間:2018年7月9日
網(wǎng)址:甘肅省教育廳
http://www.gsedu.gov.cn/content-e3d8a8b959134da1a2e299542c37cbe1.htm
(8)新聞題目: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天水師范學院工作站揭牌儀式舉行
新聞時間:2018年7月10日
網(wǎng)址:新華網(wǎng)
http://www.gs.xinhuanet.com/news/2018-07/10/c_1123105668.htm
(9)新聞題目: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揭牌儀式暨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工作會議在蘭州舉行
新聞時間:2018年7月11日
網(wǎng)址: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http://lit.cssn.cn/wx/wx_xszx/201807/t20180711_4500950.shtml
(10)新聞題目:蘭州大學絲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揭牌
新聞時間:2018年7月12日
網(wǎng)址:中國甘肅網(wǎng)
http://www.gscn.com.cn/culture/system/2018/07/12/011980646.shtml
(11)新聞題目:蘭州大學絲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揭牌
新聞時間:2018年7月12日
網(wǎng)址:中國蘭州網(wǎng)
http://lz.lanzhou.cn/system/2018/07/12/011597170.shtml
(12)新聞題目:蘭州大學絲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揭牌
新聞時間:2018年7月12日
報紙:蘭州日報
http://rb.lzbs.com.cn/html/2018-07/12/content_157857.htm
二、國外媒體報道:
(1)程金城教授課題組接受格魯吉亞JAKO FM廣播電臺采訪
電臺:格魯吉亞JAKO FM廣播電臺
網(wǎng)址:國外網(wǎng)站facebook 報道
10月4日,應格魯吉亞JAKO FM廣播電臺邀請,在格魯吉亞進行學術調(diào)研的蘭大文學院程金城教授及“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一行四人接受了電臺采訪。課題組成員不僅介紹了課題組到訪格魯吉亞的目的、在格文化考察的收獲等,還介紹了蘭州大學的留學生教育、招生條件及生活服務設施。
工作簡報:已向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報送三期簡報。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研究工作簡報
(第一期)
2017年6月20日
主要內(nèi)容
1、蘭州大學程金城教授為首席專家的課題組獲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立項
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開題論證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3、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獲得蘭州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配套資助
4、“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2016年度發(fā)表論文
5、“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各子課題工作進展
6、“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項目被新聞媒體報道情況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研究工作簡報
(第二期)
2017年12月30日
主要內(nèi)容
1、亞美尼亞文化部副部長阿列芙女士會見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
2、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赴格魯吉亞調(diào)研
3、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赴俄羅斯調(diào)研
4、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學術會議在蘭州大學舉行
5、“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課題組舉行階段性工作推進會
6、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成立
7、“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被新聞媒體報道情況
8、項目階段性重要論文及重要觀點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研究工作簡報
(第三期)
2018年7月15日
主要內(nèi)容
