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進展情況
主要內(nèi)容: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劃總體執(zhí)行情況
項目按整體計劃執(zhí)行,有序推進。立項后,及時向子課題負責人和合作單位溝通,為研究團隊成員提供必要的經(jīng)費保障,使研究團隊各司其職,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圍繞項目研究, 2018年1月20日-22日,首席專家召集項目團隊14位成員開展“寶卷學術(shù)工作坊”,做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工作坊完整系統(tǒng)地介紹了“寶卷”這一口傳形式的文本,及寶卷對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啟動了海外寶卷編目工作,首席專家分享了大量的有關寶卷的文獻資料。
子課題負責人劉永紅教授受邀就“洮岷寶卷的念卷群體”,這一問題做學術(shù)報告,并展示了十幾年來在青海、甘肅地區(qū)所做的大量田野調(diào)查,使課題組對寶卷有立體而全面的認識。
圍繞研究工作,2018年3月25日組織開題報告會并研討具體工作。開題報告會評議專家劉躍進、朝戈金、廖可斌、張國星、朱萬曙、高有鵬、伏俊璉、張新科、葉舒憲等專家對該課題的學術(shù)創(chuàng)新、學科意義、理論價值及拓展空間予以充分的肯定。評議專家不僅對課題的研究內(nèi)容、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還就文獻資料庫建設、赴國外實地考察、國外資料獲取、研究對象聚焦后續(xù)研究可能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
海外入藏情況的摸底調(diào)查是本課題的重點和難點,在寶卷研究上,注重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尤其注重田野與文獻結(jié)合,將活態(tài)宣卷演述儀式放在說唱傳統(tǒng)中,考量話語建構(gòu)中的故事改編篩選的形成機制。
為進一步落實開題報告會的精神,課題組成員趁熱打鐵,當天下午舉行了專題研討會。復旦大學白若思、賀州學院劉永紅、韓山師范學院李言統(tǒng)、陜西師范大學介永強、曹勝高、柏俊才、黃壽成、孟霞、侯亞偉、席衛(wèi)國、惠嘉,西安外國語大學蘇永前、西北大學高兵兵等就課題實施、出版事項、文獻整理、經(jīng)費安排等問題進行了細致而富有成效的討論。大家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重大項目,課題組要通力合作,拿出高質(zhì)量的成果。
首席專家圍繞階段性成果“海外藏中國寶卷叢刊”,撰寫《繪制海外中國寶卷收藏“地圖”的價值與意義》等文章,明確相關概念范疇,建構(gòu)項目研究范式。
2018年12月15日,項目組召開中期檢查準備會議暨“民俗文化記憶與口述史學術(shù)研討會”。課題組研究階段成果的體例和編撰規(guī)范,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1課題組成員已發(fā)表論文11 篇,其中CSSCI論文8篇,定稿待發(fā)表論文 15 篇,專著1部,編纂《寶卷研究論集》一部,將由商務印書館2019年9月推出。
(2)北美藏中國寶卷調(diào)查與整理課題組通過前期調(diào)查編目,赴國美國開展實地調(diào)研、采集、整理中國寶卷的有關數(shù)據(jù)和資料,在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收藏單位所在地:波士頓)、歐大年收藏寶卷(現(xiàn)存于普林斯頓東亞系圖書館收藏。所在地:新澤西州)、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收藏寶卷(收藏單位所在地:伊利諾伊州)、伯克利大學圖書館收藏寶卷(收藏單位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印第安納大學圖書館Hathitrust所收寶卷(賓夕法尼亞州的印第安納市)。本次資料搜集已經(jīng)整理出3000多幅圖片,用于叢刊出版和文獻資料庫建設。
(3)與國外相關研究機構(gòu)和學者建立學術(shù)交流關系,組織出版《叢刊》第一輯50冊,已經(jīng)編輯完成,與出版社簽訂了出版合同。計劃還要編訂20冊《叢刊》,作為項目最終成果。
(4)依托“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項目團隊,充實“文學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力量,已聘請國內(nèi)外專家3人,吸納其他研究成員5人。形成了機制靈活、工作高效的研究團隊。
(5)以重大項目為平臺,倡議建立冷門絕學“寶卷學”,產(chǎn)出了系列學術(shù)成果,也受到了學界的關注。
(二)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項目五個子課題,緊緊圍繞在總課題之下,為總目標服務?傉n題與子課題之間,是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子課題與子課題之間,互相關聯(lián),彼此榫卯,互相依賴。
具體進展情況如下:
