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容: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良好,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本按照預定目標有序推進,二是總任務完成量已經較為可觀,三是出版了幾種頗有分量的中期成果(專著)。
各子課題進展情況不太均衡,前兩個子課題,即對《文心雕龍》文本的“匯校集評”和“匯注集釋”,進展較為緩慢,目前匯校工作開展較好,已經取得不少成果,其他方面的工作尚待進一步展開。后三個子課題,即百年“龍學”學案之人物和著作卷、論文卷以及海外和索引卷,進展情況良好,預期任務完成大半,按期完成沒有問題。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按照總體規(guī)劃,項目組展開了較為全面的資料和調研工作,對相關研究情況已經基本掌握,如《文心雕龍》的版本情況、近百年“龍學”的成就和不足等,可以說已心中有數,這為接下來的工作鋪平了道路。
有關學術交流情況有三個方面:一是結合紀念牟世金先生誕辰九十周年,于2018年3月召開了規(guī)模較大的開題報告會,學術界反響良好;二是課題組核心成員(戚良德、涂光社、朱文民等)于2018年5月底拜訪了“龍學”前輩林其錟先生,就百年“龍學”以及《劉子》研究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對項目的實施進行了進一步規(guī)劃,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課題組不少成員(戚良德、李平、朱文民、黃誠禎、趙亦雅、戚悅)等均參加了2019年3月的《文選》與《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并向大會提交了論文,初步展示了課題的相關研究成果。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本項目的成果宣傳推介,除了上述較為重要的兩次會議之外,尚開展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于《文史哲》2018年第4期之封二、封三和封底刊登了《 “〈文心雕龍〉匯釋及百年‘龍學’學案”簡介》;二是于《國學茶座》第19期(2018年5月)之封三刊登了《 “〈文心雕龍〉匯釋及百年‘龍學’學案”》;三是于2018年11月21日的《光明日報》發(fā)表了《百年“龍學”與中華文脈》一文,對本項目進行了深度闡說,引起社會各界的良好反響。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項目進展不夠均衡。本課題實際上分為兩個大的部分,一是《文心雕龍》的匯校匯釋,二是百年“龍學”學案。如上所述,前一個部分進展較為緩慢,后一個部分進展較為順利。二是項目的設計較為龐大,工作量超出預期。正如開題報告時不少專家所指出,本項目的兩個部分實際上相當于兩個項目,每一部分的完成均需要相當的時間和人力。
針對上述兩方面的情況,改進措施也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是在接下來的研究過程中,將加大第一部分的力度,全力推進對《文心雕龍》的匯釋工作,從而使得整個項目的進展較為均衡。二是關于項目較為龐大的問題,有專家曾建議去掉第一個部分,著力完成項目的第二部分;但經過課題組深入思考和論證,我們認為整個項目雖然較大,但還是想盡力完成,因此我們決定暫不對項目的整體設計進行更動,而是按照預定目標,爭取完成這一項目的兩個部分。我們將根據進展情況,及時調整項目所需時間和進度。
從目前已經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而言,我們的研究心得有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自《文心雕龍》問世以來,顯性研究成果固然很多,但隱性的有關成果亦極為豐富。即是說,《文心雕龍》的影響從一開始就是存在的,只是需要細心的爬梳和發(fā)掘。二是與此密切相關,我們越來越深切地體會到,《文心雕龍》的影響決不僅僅在文學或文論,而是廣及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劉勰的這部書堪稱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從這兩方面而言,“龍學”可謂任重道遠。三是對已有“龍學”成果的整理是非常必要的。我們閱讀大量“龍學”論著,發(fā)現兩個問題,一是重復性勞動不少,二是低水平成果不少。這兩個問題的產生,與研究者忽略或輕視對已有成果的檢視和運用有關。因此,本項目著力對《文心雕龍》產生以來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歸納,可以說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當然任務也是頗為艱巨的。
