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客家是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漢族民系之一。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客家學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lǐng)域并取得眾多成果?图椅膶W是中國文學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既有客家民系的特點,又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本期刊發(fā)的《山水有清音——楊瀾與〈汀南廑存集〉》介紹了福建客家第一部詩歌總集的情況;《客家族群與客家文學》,則揭示了客家文學的族群特征;《楊方:剛正其人,清簡其詩》則介紹了長期生活于客家地區(qū)的朱熹弟子楊方的剛正人格與清簡詩風。三篇文章介紹了客家文學或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特點,希望能引起讀者的興趣。(郭丹)
清代道光年間,福建汀州府長汀縣人楊瀾編輯的《汀南廑存集》四卷,精選作家106人,作品663首,范圍遍及汀州八縣,時間經(jīng)歷五代、宋、元、明、清(清初至道光年間),跨度千年,是福建客家文學第一部詩歌總集。由此,我們或可揭開客家文學審美價值的面紗。
楊瀾,字蓉江,號二樵,清代長汀進士楊聯(lián)榜之子,曾與寧化伊秉綬、吳賢湘為文字交。乾隆五十四年(1789),楊瀾考中恩科舉人,道光元年(1821)任四川昭化(今四川省廣元市)縣令,未及半載即辭官而歸。返鄉(xiāng)后,他潛心著述,整理文史,其詩“云蘿隔四鄰,山水有清音。風雪人歸早,燒燭且論文”,就是他筆墨生活的寫照。楊瀾一生有三大貢獻。一是他應(yīng)長汀知縣邱錫章之聘,總纂《長汀縣志》,期年而成,為長汀縣第一部縣志。二是他寫了一部有關(guān)汀州府及其所屬八縣的地方志《臨汀匯考》十二卷,汀州知府劉國光為此書作序,稱贊其“大而建置沿革,小而物產(chǎn)風謠,正謬析疑,淹灌精核。至其發(fā)論建議,尤能窮盡事理,備深勸懲”。三是編輯《汀南廑存集》,為保存福建客家古代優(yōu)秀文學作品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
楊瀾在《汀南廑存集》的《自序》中認為,福建有林子羽、高廷禮為代表開創(chuàng)的閩派詩歌,但汀人之詩“并無所謂派”,“自鄭仲賢后,汀人之詩,皆山水清音,不必有芬芳悱惻之風。懷香草美人之遺韻,莫不擺落窠臼,自抒性情!标U明了閩西客家詩歌崇尚自然、清新秀美、卓然于閩派“聲律圓穩(wěn)”之外的特色。楊瀾的“山水清音”之論,是對客家文學審美價值的精辟概括,也是對中國自然美學傳統(tǒng)觀念的傳承。客家人勞動生活在贛閩粵邊區(qū)的青山綠水之間,千百年來聚族而居、耕讀傳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他們的生活理念!锻∧镶鄞婕分写罅康纳剿飯@詩就是最好的闡釋。清代武平詩人李夢苡的《山行即事》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幾重山外路,數(shù)里畫中行。
古樹穿亭出,枯藤抱石生。
媚人花欲笑,嚙水石能鳴。
未倦游人眼,松間月已明。
在詩人眼里,古樹、枯藤、花、石都是有生命的存在,它們穿亭抱石、欲笑能鳴,充滿生機活力,展現(xiàn)了一幅幅寧靜幽美的山中美景,字里行間傳遞出山水清音的共鳴。清代康乾年間,福建客家出現(xiàn)了兩位詩畫兼擅的名家,一是長汀人上官周,一是寧化人黃慎。上官周(1665—1749)擅長人物繡像,曾奉詔上京繪《康熙南巡圖》(現(xiàn)存于故宮博物院),返鄉(xiāng)后又繪成《晚笑堂畫傳》傳世。查慎行《題竹莊羅浮山圖》稱“上官山人今虎頭”,比之為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魯迅十分推崇上官周,曾購買《畫傳》寄贈俄國木刻家亞歷舍夫。上官周還擅詩,著有《晚笑堂詩集》。他的五古《竹莊秋月》云:“微云蕩池沼,細浪吹紋漪。路犬吠行人,樹鳥鳴高枝。景情殊可悅,得非行樂時!睂懗隽诵奈锝蝗诘膶徝酪饩场顬懺u價他:“詩亦風通,美如其畫!秉S慎(1687—1770)是“揚州八怪”之一,擅長人物、山水、花鳥,特別是寫意人物神情畢肖、氣韻生動。黃慎有《蛟湖詩鈔》四卷,詩詞329首,鄭板橋評其詩:“直抒胸臆,清新高雅。”他的《雜詠》詩云:
春來柳暖讀耕堂,坐拂花茵愛石床。
門外秧針新綠遍,犢歸村巷背斜陽。
詩的審美是作者與讀者在想象空間交流對話的過程,詩眼一個“愛”字,是審美主體的目光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柳暖、花茵、新綠、犢歸……一切清新秀麗,一切充滿溫情。非但是作者,讀者也陶醉在這片自然田園的美景之中,找到了心靈安寧的歸宿。
二