1、蘭州大學聘請兼職教授、客座教授助推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項目研究
2、絲綢之路藝術數(shù)據(jù)庫基礎研究進展順利
3、《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期刊“亞美尼亞”專號組稿完成
4、絲綢之路藝術資料長編(6卷)完成初稿
5、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揭牌儀式暨6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工作會議在蘭州舉行
6、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學術論壇暨蘭州大學絲綢之路藝術研究與國際交流中心天水師范學院工作站揭牌儀式舉行
7、各子課題調(diào)研與考察情況
8、“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被新聞媒體報道情況
9、項目階段性重要論文及其主要觀點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主要問題:
1.語言翻譯問題;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存在中亞段文獻語言的難點,不能很
好地翻譯中亞藝術品圖版說明及翻譯中亞藝術文獻資料;
2.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研究的具體內(nèi)容遠比計劃要多,需要更多的成
員參與考察調(diào)研,并需要調(diào)查更多的地區(qū)的藝術資源,但實現(xiàn)這些目標需要經(jīng)費上的保障;
3、發(fā)表論文數(shù)量相對較少,撰寫的階段性論文作為評價課題進展質(zhì)量的體現(xiàn),需要團隊各位成員共同努力;
4.造型藝術卷項目組根據(jù)黨中央的新疆工作座談會及《紀要》精神,對新疆歷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指示。對于新疆目前在宗教文化研究方面有一些限制,所以在成果發(fā)布方面暫時未能實施開展。
改進措施:
1、聘請專門的外文翻譯人員,對與絲綢之路相關的外文文獻進行翻譯研究;
2、做好具體研究目標的可行性計劃,申請滾動經(jīng)費資助;
3、各子課題負責人與參與成員在自己所在的研究領域積極撰寫學術論文;
4、召集組織會議,加強各子課題之間的交流,及時溝通并解決問題;
研究心得:
重大項目研究要有結構合理、術有專攻、各司其職的研究團隊,要有充分的時間保證和精力投入,這是研究進度和學術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同時,重大項目的研究要有開放性,除了課題組成員之間的切磋交流之外,還要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討論和提供借鑒,以體現(xiàn)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某一領域、某一課題達到的時代水平和標志性成果。
關于本項目的研究心得是:當以絲綢之路藝術的“交流、融合、相互影響”為焦點的時候,當研究對象構成一種不同于以往任何單一學科而具有顯明的綜合性研究領域的時候,這一“研究領域”就成為學科之間交叉自然構成的“學術視域”,重大項目就成為學科之間學術交流的平臺。在絲綢之路藝術的視域下,以前囿于東方-西方二元思維模式,局限于地域、國家、民族視域而遇到的某些學術爭議,包括一些單一學科解釋不清的問題,就有了重新觀照和闡釋的可能,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開始打破,藝術與人文之間、藝術門類之間變?yōu)榛プC的關系。絲綢之路人文藝術研究助推學科融合與學術創(chuàng)新。
意見建議:因受正式出版或發(fā)表論文審稿周期的制約,建議在重大項目中期評估中,除以論文發(fā)表和著作出版作為成果認定外,還應考慮課題調(diào)研、合作研究、主辦會議、資料編撰等過程性課題研究業(yè)績。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nèi)容:①代表性成果簡介
研究成果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一)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圖志“資料長編”6部。本項目共6個子課題,即彩陶藝術卷、瓷器藝術卷(“陶瓷”根據(jù)內(nèi)容特點和篇幅,分為兩卷)、宗教藝術卷(經(jīng)專家建議改為造型藝術卷)、樂舞藝術卷、紡織服飾藝術卷、南方絲路藝術卷。每卷約15萬字,圖片300幅。
(二)創(chuàng)辦期刊《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第一期“亞美尼亞專號”已完成組稿,其中征集亞美尼亞專家論文10篇,國內(nèi)專家學者論文35篇,將于2018年年內(nèi)出版第一期。
(三)發(fā)表系列論文12篇,其中CSSCI論文6篇;定稿待發(fā)表25篇。CSSCI:
1、程金城 《絲綢之路藝術的意義與價值——兼及“絲綢之路藝術學”芻議》
2017年第2期 《蘭州大學學報》,復印資料《藝術學理論》2017年第5期全文轉(zhuǎn)載。
2、林少雄 《絲綢之路的文化意蘊》2018年第2期 《蘭州大學學報》
3、劉瑜 《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融研究》 2018年第2期
《蘭州大學學報》
4、郭茂全《絲綢之路上的植物“旅行”及其藝術表征——以石榴為例》
