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學人的搖籃

——憶陳翔鶴先生教育我的二三事

黃天驥2019年06月10日08:3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學人的搖籃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被《文學遺產(chǎn)》(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學術雜志)聘為編委,赴京參加座談會。當時,擔任副主編的張白山先生主持會議。被聘為編委的,在座還有傅璇琮先生等好幾位,都是和我年齡相若,四十歲開外的學人。

會議間歇時,我們幾個不算年輕的“年輕人”,免不了圍在一起聊天。這才知道,我們都是在“文革”前,擔任過光明日報副刊《文學遺產(chǎn)》的通訊員,也不約而同想起了前主編陳翔鶴先生。后來,這些通訊員,大多成了各高校和研究所教學科研的骨干。

1952年,我在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習,記得王季思教授在給我們上寫作課時說:“以后如果你們發(fā)表文章,不要忘記,其中有一半是編輯同志的功勞!碑敃r,我才讀一年級,曾大惑不解,文章明明是我們自己寫的,怎么能說編輯先生有這樣大的作用?后來,我有幸遇上陳翔鶴先生,才理解王老師所說的是至理名言。當我和璇琮兄等幾位,談到陳翔鶴先生時,都一致認為,當年以陳翔鶴為主編的光明日報副刊《文學遺產(chǎn)》,正是我們這一輩學人成長的搖籃,是教育我們學會做人做事的沒有圍墻的大學。

我能認識陳翔鶴先生,完全是意想不到的事。

那時候,學校規(guī)定本科三年級的學生,要撰寫“學年論文”。我在求學階段就對中國古代詩詞很感興趣,加上二年級時剛學過魏晉文學史,又在舊書店里,淘到一本《陶淵明集》,于是,三年級伊始,便開始研究陶詩,學寫論文。上學期快結束,論文《陶淵明詩歌的人民性特征》寫成了。那時正在提倡“向科學進軍”,到寒假,我把論文重抄了一份,寄給了光明日報的副刊《文學遺產(chǎn)》。

老實說,當時我屬于“黃毛未褪”的大學生,在圖書館里,常見到與文學有關的期刊,不外是《文藝報》《人民文學》《語文學習》等幾種,只有光明日報的副刊《文學遺產(chǎn)》,才專門發(fā)表古代文學研究的文章。我不知高低,也不懂得它在學術界中的分量,隨手貼上郵票,把稿子塞進郵箱,寄交《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那時,女朋友知道了,便嘲笑我說:光明日報的一個版面,最多能刊載八九千字的文章,你的論文卻有一萬四五千字之多,你以為你是什么東西?等著退稿吧!我一想,她說得有道理,但稿件已成潑出去的水,只好自認晦氣,噬臍莫及,不敢作刊登之想。

誰知過了一個多月,我接到一封由《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寄來的信,信很薄,不像是退稿,我心情忐忑,打開一看,原來里面只有一張信箋,上面寫著:“天驥同志:來稿字跡非常潦草,就像天書,排字工人一邊排,一邊罵娘。以后讀書寫字,都要認真!毙藕笾皇鹈熬幷摺。

這編者是誰?我不知道。后來才曉得,這封信原來是當時光明日報《文學遺產(chǎn)》的主編,著名作家、學者陳翔鶴先生寫給我的。

我看了信,滿臉通紅。確實,我一向做事馬虎,不重視寫字,況且想趁假期外出游耍,心不在焉,便“龍飛鳳舞”地抄了稿子,塞進郵筒?戳诵牛蚁,完了,編者這樣嚴厲批評我的文稿,哪里還會采用?那就等著退稿吧!我的女朋友倒看得細心,她認為排字工人在罵,不是有可能在發(fā)排嗎?我一想,似乎有理,于是以后每周都找光明日報的《文學遺產(chǎn)》副刊,留意上面有沒有我的文章。連翻了兩三個月,沒看到,我心也就涼了。正好那時董每戡老師建議我轉(zhuǎn)攻中國古代戲曲,我的注意力才有所轉(zhuǎn)移。

