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古希臘史研究

2024年06月13日15:04

首都師范大學晏紹祥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古希臘史研究”(項目批準號為:13ASS002),最終成果為專著《古希臘史(至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前夕)》。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8世紀以來,西方學者不斷重寫古代希臘歷史,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西方學者先后撰寫了若干大部頭的《希臘史》,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個人撰寫的古希臘通史著作迅速減少,在英語世界主要有伯里和哈蒙德分別完成的《希臘史》,在德語世界分別有本特森和沙歇邁耶各自獨立完成的同名著作。這些著作大多中等篇幅,系西方大學古典學系與歷史系基本的教科書。中國學者類似的嘗試始自20世紀90年代,最近的是已故易寧教授領銜完成的《古代希臘文明》。對國人認識古希臘文明而言,這些著述有篳路藍縷之功,但限于篇幅和當時的學術條件,有些論述略嫌傳統(tǒng),有些部分不能盡如人意。該成果是一次撰寫篇幅相對較大的《古希臘史》的新嘗試,希望在汲取前人成果基礎上,寫成一部相對詳盡、能夠呈現(xiàn)基本史料和基本史實、大體反映最新學術進展的古希臘文明發(fā)展史,時間下限暫定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主要是古希臘城邦世界從荷馬時期萌芽,歷經古風時代形成,承受希波戰(zhàn)爭的考驗后,在公元前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的歷史。如果可能,期待將來能夠續(xù)寫希臘城邦世界在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暴露弱點及其隨后逐漸走上下坡路的歷史。

二  成果的主要內容

該成果前三章可謂古希臘史的前奏,分別論述古希臘史史料、古希臘史的學術史和地理背景,指出文獻史料在時代和地區(qū)分布上的不平衡,以及以男性與精英階級為中心的特點。相應地,古希臘史研究也經歷了近代早期從政治中心逐漸向社會經濟、從精英到大眾、從雅典和斯巴達到關注大多數希臘城邦的轉變。巴爾干半島南部的地理狀況直接影響著希臘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活動與若干重大事件的進程。

第四章敘述青銅時代的希臘文明,首先概述愛琴文明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隨后是克里特文明的興衰和邁錫尼世界的政治和社會體制。課題組認為,愛琴文明時代,希臘在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上都與古代埃及和西亞更為接近,而與古典時代的城邦有別。

第五章借用了“黑暗時代”的標題,內容主要關涉城邦的萌芽。邁錫尼文明的滅亡使青銅時代希臘大陸的政治和社會制度幾乎蕩然,“黑暗時代”希臘的共同體都是規(guī)模小、人口少的共同體,有些地區(qū)如尼科利亞可能重新回到了前國家狀態(tài)。這一時期希臘大陸的孤立,迫使希臘人在新的條件下重新學習政治技術。到荷馬時代,城邦首次顯露出基本輪廓:農民獲得了解放,成為獨立自主的小生產者;政治從宮廷走向廣場、從秘密走向公開,議事會和人民大會等集體議事機構的出現(xiàn),表明青銅時代以宮廷為中心的社會政治體系已經被原始城邦取代。在原始城邦中,王(巴西琉斯)仍是重要角色,但議事會和人民大會已經成為政治中心。只是在荷馬時代,貴族以及王的勢力仍相對強大,民眾地位軟弱,城邦還沒有完全成為人們認同的首要目標。