子課題一:北美藏中國寶卷調(diào)查與整理。該項目由首席專家李永平直接負責,項目組赴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Gest)、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Starr)以及加州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圖書館調(diào)研搜集寶卷約120種,印第安納大學學者搜集寶卷12中。搜集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的《銷釋佛說保安寶卷》(孤本)。該子項目按計劃有步驟地調(diào)查、掃描、整理研究這部分寶卷,為建立文獻資料庫做好基礎工作。
應邀參加2018年7月在西安舉辦的“16+1”國家“一帶一路”交流合作學術(shù)研討會,并進行會議發(fā)言。參加韓國全北大學舉辦的“東亞漢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提交論文“大鬧’:“熱鬧’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與文化編碼”; 主辦“民俗文化記憶與口述史學術(shù)研討會”,提交《宣卷與族群記憶》的論文。應邀2018年11月在廣州參加“俗文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中國俗文學學會2018年年會”,做了“繪制海外寶卷地圖的價值與意義”的主題發(fā)言。
發(fā)表論文:
1.《繪制海外中國寶卷收藏“地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7月23日)
2. 《《沉香寶卷》的故事增值與結(jié)構(gòu)承續(xù)》(《文化遺產(chǎn)》2019年第3期。)
3.《“大鬧”與“伏魔”:<張四姐大鬧東京寶卷>的禳災結(jié)構(gòu)》(《民俗研究》,2018年第3期。)
4.《“大鬧”:“熱鬧”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與文化編碼》(《民族藝術(shù)》2019年第1期。)
5.《禳災與治療:口頭傳統(tǒng)與禳災文化》(合著,第一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年4月29日。)
子課題二:歐洲藏中國寶卷調(diào)查與整理。2018年暑假,項目子課題負責人白若思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博德利博物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掃描復制中國寶卷56種。發(fā)現(xiàn)了3種海內(nèi)外孤本。2019年4月與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波波娃教授合作,取得10種寶卷電子版。取得法國學者M?蘇遠鳴(M.Soymie)收藏中國寶卷12種,捷克布拉格卡羅大學教授(Hrdlickova)收藏7種的目錄與電子版。
子課題負責人白若思與首席專家李永平教授計劃2019年7月11日前往德國萊比錫、法蘭克福參加中國俗文學研討會,同時安排有步驟地全面調(diào)查、掃描、整理德國藏中國寶卷。
發(fā)表文章:課題組成員撰寫發(fā)表質(zhì)量較高的學術(shù)論文:
1.From Chinese Precious Scrolls to Vietnamese True Scriptures: Transmiss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Miaoshan Story in Vietnam (EAST ASIAN PUBLISHING AND SOCIETY 8 (2018) 107-144)
2.(co-authored with Nguyen To Lan) From Chinese Precious Scrolls to Vietnamese True Scriptures: Transmiss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 Miaoshan Story in Vietnam. Journal of East Asian Publishing 8 (2018): 107-144.
3.“Chinese Objects in Eurasian Empire: On the Cultural Meaning of Chinese Art in China in the Late 17th- Early 18th Centuries”.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中國歷史學前沿 Vol.13, no.1 (March 2018): 127-159.
4.On the Evolution of Baojuan Performances in Shanghai: A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 City (1875-1915).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 (2019).
5.“15—16世紀初明朝宮廷中通俗佛教故事的圖像:繪畫、文本和表演的交織”,《史林》,2017年第4期,頁60-70。
6.“早期寶卷版本中的插圖(15-16世紀)及‘看圖講故事’的理論問題”,《形象史學》,第20輯(2019),頁57-65.
