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書話】
讀葉輝的新著《見證輝煌——〈光明日報〉20世紀80年代人物報道回眸》(以下簡稱《見證輝煌》),仿佛穿越時光隧道,重返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光明日報》那一篇篇擲地有聲的人物報道呈現(xiàn)在面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在腦海里回蕩,點點滴滴勾魂攝魄般打動著我。這些人物報道不僅見證了80年代《光明日報》的輝煌歷史,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那段輝煌歷史。
《見證輝煌》將焦點對準《光明日報》十年間的人物報道,這有其特殊的意義。這不但因為一份報紙如此密集地報道人物在中央主流媒體中非常罕見,也因為人物報道是該報在改革開放頭十年中最出彩的新聞報道形式?梢哉f,《光明日報》的人物報道極大地推動了黨的中心工作,充分發(fā)揮了媒體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見證輝煌》是一部為知識分子立傳的新著。該書揭示,1978年之前,中國新聞媒體在英雄模范人物報道中,把知識分子作為先進典型極為罕見。然而《光明日報》在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中,關(guān)于知識分子的人物報道不光數(shù)量眾多,版面突出,影響力也極大,一大批典型人物通過一篇篇報道呈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一個個鐫刻著時代烙印的名字涌現(xiàn)出來:張志新、遇羅克、馬寅初、鄧稼先、蔣筑英、欒茀、韓琨、張華、陳景潤、蘇步青、孫冶方、夏鼐等,這當中既有在極“左”高壓路線下蒙冤受難,但始終堅貞不屈的知識分子,又有在各條戰(zhàn)線上建功立業(yè)的知識分子,還有敢于沖破舊框框、第一個吃螃蟹的改革先鋒,他們身上都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問題,凸顯改革開放中遇到的難點、疑點、熱點問題等!豆饷魅請蟆返倪@些人物報道為時代立傳,體現(xiàn)了人民的心聲、群眾的愿望,讓廣大讀者聽到當時社會的脈動、時代的聲音。該書把這一個個塵封的往事連接在一起,猶如奏響了一段強勁的改革開放序曲,各行各業(yè)的楷模如燦爛的群星,照亮了中國的夜空,如鋼筋鐵骨撐起中華文明的大廈。
從人物報道中可以看出,《光明日報》不愧為知識分子的貼心人。1978年6月18日《光明日報》刊發(fā)王晨采寫的通訊《深入寶庫采明珠——記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研制歷程》,這是中央媒體第一次報道屠呦呦團隊研制“青蒿素”的事跡,30多年后屠呦呦因此成果榮獲諾貝爾獎。1978年11月23日《光明日報》開辟了“怎樣充分發(fā)揮知識分子在四化中的作用”專欄,通過報道和討論,使知識分子在經(jīng)歷“反右”“文革”的丑化、矮化、污化之后,開始以正面形象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有的成了時代楷模、大眾偶像。
《光明日報》在人物報道中充滿理性反思和人性的光芒,在百廢待興、萬物復(fù)蘇之際,用媒體力量推動思想解放。1979年6月5日發(fā)表陳禹山的《一份血寫的報告——記黨的好女兒張志新》,觸動當時中國社會最大痛點。隨后關(guān)于遇羅克、郭維斌、蘇克芒等人物報道,喚起人們深刻反思“文革”十年浩劫,從混沌迷茫中回歸人性,加速冤假錯案的平反進程,為改革開放鼓與呼。
《光明日報》的人物報道為何常常引起轟動?《見證輝煌》一書昭示:因為每個人物的背后都蘊含著重大的社會問題。1982年12月23日一版頭條刊登謝軍的報道《救活工廠有功,接受報酬無罪》,反映了科研人員韓琨業(yè)余時間到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兼職,幫助企業(yè)脫離困境,接受報酬卻面臨牢獄之災(zāi)這個當時非常典型的社會問題,促使國家出臺政策,允許科技人員業(yè)余兼職并獲取報酬。此后,《追求》報道了極“左”路線下欒茀這一代知識分子的悲。皇Y筑英英年早逝的報道,引起社會對知識分子生活環(huán)境和健康的關(guān)注;“懷柔事件”的報道促進社會尊重教師風氣的形成;《教授當上副省長后不負重托》等報道推動知識分子社會地位和政治待遇的提高。
總之,人物報道是《光明日報》積數(shù)十年辦報經(jīng)驗形成的特色:用人物報道為時代立傳,用人物報道記錄時代的變遷,用人物報道為平反冤假錯案鳴鑼開道,用人物報道推動知識分子政策的落實,用人物報道反映社會問題,用人物報道詮釋黨的方針政策,用人物報道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用人物報道引導人們解放思想、改變觀念、鼓舞精神,用人物報道影響社會,用人物報道推動歷史進步……人物報道發(fā)揮了媒體應(yīng)有的信息傳播以及教育、啟迪、引導、鼓舞的作用。整個20世紀80年代,《光明日報》的人物報道成為一個社會的風向標,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報道共同開啟了屬于知識分子的新時代。
這本書還讓我們思考,什么樣的新聞能夠成為經(jīng)典,什么樣的記者才真正幸福。葉輝喜歡引用羅曼·羅蘭的名言:“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彼軕c幸在30多年的記者生涯中不斷追尋職業(yè)的幸福感,能深切體會到記者職業(yè)發(fā)散出來的靈魂香味,雖然這種追尋需要付出辛勞,付出代價。記者的職業(yè)幸福感往往來自基層,因為新聞現(xiàn)場才是記者的主戰(zhàn)場,到了現(xiàn)場才能帶回一個個帶著泥土芳香的細節(jié),寫出真實、可信、立體、充滿人情味的人物報道。80年代《光明日報》的記者不到現(xiàn)場不寫稿,采訪不功利,線索和選題自己尋找,去基層時自己擠公共汽車,自己找旅館住,自己掏錢吃飯。如今一些記者乘著采訪對象提供的接送轎車,住賓館,吃宴席,采訪拿通稿,聽匯報,身體是舒服了,但寫出的稿件離生活遠了,離基層遠了,離群眾遠了,離真實遠了,離職業(yè)的幸福感也就遠了。改革開放初期,發(fā)掘和報道人物典型,不僅要有獨到的眼光,還需要巨大的勇氣。80年代的記者群體是優(yōu)秀的,他們有高尚的情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該出手時就出手,關(guān)鍵時刻一聲吼,為貧者言,為弱者呼,他們在寫作時不溢美,追求本質(zhì)真實。他們?yōu)闀r代存照,為人民畫像,為民族塑魂,留下一篇篇經(jīng)典的傳世之作。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兑娮C輝煌》以人物報道存史,為改革開放立傳。這些成功的人物報道案例是和改革開放初期的探索實踐息息相關(guān)的,可以說沒有那時候生動、豐富的實踐,就不會有這些優(yōu)秀的傳世作品。重讀《光明日報》這一篇篇發(fā)人深省的人物報道,可以體會到一家中央媒體是如何見證改革開放這個偉大歷史征程的。本書是在改革開放40周年時完成的,是對改革開放的紀念。改革開放再出發(fā),依然需要發(fā)揮新聞媒體的巨大作用!豆饷魅請蟆愤@些優(yōu)秀的人物報道,站到了歷史的潮頭,經(jīng)受住了時間的檢驗,成為經(jīng)典。新時期的記者要繼續(xù)帶著新聞記者的敏銳性和歷史責任感去創(chuàng)作,才能寫出有價值、有深度、能夠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秀新聞作品。
(作者:李駿,系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