第六章到第九章從不同側面說明古風時代城邦形成的過程。占據首位的是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這個爭議非常大的領域,筆者認為,古風時代希臘經濟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為人口的增長、精耕細作型農業(yè)的出現(xiàn)、地中海范圍內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以及重要商業(yè)中心的興起、城市的初步繁榮、貨幣的發(fā)明與廣泛流通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以小農為基礎的經濟,是古典希臘城邦形成的基本前提。幾乎貫穿整個古風時代的殖民活動固然與當時特殊的歷史條件有關,但初步顯示了城邦制度的活力。殖民運動讓希臘人接觸到更廣大的世界,促進了希臘人與東西方文化的接觸,同時有助于保持城邦土地與人口適當的比例和小農經濟的延續(xù),使城邦公民隊伍保持相對穩(wěn)定。在此基礎上,希臘城邦發(fā)生了重裝步兵革命:大批家資中等的中小所有者作為重裝步兵加入城邦軍隊,成為軍隊的主力和戰(zhàn)場上決定性的力量。他們在軍事上的重要性,使他們有愿望尋求政治地位。與陸軍比較,海軍勢力主要限于沿海相對強大的城邦,在古風時代作用有限。第九章是對前三章的發(fā)展在政治層面的影響進行探討,首先討論了王權的衰落和貴族政治的產生,重點是平民與貴族的沖突。平民社會經濟地位的穩(wěn)固以及他們在軍事上的地位,加上貴族實力的不足,促成了希臘城邦的立法運動、僭主政治和政治改革。立法運動確立了希臘城邦的法治原則,僭主政治打擊了貴族的勢力,改善了平民的地位,有助于城邦公民集體進而是城邦的形成。作為一種國家形態(tài),城邦首先是公民集體,公民是國家的主人,有權擁有土地等不動產,在法律和政治上享有特權,最主要的是通過擔任官職、出席公民大會和參與司法活動,直接行使對城邦的管理權,享受城邦經濟上的扶助。在軍事上,城邦并無職業(yè)軍隊,作為國家象征之一的暴力分散在公民團體之中。城邦必須實行法治,重要事務一般由開放程度不等的公民大會投票決定。這種直接參與式的體制,決定了城邦必然小國寡民。但城邦并非希臘國家的唯一形態(tài),聯(lián)盟(ethnos)以及范圍較大的君主國等在希臘世界部分地區(qū)仍然存在。

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別以斯巴達和雅典為例,說明城邦形成的具體進程和早期狀況。作為希臘大陸上古典時代最為重要的兩個城邦,斯巴達和雅典留給后世的資料最為豐富,使我們有可能相對詳盡地追溯它們發(fā)展的具體歷程。在斯巴達國家發(fā)展過程中,征服拉科尼亞和美塞尼亞至關重要。對拉科尼亞的征服初步形成了斯巴達國家的疆域和基本制度,包括斯巴達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政治上,斯巴達保持著王、長老會和公民大會的傳統(tǒng)架構,但王的權力明顯削弱,長老會和公民大會以及監(jiān)察官獲得了重要權威,使斯巴達政體在保持寡頭政治特征的同時,具有了相當程度的民主因素。斯巴達對美塞尼亞的征服、對美塞尼亞土地的瓜分,以及美塞尼亞居民的黑勞士化,使斯巴達人成為完全依靠他人勞動為生的“自由人”,但為鎮(zhèn)壓時刻可能暴動的黑勞士,斯巴達人不得不放棄所有其他創(chuàng)造,成為全職戰(zhàn)士,并組建伯羅奔尼撒同盟。黑勞士制度在造成斯巴達強大的同時,也嚴重限制了斯巴達政治和社會的發(fā)展。

雅典的發(fā)展道路與斯巴達相當不同。它最初是典型的貴族政治,少數貴族壟斷了城邦權力,并且通過債務奴役欺壓平民。公元前6世紀初阿提卡內外矛盾導致的社會危機促成了梭倫改革。改革的結果,是雅典平民經濟上獲得了解放,政治上獲得了基本權利。庇西特拉圖家族的僭主政治造成了矛盾的結果:一方面它促進了雅典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壯大了平民力量,另一方面卻希望繼續(xù)壟斷權力。僭主政治的垮臺表面上看是斯巴達干涉的結果,實際上是雅典人不再需要僭主統(tǒng)治?死锼固崮岣母飳崿F(xiàn)了整個阿提卡的統(tǒng)一,平民被整合到城邦之中,平等成為雅典政治的基本特征。民主政治所激發(fā)的雅典人民的力量,在打敗底比斯和卡爾奇斯的戰(zhàn)爭中初次顯現(xiàn),但雅典擴張的苗頭,也通過割占奧羅普斯和在卡爾奇斯土地上安置軍事移民表現(xiàn)出來。

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通過宗教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繼續(xù)揭示城邦的一般特征。在概述希臘宗教研究的主要問題之后,繼之以對希臘諸神及其神話和主要宗教節(jié)日的敘述,隨后是主要的泛希臘崇拜節(jié)日,重點在于城邦與宗教之間的相互影響。古風時代的文學、哲學和藝術等,從形式到內容,都既有希臘傳統(tǒng),更有城邦制度下新的發(fā)展,特別是哲學對世界本原及其與現(xiàn)實存在事物之間關系的討論,體現(xiàn)了城邦制度下理性和論辯的特征。