越南語論文:
1.Nguyen To Lan, Nguyen Dinh Hung, Berezkin Rostislav, "Rewriting of the Old Editions": On the Origins of the Romanized Versions of the Mulian Story in Vietnam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XX Century重寫舊版本:有關20世紀前半越南目連故事的羅馬字版本來源 (越南語)T?p chí Khoa h?c X? h?i và Nh?n v?n社會人文科學雜志, T??p 4 4輯, S?? 6 6號 (2018) 787-802
子課題三:日本、東南亞藏中國寶卷調(diào)查與整理。課題組負責人劉永紅教授對日本公立機構(gòu)共收藏中國寶卷約200多種正在調(diào)查之中,分別是日本國會圖書館藏原東亞研究所收藏寶卷44種,國會圖書館、早稻田大學藏中國寶卷約120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寶卷112種,項目計劃2019年8月再赴日本按計劃有步驟地調(diào)查、掃描、整理這部分寶卷,資料完成早稻田大學、東方圖書館、佛教大學、京都大學人文學部等收藏寶卷的編目5萬字,完成圖片收集和拍攝約5000張,為建立文獻資料庫做好基礎性工作。
子課題四:《海外藏中國寶卷總目》及文獻資料庫。本課題總體框架上是以調(diào)查整理為綱目,把分布廣泛的寶卷文獻整理為《海外收藏中國寶卷總目》,再設計網(wǎng)絡檢索窗口,把分布廣泛的寶卷書籍文獻全部統(tǒng)攝在檢索綱目之下,綱舉目張,分類編排,集中共享。
介永強負責的該編目工作已經(jīng)完成了50%的工作,完成《海外藏中國寶卷總目》10萬字,隨著德國、東南亞收藏寶卷調(diào)查的下一步展開,《海外藏中國寶卷總目》會逐漸完善。
子課題五:喬現(xiàn)榮副教授主持該項目,負責海外中國寶卷研究論集的選擇與翻譯。從十九世紀后期,海外學者開始研究中國寶卷至今,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該子項目在搜集海外中國寶卷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精選海外漢學家澤田瑞穗、山下一夫、大塚秀高、吉岡義豊、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伊維德(Wilt L. Idema) 、韓書瑞(Susan Naquin)、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等25位著名學者的成果,系統(tǒng)地翻譯,對代表性成果已經(jīng)選擇、翻譯、編輯了20萬字左右的《英語世界中國寶卷研究》論文集,在審校完成后,準備陸續(xù)出版。
發(fā)表的文章:
1.喬現(xiàn)榮《英語世界的中國寶卷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12月03日
2. 安南本《香山賓卷》與日藏乾隆本《香山賓卷》的版本差異,《域外漠籍研究集刊》第18輯 2018年,第489-499頁。
3.《牛犢娶親”故事的佛教源流及其演變》 《甘肅社會科學》,2018年第1期。
4. 《民俗學“框架式”語境觀的雙重向度》《民俗研究》2018年第5期。
5. 《早期寶卷版本中的插圖(15~16世紀)及 “看圖講故事”的理論問題》,《形象史學》,2018下半年(總第十二輯)。
擬出版著作:
1. 黃靖《中國活寶卷調(diào)查》(30萬字),河海大學出版社,2019年。
2. 濮文起、李永平編《中國寶卷論集》(40萬字),商務印書館,2019年9月。
二、調(diào)查研究及學術(shù)交流情況
(一)調(diào)研數(shù)據(jù)整理運用與文獻資料收集整理
已經(jīng)赴美國、英國做調(diào)查,完成寶卷搜集工作,按計劃2019年7月赴德國、日本、澳門及國內(nèi)各大圖書館、調(diào)研,拍攝收集到的圖片、圖書資料,用于50冊《海外藏中國寶卷叢刊》第一輯的編纂。將調(diào)研過程中拍攝的圖片、視頻,整理的文獻資料等形成結(jié)構(gòu)化的數(shù)據(jù)集,對各研究機構(gòu)的研究成果進行收錄,建設專題資料庫。
(二)學術(shù)會議
1.會議名稱: “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開題論證會。
2018年3月25日 “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開題論證會在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qū)啟夏苑舉行。會議就該項目的選題價值、研究現(xiàn)狀、重點問題、總體框架等問題展開研討和論證。首席專家李永平教授對該項目概況、研究對象、預期目標、思路方法、技術(shù)路線、研究難點、學術(shù)創(chuàng)新、研究進度等進行了介紹,并就項目立項后的工作進展和對課題的新認識作了闡述。專家對課題內(nèi)容研究進行評議,子課題負責人就各自承擔的項目內(nèi)容進行匯報。
2. 文學人類學原創(chuàng)書系暨《文化文本》定稿工作會
