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秦漢時期的國家構建、民族認同與社會整合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9年12月09日14:5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一、項目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

秦漢是古代中國自夏商周三代以來天翻地覆的時代。秦漢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是中國統(tǒng)一王朝國家與漢民族形成的新起點,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國家政體和以“諸夏”為標志的早期華夏民族向統(tǒng)一的君主集權制國家和統(tǒng)一的漢民族轉化的樞紐期。它使統(tǒng)一的王朝國家和漢民族在產生、發(fā)展的進程中,進入到一種新的國家建構與民族認同的自覺狀態(tài),一種各區(qū)域社會間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整合狀態(tài),因此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但是,這種國家構建與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的歷程并不是直線式發(fā)展的,而經歷了一個曲折往復的過程。秦漢亙古未有之變局,實質是以新的國家大一統(tǒng)政治、法律力量對過去分散的區(qū)域社會進行全面滲透、整合的國家體制的建設。它使秦漢時代的國家,在對各個區(qū)域(如秦統(tǒng)一后的關東六國)的社會整合中,出現了國家、族群、地方社會在整合、調控中的矛盾、沖突、博弈,以及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正是在這種沖突、博弈中不斷達到的相對平衡,使國家、民族、社會不斷走向一致。而本項目正是以國家、民族、社會的整合、認同、調控的互塑、互動關系為切入點,縱向、橫向地闡釋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沖突、融合、調控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并且以這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為主線,說明秦漢國家的政體構建、運作機制的演變、國家與地方社會的關系、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內在同一性。

本課題研究方法是:1、對以上三個層面的沖突、整合、互動關系進行宏觀性研究;2、對于與國家建構、民族認同、社會整合有密切關系的重點(或目前研究薄弱)問題的研究。在突破重點方面:1、秦漢時期在國家大一統(tǒng)的政治力量推動下的國家、民族、社會之間的互塑、互動的多元關系;2、對與上述關系密切相關的一些重點、難點(或目前研究薄弱)的個案問題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項目既需要以目前的文獻及古文書、考古材料等大量史料為研究基礎,同時亦涉及到諸多關于秦漢時期國家、民族、社會整合等一系列理論問題,是一個具有歷史、政治、社會、文化、宗教等多學科、多角度的研究項目。本項目正是從這兩個方面出發(fā)而開展對項目的研究工作。本項目系多卷本著作(6卷),預計字數在240萬字左右。

從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看,目前研究工作正按照申報書的既定計劃順利進行。

1.2017.11—2019.7:課題組成員用一年半的時間,查閱、分類、整理目前所見到的秦漢時代的相關文獻及出土資料,包括金文、簡牘、石刻、紙文書等原始的出土文書及已出版文獻資料,相關近現代學者的論著資料(包括電子資料)。由于課題組成員大都為長期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故大都具有秦漢歷史研究基礎,以及對出土金文、簡牘、石刻、紙文書及古代文獻的相對熟悉。所以,目前各課題組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開展正常,能夠按照計劃完成相應等資料收集、整理與分類、解讀等工作。

2.制定計劃制定本課題的《編纂體例及原則》、《資料點校、注釋規(guī)范》等,在制定相關《編纂體例及原則》、《資料點校、注釋規(guī)范》時,多次與項目組成員反復研究、探討,由此形成一套大家認為比較合理的編纂體例,資料點校、注釋規(guī)范。

3.開展對秦漢歷史的實地考察。為了配合學術研究,各子課題組分別考察了秦漢時代的相關考古遺址和出土材料。由于并開通涉及到秦漢國家、民族基層社會整合等方方面面,因此各本子課題組加強對本子課題考古及古文書資料的研究、考察。(1)陜西、甘肅等地,特別是關中地區(qū)秦漢都城、祭祀、聚落遺址的考察。具體為:考察咸陽城宮殿區(qū)遺址、漢長安城遺址、雒陽城遺址、鳳翔皇家血池祭祀遺址、陜西城固秦漢古代城池遺址、渭河上游周秦漢時期的聚落考古遺址、寧夏固原的秦長城、絲綢之路,河南洛陽漢函谷關遺址,甘肅正寧縣、陜西旬邑縣段秦直道,陜西榆林長城遺跡、漢畫像石,晉陜峽谷、黃陵縣古遺址,禮縣、西和、徽縣等地秦文化及古道路遺跡,河南洛陽漢函谷關遺址,陜西神木石峁遺址、陜西寶雞市陳倉區(qū)靈山秦漢祭祀遺址、蘭州甘肅省博物館觀摩“尋秦”秦文化特展等等;(2)對長城沿線和北方草原地帶的考察,主要是內蒙古、寧夏、山西省北部、河北省西北部等地具體是對于當時的長城、鄣塞和烽燧等遺跡調研;(3)以遼河流域為主的秦漢遼東郡的轄境及東北地區(qū)的考察;(4)川黔滇高原地區(qū),包括四川省西南部、貴州省、云南省東北部的西南夷各族聚居地考察以及南甸宣撫司署(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萬德土司府(云南省楚雄州武定縣)等等。(5)課題組成員還分別考察了湖南長沙漢代文化遺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里耶秦代古城遺址;湖北武漢漢代文化遺址、湖北博物館;陜西西安地區(qū)漢長安城;江西;韬顕汲沁z址、;韬顒①R墓園等。通過實地考察,既獲得了大量第一手實物資料,進一步增強了對秦漢國家、民族、社會的感性認知;同時也加強了在史料與理論方面的深入認知。這對于項目的深化有著重要意義。

4.召開重大項目開題報告會,獲得專家一致好評。2018年10月,經過近一年的研究、討論、準備,在重慶師范大學召開了本項目的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匯聚了項目負責人和各子課題負責人、全體項目組成員的相關思路,對涉及項目總體框架、研究路徑、研究方法,各子課題的相關研究思路、內容以及書卷提綱等。報告會專家組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孫家洲教授(組長)、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李均明教授、故宮博物館王素研究員、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楊振紅教授、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黎小龍教授組成。重慶市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楊清明教授、重慶師范大學楊新明教授及重慶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參加會議。同時,本項目組負責人及各子課題負責人以及課題組成員20余人也參加會議。在聽取了項目組負責人對于項目總體框架、研究路徑、研究方法及各子課題的具體內容的匯報后,各位專家給予了好評。專家們認為,該項目體系宏大、理論性強、思辨性強,突出了重點問題、創(chuàng)新性問題,有著較為強烈的問題意識。項目重視民族問題的研究,運用新出土的材料理解春秋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華夏”觀念的轉變,對于該時段的民族認同問題具有原創(chuàng)性,“諸夏”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課題重視整個社會的起止往復的思路比較好,證明課題思路從大處著眼、整體把握。孫家洲教授代表專家組做了歸納,認為項目首席專家代表項目組所作的報告準備認真、內容豐富、意義重大。之所以有這么好的文本是因為前期的研究積累豐富,思路清晰、結構合理。各個子課題涉及得當,特別注重討論了國家、民族、社會整合三個部分之間的互動關系,為做好本課題從思路設計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專家組同時對于項目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比如“陰陽五行說”在不同時代的變化;“里甲”一詞的用法是否合適;可以適當增強西域地區(qū)的研究內容;進一步思考“國家宗教”概念等。項目組成員通過與各位專家的溝通,更加深化了對項目內涵及注意方面的認知。