2018年第2期 《蘭州大學學報》
5、趙青山《敦煌寫經(jīng)的歷史與現(xiàn)實意義》 2017年2月14日 《中國社會科學報》
6、烏云《衛(wèi)拉特蒙古傳統(tǒng)服飾文化的象征內(nèi)涵簡析——以“策格德克”“烏蘭扎拉”為例》發(fā)表于2018年第1期《裝飾》。
①代表性成果簡介
《絲綢之路藝術的價值與意義——兼及“絲綢之路藝術學”芻議》,本文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重識絲綢之路藝術的特殊意義”;“藝術是文化的載體和肖像:發(fā)掘絲綢之路藝術的潛在價值”;“加大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力度:倡議建立“絲綢之路藝術學”三部分。文章認為絲綢之路藝術以特殊的言說方式表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民心相通的理念,在呈現(xiàn)歷史、參與現(xiàn)實和啟迪未來方面,具有獨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和價值。提出“絲綢之路藝術整體觀”,認為絲綢之路藝術不僅僅是絲綢之路各門藝術的簡單相加和組合,也不僅僅是沿線國家藝術現(xiàn)象與成果的靜態(tài)呈現(xiàn)和歸納,更重要的是人類在絲綢之路上創(chuàng)造、交流、融匯、相互影響所生成的新的藝術樣態(tài)和存在形態(tài),它構成了人類有史以來延續(xù)時間最長、延展空間最大的具有共同體特點的藝術世界和審美對象,是真正具有“實體”性質(zhì)和具體載體的“人類藝術”,多樣化地表達了人類幾大文明的交匯及其精神情感。絲綢之路藝術研究雖然離不開對具體國家民族藝術的關照,但是,它的主旨是要研究這些國家民族因為絲綢之路而激活、創(chuàng)化出的新的藝術現(xiàn)象,發(fā)掘“交流”的重要價值。所以,它又是超越國家、民族、宗教和文化模式而側(cè)重揭示人類共同性的藝術研究。絲綢之路藝術研究的縱深拓展,有可能形成新型交叉學科——“絲綢之路藝術學”,并逐步建成世界一流學科。論文對“絲綢之路藝術學”建設的必要性、學理依據(jù)、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學科創(chuàng)新性與前瞻性、話語體系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等關鍵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地論證。
學術價值:重新認識和闡釋絲綢之路藝術在人類藝術史、乃至人類史上的特殊意義,突破絲綢之路藝術研究的傳統(tǒng)視域、思路和方法,以區(qū)別于以往的地區(qū)藝術史、國別藝術史、斷代藝術史的體例,建構絲綢之路藝術的歷史鏡像,有可能部分改寫世界藝術史,并重新闡釋藝術學理論的某些觀點!敖z綢之路藝術學”的倡導和建設,對于推進該領域研究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并進入制度層面設計具有積極意義,在創(chuàng)建一流學科方面另辟蹊徑,開拓出新的發(fā)展空間。
論文的主要觀點在項目開題論證會上發(fā)表后,得到美學、藝術學、文藝人類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美學家張法、考古學家林梅村、藝術學理論專家王廷信、敦煌學專家鄭炳林、藝術人類學專家王建民、藝術學理論專家王玉芳等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該研究成果對人們重新理解世界藝術將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藝術學理論》全文轉(zhuǎn)載,中國知網(wǎng)被引2次,下載202次,絲路藝術研究公眾號轉(zhuǎn)發(fā),閱讀574人次,“民族文學學會”網(wǎng)頁轉(zhuǎn)載,閱讀1001人次。產(chǎn)生了較大社會影響。
2.絲綢之路的文化意蘊
絲綢之路不僅僅是物質(zhì)傳播之路,更是人類文化呈現(xiàn)的舞臺與文明展示的平臺,在此視閾下,絲綢之路的文化意蘊得以不斷彰顯:它涵納世界文明觀念重新發(fā)現(xiàn)、世界各人種民族不斷融合、人類社會各種文明形態(tài)開放交流、人類物質(zhì)文明相互流通、人類語言媒介交匯傳播、人類觀念信仰開拓延展、人類藝術創(chuàng)造相互展示、傳播、交流及人類思想精神融匯溝通于一身。在這條路上,人類文明空間與時間相互融通、物質(zhì)與精神齊頭并進、人種民族相互融合、宗教與世俗相互適應、文化與藝術相互補充、經(jīng)濟與政治良性互動、戰(zhàn)爭與和平相互交替,真正具象地釋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宏大命題下“人類文明共同體”的細微肌理,因之也具有了不同尋常的文化意蘊。
②階段性成果清單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圖志分卷的編撰工作,從主要進行資料整理和圖片拍攝,轉(zhuǎn)向圖志文字撰寫和圖片的選擇、編排和圖注。完成章節(jié)文字部分的撰寫和圖像的編排,按照基本統(tǒng)一的體例撰寫各分卷圖志。
2.論文的集中發(fā)表,一是在國內(nèi)外重要期刊發(fā)表相關學術論文,二是創(chuàng)辦的以書代刊的期刊《絲綢之路人文與藝術》正式出版,每期約20篇文章,每年2期,約40篇文章,計劃中英俄三種版本出版。
3.繼續(xù)在國內(nèi)外進行學術調(diào)研、拍攝圖片、搜集資料,為圖志的通稿、完善做好基礎工作。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