“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的理論基礎是“文化文本”理論,在該項目開題會上《文化文本》雜志創(chuàng)刊。為提高文學人類學學科的理論自覺,喚起理論創(chuàng)新意識,2018年8月24-26日,由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文學人類學研究會聯(lián)合主辦的“文學人類學原創(chuàng)書系暨《文化文本》定稿工作會”,定稿會完善了項目的文化文本理論。
3.會議名稱:民俗文化記憶與口述史學術(shù)研討會
在一流學科建設的背景下,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成立民俗與民間文學教研室,整合文學人類學研究中心、陜西歷史文化資源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研究基地之資源與研究力量,于2018年12月15-17日舉辦“民俗文化記憶與口述史學術(shù)研討會”,合力開展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以圖在跨學科建設和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方面形成新的增長態(tài)勢。
首席專家李永平做了《宣卷與族群記憶》的大會主題發(fā)言認為,鄉(xiāng)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過長期磋商而形成的村落知識,為村落群體成員所共享,田野知識是鄉(xiāng)民們在不斷磋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寶卷中保存著造房屋看風水、擇吉日,并嚴格遵循種種民俗規(guī)矩;今天的浙江紹興宣卷還必須演出所謂“三包龍圖”。在民間的集體記憶里,包公故事都發(fā)生在宋朝的開封府。可以說,對明君賢臣盛世的集體記憶是包公故事地域和時間鎖定的民族心理根源。宣卷儀式把歷史傳統(tǒng)在現(xiàn)實中一次次喚醒,不是作為回溯一件往事的象征,而是作為與那個事件同質(zhì)的遺存在一次次回溯中神圣化。最重要的是,通過在神圣場地的操演,凡人的時間幻覺被終止。 這種儀式抹平時間差別,具有形塑性、會議性和教育性等的紐帶作用,一則儀式“對于塑造族群記憶起了重大的作用”。
4.會議名稱:寶卷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
時間:2019年10月18-20日
由中國俗文學學會主辦、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和高等研究院共同承辦的“寶卷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擬于2019年10月18-20日在陜西師范大學召開。
(三)學術(shù)交流與國際合作
1.調(diào)研英國牛津大學與劍橋大學圖書館(2人次)
調(diào)研時間:2018年7月22-7月30日
應Bodleian Library of OxfordUniversity邀請,以李永平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課題組成員赴牛津大學開展課題調(diào)研與學術(shù)交流。課題組成員考察了牛津大學的博德利圖書館、劍橋大學亞非圖書館。李永平教授介紹了“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課題的研究情況,并就未來的可能開展的合作研究進行了探討。
2.調(diào)研韓國收藏寶卷情況(課題3人)
調(diào)研時間:2018年12月8日-12月13日
應韓國全北大學邀請,以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李永平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課題組部分成員赴韓國開展課題調(diào)研與學術(shù)交流。在歷時五天的調(diào)研考察中,課題組赴韓國全北大學圖書館、歷史博物館收集資料,并同相關文化機構(gòu)的負責人進行了會談,探討未來的學術(shù)合作。
3.與俄羅斯東方文獻研究所聯(lián)系
時間:2019年5月20日-29日
俄羅斯東方文獻所所長波波娃是陜西師范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項目組與俄羅斯東方文獻研究所聯(lián)系就《佛說崇禎升天十忠臣盡節(jié)寶卷》的影印出版問題進行磋商。
Известно, что большинство из этих бао-цзюаней уже были опубликованы. Пока не открыто опубликуется одни бао-цзянь под названием “ Фо шоу Чунчжэнь шэн тянт ши чжунчэн цзиньце баоцзюань”(《佛說崇禎升天十忠臣盡節(jié)寶卷》)(другие названия, “Фо шоу Чунчжэнь-е шэн тянь ши чжунчэн цзиньце баоцзюань”《佛說崇禎爺升天十忠臣盡節(jié)寶卷》и “Фо шоу Чунчжэнь-е шэн тянь баоцзюань”《佛說崇禎爺升天寶卷》), который хранится в фонде Вашего института под номером С26 по катологу, составленным интитутом восточных рукописей в 60-ые годы прошлого века.
