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把人作為探究的核心,是一種把個人和他人融為一體、追求人己相互依存與和諧共生的文化。
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需要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實質講清楚,讓世界知道中華文化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
回顧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秦時期的春秋戰(zhàn)國無疑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正是這一時期的眾多杰出思想家,提出了中華文化的若干基本主張。在諸多主張之中,對個人與他人關系問題的探討當屬最重要的。老子的《道德經》講,“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最終形成“為而不爭”的主張。這樣的主張把個人和他人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反映了在中華文明形成早期我們的先哲思考這一問題的出發(fā)點?鬃油献酉嗪魬,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又鲝埌炎约汉退撕蠟橐惑w,設身處地去思考人如何在社會上生活,如何同他人和諧共生,這就是孔子的仁學。作為孔子的后學,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抖Y記》中有很經典的一句話:“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則民作讓!边@句話是說凡事要尊重別人,把他人擺在第一位,一個社會若能做到“先人后己”,那么禮讓和諧就會蔚然成風。同樣的思想還見于《尚書》,該書《大禹謨》一篇記載上古君臣治國之道,主張多方聽取意見,甚至可以“舍己從人”。
中華文化始終把人作為探究的核心,而這個“人”并不僅僅是生理意義上的個體,更主要的是具有社會意義的人群。正是在追求人己和諧共生的歷史演進中,人們不斷完善自我,逐步形成了中華民族“先人后己”的傳統(tǒng)美德。此后,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舍己為人”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可見,中華文化是把個人和他人融為一體、追求人己相互依存與和諧共生的文化。
一些西方學者以“為己”一詞為依據(jù),認為中華文化是利己文化,這顯然是對中國古代典籍的誤讀。據(jù)知,“為己”一詞始見于《論語》。在《憲問》中,就弟子所問古今學術差異這一問題,孔子答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謂“為己”和“為人”?孔子未曾展開講,這個問題是由隨后的荀子解決的。在《勸學篇》中,荀子將“為己”之學定位為“君子之學”,而將“為人”之學稱為“小人之學”。荀子的結論是:“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西漢經師孔安國取荀子之說以釋《論語》,將“為己”訓為“履而行之”,“為人”則解作“徒能言之”。魏晉時期,玄學家何晏著《論語集解》,以孔安國之說為基本依據(jù)。從此,把“為己”釋作“履而行之”的經典解讀一直為歷代經師所傳承?梢姡袊糯浼械摹盀榧骸,乃是講修為自己,是指學者個人的道德修持和踐履。因此,“為己”與“利己”全然不是一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1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