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學者使用英國國家語料庫(BNC)做過統計,“時間”(Time)這個單詞是英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名詞,其他與時間有關的單詞如“日”(Day)、“月”(Month)、“年”(Year)也位列英文高頻詞的前十之列。時間既是地球上的自然現象,也是星系乃至宇宙整體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更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時間是人類知識的基礎之一,是人類認知能力重要構成,擁有正確的時間概念是人類從事一切日;顒拥那疤。鑒于時間概念的重要意義,哲學家、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從未停止對時間思維表征的研究。自20世紀中期以來,許多學者指出時間在思維中的理解和表征主要依賴空間概念。在絕大多數文化中,時間都是一維、線性的,即人們以水平或垂直空間軸線來表征和定位事件在時間中的發(fā)展順序。根據萊考夫概念隱喻理論和薩丕爾—沃爾夫的語言相對論假說,人們通常認為以空間概念表征時間的思維方式是由語言塑造而形成的。人類語言中普遍存在大量的時空隱喻表達(如漢語中的“前/后天”“上半年/下個月”;英語中的“Wednesday comes before Thursday”“past events lie behind us”等)。受語言的影響,人類自然而然地在心理層面上建立起語言中所反映的時空關系。
“時空隱喻塑造了時間思維方式”的假設在一系列實驗研究中得到了實證支持。但近年來研究者發(fā)現,雖然概念隱喻理論和語言相對論假說能夠解釋時間思維表征中的“前/后”或“上/下”時間軸線,但無法解釋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時間軸線。首先,世界上尚未發(fā)現使用“左/右”空間方位來描述時間關系的語言表達;其次,在針對不同語言群體的心理學實驗研究中,很多受試并未使用“前/后”或“上/下”時間軸線來表征時間,而是明顯地依賴“左/右”時間軸線。那么,這種以“左/右”軸線來表征時間的思維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呢?西方心理學家再次通過實驗進行了探索,結果顯示人類時間思維表征中的“左/右”時間軸線與文字的書寫方向存在密切的因果關聯。許多印歐語系語言(如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采用水平從左到右的文字書寫方向,而母語為上述語言的本族語者在思維中非常明顯地依賴于一條從左至右的軸線來表征流逝的時間:把較早或過去的時間投射到空間方位的“左”邊,將較晚或未來的時間投射到“右”邊。目前相關研究已涉及十多個不同語言群體,均獲得了積極的實驗證據。
將文字書寫方向與時間思維方式相關聯堪稱近年來西方心理學界的重要理論創(chuàng)新。但我們認為,該觀點的解釋力尚無法面面俱到,在此以兩個語言群體為例。首先是漢語本族語者。目前國外幾項針對漢語本族語者時間思維方式的實驗中,研究者指出中國的漢語采用水平從左至右以及垂直從上到下兩種書寫方向,而漢語本族語者思維中確實具有從左至右及從上到下兩條時間軸線?梢姡瑵h語文字書寫方向塑造了漢語本族語者的時間思維表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古代漢語采用垂直從上而下的書寫規(guī)則。但自新文化運動起,現代漢語的書寫法則(包括人們的書寫習慣、報刊書籍等的印刷排版等)逐漸朝水平方向從左至右轉變。以《光明日報》1955年第1期的出版為標志,漢語的書寫方向正式變更為橫向從左至右。因此,當代漢語和英語等印歐語系文字書寫方向是一致的,均為從左到右的水平方式。垂直的文字書寫僅限于書法、某些報刊或書籍的排版等特殊場合,并非中國人日常的書寫習慣。雖然漢語本族語者具有水平和垂直兩條心理時間軸線,但該心理現象顯然不能作為漢語文字書寫方向塑造時間思維方式的證據。
其次,文字書寫方向無法為日語本族語者的時間思維方式提供全面充分的解釋。該結論來自于筆者所開展的心理學實驗。日語自7世紀起就形成了水平從左至右以及垂直從上到下兩種書寫方向,并一直沿用至今。日語文字的雙向書寫是否塑造了日語本族語者的時間思維表征呢?目前針對該問題的研究尚未見諸報道,因此我們用兩個實驗進行了檢驗。實驗1采用圖片排列任務,受試需將幾組描繪事件變化發(fā)展的圖片(如小動物的生長過程、人物年齡的變化等)按照正確的時間順序在一個九子棋棋盤上進行排列。實驗結果顯示,日語本族語受試將“較早”的時間點放置在左邊,將“較晚”的時間點放置在右邊,即明顯依賴一條水平從左到右的軸線表征時間。但在垂直軸線上受試沒有表現出從上到下的時間認知傾向性。實驗2采用反應時任務,計算機屏幕上依次呈現許多組描繪事件變化發(fā)展時間順序的圖畫,每一名受試需加工4個測試組塊:水平典型組塊(圖片由左向右排列,圖片旁有一根箭頭指示方向);水平非典型組塊(圖片由右向左排列);垂直典型組塊(圖片由上向下排列);垂直非典型組塊(圖片由下向上排列)。受試需根據箭頭所指的方向,判斷每組圖片刺激中描繪的時間順序是否正確。實驗結果顯示,受試在水平典型條件下的反應時間明顯短于水平非典型條件,但在垂直典型和非典型條件下的反應時間沒有顯著差異。因此,實驗2的結果鞏固了實驗1 的結論,即日語本族語者的思維中具有一條水平從左到右的時間軸線。綜合兩個實驗來看,日語本族語者的思維中并不具備垂直從上而下的時間軸線,其時間思維方式僅表現為一條水平從左至右的時間軸線。因此,日語本族語者的時間思維表征與日語左右方向文字書寫方式是吻合的,但與其垂直方向的書寫方式無關。
從漢語和日語本族語者兩個語言群體來看,西方學者提出的“文字書寫方向塑造人類時間思維方式”的假設目前仍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尚需在更多語言群體中獲得過硬的證據支持。雖然21世紀以來時間思維方式及其影響因素已成為西方認知心理學領域的熱點研究課題,但研究者關注的語言群體主要集中于英美及歐洲國家,對世界上其他語言群體(如亞洲)的研究仍處于相對缺失甚至空白狀態(tài),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中國臺灣語言學家王士元先生呼吁,英美及歐洲國家以外的學者應積極展開合作,投入到時間思維方式的研究中。尤其各國學者要加大對自己母語的關注力度,重新審視時間思維方式的跨語言文化差異及影響因素,從而全面推進該領域的研究。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認知心理學實驗的時間思維方式和語言使用的關系研究”(16CYY023)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