4.2019年7月11日,按計劃,課題組2人前往德國萊比錫大學圖書館、法蘭克福圖書館調(diào)查寶卷。
另外,2018年1月開始,課題組先后邀請青海師范大學劉永紅教授、四川大學徐新建、張弘,中國社會科學院朝戈金、葉舒憲、李川,天津社科院濮文起等教授在陜西師范大學文匯樓C段524報告廳做學術(shù)交流。首席專家及子課題負責人參加國內(nèi)高層學術(shù)研討會9次,召開不定期小型研討會多次。
5.2019年7月1日與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漢學家伊維德交流,他推薦孫曉蘇博士參加“寶卷學”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
伊維德書信全文如下:
July 1, 2019
Dear Professor Li,
To my great regret I will be unable to attend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recious scrollliterature that you are organizing in October of this year. I am convinced it will be an important event that will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this important genre of traditional popular literatur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lease allow me t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to you my student Dr. Sun Xiaosu. Xiaosu received her doctoral degree in 2017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where I served as her primary advisor. For her dissertation “Performing the Bodhisattva Guanyin: Drama, Ritual and Narrative," Xiaosu studied the diverse forms of the Miaoshan legend in performance literature.Earlier research on the legend of Miaoshan outside China had been focused on exclusively on the textual records of the legend. Xiaosu, however, made good use of her command of the local dialect to als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cious Scroll of incense Mountain in the Suzhou area. 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many of the conclusions which earlier scholars had reached about its ritual use tumed out to be incomplete if not mistaken. Her recent publications also include an article on MuLian Baojuan in CHINOPERL: Journal of Chinese Oral and Performing Literature. Over the course of her research Dr. Sun acquainted herself broadly with the existing scholarly literature on precious scroll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Now Xiaosu has returned to China and started teaching a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e very much hopes to continue and develop her research on precious scrolls. I am therefore verydelighted that you have invited 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October conference in Xi'an. I am sure she will benefit greatly from any support and guidance that you rnay provide her with.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國內(nèi)媒體報道
(1)新聞題目:“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開題
新聞時間:2018年03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http://www.cssn.cn/zx/bwyc/201803/t20180326_3887021.shtml
(2)新聞題目:“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開題新聞時間: 2018-03-31
網(wǎng)址:陜西師范大學新聞網(wǎng)http://news.snnu.edu.cn/info/1013/18246.htm
(3)新聞題目:“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綜述《百色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
http://www.doc88.com/p-990174444
(4)新聞題目:陜西學者領銜 國內(nèi)文史界專家匯聚:“海外藏中國寶卷”研究項目啟動
新聞時間:2018-03-26網(wǎng)址:人民網(wǎng)
http://sn.people.com.cn/n2/2018/0326/c378302-31381801.html