5.項目組相關成員通過到國外訪學、進修的機會,到美國、歐洲等不同國家查閱相關文獻,收集與本項目有關的文獻資料,參閱相關的理論。例如項目組成員李禹階等到日本早稻田大學長江文明研究中心與日本著名秦漢史學者工藤元男先生一起召開座談會進行秦漢制度、思想文化史的交流,雙方進行了學術演講。工藤元男先生并贈送其著作《睡地虎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孔令遠教授在美國孟菲斯大學訪學期間,系統(tǒng)閱讀了美國相關民族考古學的相關書籍,了解美國環(huán)境考古學和歷史學、人類學的前沿動態(tài),并為孟菲斯大學師生舉辦了秦始皇帝陵的考古發(fā)現與文獻研究的講座,使美國觀眾紛紛贊嘆秦始皇兵馬俑卓越的藝術成就?琢钸h還撰寫《中國民族考古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報告;收集秦漢時期南方邊疆及東南亞地區(qū)的相關資料。項目組李禹階、孔令遠教授等參加馬來西亞國家考古研究中心的相關學術活動,并收集秦漢時代東南亞地區(qū)與我國南方邊疆的有關資料。

6.加強學術交流,擴大視野,使項目在理論上的探討更加深入。近二年來,招開有關本項目的全國性大型、中型學術研討會三次,協(xié)辦全國性大型學術會議一次。例如在2018年4月21-22日,由《中國史研究》編輯部、重慶師范大學共同主辦,歷史與社會學院(和本項目組)具體承辦的“秦漢國家構建、族群認同與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師范大學召開。參與研討會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史研究》編輯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河南大學、山西大學及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70余名專家、學者。會議從歷史學、考古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等多學科角度,并從不同視野討論了秦漢時期國家構建、族群認同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以及它們各自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及一些具體問題,包括對新出土古文書資料與考古材料的運用等等,收到很好效果。2017年11月21日,由重慶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起源研究中心、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編輯部主辦的“中國早期文明與華夏民族認同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師范大學博雅樓召開。參與此次研討會的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編輯部、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會議討論了中國早期文明與華夏民族認同、早期國家建構的相關問題,為研究古代中國的國家建構、民族認同的淵源奠定了一定基礎,獲得好評。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由重慶師范大學主辦,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三峽文化與社會發(fā)展研究院承辦的“先秦漢晉國家構建與社會心理研究青年學者沙龍”在重慶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湖南大學、四川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西北大學、西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深圳)、山東理工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師范大學等科研機構及高校的學者們濟濟一堂,參加了本次學術沙龍。在主題發(fā)言和分組發(fā)言中,學者們針對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等問題,從思想文化、政治制度、財政經濟等領域出發(fā),既有長時段的宏觀探討,也有以小見大的微觀研究,采用了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種研究方法,打開了新的研究視野,探尋了新的研究方法,深化了研究深度。會議得到與會學者的高度好評。其它還于2018年10月26日,協(xié)辦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歷史研究》編輯部、重慶師范大學、四川大學、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主辦的“中國文明起源的中心與邊緣學術研討會”等。這些會議的舉辦,使項目組成員進一步加深了對于中國古代國家、民族、社會三者關系及社會階層特征的認識。

7.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會,加強對秦漢時代國家、民族、社會整合的新的理論認識。在近兩年來,項目組成員共參加各種與并項目有關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會議60余次。例如課題組成員史黨社于2017年10月13-15日,參加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江西師大合辦的;韬顨v史文化學術討論會,主持并作了海昏侯墓地出土文化探討的發(fā)言;10月18-20日,參加在甘肅禮縣舉行的甘肅秦文化第三次學術討論會,主持會議,并作了大堡子山大墓墓主探討的發(fā)言,考察禮縣、西和、徽縣等地秦文化及古道路遺跡;10月27-29日,參加廣州華南師大舉辦的“九州問題學術研討會”,并就秦縣制問題作了發(fā)言。2018年3月31日,考察陜西閻良秦櫟陽古城、澄城劉家洼春秋墓地;4月21-22日,參加重慶師大舉辦的秦漢國家、族群于社會發(fā)展研究學術研討會;5月26日,考察陜西岐山周原西周遺址、鳳翔血池秦漢祭天遺址;8月1-12日,參加中國人民大學2018中國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9月27-29日,參加甘肅考古所舉辦的寧縣石家兩周墓地現場會;10月13-15日,參加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在山東巨野召開的西漢昌邑王于;韬顕鴼v史文化國家學術討論會,并提交論文續(xù)談;韬钅钩鐾廖奈; 2019年元月5日-12日,參加湖南大學《岳麓秦簡(六)》釋文審定會,并與同行交流等。其他成員也參加了諸如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文獻·文書·文物:中古史研究的資料利用與開掘”學術討論會;重慶師范大學主辦“秦漢國家、族群與社會發(fā)展研究”學術論壇;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主辦“中國古代政治與社會”討論會;上海師范大學歷史學系主辦“古代史研究新視野”第8期“比較視野下的中古士族與近世宗族”工作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故宮博物院、云南師范大學主辦的第十八屆“國際清史學術研討會”;長江師范學院、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土司論壇”;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江西師大合辦的“;韬顨v史文化學術討論會”;甘肅禮縣舉行的“甘肅秦文化第三次學術討論會”;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中國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甘肅考古所舉辦的寧縣石家兩周墓地現場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在山東巨野召開的西漢昌邑王暨;韬顕鴼v史文化國家學術討論會; 長春師范大學東北亞歷史文化研究所、歷史文化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協(xié)辦“第一屆高句麗渤海研究青年學者工作坊”、 中國秦漢史研究會、里耶秦簡博物館在湖南龍山縣“里耶秦簡與秦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甘肅考古所、西北大學等單位在甘肅天水舉行的“西戎文化的發(fā)現與研究”學術討論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江西師大合辦的海昏侯歷史文化學術討論會,甘肅禮縣舉行的甘肅秦文化第三次學術討論會,廣州華南師大舉辦的“九州問題學術研討會”等等多次會議。這些專題學術會議對于項目組成員進一步了解秦漢歷史的前沿研究,開拓視野有著重要意義。

