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wǎng)站入口

站內(nèi)搜索

《新疆圖志》通志局本與東方學會本探析

2013年04月09日15:16

三、通志局本與東方學會本的區(qū)別

東方學會本是以通志局本為底本,參考憲政編查館本校訂后形成的一個新版本,它不但改正了通志局本中的某些訛誤,還對內(nèi)容進行了刪改。由于東方學會本印刷質(zhì)量好,內(nèi)容也比通志局本訛誤少,加之印行于天津,當時的圖書發(fā)行比較暢通,所以東方學會本流傳較廣,通志局本漸漸不為人重視。但二者各自有各自的價值,不能相互替代。對于東方學會本與通志局本的不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第一,東方學會本與通志局本的印刷方式與版式不同。東方學會本是由天津愛博印刷局鉛印出版,而通志局本則使用木活字在新疆印刷。通志局本每卷裝訂為1冊,共117冊,另一種裝訂為64冊,東方學會本共32冊。通志局本半葉9行,行21字,版心和每卷的分志名稱都加“志”,如“國界志”、“山脈志”。 東方學會本半葉14行,行25字,分志名稱無“志”字,如“建置”、“學!钡,但有牌記“歲癸亥東方學會據(jù)志局本重校正增補天津博愛印刷局印行”。由于二者的印刷方式與版式不同,所以在判定版本時很容易。此外,通志局本遇到清代皇帝名號時,則高出版框二或三字寫,而東方學會本則不再避諱清朝名諱。

第二,東方學會本無輿圖,而通志局本有圖22幅!缎陆畧D志》的纂修者在撰寫稿件的同時,繪制了輿圖和風俗畫,在凡例中也明確提出圖文并重,“是書圖志并重,不敢偏重于志,而略于圖,非欲故為繁縟,因幅員廣漠,延袤四百五十余萬方里,使無圖以總攬大綱,則讀者有前得后忘之弊,是用不厭求詳以豁閱者之目!钡捎诋敃r新疆印刷條件的限制,把輿圖抽出送往武昌印刷,未能做到圖文并茂,通志局本僅有部分輿圖,而東方學會本將通志局本的22幅輿圖也刪去。

第三,東方學會本改正了通志局本的某些訛誤。通志局本印刷時受當時新疆局勢的影響,十分倉促,錯誤較多,文字的脫訛衍倒及頁碼錯誤很多,東方學會本作了大量的校改,上文列舉的通志局本中的錯誤,在東方學會本中基本都被改正。由于上文對通志局本的訛誤做了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第四,東方學會本對通志局本的內(nèi)容做了一些刪改!缎陆畧D志》纂修的時間較短,參加人數(shù)眾多,撰寫稿件情況復雜,編纂工作先后由王樹枏、王學曾二人主持,再加上當時新疆政局動蕩,所以《新疆圖志》印刷時不但在文字上出現(xiàn)了很多訛誤,在結(jié)構(gòu)、內(nèi)容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東方學會本印刷時,清朝滅亡已20多年,在避諱、稱謂等問題上與纂修時已經(jīng)不同,東方學會修訂時,不再避清代諱,在內(nèi)容方面也有所改動,如《祀典志》中通志局本有八個“壇廟表”,以表格的形式列舉了新疆各地的廟宇,對研究新疆風俗及中原文化在新疆的傳播有一定價值,但東方學會本則將其刪去,失去了一些很有價值的信息。

第五,東方學會本刪去了通志局本中袁大化為《新疆圖志》各分志寫的序言。上文已經(jīng)提到,時任新疆巡撫的袁大化為《新疆圖志》每種分志寫了序言,冠于分志卷首,其內(nèi)容主要是闡述他對新疆各方面的認識,與各分志的內(nèi)容沒有多大關系,最后還署明寫作時間。由于序言注明了寫作時間,為我們考察各分志的完成時間提供了依據(jù),這些序言還體現(xiàn)了袁大化對當時新疆局勢的認識及其治理邊疆的思想。袁大化的這些序言對研究《新疆圖志》和新疆歷史文化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通志局本和東方學會本是《新疆圖志》最主要的兩個版本,也是比較流行的版本,二者之間存在差異。長期以來,學術界比較注重《新疆圖志》內(nèi)容的宏觀探討,忽略了版本研究。本文簡述了通志局本和東方學會本的版本信息及它們之間差異,希望引起學術界對《新疆圖志》版本的關注,為深入研究《新疆圖志》做鋪墊。

(本文已刊《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五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257-270頁)

(責編:秦華)
鹿邑县| 金坛市| 闵行区| 安阳县| 阜新市| 中西区| 依安县| 文成县| 双鸭山市| 岳阳市| 安塞县| 玉树县| 宜丰县| 平果县| 诏安县| 察雅县| 法库县| 绥宁县| 丽江市| 高雄县| 论坛| 灌云县| 固始县| 延长县| 门头沟区| 高台县| 鹤峰县| 奇台县| 牙克石市| 广汉市| 古交市| 响水县| 怀安县| 玉门市| 夏津县| 体育| 稷山县| 扶余县| 永宁县| 开阳县|