誰知到了學期之末,我又收到《文學遺產(chǎn)》寄來的函件,打開一看,是《文學遺產(chǎn)增刊》(第二輯)。我的論文,就登載在有關陶淵明研究的一組文章上。原來,陳翔鶴先生和《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認為一些可取而又篇幅較長的論文,光明日報《文學遺產(chǎn)》的版面容不下,于是另辟《增刊》,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我在抽屜里找出陳先生給我的信,又看看被采用的論文,不禁百感交集,既高興,又羞愧;既感動,又震動。試想,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學者,一位重要刊物的主編,百務煩冗,竟不憚勞煩,對一個陌生青年抄寫的潦草得像“鬼畫符”般的文稿,耐心閱讀,這需要耗費多少時間,多少心血!而當發(fā)現(xiàn)文稿有一得之見,既嚴肅批評,又注意栽培。我很幸運,碰上了這一位胸懷如此廣闊,思想境界如此高尚的老師。

我畢業(yè)后,留校工作,不久就接到《文學遺產(chǎn)》的通知,告訴我被聘為編輯部的通訊員,以后每周給我贈閱該刊。而通訊員的任務,是要閱讀該刊的文章,征詢師生們的看法和對編輯部的意見,每月寫信匯報。這一來,我對在《文學遺產(chǎn)》上發(fā)表的文章,必須仔細閱讀,不敢囫圇吞棗,也養(yǎng)成了認真讀書的習慣。當然,在書寫通訊稿時,更注意字跡端正,再不敢潦草茍且,寫得像“天書”那樣了。過去說字如其人,寫字時心態(tài)的改進,也讓我端正了自己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

到1958年暑假,我到天津探望在那邊工作的女朋友(也就是現(xiàn)在我的老伴),和她一起到北京游覽,逗留一周,也抽空去看看《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我不敢驚動陳翔鶴先生,只想訪問一下這名聞全國的期刊。作為通訊員,也順便匯報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誰知那天下午,陳翔鶴先生正好也在編輯部工作,他知道我來了,很高興,讓我在他的辦公室坐下。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陳先生,也是唯一一次有幸和陳先生接觸。只見他個子較矮,身材略胖,穿著灰色的干部服,瞇著眼睛看我。我有點緊張,甫坐下,他過來給我遞上一杯茶,笑著說:“好呀!寫‘天書’的來了呀!”我手足無措,他卻哈哈一笑,說:“你寫來的通訊,我看了,寫得認真,字也寫得好多了!”聽了這幾句話,我繃緊了的神經(jīng),才松弛了下來。

陳先生問了我學習和工作的情況,也問了中山大學中文系幾位教授的近況。大約談了十多分鐘,他站了起來說:“天驥同志,我有事,正忙著,不陪您了!這樣吧,我讓劉世德陪您吃飯,由我請客。”我一怔,正想推辭,他卻不由分說,把劉世德同志叫了過來,吩咐他帶我倆去吃晚飯,并且說:“天驥來一趟北京不容易,他喜歡吃什么都可以,要吃得好一些,貴一些不要緊!”

我在《文學遺產(chǎn)》上,早就拜讀過世德兄的論文,這回第一次見面,看到他風度翩翩,溫文爾雅,年紀也比我稍大,頓生敬意。當時,他正在《文學遺產(chǎn)》當實習編輯。我跟著他走出編輯部,他便問我,想吃些什么,不必客氣。我心想,北京的烤鴨最有名,我從未吃過。又一想,烤鴨可能價錢很貴,怎好讓陳先生花費太多。正遲疑間,世德兄和我商量,不如到莫斯科餐廳,那里比較清靜。我雖初到北京,更未嘗過俄國餐,但在廣州時,卻早知道近來“莫斯科餐廳”在京開張,便欣然跟著前往。

我進入餐廳寬敞的大廳,就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它雖然不是金碧輝煌的,卻顯得優(yōu)雅大氣;食客們都只喁喁細語,絕不像廣州茶樓那般嘈吵喧鬧。世德兄領著我倆,揀一個角落坐下,便問我想吃些什么?我哪里懂得該吃些什么,只見鄰桌的食客,吃著一鍋土豆燒牛肉,便指著要了一份;我的女朋友跟著我,也要了一份。當服務員把金光燦燦的銅鍋端過來,揭開蓋子時,撲面而來的是熱氣騰騰的肉香。那一年,廣州供應已經(jīng)很緊張,我久已不知肉味,也就不客氣了,狼吞虎咽地把一鍋土豆燒牛肉塞進肚里。我吃飽了。一看,女朋友只吃了半鍋,便放下了刀叉。當時,還沒有“打包”的習慣,她不再吃,浪費了豈不可惜!世德兄便勸我,把她剩下的牛肉全吃掉。那時年輕,無所謂消化道出什么問題,也就端過來一口氣吃了。這頓飯,我飽得差不多撐破了肚皮,半天彎不了腰。細看世德兄,他只點了一份魚扒,一份冰激凌,慢條斯理地品味。結賬時,我不知他替陳翔鶴先生花費了多少?但肯定不會便宜。