8.發(fā)表并編輯一批本項目的中期階段性研究成果。在《歷史研究》《史學月刊》《人文雜志》《中國社會科學報》《邊疆考古研究》《華南師范大學學報》《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省部級及以上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在《華南師范大學學報》《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等組織本項目重點專題研究欄目5期,其中一些發(fā)表的論文被《新華文摘》(網絡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

9.編輯會議論文集及《國家與文明》(秦漢歷史專輯)并且資助項目組成員相關學術著作(兩部)的出版。(1)本項目組編撰“秦漢國家構建、族群認同與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集大約60余稿件);(2)“先秦漢晉國家構建與社會心理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集(收集大約20余稿件);(3)出版《國家與文明》(先秦秦漢史專輯)(科學出版社2019年待刊);(4)資助項目組成員董濤的秦漢史研究成果《秦漢時空觀念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廖小波等《儒學演變與治道》(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4月)的出版。

10.撰寫中國早期古文書研究的學術史綜述,完善各子課題的研究提綱和理論框架,并開始進行本項目各子課題的資料長篇的文獻收集、分類、整理、編輯工作,并開始對初步建立的資料長編進行完善、補充。各子課題在聯(lián)動中,相互交流研究心得、成果,使項目能夠有序、持續(xù)、健康進行。

總體來看,目前本項目正在按照既定計劃進行。

二、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一)各子課題工作進展綜述

自2017年10月開始,各子課題在過去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開始按照計劃進行工作。目前工作分為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目前所作的工作:(1)科學的體例問題。如前所述,該課題是對幾個重要領域的綜合性、交叉性、互動性研究,因此其科學體例,是事關整個課題研究成功的核心問題,直接關系到課題研究的方向性問題。在現有思考基礎上,目前已制定比較科學、合理的《“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編纂體例及原則》、《“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資料注釋規(guī)范》等方面的規(guī)則,并加強大綱的論證。 (2)由于秦漢歷史,尤其是在國家制度、法律、文化、經濟上對基層社會整合、控制的資料,大都在近年來發(fā)現的譜牒、碑刻、出土文物、簡牘等資料中,因此梳理、輯纂該子課題研究所需正史、文集、譜牒、碑刻、出土文物、簡牘等資料基礎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并運用歷史學、民族學、法學、考古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和方法進行分類整理與探討。在具體工作中,各子課題負責人具體負責制作或梳理、輯纂該子課題研究所需正史、文集、譜牒、碑刻、出土文物、簡牘等資料。各子課題對于項目所需要的基本資料收集工作已經完成大部分。但是由于個子課題組的工作進度不一,仍然還有少數子課題組的資料收集工作還有差距,預計在今年內能夠完成全部資料收集、整理、輯纂工作。(3)對于總課題下的各個子課題分門別類的進行深入和富于特色的研究。由于各子課題大都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及鮮明的理論特色,所以,盡管在過去已有一些學者作了許多基礎性研究,但仍有許多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證研究的空間。因此在對總課題下的各個子課題的深入研究,是一個涉及總課題學術質量的問題。目前對于子課題的材料來源及闡釋、其寫作框架和目標、書寫模式的特點等等都作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五個子課題在資料發(fā)掘整理的基礎上,圍繞秦漢國家、民族、社會的互動關系的理論和邏輯,分別從不同層面開展專題研究,并且對于該項目的資料長編工作正在進行中。

第二階段工作進展:專題研究重點、難點問題,研討在項目總體的大框架下,各子課題的相互協(xié)調,以及研究重點、難點問題。 各子課題圍繞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的互動中發(fā)生的矛盾、沖突、博弈為主線而進行動態(tài)研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各課題組在總負責人與子課題負責人的帶領和協(xié)調下,保持密切聯(lián)系,通力合作,隨時溝通,及時準確解決研究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努力保持學術見解的科學性、一致性,以及研究過程的協(xié)調性。目前正在對于各子課題的寫作提綱進行進一步修改,做到各個部分的分工合作,既要資源共享,相互關照,又要避免重復、煩瑣,交叉過多,以便在相互配合中產出高質量的學術成果。

(二)各子課題具體研究工作進展情況:

第一子課題:秦代君主集權國家構建的思想溯源及實踐

本子課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一是立足于近代以來所發(fā)現的金文、簡牘、石刻、紙文書等原始的出土文書資料,結合相關文獻記載,依據本課題中的秦代國家政治構建思想、理論與實踐,而加以解讀、闡釋。二是研究戰(zhàn)國至秦帝國時代的大一統(tǒng)君主集權國家構建思想起源。重點探討商鞅、韓非、李斯等人對于國家整合中的君主威權及爵等制重新設定新的等級制度模式的設計,其以國家對社會全面整合為目的的新的國家構建的理論與方法。三是大一統(tǒng)專制極權下國家整合的效應,包括國家權力、法律、爵制等對社會全面滲透、整合的方式,及國家整合機制對于統(tǒng)一國家的調控、控制;四是國家權力在對關東六國社會整合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于秦國家統(tǒng)治思想中片面強調國家權力對社會的控制作用,以及法家治國理念先天具有的系統(tǒng)性、結構性缺失,隱藏著使秦國家崩潰的潛在的功能性缺陷。正是這種從理論到實踐的系統(tǒng)性偏頗,使秦帝國沒有能夠很好處理與關東六國社會,尤其是與楚、齊、趙等區(qū)域社會的關系,形成關東六國對秦王朝大一統(tǒng)的負面認同,以致“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使其迅速崩潰與消亡。