詩歌審美表達的實現(xiàn),有三個層面:現(xiàn)實的(眼前所見)、情感的(心中所思)、藝術(shù)的(審美表現(xiàn))。詩人由眼前景物觸動內(nèi)心世界的波瀾,有感而發(fā),作成詩歌以吟詠情性,這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普遍規(guī)律,這一“為情造文”的鐵律在《汀南廑存集》中表現(xiàn)十分明顯。
楊瀾詩集《自序》首句就說:“閩有詩人自唐歐陽行周始,汀有詩人自宋鄭仲賢始!编嵨膶殻953—1013),字仲賢,宋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工篆書,詩文俱優(yōu),深得北宋大詩人晏殊、歐陽修的贊賞,有《鄭文寶集》三十卷,是“宋初一位負有盛名的詩人”(錢鍾書《宋詩選注》),也是福建客家第一位步入全國詩壇的作家,《汀南廑存集》輯錄鄭文寶13首詩歌。他多年擔任陜西轉(zhuǎn)運副使職務(wù),往返于環(huán)慶(今甘肅省慶陽市)、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市)之間,十二次經(jīng)過沙漠地帶,因此,熟悉西北邊塞生活,一旦調(diào)離南去,反而依戀不舍“西風旅雁”的大漠風情,他的《絕句三首》就是由此感發(fā)而作。蔡寬夫?qū)Υ朔治鐾笍兀洹对娫挕吩疲骸按蟮种儋t情致深婉,比當時輩流能不專使事,而尤長于絕句。如‘一夜西風旅雁秋,背身調(diào)鏃索征裘。關(guān)山落盡黃榆葉,駐馬誰家唱石州’。又‘江云薄薄日斜暉,江館蕭條獨掩扉。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猶作一雙飛’。若此等類,須在王摩詰伯仲之間,劉禹錫、杜牧之不足多也!编嵨膶毜脑娛艿饺绱嗽u價,正是因為詩人乃是“為情造文”,傳達出深婉的“情致”。
三
客家文人之于客家民歌是何種關(guān)系?筆者認為,一是聽其歌,二是作其詞,三是廣其義。聽歌,可以汲取文學養(yǎng)分。客家人從牙牙學語時起就聽童謠、念童謠,潛移默化中傳遞著客家文化,塑造著客家人的特質(zhì)?梢哉f,客家童謠是客家人之所以成為客家人的重要文化基因。《禮記·本論》就說:“童謠乃有聲母乳,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也深!背砷L之后,他們也是生活在客家民歌的氛圍之中。明代弘治年間永定詩人孔庭訓《鰲石漁歌》寫道:
溪深鰲石小,水落鷺洲平。
何處垂綸客,清歌作楚聲。
渭川余韻在,巖瀨舊風生。
欲識漁人趣,臨風且濯纓。
這首詩描繪了客家漁人“楚聲”悠揚的情景,并且用王維《渭川田家》、屈原《漁父》的典故,寫出了詩人對隱居山水田園生活的向往。他的《龍門樵唱》也很有特色:
躡足上龍門,云深碧樹蕃。
爛柯人不見,伐木句猶存。
一曲歌聲遠,三秋暝色昏。
誰云樵者苦,自有樂堪言。
此詩描寫龍門山樵夫之樂,從中可見明代客家山歌之普遍。在文人詩歌中反映客家山歌的傳唱,現(xiàn)存文獻中這是最早的。
封建社會許多文人視民歌為下里巴人之作,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客家百姓喜愛民歌,文人也在民歌的文化沃土中成長,因此,客家文人學習民歌、創(chuàng)作民歌蔚成風氣,《汀南廑存集》輯錄清代詩人黎士弘、黎致遠、伊夢麟、楊聯(lián)榜等人的民歌,成為詩集一道亮麗的風景。黎士弘的《閩酒曲》:
板橋官柳拂波流,也勾春朝半月游。
數(shù)盡紅衫分隊隊,赍錢齊上謝公樓。
長槍江米接鄰香,冬至先教辦壓房。
燈子才光新月好,傳箋珍重喚人嘗。
《閩酒曲》是由七首絕句組成一曲完整的客家米酒之歌。詩中“也勾”“分隊隊”“燈子才光”是客家人熟悉的方言,“謝公樓”是汀州著名酒樓,“壓房”是珍貴的隔年米酒。組詩用客家話,寫客家事,抒客家情。黎士弘的兒子黎致遠,康熙乙丑(1709)進士,由翰林院檢討官至奉天府尹、盛京刑部侍郎。他的《團團坐》自序云:“團團坐,汀曲也。歲時家人歡聚,小兒果餌相招,群歌之。臘盡思鄉(xiāng),念其詞理清切,因與同舍諸友衍為長謠,效諸古樂府詞,取渾樸不尚華藻。遠望當歸,略示寄托而情好無間,亦庶幾伐木嚶嗚之意云爾!碑斎,黎致遠的《團團坐》并非兒歌,而是用兒歌形式抒寫思鄉(xiāng)與人生的感喟:“團團坐,飲量須寬沉醉臥。紅醪黃村鄉(xiāng)思多,野雉冰魚愁已破。明知遠望不當歸,天涯音語憶依稀。夜來各有家鄉(xiāng)夢,五千里外春芳菲。”用客家兒歌抒寫思鄉(xiāng)之情,豐富了民歌的表現(xiàn)內(nèi)容。
在廣東梅州,較早的詩歌總集是清光緒十二年(1886)嘉應(yīng)州興寧人胡曦(1844—1907)編纂的《梅水匯靈集》八卷。該書選錄宋明至清代光緒年間嘉應(yīng)州227位詩人,共2069首詩作,保存了廣東客家大量的古代文學作品,堪稱“廣東客家詩經(jīng)”。楊瀾的《汀南廑存集》成書于道光年間,同治癸酉(1873)付梓問世,比其他客家地區(qū)的詩歌總集都來得早,而且流傳至今,無疑是“福建客家詩經(jīng)”,是歷史饋贈給客家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chǎn),值得我們珍視。
(作者:蘭壽春,系福建龍巖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