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造福是最大政績。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自覺做矢志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者”。年輕干部唯有把人生理想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才能真正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牢牢站穩(wěn)人民立場,是黨員干部矢志為民造福的思想基礎。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中國共產(chǎn)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年輕干部只有牢記黨的性質(zhì)宗旨、初心使命,充分認識人民的主體地位,深深敬畏人民的力量,對人民懷有真摯的情感,才會有堅如磐石的信念、一往無前的勇氣,才會有矢志為民辦事、為民造福的強大內(nèi)驅(qū)動力。年輕干部要始終心系群眾安危冷暖,同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為民謀利、為民盡責的實際成效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一枝一葉總關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為民造福最直接的體現(xiàn),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民生無小事,億萬人民的小事,就是我們共產(chǎn)黨人的大事。從到社區(qū)看看“大家都吃些什么菜”,到走村入戶詢問“看病有沒有保障”,從清潔取暖,到農(nóng)村改廁,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民生的一件件事掛在心頭,強調(diào)“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xiàn)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年輕干部要聚焦讓人民生活幸福這一“國之大者”,當好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路人,在住房、教育、就業(yè)、醫(yī)療、養(yǎng)老、托育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用心用情用力,務實功、出實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心底無私天地寬。為民造福要求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摒棄一切私心雜念,牢記創(chuàng)造業(yè)績的目的是為民謀利,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為黨和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是否真正做到了為民造福,最終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如果重顯績輕潛績、重面子輕里子,熱衷于“造勢一時”而不是“造福一方”,就會損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年輕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境界,既把眼前的實事做好,也要做打樁鋪路的好事,把做顯功和做潛功結合起來,久久為功,處理好穩(wěn)和進、立和破、虛和實、標和本、近和遠的關系,不走那種急就章、竭澤而漁、唯GDP的道路,把為民造福的工作做扎實、做到位。
上世紀60年代,河南省林縣縣委在實地調(diào)研中了解到群眾的需求,認識到“水在林縣是天大的事”,決定修渠引水,同時緊緊依靠群眾力量,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開鑿了紅旗渠,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紅旗渠的修建展現(xiàn)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偉力。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不斷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才能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更好為民造福。年輕干部要落實“四下基層”,做好調(diào)查研究,真正摸清摸透民之所想、民之所需、民之所盼,使想出來的點子、舉措、方案符合實際情況,解決好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既要做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創(chuàng)造經(jīng)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24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