本子課題現階段工作情況:(1)開展秦代簡牘、石刻、紙文書等原始的出土文書資料的輯錄、研究,以及秦代國家制度、法律等國家建構及制度方面的資料輯錄、注釋及有關戰(zhàn)國時期秦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溯源及演變等內容的寫作;(2)對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政治思想與秦國君主集權思想、理論的源流、演變的理論進行研究,對秦帝國對關東六國的社會整合的舉措及失誤等內容的資料收集、整理及理論探討。(3)外出考察秦早期考古遺址及了解秦的相關考古材料,考察了寧夏固原考察秦長城、絲綢之路、渭河上游周秦漢時期的聚落考古遺址、河南洛陽漢函谷關遺址,甘肅正寧縣、陜西旬邑縣段秦直道,陜西榆林長城遺跡、漢畫像石,晉陜峽谷、黃陵縣古遺址,禮縣、西和、徽縣等地秦文化及古道路遺跡,陜西神木石峁遺址、陜西寶雞市陳倉區(qū)靈山秦漢祭祀遺址以及陜西、甘肅等地新發(fā)現的秦國遺址。經過前段時間的資料整理工作,(1)弄清現存近代以來所發(fā)現的有關秦代(秦國、秦王朝)的金文、簡牘、石刻、紙文書等原始的出土文書資料的館藏分布及已有電子資料庫的情況,并根據本課題內容需要而加以釋讀、歸納、分類,正在按照計劃編寫資料長編。(2)本課題組成員根據總課題的設計理念,而對于重點研究的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理論研究。(3)在研究過程中,總課題和各子課題不間斷地密切互動,尤其注意在史料與課題理論上的相互交流和溝通,以確保工作的整體性、科學性,達到工作的高效。并撰寫、發(fā)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

因此,該子課題基本按照申報書尤其的進展順利進行。

第二子課題:西漢前中期國家、民族、社會整合的重塑及演進

本子課題主要探討秦漢之際至西漢中期時段的國家、民族、社會整合的重塑及演進歷程,以及其中涉及的國家、民族、社會在整合、調控、認同中互塑、互動的理論及實踐問題。重點內容是對秦漢之際政府權能失效與重建國家與社會關系的演變歷程的研究。統(tǒng)一國家使國家意志的推行和對社會的控制成為現實的同時,其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需要國家與社會、族群的互信,即國家與民族、族群,各區(qū)域社會在認同上的一致性。這樣,在國家一元權力秩序對社會力量的強力規(guī)制,以及國家對社會各種勢力及民眾的控制、引導和整合中,需要國家在制度、機制建構中的自我調整,達到政府權能與相關政策在社會整合中的彈性和可操作性,由此達到國家一元權力對社會力量規(guī)制的可行性。正是基于此,在漢代前中期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的,在制度與體制、政策上的自我調整。這種調整包括重新塑造國家治理理念與制度、政策;強調國家統(tǒng)治下重建新的社會認同模式與支配權力的方式等等。本子課題正是擬解決這些主要問題。

本子課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弄清現存近代以來所發(fā)現的有關秦漢之際及西漢前中期的簡牘、石刻、紙文書、考古材料等原始的出土文書資料及已有近當代學者論著的紙質書籍、電子資料庫,尤其注重當代該問題的考古材料的收集。并根據本課題內容而對資料加以釋讀、歸納、分類。(2)外出考察、調研。課題組成員考察了陜西西安地區(qū)的咸陽城宮殿區(qū)遺址、漢長安城遺址、雒陽城遺址、湖南長沙漢代文化遺址、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湖北武漢漢代文化遺址、江西;韬顕汲沁z址、;韬顒①R墓園等,收集到大量資料,增強了感性認知。(3)初步建立資料長編,并在下一階段不斷進行完善、補充,撰寫本子課題的學術史綜述,完善子課題的研究提綱和理論框架。(4)根據總課題的設計理念,而對于本子課題重點研究的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理論探討。在探討過程中,與其它各子課題密切互動,尤其注意在史料與課題理論上的相互交流和溝通,以避免各子課題的重復論述。并撰寫、發(fā)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

因此,該子課題基本按照申報書尤其的進展順利進行。

第三子課題:秦漢的國家構建、民族認同與族群融合

在秦漢的國家建構與社會整合中,民族、族群的認同既對于大一統(tǒng)君主集權國家與社會秩序的構建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社會整合與調控中所必須面對、解決的問題,它對解決當時多元文化背景下各民族的國家與政治認同有著重大意義,也是大一統(tǒng)國家能夠逐漸形成穩(wěn)定的國家疆域、社會調控與穩(wěn)定的前提。

秦漢帝國的疆域范圍,便是華夏活動以及華夏化進程可能發(fā)生的場所。而隨著當時華夷邊界大移動、華夷衍變大背景的構成,漢代各大區(qū)域內部的族群認同,以及大一統(tǒng)的國家邊疆內外相互錯居的“戎蠻夷狄”對“漢民族”的認同,并由此形成的向統(tǒng)一的漢民族的轉型或者構成以漢國家為中心的藩屬朝貢體系,是一個重要趨勢。本子課題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即:1)原有分散的中原地區(qū)的“諸夏”與關東六國各大區(qū)域的不同族群(諸如戰(zhàn)國時代的秦人、楚人、齊人、趙人等)在漢民族(漢人)旗幟下的政治、文化的融合以及對漢民族認同的漸趨一致;2)在秦漢國家邊疆內外相互錯居的“戎蠻夷狄”對“漢民族”的認同,四方“蠻夷”向“華夏”的轉化;3)即對國家邊疆周邊的各民族,中央政權所實行的安撫政策,使其與漢代國家形成從屬關系,構成以漢國家為中心的藩屬朝貢體系。具體包括:1、“華夏”認同與“漢人”認同的差異及形成問題;2、秦漢帝國內外邊緣非華夏族群的族群認同與華夏化(漢化)問題;3、華夏族群在局部地區(qū)的“夷化”問題;4、族群認同與社會整合之關系;5、漢中期的民族意識與占統(tǒng)治地位的民族思想等方面。

工作進展:

(1)本子課題圍繞秦、西漢時期國家構建、(漢)民族認同、族群融合三個方面進行史料整理、實地考察、調研、學術理論研究。在史料整理方面,目前對近代以來所發(fā)現的有關秦漢之際國家構建、(漢)民族認同的簡牘、石刻、紙文書、考古材料等原始的出土文書資料及考古材料情況進行整理,并根據本課題內容而加以釋讀、歸納、分類。同時,積極進行秦漢相關遺址的實地考察,如對長城沿線和北方草原地帶的考察,主要是內蒙古、寧夏、山西省北部、河北省西北部等地的長城、鄣塞和烽燧等遺跡調研;以遼河流域為主的秦漢遼東郡的轄境及東北地區(qū)的考察等等。

(2)并在此基礎上,撰寫本子課題的學術史綜述,完善子課題的研究提綱和理論框架。其后本課題組成員即根據總課題的設計理念,而對于重點研究的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研究。