“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第一期)
2018年4月20日主要內(nèi)容“海外藏中國寶卷整理與研究”開題情況、調(diào)研情況、研究進展、階段性成果、學術(shù)研討會、學術(shù)交流、社會影響等信息、開題會議圖片、開題報道新聞。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進措施,研究心得、意見建議
(一)主要問題
1.盡管該課題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但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課題組卻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在這些新的問題中,其一是原計劃中對整理研究海外藏中國寶卷對促進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價值和意義認識不充分,其二是原研究計劃中相對忽視了海外藏中國寶卷調(diào)查中的經(jīng)濟成本,俄羅斯、日本對館藏文獻的使用收取很高的“底本費”,給文獻數(shù)據(jù)的采集增加了大量成本。
2.在原課題的申報中,我們將研究計劃曾經(jīng)區(qū)分為三大板塊(即“數(shù)據(jù)調(diào)查采集”、“總目與文獻資料庫”和“翻譯與研究”),并分解為5個子課題,這個研究計劃的制定在申報時期看是比較合理的,F(xiàn)在看來,三大板塊和5個子課題的預設,更多地是著眼于寶卷的本體性研究,而相對忽視了海外寶卷收藏背景與近代中國史的互動研究,海外中國寶卷的研究與中國文學觀念建構(gòu)的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展開,諸如此類的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因為我們深感馬克思、歌德、達姆若什所講的“世界文學”,就是各國文學在流通、翻譯、閱讀中的動態(tài)過程,而其中,在“舶來”的文學觀念中作為“冷門”“絕學”的寶卷,在西方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3.作為,按照當初招標的計劃任務,申請經(jīng)費為205萬,獲批的經(jīng)費金額80萬經(jīng)費,目前已經(jīng)使用經(jīng)費45萬,從經(jīng)費保障上,只能完成原計劃的二分之一的項目調(diào)查任務,無力支付文獻資料庫建設任務。通過項目實施培養(yǎng)博士作為后備人才的工作也無法完成。
4.課題成果宣傳和推廣的經(jīng)驗不足,成果統(tǒng)計匯報不及時,作為冷門絕學的成果社會度不夠。
最后,如何確定一個科學的編纂體例,能全面客觀的反映海外中國寶卷的收藏情況,在當初的課題申報中考慮的不夠全面深入。
(二)改進措施、建議
1.我們認為,國家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視,對“冷門”“絕學”研究的重視,不僅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也給本課題得以再進行“延伸”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也是本課題持續(xù)進行的最佳選擇與不可忽視的機遇。
2.原設計的重點是文獻整理與寶卷的本體研究。這就是說,以現(xiàn)在本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以及新的眼光來看,對寶卷通過海外的收藏、翻譯研究,成為“世界文學”這一問題,我們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總結(jié),探討背后的規(guī)律機制,這屬于新的延伸性研究——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大理論與現(xiàn)實問題。本體性研究在原項目的擬定計劃中得到了全面體現(xiàn),而延伸性研究則需要另擬詳細的計劃。
3.按照課題當初的招標設計, 做好具體研究的可行性計劃和經(jīng)費預算,爭取申請滾動經(jīng)費,籌集資金,彌補項目經(jīng)費的缺口。
(三)研究心得:
重大項目研究要有結(jié)構(gòu)合理、術(shù)有專攻、各司其職的研究團隊,要有充分的時間保證和精力投入,這是研究進度和學術(shù)質(zhì)量的重要保證。同時,重大項目的研究要有開放性,除了課題組成員之間的切磋交流之外,還要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討論和提供借鑒,以體現(xiàn)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某一領域、某一課題達到的時代水平和標志性成果。
重大項目是跨學科學術(shù)交流的平臺,在海外漢學、“世界文學”的視域下,以前囿于東方-西方二元思維模式,局限于地域、國家、民族視域而遇到的某些學術(shù)爭議,包括一些單一學科解釋不清的問題,就有了重新觀照和闡釋的可能,不同學科之間的壁壘開始打破,社會與人文之間、藝術(shù)門類之間變?yōu)榛プC的關系,助推學科融合與學術(shù)創(chuàng)新。
五、下一步研究計劃
按照課題申報論證及審批要求,按步驟有條不紊地開展研究,具體措施是:
(1)盡可能廣泛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做較扎實的資料整編工作;
(2)進一步舉辦高層次學術(shù)研討會兩次;
(3)建立更為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關系;
(4)梳理渠道,進一步及時推介代表性研究成果;
(5)各子課題將進一步修訂、完善寫作計劃,完成各著作寫作任務。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主要內(nèi)容: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1. 繪制海外中國寶卷收藏“地圖”的價值與意義(李永平)
發(fā)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7月23日。該文認為寶卷是由俗講演變而來的,受到多種中國傳統(tǒng)戲曲形式的影響,明清以來一直流行于甘肅、洮岷等多個地區(qū),是以祈福、禳災為主要功能的文化文本。本文沿著前人的研究方向,主要將目光投向日本東南亞、歐洲、北美等地的海外藏中國寶卷,致力于發(fā)掘補充本土的的寶卷研究,守護我國文化傳統(tǒng),提升國際影響力。