第十四章到第十七章是希臘城邦文明鼎盛時代的歷史。波斯的崛起與進軍希臘,是城邦經受的第一次重大考驗。波斯帝國巧妙地把國王的專制與地方分權結合起來,實現(xiàn)了統(tǒng)治穩(wěn)定,并且在公元前492~前480年三次發(fā)動了對希臘的入侵。波斯對遠征進行了周密準備,但軍隊的龐大規(guī)模、交通和運輸條件的限制、武器裝備方面的不足,使他們處在不利地位。希臘城邦雖然內部矛盾重重,領導也不特別有力,然而城邦相對較強的動員能力、公民的愛國熱情和普通士兵的英勇戰(zhàn)斗,共同促成了希臘的輝煌勝利。戰(zhàn)后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最初本是部分城邦出于維護獨立建立的城邦聯(lián)盟,但雅典超常的實力、盟邦的被動以及雅典的政策,使同盟在公元前5世紀中期演變?yōu)樗^的雅典帝國。為控制帝國,雅典發(fā)明和借鑒了一系列統(tǒng)治手段。雅典海軍的發(fā)展及其從盟國獲得的大量金錢,推進了國內政治的民主化,到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進入其最為輝煌的時代,古典的直接參與式民主達于極致,公民觀念、國家制度、意識形態(tài)無不體現(xiàn)著民主原則。

但希臘世界絕不僅僅意味著雅典,第十六章和第十七兩章分別介紹了公元前5世紀希臘大陸及西西里和南意大利希臘人城邦的情況。在伯羅奔尼撒,斯巴達在經歷短暫的猶豫后,最終選擇了小斯巴達政策,成功鎮(zhèn)壓了黑勞士暴動,并且穩(wěn)固了自己在伯羅奔尼撒的霸權;在中希臘,底比斯為首的比奧提亞同盟形成了獨特的聯(lián)盟體系,成為寡頭政治的重要代表;在北希臘,色薩利形成了獨特的聯(lián)盟制度;馬其頓和色雷斯則利用波斯入侵帶來的契機,初步形成王權國家。西西里和南意大利成為殖民地城邦最為集中,也非常有代表性的地區(qū)。西西里城邦的社會結構和經濟發(fā)展,造成了延續(xù)相對長久的寡頭政治和僭主統(tǒng)治,但城邦政治的民主特性,在僭主垮臺后建立的民主政治中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成為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西西里繁榮的一個重要因素。南意大利的希臘人城邦深受它們與原住民及其相互之間關系的影響,先后經歷了從敘巴利斯霸權到克羅同霸權的變化,但也并未脫離城邦發(fā)展的一般路徑,部分城邦中建立了比較穩(wěn)定的民主政治。

三  成果的主要價值

總體上看,該成果以城邦為中心,對從青銅時代到公元前5世紀后期的古代希臘歷史做了綜合性考察,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例如希臘城邦的發(fā)端、殖民的原因、重裝步兵的興起及其政治影響、斯巴達與雅典政治和社會結構的形成及其特點、波斯帝國的統(tǒng)治、古典時代雅典民主政治的運作,以及公元前5世紀希臘世界的歷史,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該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綜合運用文獻和考古等多種資料,全面且比較充分地展現(xiàn)了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前希臘世界的歷史發(fā)展,對推動古希臘史研究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責編:孫凱佳、黃偉)
孟州市| 富顺县| 嘉黎县| 吴江市| 永新县| 临朐县| 青田县| 曲沃县| 攀枝花市| 丹江口市| 法库县| 永丰县| 武平县| 泰和县| 枣强县| 台山市| 扎鲁特旗| 琼海市| 绥芬河市| 雅江县| 宁夏| 新沂市| 库车县| 康马县| 华宁县| 泗水县| 福海县| 老河口市| 淮安市| 台江县| 太仆寺旗| 修武县| 连南| 句容市| 惠州市| 辉县市| 五台县| 蒙城县| 嘉善县|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