(3)在研究過程中,加強與其它各子課題密切互動,尤其注意在史料與課題理論上的相互交流和溝通,以確保工作的整體性、科學性。同時,寫出多篇相關的學術論文。

因此,該子課題基本按照申報書尤其的進展順利進行。

第四子課題:秦漢時代的思想、宗教與社會整合

秦漢作為中國統(tǒng)一王朝國家與漢民族形成的新起點和轉型期,在其國家、民族、社會的互塑、 互動與演變又促進了漢民族在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的發(fā)展,并在兩漢形成統(tǒng)一國家的理念與特征鮮明的民族精神。本篇旨在從思想文化和宗教整合的視閾觀之秦漢時期國家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力量對于民族與社會在融合與控制中的作用。具體言之,本部分擬從思想文化、國家宗教、祭祀及民間宗教、禁忌三個主要方面展現秦漢時期的思想文化和宗教情況,以期揭示思想、宗教與國家對社會的整合保持一致的立場和邏輯發(fā)展。換言之,即是探究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分散的區(qū)域性思想文化、宗教逐漸被秦漢大一統(tǒng)時代統(tǒng)一的國家宗教、主體意識形態(tài)所消弭或者弱化,或者界入、統(tǒng)合的過程,借助這一過程,最終在思想觀念形態(tài)上達致社會的有效整合。

工作進展:(1) 本子課題由于以思想文化為主,所以首先按照子課題研究內容進行史料整理。在這方面,主要是對于近年來發(fā)現的有關兩漢的簡牘、石刻、紙文書、考古材料等原始資料根據本課題綱要而加以釋讀、歸納、分類。針對目前這方面資料不系統(tǒng)、不充分、不平衡的狀況,進一步發(fā)掘和收集各省市檔案館、圖書館的相關檔案文獻資料,館藏分布及已有電子資料庫資料,分別到北京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陜西圖書館等及各大高校圖書館進行資料收集,也包括在美國、歐洲的一些圖書館的相關資料的收集。

(2) 開展對秦漢考古遺址的調研,如寶雞鳳翔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等。由于該遺址是首次在雍城郊外發(fā)現與古文獻記載吻合、時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性質較為明確、持續(xù)時間最長,且功能結構趨于完整的“雍畤”遺存,是秦和西漢多位皇帝親臨主祭的國家大型祭天之固定場所,成為從東周諸侯國到秦漢大一統(tǒng)國家祭祀活動的最重要物質載體和實物體現。此外,還對于長沙市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湖北武漢漢代文化遺址、湖北博物館;陜西西安地區(qū)漢長安城;江西海昏侯國都城遺址、;韬顒①R墓園等進行考察、調研。通過實地考察,獲取新的資料及開啟新的思路。

(3)在此基礎上,撰寫本子課題的學術史綜述,完善子課題的研究提綱和理論框架、設計理念,而對于重點研究的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重點研究。并撰寫、發(fā)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

目前各項工作按照計劃進展順利。

第五子課題:社會整合下的階層變遷

秦漢國家與社會互動的動力來自國家對社會的控制、引導。它包括社會在結構、階層、族群、個人身份、地域及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整合,本質上有一個重建新的從國家到基層社會的政治等級秩序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即是對于某些社會階層、社會勢力的認知、調控或抑制,這就需要對其中一些對政治等級秩序有重要影響的社會階層、社會群體和其他社會勢力加以深入研究。本課題擬解決的重點問題:

1、秦漢國家與社會的二分與整合,漢代國家整合社會的手段和方式研究,突出王權支配原理,即權力支配、制度調控和意識形態(tài)控制,軟硬兩種手段;2、國家控制整合與社會階層的反作用,二者的互動互塑研究;3、王權支配、國家整合與豪族階層的形成和形態(tài)演變,與權力結合,加入權力體系是豪族的最終歸宿,豪族士族化是權力與文化不斷再生產的結果。4、秦漢時期編戶形式的行政史溯源與秦漢時期的家庭結構、規(guī)模及其發(fā)展演變;秦漢時期編戶民之家的分化及其影響;秦漢時期反編戶化勢力的出現、發(fā)展及國家相應之政策研究;5、西漢中后期工商業(yè)者躋身官僚階層,對政府的正反作用研究;漢元帝以后工商業(yè)者亦官亦商亦學的身份轉變研究;6、東漢末期農、商、政相結合的豪強地方勢力化研究。并由階層整合實現的區(qū)域整合研究,國家對社會階層的整合直接帶動區(qū)域社會整合,社會階層之間的活化有利于大一統(tǒng)國家的鞏固。

工作進展情況:本子課題由于以各社會有突出特點的階層為主,所以對于基層社會及相關階層的研究、考察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本子課題首先按照子課題研究內容進行史料整理。在這方面,主要是對于近年來發(fā)現的有關兩漢的簡牘、石刻、紙文書、考古材料等原始資料根據本課題綱要而加以釋讀、歸納、分類。特別是對于秦漢階層變遷中的主流思潮、漢代豪強階層的發(fā)生、發(fā)展的演進歷史、寫作;對漢代民間工商業(yè)階層的地位、作用,其在社會整合中的關系;兩漢時代的小農階層,尤其是他們從親緣性家庭向非親緣性大家庭發(fā)展過程,以及在國家權力對社會整合中的正、負作用力等方面的資料整理與研究。針對目前這方面資料不系統(tǒng)、不充分、不平衡的狀況,進一步發(fā)掘和收集各省市檔案館、圖書館的相關檔案文獻資料,館藏分布及已有電子資料庫資料,分別到北京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陜西圖書館等及各大高校圖書館進行資料收集,也包括在美國、歐洲的一些圖書館的相關資料的收集。同時,加強對各地相關考古材料的調研。如考察秦皇島秦代行宮遺址,進行濱海古廊道田野調查;考察金山嶺長城,進行遼西大凌河古廊道田野調查;遼陽三道壕子漢代聚落遺址,了解漢代基層村落狀況,對認識漢代基層社會組織及社會控制有啟發(fā)意義;考察漢代北邊長城(遼寧境內建平北部);遼西走廊田野調查,有助于從交通與社會發(fā)展關系理解北邊豪族社會的形成和演變。

在此基礎上,撰寫本子課題的學術史綜述,完善子課題的研究提綱和理論框架、設計理念,而對于重點研究的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重點研究。并撰寫、發(fā)表多篇相關研究論文。