越南河內(nèi)漢喃研究院藏有兩種中國寶卷的重刻本:《香山寶卷》(1772年河內(nèi)報恩寺重刊本)與《觀音濟度本愿真經(jīng)》(河內(nèi)玉山三圣廟1881年重刊本)。其中收藏《香山寶卷》,有后黎王朝景興三十三年(1772)再版序文二篇、其中一篇為后黎顯宗永皇帝御制序文。其原版為南京陳龍山經(jīng)房的木刻本(沒注年代)。這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早《香山寶卷》的版本,與吉岡義豐所藏的《香山寶卷》1773年杭州重刊本形式與內(nèi)容細節(jié)有所不同,同時也是最早的在中國境外傳播并重刻的寶卷。通過該版本與其他明代寶卷版本的比較,李福清院士與白若思論證河內(nèi)重刻本應為15—16世紀的版本 。這種刊本什么時候傳到越南仍不明確。中國最近也發(fā)現(xiàn)了與河內(nèi)重刻本內(nèi)容相同的《香山寶卷》抄本(1876年),并在臺灣影印出版。
2. “大鬧”與“伏魔”:《張四姐大鬧東京寶卷》的禳災結(jié)構(gòu)(李永平)
成果發(fā)表于《民俗研究》2018年第3期。"張四姐大鬧東京"故事流傳久遠,意蘊深厚。在長期的演述中,該文本種類繁多,其中包括多種寶卷文本。從文明演化來看,中國沒有經(jīng)歷過類似古希臘哲學和科學興起時期的軸心時代,支撐我們精神傳統(tǒng)的核心依然是本土天人貫通的神話思維。在民俗儀式中,表現(xiàn)為"大鬧"-"伏魔"(審判)的原型結(jié)構(gòu),該結(jié)構(gòu)只是原型編碼的一種,考古圖像、民俗儀式、節(jié)日等文化事象同樣是原型編碼。"張四姐大鬧東京"故事的"表述的變異"、"演述動力"源自"大鬧"—"伏魔"(審判)的原型結(jié)構(gòu),而這一結(jié)構(gòu)與其它文化文本形成互文結(jié)構(gòu),鑲嵌在中國文化大傳統(tǒng)之中。
該文被引用2次。
3. “大鬧”:“熱鬧”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與文化編碼(李永平)
該文發(fā)表于《民族藝術(shù)》2019年第1期。寶卷中有許多大鬧伏魔題材的寶卷,除了受佛教觀念影響之外,人類學中的污染清理機制也是重要的一環(huán)。"鬧"字至遲在西漢時已經(jīng)產(chǎn)生,從后世的語詞"熱鬧"的表述功能看,作為民俗意義上的熱鬧,有極為豐富的社會功能。熱鬧存在于成人儀式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之中;熱鬧有助于焐熱、重組生活環(huán)境;熱鬧是渡過閾限階段的方式,渡過閾限才能進入新的階段,而這個閾限階段的儀式活動有助于消除污染、恢復潔凈。熱鬧的內(nèi)部機制包括嚴酷的自然和社會雙重考驗中的過渡禮儀;民俗儀式中由薩滿完成的降妖、伏魔的儀式性禳災;大鬧孕育著人神共睦或混沌未開的危險與生機。"大鬧""熱鬧"更多地表現(xiàn)為民俗儀式活動,過去每逢除夕、元宵等歲時節(jié)日,方相氏、僮子(由村民裝扮)與無形的超驗世界(鬼疫之屬)沖突激烈,熱鬧非凡?梢哉f,傳統(tǒng)社會的靈驗時間和神圣空間,要周期性地演述"大鬧—斬妖"儀式,通過大鬧儀式,搬演"熱鬧"的場面以此達到禳災、凈化的目的。
4.早期寶卷中的插圖及“看圖講故事”中的理論問題(白若思)
發(fā)表于《形象史學》2018年下半年總第12輯。雖然15 -16世紀寶卷中的圖像并非都能滿足“看圖講故事”的功能,但從以上梳理,我們能夠看出寶卷在版本裝飾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也為寶卷口頭演唱營造了特殊的表演氛圍。將圖像加入寶卷中是為了將神靈具象化,在表演期間將神靈召喚出來,圖像也有助于增強這些表演的形象性。同時,這些抄本和木刻本中的插圖有各種風格。幾部現(xiàn)存的疊世紀的寶卷文本運用了連續(xù)敘事的插圖風格。然而,在16世紀后的大多數(shù)刊本中,神靈(或者一些敘述性的場景)圖像只出現(xiàn)在書面文本的開頭。雖然兩種風格都作為裝飾出現(xiàn)在同一時期其他類型的本土文學版本中,但是第二種與明代本土小說的插圖風格非常相似。
5. “牛犢娶親”故事的佛教源流及其演變(王晶波 韓 紅)
發(fā)表于《甘肅社會科學》2018年第1期。“牛犢娶親”是我國常見的民間故事類型,廣泛流傳于多地區(qū)、多民族之中。學者認為這是我國獨有的一個故事類型,可能來源于宋李宸妃的“貍貓換太子”傳說。依據(jù)敦煌存唐寫本《佛說孝順子修行成佛經(jīng)》、韓國存明刻本《釋迦如來十地修行記·第七地》,以及明清民國間的《金牛太子寶卷》等文獻材料,對這類故事的源流進行了探討,認為“牛犢娶親”故事源自隋唐時期的佛本生故事經(jīng)典《銀蹄金角犢子經(jīng)》,是印度佛本生故事在中國民間長期流傳和演化的結(jié)果。
6.《沉香寶卷》的故事增值與結(jié)構(gòu)孳乳芻議(李永平 郝 丹)
該文發(fā)表于《文化遺產(chǎn)》2019年第3期。沉香故事因其豐厚的意蘊和趣味在民間以多種形式廣泛流傳。在長期的演變發(fā)展中,《沉香寶卷》起著關鍵的作用。清代《沉香寶卷》以明代戲曲為基礎,在繼承沉香故事的同時又對故事進行了延展和豐富。一是在形象主體上發(fā)生由劉錫到沉香的轉(zhuǎn)變;二是在故事主題上由愛情轉(zhuǎn)為孝道;三是在情節(jié)上增加了沉香求師、劈山救母等部分,改變了劉向應試不中、劉向為知縣婿等內(nèi)容,使故事更加完整也更具意味。這種變化是由民間信仰和寶卷倫理教化的特性決定的。
7. 安南本《香山賓卷》與日藏乾隆本《香山賓卷》的版本差異(嚴艷)
該文發(fā)表于2018年《域外漠籍研究集刊》第18輯 (頁489-499)。在漢文化圈中,日、朝、越三國受中國文化影響至深。中國許多古籍通過人員交流傳播至這三個國家,大量中國早已散佚古籍借此得以保存,《香山寶卷》即是一例!断闵綄毦怼吩谥袊孜膶W史變文與寶卷過渡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車錫倫編《中國寶卷總目》中《香山寶卷》條下列抄、印本有二十八種,最早版本為清代乾隆三十八年(1773)古杭昭慶大字經(jīng)坊刊行,原書為日本學者吉岡義豐收藏;另列河內(nèi)存清刊本一種,但未交待任何版本信息。筆者據(jù)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越南所存《香山寶卷》刊印時間罵1772年,但并不是中國刊本,而是據(jù)中國楞嚴寺底本在越南的重印本。因日、朝、越三國曾刊印有大量中國漢籍,學界為與中國刊本相區(qū)別稱之為“和刻本”、“高麗本”、“安南本”。在這三類域外刻本中,由于“安南本”存世量少、精刻者稀見,因而“安南本”價值凸顯。本文擬就越南刊印的《香山寶卷》與日本藏乾隆本《香山寶卷》作一版本比較,分析兩者存在的差異性,并擬進一步探討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