幾十年過去了,這一頓飯,也許世德兄早已忘懷,但當時的每個細節(jié),我一直記得。雖然,那時我還不至于淪為餓殍,但這“一飯之恩”,卻讓我明白陳先生了解廣州食品供應的狀況,明白他吩咐“要吃得好一些”的含義,更感激他從心底里流露出的對后輩無微不至的愛護。我也想,得到陳先生厚待的年輕人肯定不少,我肯定不是唯一一個。到現(xiàn)在,我還學著陳翔鶴先生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每當和那些還沒有收入的學生吃飯時,一定首先說明由我“埋單”,也會讓學生們點菜,說大家只管點,“喜歡吃什么都可以,貴一些不要緊”。

在擔任通訊員的幾年里,我陸續(xù)收到了編輯部寄贈的幾套書,一套是《聊齋志異匯評匯注本》,一套是《敦煌變文錄》。到1962年,還收到一套由范文瀾先生編注的《文心雕龍注》。在這套書中,附有編輯部的一封短信。信上寫道:“通訊員同志:你們替編輯部做了很多工作,很感動,今后還望你們多加支持,F(xiàn)在編輯部買到了一批《文心雕龍注》,這本書想來各位都很需要,但外地并不好買,所以每位贈送一部,作為學習上一點微小的酬勞!痹谶@短信的下面,又有用墨水筆添上的兩句話:“此書得來不易,望好好學習!币豢醋舟E,認得是陳翔鶴先生的手筆,我恍然大悟,也十分感動。我明白,陳先生和《文學遺產(chǎn)》編輯部,正是以聯(lián)系通訊員的方式,來培養(yǎng)各個高等院校年輕的學者。

在1961年歲末,我讀到了陳先生在《人民文學》發(fā)表的短篇小說《陶淵明寫挽歌》,知道他對陶淵明有很深的研究;知道了為什么在五十年代中期,在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環(huán)境中,《文學遺產(chǎn)》啟動討論陶淵明問題的意義;知道了通過解剖這一只具有典型性的“麻雀”,可以辯證地歷史地理解古代作家思想復雜性的問題。當年,我那稚嫩的論文能夠發(fā)表,正好碰上了這機遇,而它又影響了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影響了我的一生。

后來,我聽說陳先生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的嚴酷批判,含冤逝世。翹首北望,不禁泫然。我把《文學遺產(chǎn)》寄贈的三套書,排在一起,放在書架里當眼的位置,得以時常望見,紀念陳翔鶴先生對我的培養(yǎng)。

學人的成長,固然要靠學校、老師的培養(yǎng)和自己的努力,同時,離不開出版部門編輯同志的栽培。像陳翔鶴先生等老一輩的編輯,夜以繼日地工作,無私地耗費心血,他為了什么?無非是為國育材,發(fā)展文化事業(yè)!我雖然只見過陳先生一面,但他的栽培和教育,卻影響了我的一生。今年,是陳翔鶴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我寫下這篇短文,不僅是一己的感恩知遇,更是期望有更多的人,繼承和發(fā)揚陳翔鶴先生等老一輩做人做事的傳統(tǒng),為祖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無私奉獻。

(作者:黃天驥,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責編:孫爽、程宏毅)
永登县| 竹溪县| 峡江县| 泽库县| 永平县| 中江县| 合肥市| 神木县| 万安县| 天台县| 浦北县| 连山| 绥阳县| 商都县| 辽中县| 哈尔滨市| 龙口市| 密云县| 高安市| 托克逊县| 广昌县| 文安县| 介休市| 饶阳县| 宁阳县| 古田县| 通化县| 东乌珠穆沁旗| 正阳县| 齐齐哈尔市| 民丰县| 金阳县| 禄丰县| 新巴尔虎左旗| 泾阳县| 六枝特区| 新安县| 贵南县| 慈溪市|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