目前各項工作按照計劃進展順利。

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

本項目由于主要從史料與理論的結合上,以國家、民族、社會的整合、認同、調控的互塑、互動關系為切入點,縱向、橫向地闡釋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沖突、融合、調控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并且以這三者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為主線,說明秦漢國家的政體構建、運作機制的演變、國家與地方社會的關系、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內在同一性。因此在項目框架、視覺、方法以及材料選取中都有著自己的特點與創(chuàng)新之處。

存在問題是:一、目前主要的問題是各子課題的進度還存在差距,大部分子課題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工作任務,個別子課題在資料收集、整理等方面還不理想。經過項目負責人的協(xié)調后,目前比較落后的子課題組正在努力進行中。預計今年底能夠完成既定研究計劃。

二、從具體問題看,主要是研究工作的技術路徑、方法及重點、難點問題的關系:(1)如何更好的協(xié)調幾個子課題之間的關系問題,以防止一些子課題對某個問題的重復闡述;(2)如何協(xié)調宏觀、中觀、微觀三者的研究問題。既要防止以宏觀理論代替史料而做出空泛結論,又要注意每一個重點問題的中觀、微觀研究,做到以小見大,使宏觀問題有著扎實的基礎;(3)對于目前的文獻、古文書、考古材料與其它材料的解讀的合理性,盡量做到史料闡釋的合理性、科學性;(5)對于重點問題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深入,注意前沿理論,爭取通過重點問題的研究而對某個宏觀問題有所突破;(6)注重對重點概念的科學闡釋,例如深入考慮“宗教”中的國家與民間的區(qū)別;科學定義關中、關東和楚地三個并立的地域的概念;注意對民族認同問題的寫作角度,對秦漢時期三個民族的滅亡和民族認同問題可以做一個長時段思考;對于簡帛文獻中出現的部分研究不夠的新材料,如民族融合的材料給予認真解讀;加強漢唐時期的比較研究,特別是漢唐盛世之間典章制度的比較;正確認識秦漢時期的民族格局,例如“五方之民”等等。

正是基于這些問題,本項目力求在史料收集、整理、闡釋,以及理論闡述方面加強協(xié)作、配合,并且針對重大問題、重大問題、突出問題進行重點研究。特別注意圍繞本項目的問題切實研究,盡量避免旁生枝節(jié)、繁復、瑣粹。對于重點概念、命題,以及相關重點問題,項目組進行多次探討、研究,力爭在問題弄清晰后再進行下一階段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新的古文書及考古材料的探討,以對項目的深入研究提供史料基礎。目前這些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中。這些問題的解決,更加深化了項目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容:

研究成果目前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

1.圍繞項目的重點、難點進行研究,先后發(fā)表一批中期階段性研究成果論文。一年半時間中,先后在《歷史研究》《史學月刊》《人文雜志》《中國社會科學報》《邊疆考古研究》《華南師范大學學報》《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省部級及以上學術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60余篇,并且在《華南師范大學學報》《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等組織本項目重點專題研究欄目5期。其中一些發(fā)表的論文被《新華文摘》(網絡版)、《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其中比較重要的有:

【1】圍繞國家起源及政治體機制發(fā)表的論文:李禹階《中國文明起源中的政治體與政治認同》(《人文雜志》2018年第4期)(被《新華文摘》(網絡版)2018年第13期、《高校文科學術文摘》、《歷史與社會文摘》等重要學術文摘全文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論點摘要)從早期政治體視覺來追溯華夏民族與國家的思想源流及演變,由此更加深入地觀察到文明起源中的政治體現象及相應的政治認同意識的基本特征,剖析中國古代國家、民族產生的起源問題,為本項目國家及政治體起源研究的部分;李禹階《史前宗教、禮與文明起源中的政、教關系》,(《歷史研究》2017年第5期)系對早期國家政治與宗教關系的探討。由于早期的禮、禮制成為蘊含形而上與形而下雙重特征的政治、倫理的制度規(guī)范與等級表現形式,它使由原始宗教蛻變而來的禮走上維護王權和世俗社會規(guī)范為主體的演進道路,并由此形成古代中國特殊的政主教輔的政治、宗教關系。它可以更加深入地觀察到中國古代國家、民族、社會文化起源的核心問題。崔向東《論商周時期的孤竹國——遼西走廊古族古國研究之一》(《甘肅社會科學》2019年第3期)認為孤竹是商周時期北方著名的古族,孤竹與商人先祖同族,其族名與竹有關。孤竹文化屬于華夏文化體系,以商周華夏文化為基調和底色,吸收、融合游牧民族文化,呈現多元性和融合性文化特色。汪榮《嫡長之制與我國古代王權的合法性建構》(《東方論壇》2018年第4期)從制度之禮的層面來探討禮與王權合法性的建構,強調禮制秩序中的每個人各負其責,各安其分,使個體對于整體禮制秩序形成一種制度性的慣性依賴,這為整個王權秩序的存在奠定了基礎。樊森《越劍劍格紋飾與越國政教文明》(《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第2期)認為越劍上存在一種特殊的文字畫裝飾現象,即將饕餮獸面與越王名同鑄于劍格之上。這種特殊的紋飾風格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圖騰崇拜,更體現出越地文化與古老良渚文明的繼承關系,是越國貴族統(tǒng)治者尋求文明心理認同時的有意為之,反映出越國禮制構建中的政教關系,是先秦銅劍禮用功能的典型表現。