8.英語世界的中國寶卷研究(喬現(xiàn)榮)
該文發(fā)表于《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12月03日)。正如哈佛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大衛(wèi)?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學?》中對“世界文學”的論述,伊維德、歐大年、白若思等學者對于中國寶卷的研究正是文化“橢圓形折射”的互動結(jié)果,即中西方文化雖以各自不同的中心運轉(zhuǎn),但又存在很多相互交融的因素。因此,在文化和文本的跨文化流通、翻譯和閱讀過程中,對于寶卷的關注與研究為傳播中國價值、構(gòu)建中國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 Rewriting of the Old Editions": On the Origins of the Romanized Versions of the Mulian Story in Vietnam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XX Century重寫舊版本:有關20世紀前半越南目連故事的羅馬字版本來源 (越南語)T?p chí Khoa h?c X? h?i và Nh?n v?n社會人文科學雜志, T??p 4 4輯, S?? 6 6號 (2018) 787-802.(Nguyen To Lan, Nguyen Dinh Hung, Berezkin Rostislav)。發(fā)表于 國際核心期刊,被收入Scopus等數(shù)據(jù)庫。
10. From Chinese Precious Scrolls to Vietnamese True Scriptures: Transmission and Adaptation of theMiaoshan Story in Vietnam (Nguyen To Lan Rostislav Berezkin)EAST ASIAN PUBLISHING AND SOCIETY 8 (2018) 107-144.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of Chinese precious scrolls (baojuan) vernacular narratives in Vietnam in the period from the 18th to the early 2oth centuries,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Princess Miaoshan story, which served the popular hagiography of Bodhisattva Guanyin (V. Quan Am). This story was featured in several baojuan texts of the i5th-19th centuries that were transmitted from China to Vietnam in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Several Vietnamese adaptations, both in Han van and in the indigenous language, transcribed in Nom characters, were circulated in the printed form. We have collected these adaptations and undertak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xts,demonstrat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literary exchange between vernacul literature with religious themes in Vietnam and China. We examine the place of these adaptations in traditional Vietnamese culture and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origind Chinese baojuan and their Vietnamese adaptations.
三、下一步研究計劃
原計劃利用現(xiàn)代數(shù)字照相、掃描技術(shù),對海外藏中國寶卷及研究著述進行系統(tǒng)地調(diào)查、研究。課題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探索中國寶卷整理的標準和規(guī)范;建立“寶卷學”研究領域;推進以中國價值為立場的“世界文學”書寫等幾個方面。
首先,滾動經(jīng)費獲批,一方面可以完成當初招標的全部設計,目前剛完成美國和歐洲的英國的調(diào)查,申根國家的調(diào)查2019年7月12日開始,依次為德國、法國、奧地利、意大利、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2020年夏天開始調(diào)查俄羅斯和東南亞國家。另一方面可以彌補目前補充研究的經(jīng)費缺漏。因為“海外寶卷”研究包括基礎性文獻整理與文獻資料庫建設,“世界文學中的中國寶卷”(延伸性研究中國文學走出去)兩大方面,基礎性研究在原項目的研究中可以解決,而延伸性研究(具體內(nèi)涵前文已有較多的陳述)則需要另擬研究計劃。
其次,新項目的提出和實施,也是為了在當代中國文化走出去探索出新的路徑。近代以來,中國文化走出去與世界文化碰撞交流,遇到了很多問題,是文明的沖突還是文明交往互鑒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寶卷從被收藏、研究、翻譯的經(jīng)驗對中國文化走出去意義同樣值得借鑒。
再次,海外中國寶卷的收藏、閱讀、翻譯、傳播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經(jīng)驗,如何在當下更好地認知和把握這一作為中國經(jīng)驗的價值和意義,如何使新世紀文學研究更好地借鑒傳統(tǒng)的內(nèi)涵,則是我們新的研究項目的又一個創(chuàng)新點。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