關于本項目的意見建議,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有較為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從純粹學術的角度開展工作,一方面爭取按照項目的最初設計全力推進,另一方面可以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適時予以調整,這一切都是為了最終拿出讓自己和學界滿意的成果。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容: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一)《〈文心雕龍〉范疇考論》,中國書籍出版社,2019年3月,43萬字。
本書為子課題負責人涂光社教授所著,為第一本《文心雕龍》范疇研究專論。全書分為三大章:第一章“文論范疇生成的文化背景與思想淵源”,分三節(jié):“傳統思維方式、理論形態(tài)和范疇特征的形成”、“古代文論范疇的哲學依據”、“先秦:傳統文學觀成型前文論概念的不同淵源”;第二章“文論范疇創(chuàng)用的前提條件與理論準備”,分三節(jié):“傳統文學觀念形成的軌跡”、“兩漢:美文文學觀形成時期的范疇、概念”、“玄化為本,德化為宗:漢魏六朝的儒道互動與學術發(fā)展”;第三章“魏晉文論與《文心雕龍》的范疇建構”,分三節(jié):“魏晉文論范疇概念的運用”、“玄學影響下的文論范疇創(chuàng)用”、“《文心雕龍》:縝密體系中各得其所的范疇系列”。結構井然有序,論證系統嚴密,乃是近年少見的頗有分量的“龍學”專著。
該書最大的特點在于,其雖然以《文心雕龍》范疇為主要研究對象,卻并非就《文心雕龍》而論《文心雕龍》,而是從中國文論范疇的生發(fā)、演進及形成入手,考察《文心雕龍》創(chuàng)用系列范疇的來龍去脈,厘清文論范疇從生成到《文心雕龍》系統建構的歷程,從而理解劉勰如何以系統的范疇創(chuàng)用完成文論各層面的經典性論證,并由此廓定古代文論的范疇體系,成就體大思精的文論元典,葆有逾越時空的理論價值?梢哉f,這無論對《文心雕龍》還是整個中國古代文論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它論述了范疇建構之于中國文論的獨特意義,亦說明中國文論的內在體系正可經由范疇的把握而得以彰顯。
該書不僅對《文心雕龍》中以范疇名篇的專論進行了系統的闡釋,并把它們分為“針對文學基礎性理論問題的論證”和“文化特色尤為鮮明的論題”兩個系列,前者有“神思”“體性”“定勢”“通變”“情采”“镕裁”“附會”“知音”等著名范疇,后者有“聲律”“章句”“麗辭”“練字”“風骨”“比興”“隱秀”“物色”等著名范疇;而且還對《文心雕龍》中那些“不見于篇名、用而未釋的范疇概念”進行了挖掘和整理,拈出“自然”“中和”“性靈”“雅俗(鄭)”“韻”“滋味”“味”“趣”“巧”“拙”“圓”“境”“悟”等一系列范疇。如此全面而系統的范疇闡釋,切實而有力地說明: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論著上的范疇概念,幾乎都能在《文心》中找到其淵源,或者尋覓到它們生成、演化的一段歷史印記?梢哉f,現代“龍學”歷經百年,名家專論異彩紛呈,但這種大規(guī)模集中論述《文心雕龍》范疇的專著,還是很少見的,因而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獨特價值。
(二)《中國文藝理論研究論集》,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41萬字。
本書為子課題負責人李平教授所著。全書以《文心雕龍》為中心,對中國文藝理論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研究和闡發(fā),如《周易》與《文心雕龍》的關系、《文心雕龍》的體用之道、《神思》創(chuàng)作系統論、“養(yǎng)氣”藝術功能論等,皆為“龍學”的重要理論問題,作者進行了獨立的思考和論證。本書最為重要的內容則是對百年“龍學”一些重要問題的梳理和研究,如20世紀中國《文心雕龍》研究的回顧與反思、王利器“范注”訂補考辨、范文瀾注“仲宣躁銳”“仲宣輕脆以躁競”條疏證、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孫云”辨正、《文心雕龍·宗經》“銘”字復見?眴栴}之反思、《文心雕龍》黃批紀評辨識述略,等等。