【2】秦漢時代的制度與思想。李禹階《戰(zhàn)國中后期法家政治思想的轉型——從《商君書》到《韓非子》的觀察》(《南國學術》【澳門大學人文學報】2019年第三期)隨著戰(zhàn)國后期兼并戰(zhàn)爭進程及統(tǒng)一大趨勢顯現,戰(zhàn)國中期秦的國家一體化治理機制逐步向君主本位政治格局轉化,由《商君書》所代表的法家國家本位主義及一體化治理思想也開始向以《韓非子》所代表的“尊君尚術”“崇法重刑”的君主本位政治思想轉型。李禹階《漢制新探——論西漢前期的“漢承秦制”與“漢家法周”》(《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5期)認為在西漢前期的“漢制”建構中,漢代政治制度在繼承、改造秦舊制基礎上,其制度創(chuàng)新主要源于由儒家學者所改造的周代禮儀制度,并將宗法血緣尊卑之制作為“漢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漢制”中“漢承秦制”與“漢家法周”的制度架構。徐衛(wèi)民《從秦文化的特殊性分析秦統(tǒng)一的必然性》(《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8年輯刊),認為秦人由弱變強,由小變大,乃至于統(tǒng)一天下,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盡管秦統(tǒng)一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但筆者認為從秦文化的特征分析其原因是值得研究的。徐衛(wèi)民《也談甘肅秦始皇時期長城———與 “甘肅無秦始皇長城考”商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7年10月)認為秦始皇在平滅六國、南征北戰(zhàn)以后,形成了空前的大帝國。為了維護來之不易的西北領土安全,秦始皇將戰(zhàn)國時期秦趙燕三國的長城加以修葺,同時又修建了臨洮以北,經過 “榆中”到寧夏、內蒙古的長城沿河防御體系,所以說甘肅沒有秦長城的觀點是需要商榷的。徐衛(wèi)民《漢長安與古羅馬城政治功能比較研究》,(《文博》2018年第3期)認為漢長安與羅馬城在政治功能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盡管兩者有所差異,但是漢長安與羅馬城都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根植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漢長安城和古羅馬在歐亞大陸兩端交相輝映,展現出東西方都城文化各自的魅力所在。劉力《“事皆決于法”:“合五德之數”視閾下秦帝國的施政》,(《廣西社會科學》2019年第3期)認為秦帝國創(chuàng)建伊始, 即采納“五德終始”說為帝國政權的合法性作論。在“合五德之數”視閾下, “秦為水德”不僅為憑武力而成就的帝國政權提供了源于天的認可, 從而強化了帝國政權的合法性、神圣性與權威性。董濤《試述規(guī)矩和準繩及其神秘性特征》(《東方論壇》2018年第4期)認為"規(guī)矩"和"準繩"是歷史早期的測繪工具,可以發(fā)現,"規(guī)矩"具有測繪方和圓的功用,而這正切合了古人的天圓地方的理念,以"規(guī)矩"和"準繩"為核心的特殊符號也開始出現,廣泛出現于先秦秦漢時期的各類器物之上。代繼華《它山之石——讀《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5期)[美]陸威儀教授所著《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在秦統(tǒng)一并非“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結果”,“災祥”是一種“分權”的史學錯覺與帝王“統(tǒng)而不治”等方面值得重視與深入研究。徐衛(wèi)民《秦漢宗廟與古墳祭祀》(《秦漢研究》2018年)認為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奠基時期,在陵墓祭祀制度上也多有創(chuàng)見,特別是漢代提出"以孝治天下",因此,帝王的陵墓祭祀制度格外受到重視,在帝陵的宗廟制度和寢、便殿制度等方面,在歷史上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呂宗力《讖緯與曹魏的政治與文化》(《許昌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認為在漢魏禪代的合法性論證過程中,讖緯論述扮演了重要角色。"科禁內學"之后的許昌和鄴城,從帝王到群臣,大家仍然熟習讖緯,思維和表達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引述讖緯。讖緯也成為曹魏社會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當時人的思維模式、表達習慣之影響無所不至。鐘良燦《審食其與漢初政局》(《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8年第2期)認為審食其作為呂后的幸臣,曾一度叱咤政壇,卻并未隨呂氏集團的覆滅而亡。此既因陸賈、朱建之謀劃,也因其自身向功臣集團靠攏,方得"茍延"至文帝時期。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審食其的存亡都和當政大臣與皇權之斗爭有關。劉鳴《先秦秦漢的軍事訓練及其時間問題探究》(《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人文在先秦時,軍事訓練常通過狩獵的方式舉行。隨著集兵制度的演變,官方組織的大型軍事訓練頻度降低,在秦代由四時田獵而減省為一時都試,在東漢初又取消了都試活動。從傳世文獻和出土簡牘材料來看,在先秦及秦漢時期的軍事訓練有都試、秋射等官方組織的形式,也有日常的訓練和民間的軍事訓練。西漢都試的時間在文獻中的不同記載,可以用農時的不確定性和歷法的因素來解釋。史書所載東漢的七次校獵活動全部在冬季,這和依時行令的施政理念有關。馬融和陳蕃對天子校獵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與是否妨礙農時有關。蔣波《漢代三公的罷免問題》(《重慶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2期)認為三公是兩漢官僚行政的中樞,政府十分注重對他們的管理。三公被免后,丞相(大司徒)在西漢往往由御史大夫補位,東漢擴大到九卿,反映了丞相在內朝出現前后的地位變化。太尉(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的補位者多為九卿,東漢時期亦有地方郡守補位的情況,說明地方勢力坐大,漸成中央朝廷的威脅。罷免雖然是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但為我們進一步認識三公制度中的其它問題提供了啟示。蔣波《漢代官吏病免問題考述》(《南都學刊》2019年3期)指出“病免”是兩漢官吏罷免問題中的常見現象。漢代因官吏疾患程度判斷的困難以及出于行政運作效率的擔心,政府又常允許以病免官,病免現象漸多,疾病甚至成為人們善意或刻意的借口。除少數特例外,官吏病免后不再享受政府待遇。病免者因曾經的閥閱與歷練,未來再仕更為容易。他們再起家的方式以直接征召為主,且病免前后的祿秩變化幅度總體不大,反映出兩漢官僚體制的開放性以及鮮明的實用主義色彩。

【3】秦漢時代的基層社會與階層研究。崔向東《王權支配與漢代豪族對國家與社會的重構》(《中國社會科學版報》2019年2月26日版)指出在漢代各社會階層或社會群體中,豪族是最能體現國家與社會互動關系的社會階層。豪族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豪族士大夫是國家權力體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以宗族為依托成為地方社會領袖,他們既代表國家,又代表社會,是國家權力的社會基礎。兩漢國家與豪族社會階層呈互動關系,豪族的形成和形態(tài)演變是王權支配的結果。史黨社《從毛家坪的考古發(fā)現談秦的地方行政制度史》(《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9年5期)認為甘肅甘谷毛家坪新的重要考古發(fā)現,特別是“子車”銘文戈的出土,展示出春秋早期的秦,將“初縣”作為對邊地控制的地方行政機構。其時秦的“初縣”之縣,與后代郡縣之縣并不相同,但具有重要功能。毛家坪考古發(fā)現給我們研究秦地方行政制度史提供了新的資料,對探討聚訟已久的中國古代縣制起源問題具有重要價值。鐘良燦《再論漢代的大家、中家和小家》(《史學月刊》2018年第8期)認為漢代的大家、中家和小家,都屬于政府的編戶齊民,其劃分依據是家資。西漢之初政府重視保護中小之家,但因不抑兼并,豪富大家得以發(fā)展并出現兼役中小之家的現象。但隨著東漢政權的衰頹以及地方豪強勢力的發(fā)展,政府保護中小之家的政策也顯得蒼白無力。徐衛(wèi)民《秦漢刑徒墓定名商榷》(《西部考古》2019年集刊)指出目前被考古學者定名為秦漢刑徒墓的墓地有3處,其中西安2處,洛陽1處。作者認為這種定名值得商榷,應該稱為修陵人墓地或者勞役者墓地。李勉、俞方潔《秦至漢初戶賦的性質、征收與管理》(《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8年第2期)認為秦至漢初的戶芻確為戶賦的一種形式。戶賦起源于軍賦,其征收形式多樣反映了秦代較為靈活的財政管理制度,具備較強的操作性。隨著戰(zhàn)爭結束,漢代戶賦改征錢幣。卿爵以下(包括卿爵)都要繳納戶賦。戶賦征收中嚴格使用校券,并由鄉(xiāng)部根據本鄉(xiāng)應納戶賦數量制作戶賦征收統(tǒng)計冊,最后由少內主管全縣戶賦的征收、管理和支出。

