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20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三聯(lián)書店,2014年1月第1版)
“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類似的說法耳熟能詳?蛇@些說法究竟是怎么來、何時和“龍”牽扯上的關系、西方人如何看待?這些看起來是常識、但又說不清的問題,將會在本書中找到非常詳盡有趣的解答。本書整體上探討的是以“龍形象”為代表的中國,從近古到近代的政治觀念與文化困境。作者從中西文化沖突出發(fā),直面不同時期西方視野中不同的龍形象問題。本書的最大特色除了借助文化人類學的基本方法來繪制“文化地圖”,還在于運用大量歐、美、日等國古舊書刊的“新材料”——223幅稀見圖片。
作者施愛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民俗學學術史、故事學、通俗小說研究。已出版專著《倡立一門新學科——中國現(xiàn)代民俗學的鼓吹、經營與中落》、《中國現(xiàn)代民俗學檢討》、《孟姜女哭長城》等多部。
10.《畫與真:梅洛—龐蒂與中國山水畫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畫與真,既是梅洛—龐蒂自塞尚畫作中挖掘出的深奧主題,亦是探索肉身本體論及藝術哲學的一條貫通線索。本書選取了一些關鍵的概念和問題作為入口,深入全面地揭示、領會這條關鍵線索。同樣,在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意境中,現(xiàn)象學美學又得到了新的升華,獲致了別樣的韻味。思與畫的互詮,最終意在喚醒心靈對山水和大地的歸依與敬畏。
作者姜宇輝,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當代法國哲學。已出版專著《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譯著《前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