該書對20世紀“龍學”的梳理和反思,在學術界有著重要影響。作者認為,20世紀中國《文心雕龍》研究不僅完成了由傳統向現代的轉換,而且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成為一門集校勘、考證、注釋、今譯和理論研究為一體,并密切聯系著經學、史學、子學、佛學、玄學、文學和美學等學科的“顯學”,F代意義的“龍學”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大體說來,建國前為“龍學”開創(chuàng)期、建國后至60年代中期為發(fā)展期、10年“文革”為停滯期、“文革”結束至20世紀末為繁盛期。作者指出,“龍學”的當務之急是進行總結性的工作,如校注方面《文心雕龍》還沒有一部包括匯校、匯注、匯評的真正的“三匯”本;20世紀“龍學”研究成果也急需進行全面的清理和總結;同時,應加強對港臺及海外《文心雕龍》研究成果的介紹和翻譯工作,特別是臺灣和日本“龍學”研究很發(fā)達,有許多高水準的研究專著和論文,目前大陸對這些研究成果雖然也做了一些總結和翻譯工作,但還很不夠。因此,本書既是中國文藝理論研究專著,更是本項目兩個重要內容之一——百年“龍學”學案的重要階段性成果。
(三)《千古文心——牟世金先生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文集》,鳳凰出版社,2018年10月,61萬字。
本書為項目首席專家戚良德所編,為紀念著名“龍學”家牟世金先生的專題論文集。2018年3月18日,紀念牟世金先生誕辰九十周年在山東大學召開。來自中國《文心雕龍》學會的各位領導和專家,以及牟世金先生生前的各位好友和故交匯聚一堂,紀念著名“龍學”家牟世金先生誕辰九十周年,并進行 “《文心雕龍》匯釋及百年‘龍學’學案”的開題報告。開幕式之后,舉行了紀念牟世金先生誕辰九十周年大會報告,“龍學”專家朱文民、萬奇等先生,就牟世金先生對“龍學”的貢獻做了專題學術報告,高度評價了牟先生在二十世紀“龍學”史上的貢獻,認為他是劉勰的知音、《文心雕龍》的功臣,具有里程碑意義。涂光社教授,著名學者張可禮教授、徐傳武教授等,則深情回顧了牟先生的為人和處世風格,認為他人格皎潔、學術純正,不愧為一代學者的風范。
這本《千古文心——牟世金先生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文集》,即是上述大會的主要成果匯編。其中除了這次會議提交的論文和紀念文章以外,編者還選擇了部分以往少見的“龍學”資料,其中有趙璧清女士在牟先生去世不久寫的懷念文章,也有牟先生的中學老師徐堯琴的回憶文章,還有牟先生最早的助手蕭華榮教授寫的懷念文章,以及牟先生另一位助手倪志云教授為先生寫的傳記等。另外,還新編了兩個目錄:一是“牟世金論著目錄”,乃目前收錄最為齊全的牟先生已經發(fā)表和出版的著作和文章目錄;一是“牟世金研究論著目錄”,收錄對牟先生進行研究和評介的著作和文章目錄。這是第一部紀念著名“龍學”家牟世金先生的論文集,也是一部有著重要學術價值的“龍學”專題資料。
(四)中國文論(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7月,37萬字。
本書為項目首席專家戚良德主編。《中國文論》是以《文心雕龍》為研究中心的專門叢刊,第四輯則是本項目研究特輯。該刊既以《文心雕龍》為重要研究對象,又著眼整個中國文論的研究和探索,甚至從中國古代的“文學”概念出發(fā),關照今人對中國古代文章、文化的研究和思考,從而形成以“龍學”為中心的中國文論、文學和文化探究。該叢刊按照《文心雕龍》的理論框架設置欄目,分為“文心雕龍”“文之樞紐”“論文敘筆”“剖情析采”“知音君子”等,可以說是一份獨一無二的中國文論研究?
作為項目的特輯,本輯的論文自然以“龍學”為中心。第一篇文章是意大利著名漢學家蘭珊德教授的《文苑之秘寶——〈文心雕龍〉意大利文全譯本“引言”》。蘭教授的觀點可能代表了歐洲人對《文心雕龍》乃至中國古代文論的基本看法,這些認識對于國內的“龍學”有著不少啟發(fā)意義。另有著名美籍作家、學者林中明先生的《劉勰文論的創(chuàng)新與詩學的局限》、魏伯河先生的《走出“自然之道”的誤區(qū)——讀〈文心雕龍·原道〉札記》、涂光社先生的《劉勰在〈文心雕龍〉范疇創(chuàng)用上的卓越建樹》、臺灣龍友陳秀美教授的《從劉勰“文體通變觀”論“文心”與〈定勢〉 之關系》、朱文民先生的《〈易〉學視域下的〈文心雕龍〉研究述論》、張然博士的《論李曰剛〈文心雕龍斠詮〉的成就》、張燈先生的《生命的透支——〈文心雕龍譯注疏辨〉出版感言》,以及戚良德的《中國大陸百年“龍學”的六個時期》等文,可謂“龍學”成果的最新展示。
以上所介紹的代表性成果,出版時均已標注本項目批準號,且為本項目唯一階段性成果。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1. 全面開展“《文心雕龍》匯釋”工作,具體分為四步:一是《文心雕龍》的版本匯校;二是《文心雕龍》的評述匯編;三是《文心雕龍》的文義集釋;四是匯校、匯編和集釋成果的統編,最終整合為多卷本專著《文心雕龍匯釋》。
2. 整理出版階段性成果。在前期資料搜集的基礎上,編輯、整理并出版“龍學”專題資料系列。
3. 完成“百年‘龍學’學案”系列著述。做好前期已完成大部分的“人物卷”“著作卷”“論文卷(一)”等收尾性工作,進一步完成“海外卷”“論文卷(二)”“索引卷”,最后統編完成“百年‘龍學’學案”系列著述。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