【4】秦漢時代的民族認同與族群融合。劉志平《漢代的“漢人”稱謂與“漢人”認同》(《人文雜志》2018年第12期)認為“漢人”稱謂始見于楚漢相爭之時,其指漢王劉邦一方人員之統(tǒng)稱,還不具有族屬和文化含義。漢初 “漢人”稱謂的含義是復雜的,在與“諸侯人”對言時,其不具族稱含義;在與郡“道”之 “蠻夷”對言時,其具有族稱含義;在與塞內外之異族對言時,其亦具有族稱含義。而在整體意義上完全具有族別功能的“漢人”認同產生的同時,“中國一體”的國家意識也開始凸顯。

【5】秦漢時期的區(qū)域社會與經濟發(fā)展。史黨社《河濟之間——東方朔的地域文化背景》,(《華中國學》2017年第2期)認為后人所看到的多面的東方朔,本質上還是一個具有廣泛學識、文武兼?zhèn)涞娜逭?即一個具備固有道德的知識分子,他的學問、素養(yǎng)、機智善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齊地文化學術的豐厚土壤。崔旸菁菁、慕容浩《漢代“ 西南夷”地區(qū)的鐵器貿易》(《安徽史學》2018年第4期)認為兩漢與“西南夷”的鐵器貿易,密切了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深刻推動了“西南夷”地區(qū)的社會變革,并使?jié)h文化深深地熔鑄在“西南夷”的文化性格當中,促進了漢民族與少數民族的大融合,形成了漢與“西南夷”諸國的經濟貿易共同體,實現了漢朝大一統(tǒng)天下的共同繁榮。

2.編輯會議論文集及《國家與文明》(秦漢歷史專輯)【科學出版社2019年,待版】,并且資助項目組成員相關學術著作(兩部)的出版。具體而言,(1)本項目組編撰“秦漢國家構建、族群認同與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集大約50余稿件);(2)“先秦漢晉國家構建與社會心理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論文集(收集大約30余稿件);(3)出版《國家與文明》(先秦秦漢史專輯)(科學出版社2019年待刊);(4)資助項目組成員董濤的秦漢史研究成果《秦漢時空觀念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廖小波等《儒學演變與治道》(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的出版。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根據本項目研究總體規(guī)劃,《秦漢時期的國家構建、民族認同與社會整合研究》目前只進行了全部研究任務的第一個階段,即全面收集、整理、輯纂秦漢史文獻及近年來發(fā)現的譜牒、碑刻、出土文物、簡牘等資料,以及制定比較科學、合理的《“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編纂體例及原則》、《“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資料注釋規(guī)范》等方面的規(guī)則,并加強大綱的論證。對于總課題下的各個子課題分門別類的專題研究重點、難點問題,研討在項目總體的大框架下,各子課題的相互協(xié)調,以及研究重點、難點問題。目前第一個階段的工作還沒有完全結束,但研究進展仍然在規(guī)劃的時間表內有序推進。

因此,本項目下一步研究計劃仍然將完全按照此前的總體規(guī)劃有序推進。第一個階段全面收集、整理、輯纂秦漢史文獻及近年來發(fā)現的譜牒、碑刻、出土文物、簡牘等資料的任務預計在2019年12月底以前順利結束,并按原計劃爭取在2019年年內匯編成5個子課題研究內容的資料長編,作為項目下一個階段研究內容的基礎。此外,本階段還將繼續(xù)從事收集、整理、輯纂秦漢史文獻及近年來發(fā)現的譜牒、碑刻、出土文物、簡牘等資料以及編輯資料長編的任務。

下一步工作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19年8月——2020年12月底前),本項目各子課題組將根據已經收集整理的資料,分門別類加以研究。五個子課題在資料發(fā)掘整理的基礎上,圍繞秦漢國家、民族、社會的互動關系的理論和邏輯,分別從不同層面開展專題研究。專題研究需要重點探討有關的重點、難點問題。爭取在本階段發(fā)表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以及出版相關學術著作,作為第二個階段的代表性成果。

第二個階段(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底前),在以上工作基礎上,各子課題圍繞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的互動中發(fā)生的矛盾、沖突、博弈為主線而進行研究并撰寫書稿。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各課題組在總負責人與子課題負責人的帶領和協(xié)調下,保持密切聯(lián)系,及時準確解決研究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努力保持學術見解的科學性、一致性,以及研究過程的協(xié)調性。

第三階段(2022年12月底),對初步撰寫的綜合性、多卷本學術著作進行查漏補缺及審稿、統(tǒng)稿,預計將專門組成一個班子進行此項工作。在完成審稿、統(tǒng)稿后,準備項目結項,以及項目成果推廣。并以此為基礎,與國內外有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展開廣泛合作,推進秦漢國家構建、民族認同、社會整合研究的深入發(fā)展。

課題組供稿 

(責編:孫爽、艾雯)
石河子市| 凯里市| 普安县| 乐昌市| 梁河县| 淅川县| 临夏县| 英山县| 桃园市| 富锦市| 富裕县| 中超| 都匀市| 象州县| 惠水县| 乐山市| 嘉善县| 灵璧县| 通州区| 德格县| 察哈| 西城区| 静乐县| 资溪县| 北宁市| 长泰县| 丽水市| 墨竹工卡县| 宿州市| 万宁市| 长治县| 东平县| 和顺县| 宾阳县| 扎囊县| 商城县| 伊春市| 秦安县| 清水河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